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用眼睛直接看太阳,即使只看短短的一刹那,就会觉得眼睛受到很大刺激,很长时间内眼前一片昏暗,很难恢复。这是因为眼睛中有个水晶体,能起聚光镜的作用,直接用眼睛看太阳,太阳光的热能被它聚集在眼底的视网膜上,觉得刺眼。假如看的时间长一些,就会视烧伤网膜而失去视力。
当发生日食时,大部分时间是偏食,只有一部分太阳被月亮挡住,剩下的部分仍能发出光和热,所以直接用眼睛看,时间长了,同样会烧伤眼睛。
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观测日食呢?
一般可将一块玻璃涂上墨汁,或将玻璃放在烟火上面熏黑,然后放在眼睛前面看。墨层的厚度要均匀,使眼睛能透过它看到的太阳成为古铜色。因为涂墨的玻璃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热能,使聚集在视网膜上的太阳光不能烧伤视网膜。这样既能看清楚,又不刺眼。
还可以用一盆水,加上墨汁,观看映在水中的太阳。但因为水反射光线的本领比较大,所以也不能看得太久,时间长了,仍会损害眼睛,要看看停停。
那么,是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直接用眼睛看日食呢?不是的,在特殊的条件下可以。
一种是发生在日出或日没时的日食,这种现象称为“带食而出”或“带食而没”,这时太阳光因为被厚厚的地球大气层“削弱”,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另一种是日全食阶段,此时月亮挡住了整个太阳,只剩下外围暗淡的日冕,可以用眼睛直接观测。但是,日全食发生的次数很少,而且真正全食阶段最长的也仅有7分40秒,而日食在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前后达两三个小时,绝大部分时间内仍是偏食,需要用前面介绍的方法进行观察。
地球的“防护带”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生活在空气中,吸的是空气,呼的也是空气。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又被称为地球的“防护带”,太空中撞向地球的物体,大多数在与大气的摩擦中被烧毁,从而保护了地球。
那么,空气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对此,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
一般认为:当地球则由星际物质凝聚成疏松一团时,大气不但已铺在地球表面,还渗在地球里面。那时,氢是空气中最多的成分,约占气体的90%。另外还有一些水汽、甲烷、氨、氦和一些惰性气体,但几乎找不到二氧化碳、氧和氮。
后来,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疏松的地球团收缩变小。收缩时,压缩了地球里面的空气,使地球温度猛烈升高,地球内部的空气,也大量飞散到太空中。但地球收缩到一定程度后,速度变慢,而且强烈收缩时产生的热量,也渐渐失散,地球便渐渐冷却,地壳凝固起来。此时,最后被挤出地壳空气的一部分,被地心引力拉住,围在地球表面,就形成了大气层。当时大气层很薄,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层的成分也大不相同,仍是水汽、氢、氦、氨、惰性气体等。然后,水汽冷凝成水,地壳上开始有了水体。
地壳凝固之后,在很长时间内,因为放射性元素的作用,地球内部又不断发热,造成地层大调整,使地壳某些地方,发生位置移动和断层,岩石和地壳中的水,在高温中许多又继续释放出来,使江河湖海中的水量增加。岩石或地层中的一些气体,也大量跑出来,包括二氧化碳在内,充实了稀薄的大气层。
此时,大气上层已有许多水蒸气,它们一部分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分解成氧和氢。分解出来的氧,一部分和甲烷中的氢结合,使甲烷中的碳分离出来,分离出的碳又同织结合为二氧化碳;一部分和氨中的氢结合,使氨中的氮分离出来。
于是,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就变成了水汽、氮、二氧化碳和氧。不过,那时的二氧化碳比现在多,氧则比现在少。
根据同位素测定,地球已有50多亿年的历史。大约距今18亿~19亿年前,水里面已渐渐有生物生成。7亿—8亿年前,陆地上开始出现植物,那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较多,非常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繁茂起来。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大量植物吸收大气中丰富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使大气中氧的含量大大增多。所以大约5亿年前,动物在地球上增加很快,动物的呼吸,又使大气中的氧部分转为二氧化碳。
地球的动植物增多后,在排泄和腐烂时,一部分蛋白质直接分解出氮,另一部分变为氮和铵盐。这些氨和铵盐,通过脱氧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有一些也变为氮气,进入大气。因为氮气不太活泼,在正常温度下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化合,所以大气中的氮就越积越多,最后达到现在大气中氮的含量。
当时,地面附近的大气成分就与现在相似:氮约占78%,氧约占21%,氩约占1%,其他的微量气体总和还不到1%。
大气的形成,不是孤立形成的,既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形成有关,又与动植物的出现有关。
这种解释,只是现在科学界较普遍的一种。更切合实际的大气层的形成理论,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地球的“防护带”有多厚
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越往上空气密度越稀薄,并逐渐向星际空间过渡。整个大气层可以分为几个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磁力层。
人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称为对流层,它是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层空气。在对流层内,下面的热空气不断上升,上面的冷空气不断跑下来补充,来来往往,不停对流着。
在对流层内,水汽最集中,尘埃多,受地面的影响也最大,主要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内。
在对流层上面,直到约50千米高的这一层,称为平流层。平流层内要比对流层内的空气稀薄得多,这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也非常稀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在距地面大约25千米的地方是臭氧较密集区。
从平流层以上,直到80千米这一层,称为中间层,这里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从中间层以上,到约500千米的这一层,称为热层,这里的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
从地面往上约50千米开始,到约1000千米高的这一层,也称为电离层。在太阳光(主要是紫外线)照射下,电离层内的气体分子被电离为自由电子和带电的正离子。其中在距地面80~500千米的区域内,电离密度较高。电离层中常出现美丽的极光。
离地面500千米以上的称为外大气层,又称磁力层,它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是大气的最外层,外面没有明显的边界。在一般情况下;外大气层的上部界限在地磁极附近较低,而在近磁赤道上空面向太阳的一侧,大约有65000千米高,换句话说,大约有9~10个地球半径高。
在外大气层里,空气极其稀薄。声音是靠空气来传播的。在外大气层里,因为空气异常稀薄,即使在人的耳朵旁边开大炮,也难以听到什么声音。
为什么云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天空中的云有高有低,低的只有几十米,高的则达到1万多米。
云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因为潮湿空气的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因为外界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而体积逐渐膨胀。空气在膨胀过程中要消耗自己的热量。于是,空气就边上升,边降温。
空气含水汽的能力有一定限度,在一定气温下,与单位体积空气的最大限度含水量相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随着气温的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所以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了,饱和水汽压就不断减小,当上升空气的饱和水汽压降到实有的水汽压以下时,就会凝结出一部分小水滴,形成云。天空中的云,有漫布全天的层状云,孤立散处的积状云,和波状云等。
雷雨时拥塞天空的积雨云,或者很厚的层状云,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很难透射出来。看来就很黑;稍微薄一点的波状云和层状云,看来是灰色的,尤其是波状云,在云块的边缘部分,色彩更为灰白;至于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尤其是由冰晶组成的薄云,在阳光的照耀下,云丝显得特别明亮,带有丝状光泽,即使天上有这种层状云,在太阳和月亮光下,地面的物体仍然会映出影子。由冰晶组成的云层有时薄得几乎看不出来,但只要在日月附近发现有一个或几个大光环,仍可断定有云,这种云称为“薄幕卷层云”。
积状云,孤立散处,因为云体比较厚实,向阳的一面,光线几乎全部反射出来,所以看来是白色的;而在背光的一面和它的底部,光线不容易透射出来,看来就比较灰黑。
当日出和日没时,因为太阳光线是穿过很厚的大气层,斜射过来的,空气的分子、水汽和杂质,使光线的短波部分被大量散射,但红、橙色的长波部分,却被散射得不多,所以照射到大气下层时,长波光,尤其是红光占绝对的多数,此时不仅日出、日没方向的天空呈现红色,甚至连被它照亮的云层边缘和底部也变成了红色。
因为云体的组成有的是冰晶,有的是水滴,有的是两者混杂在一起,所以当日月光线通过时,还会出现各种美丽的光环或虹彩。
太阳为什么会激起壮丽的极光
极光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的像圆弧,有的极光像帐幕,有的呈射线状,有的呈带状;有的紫红色,有的橙红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淡。有时候天空中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自古以来,极光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据中国从公元前30~公元1975年的不全面记载,极光多达53次。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知道了极光是由高空稀薄大气层中带电微粒引起的。在80~1200千米的高空大气层中,空气非常稀薄,极光就发生在那里。太阳这个庞大炽热的球体,表面和内部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在进行着,产生强大的带电微粒流,并发射出来,以极大的速度射向周围空间。当带电微粒流射入地球外围稀薄的高空大气层时,便与稀薄气体的分子猛烈冲撞起来,就产生了发光现象,这就是极光。
1957年3月2日夜晚7点钟左右,在中国东北边境黑龙江的呼玛城和漠河一带,出现了几十年少见的极光:一团灿烂殷红的霞光突然升腾起来,刹那间就变成了一条弧形光带,上部从黑龙江以北伸向南方的天空,在夜空停留了45分钟。
同年9月29日到30日的夜晚,中国北纬40°以北的广大地区,也出现了少见的瑰丽的极光,北方的天空被映红了。
极光为什么会是五彩的呢?因为空气由氮、氧、氖、氦等气体组成。在带电微粒流的影响下,各种不同的气体发出的光也不相同,所以就有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极光。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看到瑰丽的极光,因为极光大多出现在南北两极附近,很少出现在赤道地区。这是为什么呢?
地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它的磁极就在南北两极附近。大家知道,因为受了地磁场的影响,指南针总是指着南北方向。地磁场同样会影响到从太阳射来的带电微粒流,使之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趋近于地磁南北两极。所以极光大多出现在南北两极附近的上空。在北极发生的叫北极光,在南极发生的叫南极光。
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左右,在活动高潮期间,太阳上经常出现巨大的旋涡,即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物质还会发生巨大爆发,产生强大的带电粒子流,这种粒子流达到地球大气层时,有时会激起壮丽的极光。
所以极光出现的次数多少,常同太阳活动强弱有关,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间,极光出现次数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