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假如亨利真的要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看清楚形势,知道自己得赶快行动(威廉死后疾如闪电的行动显示他事前早已做了一些准备工夫)。如果等罗伯特回到诺曼底,事情发展极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妨碍他篡位的计划。所以亨利先发制人,其后只需应付一个哥哥而无须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而罗伯特又远客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本来无权过问的王位。有一件重要的证据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的“意外事故”负责:他从来没有试图抓蒂雷尔回来治以弑君之罪,连没收他的土地以做惩罚也没有。
可是,以亨利的为人和本领是不是足以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毫无疑问,他很暴虐无道,往往还很残忍(有时使用挖眼和阉割等酷刑处罚叛逆分子),他在位时,又故意实施恐怖统治以达镇压目的,可是有些史学家坚信他还不致坏到手足相喊的地步。这些史学家更追问,蒂雷尔跟主谋人串通,把朋友和恩公杀掉,对他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蒂雷尔自惨祸发生后直至死亡时,都否认弑君。
这样说来,当时是否可能有人在现场射了第三支箭?这第三支箭也许不是蒂雷尔射的,而是国王随员中另外一个人所射,有些史学家的确这样想。还有人坚持说这根本就不是谋杀,而是意外事故。在那个时代打猎是一种危险的运动,林木稠密,许多骑马猎人不是撞在树干上摔碎腿骨,就是被树枝绊住栽下马来。猎人追赶猎物最易兴奋忘形,那时所射的箭,每一支都足以酿成危险,事实上罗伯特有一个私生子就在他叔父死前几年在同一树林里死于意外。
虽然如此,抱怀疑态度的人还是指出,就是那些认为亨利不致手足相残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亨利确非善类。亨利一世在位35年,其间从仅存的哥哥手上强夺了诺曼底,还把罗伯特囚禁在英国的监牢内,直到罗伯特80岁寿终之时。
拿破仑死因之谜
1821年5月4日晚上,大西洋上的英属殖民地圣赫勒拿岛上掀起了最猛烈的风暴,狂风拔起了大树,刮走了小屋,震动了岛上可震荡的一切东西。第二天,当晨光照亮了朗伍德别墅中一间狭小的房间时,风暴平息了,在房内的床上,横卧着一个浑身僵硬得如同一座雕像的人,他的眼角边挂着一颗泪珠,医生在他身上还可摸到一息尚存的脉搏。下午5点50分,一声炮响划破长空,太阳落山了,那个人终于停止了呼吸。哭泣着的仆人把一件军人穿的大氅盖在他的身上,陆续有人闻讯赶来,向死者低头致哀。
4天以后,岛上的人为死者举行了葬礼。在礼炮的轰鸣声中,棺木徐徐下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墓碑上赫然刻着“拿破仑·波拿巴”几个大字。长眠在这远离大陆和世人的荒岛上的居然是一度叱咤风云、有功也有过的盖世英雄——拿破仑?!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又因为什么原因死去?眼角的那滴眼泪是因为留恋人世的无奈还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种种问号引起了后人无限的猜测。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于法国外省科西嘉岛上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他15岁时进入巴黎陆军学校学习,16岁就担任了炮兵少尉。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爆发,激荡的岁月,致使英雄辈出,拿破仑也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1793年春天,仇视法国革命的欧洲封建君主国借口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组织了第一次反法联盟军,武装进攻法国。法军的先利,贵族的叛乱及吉伦特派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法国人民的强烈不满。6月2日早晨,8万名武装的巴黎平民再次向杜伊勒里宫进发,吉伦特派的统治垮台了,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雅各宾派建立了革命专政。
7月,盘踞在土伦和南方其他几个城市的王党分子为了推翻雅各宾派专政,恢复波旁王朝,居然引狼入室,允许反法联军英国和西班牙舰队驶入土伦港,并把拥有30余艘舰只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此后,其他外国军队也都相继踏进这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港口。这一情况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法国。为了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猖狂进攻,革命政府颁发了全国总动员法令,动员人民起来扫除叛乱、抵御侵略。拿破仑在这次战斗中率领一支炮兵打败了波旁王朝军队和英国侵略者,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立下汗马功劳。时年24岁的拿破仑也因此受到重用,被破格提拔为将军。从此后,正式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政治生涯。
1804年,拿破仑登上帝位,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这是一个资产阶级的中央集权国家,拿破仑不仅坚决地镇压封建复辟势力,还颁布了著名的《法国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发展国内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他的这些思想,甚至传播到了欧洲许多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中。
然而,拿破仑的权利欲望和野心也随着他个人事业的快速推进而不断地膨胀着,最终导致法兰西帝国卷入争霸和掠夺的战争。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曾两次退位,最终被英国人囚禁在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上,并死在那里。也正因为他是死在圣赫勒拿岛上,才使他的死因出现了种种猜测与怀疑。
拿破仑死后,遵照死者生前的遗嘱,他的私人医生安托马先生亲自为他解剖了尸体。在整个解剖过程中,共有6名医生和十几个来自英国、法国的官员在场。虽然在医生们最终提交的四份解剖报告上的陈述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拿破仑“胃部靠幽门的地方有溃疡”。因此对于拿破仑死因的最终诊断是:死于胃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诊断,有关人员还对拿破仑的家族病史进行了查找、验证。证明显示,拿破仑的家族有癌症病史:他的父亲夏尔·拿破仑就是被癌症夺去的生命。而拿破仑在生前也曾认为自己很有可能会患癌症,并且对自己的身体不时地取笑说:“癌症是内部出现的滑铁卢。”可是,当时许多的人们并不相信英国公布的这一尸检报告,尤其是法国人。他们固执地认为拿破仑不会是死于胃癌,一定是其他的原因。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英国人确实在当时做过手脚,在当时,有一个医生发现拿破仑的肝脏异常肿大,认为他也许是死于肝病。因为当时岛上的气候很不好,肝病非常流行。而英国人担心如果将此病因公布于众,会导致人们指责英国对拿破仑“蓄意迫害”,因此在验尸报告中隐瞒了这一事实。不过,胃病也好,肝病也好,终究是因病死亡,也就相当于自然死亡。
1840年10月,法国人将拿破仑的遗体从圣赫勒拿岛运回巴黎,安葬在塞纳河边的荣誉军人院。据说,当拿破仑的棺材被打开时,人们都惊呆了:拿破仑的遗体在土中掩埋了20年却完好无损,依然栩栩如牛。1982年初,瑞典医生、毒物学家斯坦·福舒夫伍德的《谁是杀害拿破仑的凶手》一书出版,引起轰动。在书中,他将拿破仑的这种异常现象解释为“慢性砒霜中毒”。
终于可以证明拿破仑是死于非命了!法国人和其他对拿破仑死因持怀疑态度的人也终于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出于对这位盖世英雄的崇拜与热爱,人们对他的死因耿耿于怀。基于自己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斯坦·福舒夫伍德对当时拿破仑身边的随从人员进行研究,发现一个叫蒙托隆的最为可疑。蒙托隆曾在拿破仑手下当差,后投靠波旁王朝,滑铁卢战役后,他又回到拿破仑的身边。斯坦·福舒夫伍德确信蒙托隆之所以又回到拿破仑身边,是受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之弟阿图瓦伯爵的指示,潜伏在拿破仑身边伺机迫害。蒙托隆不断地在拿破仑饮用的葡萄酒中投放小剂量的砒霜,使其慢性中毒而死。
斯坦·福舒夫伍德的这种观点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也被广泛地流传着。但亦有持反对观点的。美国医学家罗伯特就认为拿破仑并非死于慢性中毒,而是死于男性雄性激素严重障碍。英国历史学家戴维斯·琼斯则认为拿破仑的死因,是由于其居室中含砷墙纸慢性挥发所导致的砷中毒所致,加拿大学者为此对拿破仑的头发进行了测试,发现并未含有过高的砷含量。还有不少人认为,拿破仑可能是死于一种特殊的热带病,而这种病毒早在他进攻埃及和利比亚时就染上了,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后旧病复发,最终命归黄泉。
后来又有人把拿破仑的头发进行了化验。这个实验是由法国原子研究中心进行主持的。化验结果是,拿破仑头发中砷含量高达39.56%,而正常人发中应是0.8%。这与1995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拿破仑另一些头发的化验结果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病案记录,拿破仑的死前症状与砷中毒是一致的。这无异于向世人证明了拿破仑是被谋杀的。难道拿破仑之死的背后真的掩盖着一个欧洲政治史上销声匿迹的阴谋?
伊凡雷帝暴死之谜
1584年3月18日,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铁腕沙皇伊凡雷帝在下棋的时候猝死,享年54岁。其实以他当时的年龄来说,突然去世也应该属于正常范畴,但他的猝死却在当时的俄国引发了种种猜测和议论,以至于官方出面对伊凡雷帝之死做了正式的说明。
伊凡雷帝在位51年,在他执政期间,对外,疯狂地实施侵略扩张政策;对内,高压恐怖,排除异己,残酷地镇压大贵族们的反抗,结了很多仇家。因此,伊凡雷帝是自然死亡还是他杀?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心中的疑团。
在伊凡雷帝抑死两个月后,他的儿子费多尔·伊凡诺维奇继位加冕。在加冕仪式上,费多尔向他的子民们郑重宣告:按照上帝的意旨,我们的父亲,已经仙逝的伟大沙皇,全俄罗斯的大公专制的君王伊凡·瓦西里耶维奇留下了地上的王国,领受了天使的圣像升入天国。而他自己也以自己统治全俄罗斯诸王的名义给他的儿子以祝福。
这无疑是向世人宣布,伊凡雷帝是自然死亡。为了比较充分地说明自然死亡的理由,人们对伊凡雷帝的猝死原因进行了分析说明。具体解释认为:伊凡雷帝猝死的原因,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造成。
伊凡雷帝3岁登基,过早地目睹了宫廷的黑暗,在尔虞我诈、血雨腥风的环境中学会如何保全自己,防备他人,心智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17岁正式加冕以后,连年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财物,使得国库亏空,财政危机,伊凡雷帝的威信也直线下降。沙皇直属军团的成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沙俄帝国中央集权的统治,但不间断的恐怖暗杀使得国内怨声载道,政局动荡不安。再加上晚年痛失爱子和疾病的折磨,伊凡雷帝身心皆惫,神志恍惚,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都处于崩溃的边缘,随时可能撒手归西。
但更多的人们似乎并不满足这样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对有“雷帝”之称的伊凡之死似乎过于平淡,甚至有些遗憾。于是,对伊凡雷帝死因的探究在继续着。
1963年,在修复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阿尔罕格尔斯克大教堂时,人们趁机打开了伊凡雷帝和其他一些贵族的陵墓,并对伊凡雷帝的遗骸部分进行了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伊凡雷帝的遗骸里残存着大量的水银分子。据法医分析论证,“不能完全排除是有人用药物一下子,或缓慢地毒杀伊凡雷帝的可能”。据此,一位研究伊凡雷帝的专家首次提出他杀的看法:伊凡雷帝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他自己的两个宠臣——波·别伊斯基和波·戈杜诺夫害死的。但由于这种说法缺乏确凿翔实的史料证明,并未被更多的人接受或进行更详尽的研究。
近几年,有关伊凡雷帝猝死之谜的史料不断地被发现,这些史料提供了伊凡雷帝非自然死亡的依据。如:“伊凡四世比人们预料的要死得更早,他虽身患重疾,身体一天比一天更衰弱,但还看不出濒临死亡的迹象”,“沙皇伊凡死得很快”,“波·戈杜诺夫收买了给伊凡雷帝治病的英国医生后,谋害了伊凡四世。因为,如果不抢在沙皇之前,他自己就会和其他显贵一样被处死”等等。据此推断出伊凡四世是被波·别伊斯基给他的一份由医生配置,可是里面放进了毒药的饮料毒死的。一时间,伊凡雷帝死于宫廷谋杀之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根据史料分析,波·戈杜诺夫的嫌疑最大,因为他对沙皇早已怀恨在心。伊凡雷帝在年过半百,身患疾病之时,还正式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侄女求婚,这对身为贵族的波·戈杜诺夫及其亲属构成严重威胁。一旦伊凡四世和英国王室联姻,将对戈杜诺夫伊琳娜的丈夫,王储费奥多尔·伊凡诺维奇极其不利。据说,有一次,暴怒的沙皇不知为什么事情要严惩王储,戈杜诺夫想替王储求情,没曾想竟也被雷帝一同痛打,致使戈杜诺夫在家躺了好多天不能到王宫去,还请了医生进行治疗。而雷帝不仅对此事不感懊悔,反而对他有了猜疑。此外,雷帝还对伊琳娜有过非分之举,也使戈杜诺夫对雷帝产生了仇恨心理。
以上种种使得王储周围那些最亲信的大公和贵族们,也就是戈杜诺夫家族对此感到受辱并产生怨恨。他们在寻求一些秘密措施,企图消除伊凡四世的联姻意图,推翻伊凡四世已达成的协议和阴谋。
至于别伊斯基的作案动机,则与沙皇冷酷残暴的性格不无关系。据说,伊凡雷帝在晚年的时候变得非常的脆弱,他非常害怕自己在没有忏悔,没有领受圣餐礼的情况下突然撒手人寰。因此,他从全国各地招募来六十多名巫师和巫医,由卫队严加看管。每天,雷帝都派别伊斯基去巫师和巫医那里了解他们的占卜、预告情况,然后回来向自己汇报。可是女巫们居然告诉别伊斯基,天上最强有力的星宿都反对雷帝,并且他们还预测出了雷帝的死亡日期。别伊斯基哪敢向雷帝汇报这些啊!他隐瞒了事实。可是雷帝还是知道了占卜和预言。伊凡雷帝暴跳如雷地叫嚷,他要在预言他死亡的那一天把巫师和巫医们统统烧死,把隐瞒预言的别伊斯基推出去砍头!别伊斯基真正被沙皇逼上了绝路。于是别伊斯基和戈杜诺夫联手,把他们自己的死期变成了雷帝的死期。
不难看出,上述说法,多为推理、判断,缺乏详尽、可靠的史料依据。既然没有定论,伊凡雷帝之死也就成为一个未解之谜,有待后人的进一步论证。
汉谟拉比制定法典之谜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发掘出三块黑色玄武岩,依次将它们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上图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