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月的一个清晨,查尔斯·卓别林携同妻儿登上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客船,开始了去往伦敦的旅程。不过,这次出行,不是去那里观光旅游,而是为了彻底地离开美国——这个曾带给他成功,也带给他麻烦的国度。查尔斯·卓别林,这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以他天才的智慧,塑造了一个头戴圆顶帽、身穿小上衣、裤子无比肥大、皮鞋左右反穿、小胡子、短手杖的“小人物”,他带给观众无尽的欢笑和泪水,也开创了无声电影的辉煌历史。他于1889年4月16日诞生在英国伦敦,父母是一对喜剧演员。查尔斯1岁时,他们离婚了,是母亲汉娜含辛茹苦将查尔斯和他的哥哥西德尼养大。查尔斯5岁时,曾为倒嗓的母亲救场,这是他的第一次登台。11岁时,查尔斯为了糊口,在一个巡回剧团工作过,17岁那年,在游艺场工作的哥哥把他拉进了这个行业,从此卓别林开始了他的舞台生涯。从演配角人手,卓别林哥哥的演技日趋成熟,深得观众好评。1910年,卓别林所在的卡尔诺剧团要派一批演员去美国演出,卓别林争取到了机会,开始了在那里的闯荡生涯。1915年,卓别林的演出天分被当地有名的基士顿滑稽电影公司看中,成为那里的签约演员。从此,他的创作灵感便一发不可收。从影三年,他便拍了67部影片,他也逐渐在美国走红。1918年,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影公司。直到70几岁高龄时,卓别林依然没有停止他的电影创作。在一生中,卓别林集编、导、演一身,共拍摄了81部影片。其中的《摩登时代》、《城市之光》、《舞台生涯》、《从军记》、《寻子遇仙记》、《大独裁者》等都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卓别林本人也以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和平事业及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获得1954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金,他在电影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使他两度获得奥斯卡特别荣誉奖。
应该说,美国给了他发展事业的广阔空间。在那里,他生活了20多年,且经历了三次婚姻,积累了无数财产。但是,这位大师却一直没有人美国国籍,而且在1952年离开了美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猜测,卓别林坚持不入美国国籍是因为他深爱他的祖国。也有人说,是因为美国政府和新闻界对他的压制和打击。对于前者,很难论定,而对于后者,倒是有些证据可以说明。
美国政府对卓别林的关照从1918年就开始了。这一年,卓别林拍摄了两部反映一战的喜剧片《狗的生涯》、《从军记》。其中,《从军记》描写一个叫夏尔洛的小兵,傻乎乎地被运到前线受苦受罪,又出现很多笑话的故事。下雨时,夏尔洛狼狈地蹲在战壕里挨淋,却幻想着城市里舒服的酒吧。后来,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穿上德军制服深入敌后,遇到了一位美丽的法国少女,还俘获了德皇、法国总统、英王,得意洋洋穿过协约国军防线回朝,该片以喜剧的手法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影片一拍出,就引起美国官方的强烈反应,禁止影片公司发行,使卓别查理·卓别林被人在华尔街上举起。林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美国一些有政治背景的报纸甚至怀疑他是布尔什维克。美国的法西斯恐怖分子三K党也把他瞄上,将其作为发泄的对象。1927年,卓别林的第一任妻子,自私任性的丽泰·葛蕾向法庭起诉,控告卓别林虐待罪并要求离婚时,媒体连篇累牍地刊登攻击卓别林的文章,捏造“猥亵丑闻”,使卓别林身心受到极大伤害。1932年,卓别林创作完成了反映经济危机时期工人生活的无声片《摩登时代》,美国一些评论家煞有介事地指责《摩登时代》有共产主义色彩,是赤色宣传,还诬蔑他已成为企业巨头和警察的公开敌人,1938年,爱好和平的卓别林开始拍摄讽刺希特勒的片子《大独裁者》,没想到开机一半,就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干涉,因为当时他们奉行中立政策,不愿得罪希特勒(当时德国采取了各种外交措施,而且希特勒曾悬赏卓别林的脑袋),二战后期,由于卓别林同情俄国,分别在俄国难民救济委员会和美国援助苏联的集会上发表了开辟第二战场的言论,引起美国国内反对派的憎恨。1947年4月,卓别林为新片《凡尔杜先生》举行了招待会。《每日新闻》的一群记者心存恶意,故意叫他下不了台。他们的问题已远远超出艺术学术的研讨范围,而是打棍子,扣帽子,某女记者直接问卓别林:“你是共产党吗?”“你为什么不入美国籍?”华盛顿国会议员发动“卓别林案”。共和党议员哈桑·凯恩主张驱逐卓别林出境。卓别林的影片在一些州遭到禁演,有的电影院收到美国退伍军团的恫吓信,抵制上映卓别林的影片。美国联邦法院执行官打电话,要传卓别林到华盛顿去接受非美活动委员会的讯问。但是到华盛顿的日期却一拖再拖,这不仅给卓别林造成极大精神压力,而且也使他的工厂因停工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尽管最终法院没有对他讯问,但是,在全美反共浪潮的背景下,卓别林在美国的处境日益困难,在舆论上和社交上都陷于孤立。
1942经历了三年的磨砺,卓别林完成了一部影片《舞台生涯》,为了给影片找出路并送子女赴欧洲读书,他准备再次出国。当他动身前申请再入境签证时,移民局来了四·位官员。他们带着录音机、打字机和档案材料等物,把卓别林整整审问了三个小时。也许正是这三个小时的盘问,令卓别林下定决心离开美国。以下是谈话的部分节录:
问:“查尔斯·卓别林是你的真实姓名吗?”
答:“是的。”
问:“你说你从不曾加入过共产党吗?”
答:“从来不曾,我平生没加入任何政治组织。”
问:“你有一次发表演说,用了‘同志们’一词,是什么意思?”
问:“你为什么不加入美国籍?”……
问:“你和别人通过奸吗?”……
问:“你为什么要奉行共产党的路线呢?”
一星期后,卓别林拿到了度假六个月的签证。他叫妻子乌娜从银行提取了存款,带上孩子,惶惶如漏网之鱼,赶忙买了船票逃离美国,生怕突然又吃什么官司。美国的法律他已领教够了!
到了伦敦后,曾有新闻界朋友采访他,请他说说美国政府和报纸为什么诬陷他。卓别林说:“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的电影从《城市之光》起刺痛了一些大人物;二是我的演说。二战期间我赞成援助俄国抗击希特勒,呼吁开辟第二战场,非美活动委员会就认为我同情共产党。第三,是因为我不愿加入美国国籍。”
事实证明,卓别林逃离美国的决定是正确的。为了转移在美国的财产,乌娜特意独自一人回到洛杉矾。为他留守看护房屋的男仆亨利告诉她,就在他们走后,联邦调查局的人来过两次,盘问了很多事情。
在卓别林登上船的第二天,船上转给他一封电报,杜鲁门政府拒绝卓别林返美入境,除非先到移民局的调查委员会去,对某些涉及政治和道德的坏事情说清楚。对此,卓别林所做出的抉择是放弃美国。1953年4月16日,他来到美国驻洛桑的领事馆将美国移民证交还,并告诉领事先生,“我永远不再去美国了。”这天正是他的64岁生日,他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庆祝。1977年12月,圣诞节前夜,一代大师卓别林在瑞士洛桑别墅里与世长辞,享年88岁。正如他所说,他再也没去过美国。
萨特的情爱之谜
1980年4月19日,巴黎街头出现了法兰西本世纪最为壮观的送葬场面:让·保罗·萨特(1905—1980)的灵车在朝着拉雪兹神父公墓缓缓行进,数万名巴黎市民自发地汇成了送葬的行列,街道两旁目送灵车的人不计其数,送葬的巨流长时间地滞留在悲痛的人山人海之中。在法国历史上,除了19世纪的大作家雨果,从未有人获此殊荣。
与此同时,唁电和致哀信像雪片一样送到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寓所,人们向这位当代杰出的女性、萨特五十一年来志同道合的终生伴侣致以崇高的敬意。
让·保罗·萨特,法国哲学家、作家,一个以自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世纪的人,主张“人自己的存在由人自己决定”,认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能过绝对的“自由选择”的生活,宣称“存在先于本质”。他的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叫做存在主义。萨特喜欢用小说、戏剧的形式来宣传他的哲学思想,这种作品被称作存在主义文学。萨特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萨特幼年丧父,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形成他极其敏感的神经。在他的自传里曾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在“我”正一剑刺倒假想敌人时,外祖父回来了。母亲停止了弹琴,而“我”则跑向外祖父,帮他拿东西,并且关心地问长问短。由于心理上感觉自己的地位低下,从而使他对弱小者充满了同情心,这也许是他后来倡导人道主义的原因之一吧,基于此,萨特被誉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而对于幼年丧父,萨特后来则说这给了他自由,他从没有遇到过权威和崇拜的对象,这也许是他后来形成自由选择的哲学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萨特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因为萨特的童年,几乎是在他外祖父的书房里度过的。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这所法兰西文化巨人的摇篮中,萨特与阿隆等是同学,这些思想界的风云人物成为萨特的终生朋友和对手。
20年代,柏格森的学说把萨特引进哲学的殿堂,与此同时,他也受到笛卡儿的哲学影响。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毕业后参加教师学衔会考,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并结识了名列第二的波伏瓦,从此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萨特1931~1933年在外省任中学教师,1933年到德国研究胡塞尔学说,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1934年继续任教并开始写作。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俘,1941年侥幸获释回到巴黎,参加抵抗运动。从此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50年代以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晚年萨特失明,不得不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活动,直到逝世。
对社会的深刻批判一直是萨特的主题。萨特对心理的描写则体现了人类某些共同的东西,他描写了死神形象,以及一个黑咕隆咚的地窖。普卢的反应是“感到特别孤独和恐怖,一阵眼花目眩,我转过身,大声叫喊着逃跑了”。这段描述体现了人们一种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以及对个体存在的孤独感与恐惧感。在永恒的时间之流中个人如此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个人是孤独无助、无所依靠的。在现代社会,拥有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后,这种灵魂上的孤独感仍然存在着。
萨特的幽默与风趣也深深融入每一字句之中。诙谐与哲理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如“天才无非是一种借贷:要想称得上天才,必须吃得苦中苦……你就会听到神圣的声音为你启示,而你只需挥笔直书”。
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萨特一生留下了约五十部体裁多样、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作品。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在文学方面,萨特的主要遗产是小说《恶心》(1938)、《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1949)、短篇小说集《墙》等。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最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十一个剧本,其中《苍蝇》和《禁闭》(1944)被誉为现代戏剧的经典式作品。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政论、杂文等。1964年,“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瑞典科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拒绝接受,理由是:“我一向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在萨特的一生中有两个战场。作为一个积极介入政治生活的作家,萨特在40年代后期曾是美国的欣赏者。冷战开始后,他站在了苏联一边,把人类的希望寄托在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基于这个立场,他在50年代积极地反对法国对阿尔及利亚和越南所进行的殖民战争;70年代末,他为越南难民的命运东奔西走,甚至不惜求助他一生都鄙视的政权机构;他喜欢功名,但蔑视权势,他因此而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也许是对自己在二战中的被动立场的一种反叛,萨特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始终以激进的立场、毫无条件地站在弱者的一边,有时不惜让自己成为笑柄,他是20世纪的唐吉诃德。他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为自己设定的“剑客”的角色,实际上伴随了他一生。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一个人类精神荒漠上的浪漫诗人。
萨特一生的另一个战场,便是女人。他一生未正式结婚,因为他讨厌任何形式的束缚。在这一点上,只有西蒙娜·德·波伏瓦真正明白他,因为她也有着同样的追求。“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只能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持续时间来维持,而不是靠任何其他东西来使其正式化。”这是他们最初就达成的共识。尽管萨特的花心,让她一生蒙受了不少痛苦,但她坚强的意志使她始终没有被压倒。与萨特正好相反,西蒙娜具有一部分男性的性格。她从一开始便明白了她不是惟一的,那么她所能做的,要么离开萨特,去成为一个平庸男人的惟一;要么就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她那不屈的性格和勃勃的野心,使她选择了后者。
萨特和波伏瓦的契约式爱情被称为20世纪最奇特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结合是建立在他们所标榜的相互尊重个性和各自独立自由理论的基础上的。他们从未宣布过结婚,但实际上共同生活了五十一年,直到1980年萨特去世。他们虽然在一起生活,但各自又保留着自己的住宅,当然,他们的爱情也经历过波折,但这并未破坏两人之间的永恒关系。
萨特晚年重病缠身。1980年4月15日晚9点,75岁的法国哲学家、作家让一保罗·萨特在巴黎勃鲁塞医院去世。而导致他病情加重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吸烟不节制。由于重病缠身,医生告戒他必须戒烟才能推迟死亡,但他竟说:不能吸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好莱坞巨星嘉宝突然息影之谜
提起葛丽泰·嘉宝,几乎人人尽知。这位被影评界称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性”,自从16岁步入影坛之后,20年间拍摄了28部影片,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从而成为好莱坞最璀璨、最神秘的影星之一。但是,她却在36岁风华正茂、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告别影坛,留给人们无尽的遗憾和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