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实验人员用特别仪器测试,鼠在啃咬硬物时,牙齿对物体的压力每平方厘米竟达490千克。人类牙齿的咀嚼力平均为31千克。而全口牙齿的总咬力,男子为1048千克,女性是936千克。难怪大家要用“咬牙切齿”来表示愤怒和显示自己的力量了。不过,要是少了1只牙,则咬力要减少22%;拔去两只,下降近一半;缺了3只呢,就只剩37%了。由此可见,保护牙齿对保护咬力是何等的重要。
牙齿可谓人体中的“大力士”,如果再经长期锻炼,会更加坚强、厉害。
我国浙江温州有位失去双臂的中年人,可以用牙齿提起50多千克重的物品。一位比利时人用牙齿咬住马勒,能将铁轨上重达80吨的两节客车拉着走。1983年,有个杂技演员紧紧咬住飞机上的铁链,致使飞行员用90马力的发动机也无法使飞机离开原地。美国人格连斯坦能咬断筷子粗的铁链。泰国女郎莎加塔,能毫不费力地将钢铁和石块当众咬碎。有一次夜遇歹徒,歹徒将牛骨塞入她口中,她一合牙就将牛骨咬断,吓得歹徒掉头就逃。
“喷嚏”一声含吉凶
假如有谁突然打了个喷嚏,朋友们会开玩笑地对他说:“有人在念你了。”打嚏与思念当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不过,这等看法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已流行。
《诗经》中就有“愿言则嚏”的记载,这句话包含着“他人思我,我则嚏之”的意思。宋代诗人苏东坡早晨起来多打了几个喷嚏,也认为别人在思念他,可又猜不着是谁,于是感慨地写下了“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的诗句。在古代,一些人就围绕这点作诗填词:有的因为自己不打喷嚏而怨人家不想念自己,有的希望对方打嚏以联想到自己在思念他……可见,“打嚏耳朵热,一定有人说”的说法,长久地在流传着。
古今中外,迷信的人会将喷嚏与吉凶联系起来。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新生婴儿打喷嚏,是表示平安;我国民间也认为这是平安和长寿的征兆。欧洲的成年人若在穿衣时打嚏,往往认为这预示着不祥,于是干脆躺下睡觉。历史上,有的国家和地区,船舶起锚时有谁打了喷嚏,也会被认为不吉利而另择航期。
剥去迷信的外衣,运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应该说,在“呵嚏”一声中,确实是“吉”、“凶”皆有的。
当某些气体或异物刺激了我们的鼻腔粘膜感受器之后,这种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人就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以一种急速而有力的呼气喷射出来,这就是喷嚏。
一般人并不经常打喷嚏。但英国有位男子据说因对阳光过敏,在白天每隔两秒多钟就得打嚏一次,平均一天要打1.8万次。还有一位少女,在发育阶段,也是每隔几秒钟就打一次喷嚏,并且持续了978天。但这些都属特殊例子。有些喷嚏可能是病兆。1994年,江苏扬州市一位青年突然大打喷嚏,每天至少三四百下,长达半年,痛苦不堪。后来查明,他因感染白色念珠菌而导致鼻过敏,于是就喷嚏不断了。
据测定,一个喷嚏中可以有近200万滴极细的飞沫,带有好几千万个细菌。打嚏既然能大量地将有害细菌和尘埃等“驱逐出境”,对健康显然是有好处的。这正是人体的自卫本能之一。有趣的是,生物学家发现,鱼在污水中也会大打喷嚏。或许,鱼就是依靠喷嚏清除污物的吧。
再者,打喷嚏是早期伤风的常有症状,“呵嚏”一声则会提醒我们注意保暖,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打嚏时的震动还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在疲倦时,就特意用“鼻烟”之类来刺激取嚏:在祖国医学里,取嚏还是一种治疗方法,认为能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1997年曾有两则奇特的报道:天津某男子因连打几个喷嚏而致颈椎半脱位;四川则有人因打喷嚏而成了歪嘴。可见,打嚏的力量还真不小。
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那里聚居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喷嚏喷出物的速度极快,时速将近170千米;喷得也较远,“射程”可达四五米;喷出的细小“水珠”还会在空气里悬浮一段时间。这样,打喷嚏可说是在身体周围爆炸了一颗“细菌炸弹”,能传播疾病。据记载,中世纪鼠疫之所以猖獗,1918年流行性感冒之所以能在全球大流行,都与病人频频打嚏有关。
虽说可嚏一声有吉凶,可打喷嚏毕竟是种生理现象,我们没有理由要抑制打嚏,强行抑制反是有害的。但也要防止面对别人打嚏。打嚏时应该像咳嗽那样,背向他人,并用手帕掩住口鼻。这不仅仅是礼貌问题,在预防疾病的传播上也有重要意义。
嗅觉既灵敏又模糊之谜
警察追捕逃犯时,警犬是得力的助手,它依靠敏锐的嗅觉,可以发现逃犯留下的微弱的气味,从而找到逃犯。其实,人的嗅觉也十分灵敏,虽然灵敏度不如狗鼻子,但在分辨气味方面却有自己的高明之处。无论是各种花香,还是各种香水,人用鼻子一闻就能闻出来。化学工作者在实验室里分析了1个月的复杂的化合物,一般人用鼻子有气味分子都是挥发性的,它们飘浮在空气中。当你吸气时,气体分子进入鼻道,经过鼻腔的温暖和湿润之后,进入大脑下面及鼻梁后端两个狭长的腔室内,腔内有一对如钮扣般大小的皮肤突出物,表面覆盖有湿润的粘液状物质,气体分子便以其神秘的方式同这嗅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结合,从而向大脑的嗅觉中枢发出信号。
人体有5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据统计,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信息主要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和触觉,味觉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显得很重要,独有嗅觉,常常被人们忽视,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传统的生理学常常把人类的嗅觉看作正趋向退化的原始感觉。如今,一系列新的研究使生理学家对嗅觉刮目相看。研究者认为,嗅觉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许多关于嗅觉的谜正等待人们去揭开。
据统计,大约每15个脑外伤病人中就有1人会丧失嗅觉。此外,流行性感冒、脑瘤、过敏性变态性反应、老年等原因也会造成部分或全部、暂时或永久的嗅觉丧失。研究结果证明:人们享用各种食物时,至少有3/4的美味感觉来自于嗅觉,只有1/4来自味觉。这是因为食物的各种香气通过嘴巴背后的鼻咽直接进入鼻腔,被大脑感知。一旦失去嗅觉,美味佳肴就会大为失色。倘若你把鼻子捏住,就很难说出是在吃一片苹果还是一片生马铃薯。
嗅觉是一种原始的感觉。人类不像一些野生动物,需要依靠嗅觉生存。按照进化的法则,人类的嗅觉应该逐渐退化,变得越来越不灵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美国费城进行的人类嗅觉灵敏度实验,其结果令人吃惊:人司以用嗅觉区分两只外貌完全一样的老鼠,这两只老鼠各方面的遗传特征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染色体上有一组基因不同。这样细微的遗传差异,即使用最先进的分析仪器也难以鉴别,可是人却能用鼻子嗅出它们尿液的不同!人类为什么会保持这样敏锐的嗅觉,这是一个谜。
在生活中,不论是什么气味,香的或臭的,甜的或酸的,都一股脑儿进入人的鼻子,我们无法选择。而气味总是与记忆相联系的,没有记忆,气味将变得毫无意义。嗅觉和记忆在大脑中是怎样联系的,科学家们至今仍不太清楚。研究者还发现,嗅觉和记忆的联系虽然紧密,但人们对嗅觉的记忆也不很精确,这一点不像视觉和听觉。我们看到一张陌生的脸,立刻可以断定这是从来没有看到的,而我们闻到一种从来没有闻过的气味时,却常常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人对嗅觉的记忆不如对视觉的记忆精确?这又是个有趣的谜。
一个人的血管长度能环绕地球两周半
大江大河都有许许多多的干流和支流,我们身体里的“红河”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红河之水”——血液是在封闭的管道里流淌的。这“封闭的管道”,我们叫它“血管”。
血管遍布全身每个角落,任何部位被刺破了,都会流出鲜红的血液来,可见血管是无处不在的。由大血管分出小血管,小血管分出细血管,细血管再分出毛细血管……全身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血管网。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相信,一个七尺男儿身上的血管,大大小小竟有1000多亿条。假如将它们首尾连接起来,长达10万千米以上。10万千米有多长?能够环绕地球两周半!
血管有动脉和静脉两大系统。动脉是“动”的,我们在腕部、肘部、颈部、大腿根部以及头上、脚上等处都可摸到它的跳动。
血液从心脏出发,通过动脉血管流向各处。它的“流速”依据心脏的收缩或舒张而有不同。例如在大动脉管里,有时可快到每秒钟走1米远,有时每秒却只能走0。16米。大动脉的管腔一般是25毫米,管壁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毛细动脉的管腔有的仅0.01毫米,管壁自然是极薄板薄的。
静脉血管同样有粗有细。不过,总体说来,静脉的管腔要比动脉粗些。例如,大静脉的口径有30毫米大,司以放进一只乒乓球。
静脉里的血流是在平稳地流动的,它的任务是将动脉送往身体各处去的血液汇集起来,再送向心脏。
动脉和静脉互相连接,使血液无法“越轨”流到血管外面来,这才保证血液循环往复运行。
我国古人已知道动脉血和静脉血是有区别的。《内经》中提到:当刺破血管时,有的血管“刺之能射”,有的则“不能射”。为什么血液的喷射情况不一样呢?古人认为是“阴气”与“阳气”的数量不同的缘故。现在知道,这是血管组织和血液压力不一样所致。但无论如何,这种发现毕竟比西方人早得多。
血小板减少为什么会流血不止
看过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人,都会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女主人公幸子不慎小腿被铁丝扎破,流血不止,差点送掉了性命。人们不禁要问,幸子的皮肤只不过受了一点轻伤,为什么就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后果呢?
原来,这与幸子血小板减少有直接关系。在一次事故中,幸子受到大剂量放射性同位素钻-60的辐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血液内血小板的数量显著减少,每立方毫米血内仅有4万个血小板(正常人为10万一30万个),幸子的皮肤已出现了瘀血斑,于是皮肤受点轻伤便会流血不止,以致威胁到生命。
血小板是血液固体成分中的一种,体积很小,直径只有红细胞的1/3至1/2,形状不规则。血小板的本领很大,是血液中的“防汛部队”,人体一旦受伤流血,它们就会涌向前去,执行“堵坝”的任务。血小板止血的本领主要来自体内含有的血小板因子。人体受伤时,血小板自动破裂,把血小板因子释放出来,致使血浆中的凝血酶元变成凝血活酶。这种酶能使血浆里的纤维蛋白元变成许多细丝,并编织成网,将血细胞网住,因而使血液凝固成块,将伤口堵住。同时,血小板的表面还有一种粘着力,使血粘聚在出血的伤口处,逐渐形成血栓,将伤口封住。另外,血小板还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携带者,其中与止血有关的有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它们随血小板携带到损伤的血管处并释放出来,都能引起局部血管壁平滑肌收缩,促进止血。血中血小板的数量一旦显著减少,便会引起血液凝固障碍而流血不止。
临床上,除放射病之外,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和慢性血病等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医生常通过检查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来帮助诊断多种血疾病。外科手术前,也要检查血小板的数量,以防因血小板过少而造成手术中流血不止。
血小板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还不到10天。但是,它的新的“接班人”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出现,使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保持相对的平衡。
A型血为什么会变成O型血
无影灯下,医生正在紧张地对重伤员进行抢救。而输血,则是抢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输血,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只有血型相合的人才能输血,一旦不合,就会丧失时机。如果能有统一血型,不需交配试验,就可以互相安全地输血,这该有多好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我们知道,人类红细胞表面含的抗原,亦称为“凝集原”,根据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类血液分为若干型,称为“血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各国学者先后发现了一种奇异现象:1957年以来有25例以上的报告指出,白血病患者多为A型血,有些是B型和AB型,当他们病危需要紧急输血时,复查血型,血型却意外地变成O型。人们惊疑不止,认为第一次检查错误。经核对,原来检查无误,此次O型血也千真万确。当人们困惑不解时,患者经抢救治疗后,转危为安,血型文转为原来血型。这种奇妙现象,表明在患病过程中,血型抗原性逐渐变弱,终于成为O型;病情好转,原来的血型细胞出现较多,又恢复了原来血型。这种变化不仅ABO血型系统有Rh和Mn血型系统也有。
人们还观察到老年人,恶病质的人,红细胞抗原性就变弱,致使血型变异。科学家们以上述事例,证明所谓终身不变的血型,在疾病和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是可以改变的,这为人们改变血型的探索,提供了依据。
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细胞生物化疗实验室的杰克·戈德斯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遗传工程方法,从咖啡豆中提取一种a单奶糖酶,这种特殊的酶属于“内切酶”之一,可以切割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多糖体,而获得与另一种血型基本相同的抗原,从而达到改变血型的目的。现在研究者们已成功地把B型血转变为O型血,并在志愿者身上做了试验,获得令人振奋的成功。这种切割后生成的O型血输入人体后,有95%能存活24小时以上,有50%能存活30天以上,没发生任何输血反应,志愿受试者无任何不良感觉。这项技术现已进入临床实用阶段。目前该研究小组的下一个目标是把A型血切割后变成O型血,预期会有90%以上的A型血转为O型。
日本学者在研究改变血型工作中,也不谋而合,获得了长足进展。他们已能将A型血、B型血改变为O型血。
改变血型是医疗事业的需要,也是人类探索血液奥秘获得非凡成功的实例,它将为抢救病人的生命发挥重要作用。
人体中神秘的胰岛
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分布着无数大小不等的岛屿,它们成为镶嵌在蓝色海洋上的颗颗宝石。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也存在着许多神秘的“小岛”,它们支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就是其中的一种。
胰岛,位于胰腺之中。胰腺位于胃的后方,是消化器官,而胰岛却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胰岛在分泌胰液的胰腺腺泡组织之间,聚合成一堆一堆的细胞群,犹如海岛一样,因此被生理学家命名为“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