在中国众多饮食礼仪中,宴饮之礼最有代表性。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有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的宴饮礼仪只有主客之分。传统饮食礼仪的一般程序是:主人设宴,首先是邀请宾客。士大夫阶层要恭送请柬,写明缘由。一般百姓也须派专人传话,口头邀请。越邀请得早越表虔诚,“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赴宴也有礼节,不可空手去,总要带上礼物。去迟了主人会不高兴,去得太早又有失风度,以适时到达为宜。到了设宴的当天,主人要在门外迎接宾客;客人到,要对客人致以问候,并带到客厅里小坐,给客人上茶水点心;为客人安排好座次,引导客人入座,“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宴饮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座次的讲究很严格,“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一般来说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家庭宴请,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或地位最尊的客人,以下论资排辈,安排座次,请客主人一般坐在末位陪客。如果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二四六坐,右手边依次为三五七坐,直至会合。要是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以右为上,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二四六八座,右手边为三五七座。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也很有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二四六席,右边为三五七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首席没有入座,大家都不能入座。凡是被推让到首席的人,在入座前总要对在场的所有人都拱手致意,表示感谢众人的抬举,然后才可入座。通常是客人先入座,主人最后入座。但如果是尊长者宴请卑幼者,仍然是尊长者先入座,然后卑幼者才入座。
宴席上,菜肴的摆设有严格的规则。《礼记·曲礼》说道:“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大意是带骨的肉要摆在左边,切好的大块肉要摆在右边;饭要摆在左边,羹汤摆在右边,仔细切好的烤肉要摆远处,酱醋类放在近处。葱等调料放在旁边,酒水饮料和羹汤放置同一方向。如果要分开陈列干肉、牛脯等食物,弯曲的放在左边,挺直的放在右边。
斟酒上菜也很有讲究。《礼记·少仪》就有详细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若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以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以鱼脊朝向宾客的右方。现代上菜规程则注重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该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位。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
在用餐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礼仪要注意。《礼记·曲礼》就提到和别人一起吃饭时,不要只顾着自己吃饱;吃饭时,要把手洗干净再进食;不要用手搓饭团;吃剩的饭不要放回锅中;不要不停地喝酒喝得满嘴淋漓;吃菜喝汤不要狼吞虎咽和发出不必要的声音;不要啃骨头;不要当众剔牙;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大口囫囵的喝汤;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上菜后不要立即取食,待主人示意开席后再进餐;若菜、汤太热可以稍待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巴去吹;夹菜时,不要在盘子里翻来翻去。主人给客人桌菜时,无论喜不喜欢,都得把它吃完,那是对主人的尊敬。
服饰与礼仪
传统中国是所谓的“礼仪之国”,凡事都讲究是否合乎礼仪,就连穿衣戴帽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服饰本来是用来御寒保暖和蔽体遮羞,但在礼乐制度下,服饰却成了“礼”的载体,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各阶层的成员,在服装的质地、款式、颜色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不可随便逾越。这就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服饰礼仪。
我们首先从质地谈起。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古人的衣料只有丝织品和麻葛织品两类。丝织品的种类很多,有绫、罗、绸、缎、锦、绡、绢、缟、素、缣、绮、纨等,这类衣料价格昂贵,只有贵族和上层社会人士穿着。平民百姓一般只能穿麻布衣和葛布衣,所以叫“布衣”。
中国古代对服装的质地有许多严格的规定。比如刘邦曾经下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罽。”规定商人不能穿带有图案花纹的细绫细葛料子制作的衣服。武德四年(621),李渊规定未入流官吏、庶人、部曲、奴婢可以穿绸。唐文宗重申旧制:没有官身的人,只能穿粗葛布料子的衣服。金朝对服装质地的控制较松,据《金史·舆服志》所载,庶人许用绸、绢布、毛褐、花纱、无纹素罗、丝绵做衣料,头巾、腰带、领帕准用芝麻罗制作,兵卒准用无纹压罗、绸、绢布、毛褐。明朝朱元璋下令商人只能用绢、布,而不得衣绸、纱之服。
再看款式。我国传统的礼仪可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与五礼相对应,古代中国对上述各种场合的着衣装束也有相应的规定。祭祀天地,在宗庙要着冕服;遭遇凶事时,只能穿戴象征凶事的服饰;从戎要着军服;朝会之时着朝服;喜逢嘉事时,相应只能穿戴嘉事的服饰。
五礼的服饰从款式到色彩在诸多方面都有差别,即使是同属一个礼类的服饰,也会因为社会角色、地位的不同而彼此有一定的差别。《周礼》规定:王祭服之制为六冕。周代凡有祭祀之礼,帝王百官皆穿冕服。其中包括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周礼·春宫·司服》云:“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稀冕;祭群小祀则玄冕。”凡冕服都为上玄衣而下纁裳。冕皆玄上朱里。它的旒数含有等差。衮冕则十二旒,每旒十二玉,用五彩玉贯串之,前后二十四旒,共用玉二百八十八颗;鷩冕九旒,前后共十八旒,计用玉二百冕服十六颗,毳冕七旒,絺冕五旒,玄冕三旒,每旒用五彩玉十二颗;这是指以典礼的轻重大小来分别所应服的天子冕服类别。至于随从臣等,另有详细规定。司服职又云:“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絺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这是以亲疏贵贱或职位高下而定各官的冕服形制。在这里,公与天子可同服衮冕,侯伯可同服鷩冕。但虽如此,仍要加以区别即虽同为衮冕服,所戴的是冕旒。虽也九旒,而每旒是用九玉,而不同于王的旒用十二玉;且所用的玉为苍、白、朱三彩,则公的衮冕旒前后共用玉一百六十颗,比王的旒减少一百二十六颗玉。以下臣等。如侯伯,鷩冕七旒,旒用七玉;子男毳冕五旒,旒用五玉;卿大夫玄冕则有六旒、四旒、三旒、二旒等之差别。
其实不仅官员,下层人民的服装款式也有区别。李商隐《杂纂》说:“仆子著鞋袜,衣裳宽长,失仆子样。”“衣裳宽长”是有身份的人服装,仆人是不能宽衣博带的,只能一身短打扮。这种服饰规范一直到民国时期都还存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咸亨酒店里的下等人都是一身短打扮。站着喝酒。孔乙己虽然穷得只有几文大钱,只能站着喝酒,仍然要穿着长衫,尽管那长衫已经“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再看服装的颜色。传统中国服饰的礼仪和等级区分,也表现在服饰的颜色上。《论语·乡党》里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绀”是天青色;緅是铁红色。饰是指滚边、镶边。古代大红色叫“朱”,红和紫都属此类。亵服,本指内衣,也可指平常居家休闲时的服装。古代黑色是正式礼服的颜色,而“绀緅”都近于黑色,所以不用来镶边,为别的颜色作陪衬。朱红是很贵重的颜色,所以也不用来做亵衣。
隋唐以后,服色等级制度高度强化,服裳颜色形成了一个严格的等级序列,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品色服”制度。隋朝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唐朝武德年间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用紫,四品、五品用朱,六品、七品用绿,八品、九品用青,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用黄、白二色。上元元年(674),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宋初沿袭唐制。宋神宗元丰后,改为四品以上的服紫,六品以上服红,七品至九品服绿。尽管服色有所调整,但品色服制度仍被严格遵行。到了南宋,服色的等级界限被冲垮,百官公服尽著紫窄衫,且无品秩之限。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说:“至渡江,方着紫衫,号为‘穿衫尽巾’,公卿皂隶,下至闾阎贱夫,皆一律矣。”明清时期,官员等级主要体现于纹饰上,品色服制度废除。
诸色中最尊贵的是黄色,它被帝王所占有。黄色与帝王服饰相关联,据说始于隋唐。《唐六典》中说:“隋文帝著柘黄袍,巾带听朝。”大概此后黄色除帝王之外,别人便不可僭用。《旧唐书·舆服志》说:“天子燕服亦名常服,惟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961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将士们以黄袍加其身,此后“黄袍”遂成为帝王的代名词。
古代服装的纹饰也有鲜明的等级区别。上古时期,衣裳有“十二章之制”,即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即雉)、宗彝、藻(水草)、火、粉米、黼(fǔ)(斧形)、黻(fú)(亚形)。十二种纹样各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日、月、星,取其照临光明,如三光之耀;龙,象征王权、人君的应机布教而善于变化;山,象征王者镇重安静四方;华虫(雉),取其有文彩,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宗彝,表示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藻,象征冰清玉洁;火,取其向上;粉米,代表食禄丰厚;黼为斧形,象征决断;黻作两己相背,象征善恶分明等等。纹样不同,所属官阶不一样。天子之服绘与绣用日、月、星以下的十二章。诸侯自龙而下至于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界限分明,不可僭越。这十二章花纹,在周代前则施文于冕服上。到周代,因日月星已画于旌旗上,乃不复施于服饰,所以变章数为九章。
十二章之制后来有所改变,但是不同的官职饰以不同的纹样,则基本未变。明清时期,由于品色服制度的废弛,纹饰遂成为区分官品的主要依据。据《明史·舆服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明贵贱、别官品也。文官者: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不入流者为练雀;武官者: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都御史、副都御史、各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等风宪官为獬豸(神羊)。满清承明旧制,然小有调整。文官者: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文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鵣,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者: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未人流制视同九品。
十三章人际交往礼仪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人际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雪中访友图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人际交往礼仪与古代的人际交往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不合时宜的礼仪规范,继承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个人素质,协调入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意义。
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需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的人际交往礼仪,对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如《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辅佐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墨子·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