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珍禽养殖技术
4696900000021

第21章 珍珠鸡(1)

(第一节)概述

珍珠鸡又称为珠鸡或几内亚鸡,它原产于非洲几内亚、肯尼亚等国。珍珠鸡是鸟纲鸟亚纲今颚总目鸡形目鹑鸡亚目珠鸡科珠鸡属动物。家养珍珠鸡是由野生珍珠鸡经过长期人工驯化而来的。中世纪称为“印度鸡”,被养在国王和庄园主笼中,作为观赏鸟类。此后,在农家也进行了饲养,并且饲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当时都是采用舍外放养法,管理起来十分困难,珍珠鸡生性很粗野,加之饲料粗劣,生产性能较低。真正把野生种珍珠鸡驯化为家养珍珠鸡大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在珍珠鸡的育种、繁殖和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己采用和推广了人工授精、密闭式种鸡鸡舍人工小气候控制等技术,解决了珍珠鸡季节性产蛋和繁殖性能低等难题,种鸡产蛋量增加了2~3倍,商品鸡的生长速度也大大提高了,从而使珍珠鸡的集约化工厂化饲养变成现实,并成为当今养禽业中生产优质禽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在欧洲,以法国饲养最早,发展也快。在亚洲、日本很早就有饲养。在我国,虽然早在50年代就从国外引进,但一直作为观赏鸟饲养,自80年代开始,才作为商品肉禽开始大规模饲养。

珍珠鸡营养价值较高,其肉中所含蛋白质23.3%、脂肪7.5%、灰分1.2%、总糖0.1%、水分67%、钙27毫克/100克、磷224毫克/100克、维生素B10.02毫克/100克、维生素B20.19毫克/100克、维生素Cl.9毫克、尼克酸12毫克/100克,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辅助以药物,对于治疗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以及营养不良等疾病有显着效果。珍珠鸡肉质味道鲜美,其肌纤维较细。脂肪含量少且分布均匀,吃起来明显感到细嫩可口,胜过一般鸡肉。

珍珠鸡骨骼纤细,头颈细小,胸、腿肌肉发达,身体近似椭圆形,可食部分占的比例大。珍珠鸡的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较高。平均活重达2.07千克的珍珠鸡,屠体重为1.85千克,占活重的91%,半净膛重1.68千克,占活重的80%,胸、腿肉0.7千克,占活重的34%。

珍珠鸡生产性能高,种母鸡自28周龄开产,一个产蛋期可产蛋90~120枚,高产的可达160枚。种鸡每只全程耗料约40~44千克,商品鸡最佳屠宰时间为12~13周龄,活重可达1.5~1.75千克,料肉比为(2.7~2.8):1,孵化期26天,成鸡饲养期120天,全程成活率达97%~98%。

珍珠鸡对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对设备和房舍要求简单。饲养珍珠鸡则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周转快、效益高、见效快等优点。饲养珍珠鸡成本则介于肉用仔鸡和三黄鸡之间,而销售价格则略高于三黄鸡,为一般肉用鸡的1.3~1.6倍,甚至2倍。

珍珠鸡与其他禽类相比较,其个体大小适中,既不像鹌鹑那样小,也不像火鸡那样大得需要分割出售。珍珠鸡屠宰后约1.25~1.5千克,适于普通家庭一顿食用,更适合各种档次宴席上盘的需要。在烹调方面适合各种作法,尤其制作汤菜,更加鲜美诱人。

综上所述,珍珠鸡是一种饲养成本低、肉质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细嫩、野味较浓、容易加工的肉禽,是一种很好的短、平、快养殖项目,发展珍珠鸡养殖业,对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保护野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都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l.形态特征

一般成年珍珠鸡体长约50厘米,体重2~2.5千克,其面部呈淡青紫色,头顶无冠,喙尖而强。眼部四周无毛,有一条白色斑纹延至颈上部。在头顶上面有2~2.5厘米高的角质化突起物,嘴喙前端淡黄色,局部呈红色。在喙的下方有两个红色的肉髯。其颈细长,从头后至颈的中部有稀疏针状羽毛,呈紫蓝色。体羽青褐,全身布满白色圆点,形似珍珠,故名珍珠鸡。羽毛紧贴,富有光泽,两翼发达,善于飞翔。足短,雏鸡时脚呈红色,成鸡后为暗褐色,行走迅速。尾直而向下垂。珍珠鸡高叫似蛙鸣,低吟如鸟叫。母鸡体型稍长,公鸡较浑圆。

2.生活习性

由于珍珠鸡家养驯化的历史仅几十年,时间较短,虽广泛地被家养,但至今仍保留着在野生状态下的许多特性。因此,了解和掌握珍珠鸡的习性,才能创造适应其生活习性的饲养管理条件,才能获取较好的饲养效果。

(1)适应性强

珍珠鸡对外界不良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强,特别是对热的耐受力,但珍珠鸡喜干不喜湿。雏鸡1日龄应在舍温35~38℃条件下生活,否则很容易着凉,导致拉稀而死亡。成年鸡在0℃或更低的气温下仍保持安静,甚至产蛋都不会受多大影响。根据这一特性,在我国炎热的南方饲养珍珠鸡是很有利的。由于珍珠鸡适应性强,存活率高,在生活中因病死亡的很少,因此损失就会小一些,特别很适宜于家庭饲养。如1987年,广东惠阳地区牧工商总公司引进珍珠鸡存活率达94%,死亡鸡大多数属机械创伤、惊吓和饲养密度过大而造成的。

(2)珍珠鸡采食饲料范围广

长期野生生活形成了珍珠鸡采食饲料范围广的特性。珍珠鸡的食性很杂,稻谷、麦、玉米、糠、麸皮、瓜皮、青绿饲料、杂草等植物性饲料均喜食。珍珠鸡如常吃青菜,羽毛颜色鲜艳;缺少青菜时,则羽毛蓬松。珍珠鸡还喜食炸蜢、飞蛾等昆虫。珍珠鸡喜食颗粒稍大的碎屑状饲料,不大喜食过于细碎的饲料。成鸡每日采食量为100~125克。珍珠鸡的耐饥能力较强。人工饲养条件下,对珍珠鸡应饲喂营养比较全面的配合饲料,以利于生长、发育、繁殖。

(3)喜沙浴

珍珠鸡在土地面上散养时,常常会在地面上刨出一个个土坑,给自己提供沙浴条件。因此,为了保持地面平坦、卫生,防止积水,又要满足珍珠鸡喜沙浴的特性需要,应在舍内设有人工沙浴池,便于鸡在池内清洁羽毛,有利于鸡体的健康。

(4)具有择偶性

珍珠鸡在自然交配时受精率很低,珍珠鸡对异性具有选择性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当然易受惊吓也是大群珍珠鸡受精率低的主要原因。在配种季节,散养种鸡舍内地面常见到白色精液,估计就是配种时受其他的干扰所致。人们用人工授精技术已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择偶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受精率过低的问题。

(5)胆小易惊

珍珠鸡性能温和、胆小、机警。在活动场内的珍珠鸡如感到稍有异样,如飞鸟掠过,物体坠落、汽车声等,均可引起惊慌。如突遇声响,鸡群会鸣叫,并到处乱飞、乱撞,甚至会因受惊吓而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显出惊慌怕人。饲养人员的衣服颜色和所用的饲喂用具等不要经常变换颜色。若把红色的饮水器改换成黄色饮水器,鸡群在很长时间不敢靠近饮水器和采食。为此,应尽量给珍珠鸡群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发生。

(6)常鸣叫

珍珠鸡经常会发出有节奏的叫声,尤其是在它们发现异常情况时,叫声更加剧烈。根据这一特点,珍珠鸡与人居住的地方应有相当距离,以避免其干扰人们的休息,也要防止生人对珍珠鸡的应激,珍珠鸡的叫声常常是遇到异常而发生的警报,工作人员听到剧烈的叫声后,应马上观察鸡群,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应加强对珍珠鸡的进一步驯化。

(7)合群性强

野生珍珠鸡喜聚群而居,不单独离散,往往上百只甚至几百只聚集在一起,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喜欢成群结队地在小灌木丛中觅食昆虫、嫩芽和植物果实。人工驯养后,仍喜欢三五成群地在活动场中嬉耍和觅食。因此,珍珠鸡十分适宜大群放牧。

珍珠鸡的归巢性较强,群养的珍珠鸡,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其屋。根据珍珠鸡的这一习性,在有条件的地方,饲养者可利用条件反射原理,从小喂食给一定的信号叫唤,可在安静的和人员来往较少的岭坡、树林、庭院中大量散养。用信号令其定时归舍和定时饮食。

(8)善飞翔,爱攀登

珍珠鸡两翅膀发达有力,善于飞翔,雏鸡1月龄时,就能飞1米多远,3月龄以后能飞翔3米多远,由于这个原因,为管理方便,最好在出壳后就切去一侧翅膀的最后一个关节,或拔去大的羽毛,散养珍珠鸡应有围网。珍珠鸡活泼好动,休息时都爱攀登于高处,尤其在夜间更是如此。为此,在珍珠鸡鸡舍内应设栖架,这样既符合珍珠鸡的习性,也有利于鸡体的清洁卫生,减少羽毛被粪便污染和球虫病的发生。

3.生长特点

珍珠鸡生长发育较快,饲养3个月,体重可达1.2千克。在温度15℃以上,商品生产性能己经接近普通家禽的水平。但是珍珠鸡的生长速度不是均匀的、连续不断的。如果饲养环境不适,生长速度就慢,甚至停止,当食物丰富、饲养环境又适合时,生长就快一些,体重增重也相应的快一些。珍珠鸡个体的发育,有明显的生长发育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对培育的要求也不同。根据珍珠鸡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可划分为5个阶段。

(1)育雏期(出壳——脱温)

育雏期是初生雏鸡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抗病能力弱,活动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为此,在育雏期必须做好保育工作,特别要注意温度变化。雏鸡出壳后要完全依靠自己觅食饲料,独立生活。由于消化器官尚未完善,而且骨骼、肌肉、羽毛、器官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此阶段必须要求供给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吸收的饲料。

(2)育成期(脱温——性成熟)

此期雏鸡的采食量不断增加,消化机能则逐渐增强,骨骼和肌肉急剧生长。在此期需要供给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促进其迅速生长。对于种鸡和产蛋鸡,要防止体重过大,要注意有足够的运动和锻炼,保证饲料营养充足,尤其是要注意矿物质的补充。这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为珍珠鸡以后的生产性能奠定基础。

(3)成熟期(性成熟——-生理成熟)

在这一阶段,珍珠鸡的生殖器官已完全发育成熟,但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则仍在进行,是生长接近完善的阶段。此期要特别需要加强培育工作。至于产蛋鸡,此时产蛋量正处于逐渐上升的阶段。另一方面,身体的发育则需要大量的营养供应,但在生产实践中却往往会忽视这一阶段的饲料管理。

(4)成年期(生理成熟——开始衰退)

在这一段时期,珍珠鸡的各种组织器官保持相对的稳定,生产性能也最高,应在保持鸡体健康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它们的育种价值和经济价值。

(5)老年期(开始衰退——死亡)

此期珍珠鸡的各种生殖机能开始衰退,代谢水平、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都出现剧烈下降。除少数优良种鸡外,一般无继续饲养价值。

(第三节)珍珠鸡的品种

从目前珍珠鸡的品种状况来看,珍珠鸡的品种主要有银斑珠鸡、西伯利亚白珠鸡、沙高尔斯克白胸珠鸡和盔顶珠鸡。盔顶珠鸡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饲养品种,也是我国引进的主要品种。

盔顶珠鸡经培育又有灰色珠鸡、白珠鸡、淡紫珠鸡等不同品种,形成了盔顶珠品系,而我们目前养殖的即为灰色珠鸡。灰色珠鸡,其出壳时形如鹌鹑,一般体重约30克,全身披羽棕褐色,背部具有3条深色纵纹,腹部羽色较浅,喙、爪均为红色。2月龄后,羽色开始发生变化,渐变紫色,且具有珍珠状圆点,头顶部长出深灰色盔顶,质硬,角质化,颈部肉髯渐大,喙、爪色渐变深灰。

灰色珠鸡12周龄的体重可达1.2~1.5千克,肉料比l:(2.8~3),28周龄体重可达1.9~2.1千克,成年体重可达2.2~2.5千克,28周龄开产,产蛋期达35周,产蛋量160个左右,雏鸡成活率一般达92%以上。

(第四节)珍珠鸡的繁育

1.珍珠鸡的繁殖特点

珍珠鸡的繁殖季节性强,这与珍珠鸡的人工驯养历史较短有关,所以还保留着较强的自然繁殖特征。产蛋集中在4~9月,一般产蛋高峰在6月。

珍珠鸡的性成熟期一般自28周龄开始,但初产的卵和偏冷月份产的卵受精率一般较低,这是由于公珠鸡此时期的性活动较差造成的,其性活动至5月份开始进入高潮。一般来讲。珠鸡活动处于低潮时,公鸡表现冷漠,不与母鸡交配。

野生珠鸡中公母配对生活,具有严格的择偶性,母鸡性喜野外地上筑巢产蛋。在人工饲养时,要注意公母配比不可过大,一般为1:(5~6)为宜,且要注意亲鸡间的选择性。

2.配种

珍珠鸡的配种分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方法。但自然交配的受精率较低,最好采用人工授精方法,以提高受精率,特别是采用笼养的,更应采用人工授精方法。

珍珠鸡的配种,应当选择体格健壮,生产性能高的公珍珠鸡和产蛋性能好的母珍珠鸡进行交配,并要避开血缘关系,以避免近亲繁殖。近亲繁殖能使性状较快地固定下来,使优良性状整齐一致。

但往往出现后代的生产力下降,适应性和抗病力不强,繁殖力减退,如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下降、蛋重减轻,死胎、弱胎增多,生长发育迟缓,增重慢,体型变小等。在种群中,公母配种搭配比例一般采取1:(3~4)较为适宜。

3.人工授精

采取人工授精是克服珍珠鸡繁殖季节性和受精率偏低的有效措施,以提高珍珠鸡的种用价值。

(1)人工授精器械与用品人工授精器械主要有集精杯、试管、输精滴管、烘干箱、稀释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等。

(2)人工授精方法采用人工授精,一般是将公母鸡按1:(5~6)比例,在采精前数日置于种鸡笼中饲养,以便其有一段适应环境的时间。

①公母珍珠鸡的调教公母珍珠鸡装笼几天后,基本就能适应笼养环境。此时,应立即开始进行公母鸡的采精、输精调教训练工作。开始时,工作人员每天可多次进入鸡舍,并靠近鸡笼,开始抚摸鸡。经几天后,待鸡习惯于人的接近时,开始进行抓鸡训练。抓鸡时,要切记不要野蛮从事。抓鸡要轻稳,使鸡逐渐适应而变得非常驯服。至此,方可进入采精和授精的训练及工作。

②采精方法珍珠鸡的采精采用按摩法,采精要有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一个人负责采精,使公珍珠鸡排精,另一个人负责公珍珠鸡的保定和收集排出的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