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珍禽养殖技术
4696900000020

第20章 鹧鸪(4)

除疾病外,鹧鸪互相残杀或啄食是饲养鹧鸪的最大威胁,互相啄食不但使鹧鸪被啄死,而且无毛的背部暴露易受凉会诱发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等。发生啄食的原因较多,如过分拥挤,食物或饮水不够,笼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防止啄食的方法是:提供适合正常生活的环境,防止过热或过冷,舍内灯光要柔和,有足够的光线让中鸪去寻找食物和水。一般绿色灯泡会减少啄食,提供适当的空间及充足的食物,不要将跛脚或有病的中鸪和正常鸪放在一起,这样会引起互相啄剔。

⑧断喙

断喙是将中鹧鸪喙的尖端除去,使其无法啄食羽毛。断喙通常用断喙机。断喙的时间依需要而定,如雏鸪在刚出壳后不久即断喙的,通常到6周龄再断喙一次。断喙时要小心,不要将鸪喙弄裂。肉用鸪应使用电动断喙机除去从嘴尖到鼻孔的1/3~1/2,断喙后及时止血,可稍烙焦。在刚断喙的1周内,必须保证料槽中饲料充足,因为鸪喙采食饲料碰到食槽后,会感到疼痛,从而不敢再进食。因此,饲料要多放些。

三、肉鹧鸪的饲养管理

饲养肉用商品鹧鸪的目的是为市场提供肉嫩味美的鹧鸪肉。由于生产目的不同于种用鹧鸪,所以在饲养和管理上要区别对待。

1.生长及上市

鹧鸪出壳至13周龄内生长快,一般到13周龄时平均体重达到500克,饲料消耗量为1.5~1.75千克,此期饲料报酬最高,以后生长逐渐减慢。鹧鸪满13周龄即可上市出售,此时可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从出肉率和胴体重来看,每只体重500~600克的鹧鸪,宰后胴体可达400~450克,并且肉嫩味美,不仅符合外贸收购标准,而且能满足市场和餐馆的需要。鹧鸪自13周龄以后,其生长速度趋于缓慢,如继续饲养,会导致饲料报酬下降,既浪费人工、设备,又增加饲养成本,使经济效益降低。由此看来,鹧鸪最适宜的出栏上市日龄为90日龄。

2.饲养管理

商品肉用鹧鸪有三个主要来源:①鹧鸪初产1周内的种蛋所孵出的雏鸪,一般只作肉用鹧鸪饲养;②选择种鸪时不合种用标准而又有饲养价值的鹧鸪;③雏鹧鸪的供应量已超过了种用的需要量,多余的雏鸪可作为商品肉用鹧鸪进行饲养。

(1)同笼饲养

商品肉用鹧鸪一般采用立体笼养方式进行饲养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鹧鸪从育雏至出售上市应在同一笼中饲养。

(2)饲料与饲喂

饲料营养成分的搭配,既要能促进鹧鸪的快长,还要让鹧鸪多长瘦肉,提高品质。在同样日龄的情况下,肉用鹧鸪饲料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应高于种用鹧鸪饲料。肉用鹧鸪的喂料次数和喂料量不少于种用鹧鸪。要充分不断地供料,让其自由采食。

(3)育肥

为了使鹧鸪达到肥满、肉嫩滑的程度,需要对肉用鹧鸪进行育肥饲养。育肥饲养就是要设法提高鹧鸪的食欲,使鹧鸪多吃料。同时还要设法减少鹧鸪的运动。通常情况,肉用鹧鸪养至8周龄即开始育肥饲养,逐渐在日粮中增加各类高能量的饲料,一直喂到出售上市。为了做到饲料变化合理和不影响鹧鸪的吸收,最好要在刚开始换料时,采用三分之一育肥饲料与三分之二原饲料混合后饲喂。以后逐渐加大育肥饲料的比例,在3~5天内完全改喂育肥饲料。此期饲料整天供应不断料,让鹧鸪每时每刻都能吃到饲料,育肥期间,不要惊扰鹧鸪,以减少其运动。一要提供安静的环境,二要控制光照,采取间歇点灯(1小时点灯后,随即熄灯2小时,依此循环),或每日固定点灯20小时,若没有上述条件,可靠自然光进行育肥。

(4)温度与湿度

饲养成鸪的最适宜温度是18~25℃。要注意温度的变化,过高,鹧鸪会骚动不安,不吃饲料,脱羽,便秘,若温度过低,鹧鸪则会拥挤成堆,乱叫,拉稀屎。12周龄以上的肉用鹧鸪,饲养密度可比种鸪密些,一般每平方米面积可饲养鹧鸪15只左右。

(5)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饲养肉用鹧鸪,必须采取

“全进全出”制,每次全进同龄鹧鸪,出售时,应在1周内全部清出(销售或处理掉),绝不允许留下个别生长缓慢的鹧鸪与其他鹧鸪合并饲养,以便切断疾病传染源的生活循环条件,利于防疫。

(6)记录与称重

为了能及时掌握鹧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每天的记录,其内容有气温变化、采食量、鸪群变动情况、疾病防疫、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喂药)等。

为了掌握和检查鹧鸪的生长速度,要在鸪群中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测体重,一般采取每2周称重1次。

四、种鹧鸪的饲养管理

鹧鸪28周龄后,就转入成年种鹧鸪饲养阶段,此阶段饲养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1.饲养方式

种鸪的饲养有立体笼养和平面饲养两种方式。

(1)立体笼养

种鹧鸪采用立体笼养,具有温度、光线易控制,鹧鸪的血缘和配种容易掌握,投喂饲料方便和疾病较少等优点。

种鸪笼重叠式放置,一般叠3层,也有的为4层,每格笼的规格为6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每层间在笼外有除粪板、水槽和食槽。每格笼公母按1:3搭配。各饲养场由于种鸪笼的尺寸大小不同,所以公母搭配方式也不相同,有1公配1母或1公配2母设计的,也有按3公配9母设计的群居笼。由于目前种鸪笼的大小规格形式有多种,饲养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饲养目的自行设计制作。为便于清扫和消毒,最好把笼子固定在框架上,既节省饲料,又可降低造价。

饲养笼的前段用竖直的栅条,栅条的间隔为4~5厘米,能让鹧鸪伸出头来采食,但不能钻出身体。底面可用小钢条或圆竹等材料,形成一定的斜度,有利于产蛋后蛋的集中。

笼底向前延伸的部分为集蛋槽。在集蛋槽的上方安置V形食槽,笼子背面放置水槽。如果两排笼合并一起,宜在食槽中间放置水槽,食槽的长短应与笼子宽度一致,也可以制成连续式自动饮水槽。如果家庭少量饲养,可因陋就简,用玻璃瓶代替食糟、水槽,同样很方便,且经济。

(2)平面饲养

饲养种鹧鸪最经济的方法是养在平地栏中,地面应铺水泥,并有排水系统以便清洁,墙选用不透水的材料。用散装饲料桶或放在架子上,并配以滚筒,可防止鹧鸪在上面休息。沿墙排列蛋箱,可减少脏蛋或破蛋。群集式蛋箱最适用于平面饲养管理。

平养舍可分栏饲养,每栏面积约为30平方米,可养80~100只,公母比例为1:(4~5),并设运动场,运动场需安装网以防逃走。网高1.8~2米,网眼为2厘米×2厘米。舍内吊有饮水器和饲料盆,可减少饲料的浪费。运动场的面积可比鸪舍小一些,北面设走道,便于饲养员工作。舍内设低矮的产蛋箱,箱内铺些干草。由于成鸪经常到处产蛋,因此要随时捡蛋,以减少脏蛋和破蛋。要定期清除舍内粪便,以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卫生。另外,种鸪箱不宜放在室外,否则如遇到不良气候条件,种鸪易感染死亡率很高的黑头病和球虫病。

2.饲养

(1)饲喂

饲料是保证发挥成年种鹧鸪最大遗传潜力,增加产蛋量和提高种蛋质量的物质基础。鹧鸪在产蛋期对蛋白质的要求不高,但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等要求全面合理,为此,应喂给全价碎粒料,并可提供钙粒和青饲料,让鹧鸪自由采食。饲料要新鲜,严禁饲喂发霉饲料,以防发生饲料中毒和产蛋量下降。鹧鸪在休产期可改用中鸪碎料饲喂。

饲喂方式应做到相对稳定。在产蛋期每昼夜可饲喂3次,要求早、晚都让鹧鸪吃饱,饲槽要备足,以防争食发生啄斗,也可采用昼夜自由采食法,投喂饲料要求勤添勤给,但每次投放量不宜多,以免溅料或因偏食而营养不平衡,一般每昼夜只需60~65克饲料。在休产期为使鹧鸪充分休息,喂料次数一天改喂2次,喂量按每日每只35~40克。饲喂多采取干喂法。

(2)饮水

成年种鹧鸪必须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水的温度要适宜,春、夏、秋可供给自然温度下的饮水,进入冬季要供给温水。饮水供应要充足,不能中断。同时,每周可加饮一次高锰酸钾水,能起到防病的作用。在饮水中加入土霉素和维生素,对抗应激有一定效果。

3.温度、湿度和光照

(1)温度、湿度

为了保持全年产蛋,一般在夏季室温应控制在29℃以下,冬季室温应保持在16℃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鹧鸪舍内空气要保持新鲜,无臭味,环境要清洁卫生。

在产蛋期,每天要捡蛋4次(天气冷时,捡蛋次数应多一些为好),并做好产蛋记录,用笔注明产蛋日期,将蛋放在阴凉地方贮存。

(2)光照

鹧鸪经长期驯养后,由于进行了人为的控光和保温工作,可由野生状态下的春秋两次产蛋期转变为一年四季都产蛋。据台湾、香港、广东、广西的养殖场试验,美国Chukar鹧鸪在4.5~5月龄达到性成熟,开始配种繁殖。在鹧鸪进入产蛋期前4周,即以人工补充光照,便每天光照达到17小时。据一般试验,若在鹧鸪正常繁殖期不补充光照,年产蛋量仅50~60枚;如补充光照,使光照达17小时,年产蛋量可达到150~200枚,蛋重一般为20~25克。由此可见,科学地进行光照,能大大提高鹧鸪繁殖率。但光照时要注意不可突然增加,应采取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每日光照17小时。灯光强度以4~6瓦/平方米为宜。在休产期(每日8个小时点灯,14小时熄灯),灯光强度只要1.5~2.5瓦/平方米。应注意的是休产期内,每天熄灯时间内,不得有光线干扰,即使有一瞬间的光照也不好。为了遮住自然光和外来光,可在门、窗上挂两层黑布。

还有一点应注意的是:公鸪比母鸪晚2周才达到性成熟。为此,可将公母鸪分开来饲养,公鸪比母鸪早2周实施点灯刺激2周后再放入种鸪笼,与母鸪一起点灯刺激。

光照时,不要擅自减少光照时间,否则会使产蛋量下降。如果饲养栏放在室外,最好把开口的地方朝着阳光或较暖和的方向。同时要在四周围栏上围以铁丝网,以防狗、猫或其他动物的侵犯。

4.饲养密度

28周龄以后的鹧鸪,每平方米饲养8只为宜。在交配产蛋期,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宜控制在6~8只以内。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容易造成鹧鸪发生啄羽、啄肛,也不利于交配。

5.通风换气

成年鹧鸪由于新陈代谢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排出的二氧化碳随之增多,再加上从粪便中散发的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等),因此需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可配合控制温度采用机械强制通风。夏天通冷风,每小时通风量为3~5立方米;冬天通热风,每小时通风量为1立方米。

6.环境安静

成年鹧鸪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安静的环境,使鹧鸪有安全感,尤其是正在产蛋的鹧鸪更要求保持环境安静。为此,鹧鸪场不要建在交通要道、工厂、居民区等附近,饲养管理工序操作要轻手轻脚地进行,不要高声喧哗,并且要谢绝参观。水槽、料槽等用具,饲养人员着装的颜色、发出的饲喂信号应相对固定,使成鸪对上述环节发出的声响、信号习以为常,不会引起惊恐,切忌频繁更换饲养人员和变更操作程序等。

7.分群

鹧鸪饲养到28周龄,要再次对其进行严格的选择,择优作种,同时将公母种鹧鸪分别组群饲养,公母群的饲养和管理基本相同,只是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公鸪群进行2周龄刺激性光照之后或在公母鸪达到性成熟之后,按配种要求将公母鸪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饲养。产蛋期一结束,可将公母鸪分开组群饲养和管理,以减少兴奋,减少打斗,利于休息,若种鹧鸪已利用了2年,则产蛋期结束后应予淘汰。

8.换羽

禽鸟大多数会出现换羽现象,换羽是禽类为适应生活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自身调节温度的保护行为。大多数禽类在换羽时肌肉会停止生长,生殖活动停止,母禽停止产蛋。

人工饲养的鹧鸪,如在较恒温的环境下,一般不会出现换羽现象,因为鹧鸪在人工恒温饲养条件下,生活环境变化不大,温度也较稳定,不需要通过换羽来调节自身温度。但有时也会发生换羽现象。若发生换羽,应立即检查以下两方面:①饲喂的饲料是否有什么不足,如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和脂肪的饲料会使鹧鸪因营养不足而换羽;②鹧鸪舍温度是否过高,在15~30℃之间的室温内,鹧鸪一般不会换羽。一旦发现鹧鸪有换羽现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通风降温、改喂优质饲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