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099

第99章 记(2)

时间仍在流淌,我的一年半、师大的105年,都在践行着,在4点50分时努力着变好。

记得那首歌,它唱着:“福建师大,八闽之光,明天更辉煌,明天更辉煌!”

(刘丽萍文学院2010级)历史不是时间的沧桑

◎陈晓佳

我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了这个学校的过去,又从自己的眼中看到了她的未来。我想,这不是故作深沉的侃侃而谈,也不是无中生有的空洞说辞。那些真正能够在历史中受住百年的风雨飘摇一直站立到今天的,需要有对时间和历史足够的尊重。时间所能够见证的,只是历史走过的痕迹,而那些真正意义上隐藏在物质表面下的内涵,却仍需要后人给予诠释定义。

那年,师大还没有这么密集宏伟的建筑群。说她“荒凉”,那是怎么也不能成为一个贬义词的。如果你能够看到那么一两头牛在广阔接近无垠的草地上啃食的这份安宁,你或许就能够理解荒无人烟的含义。我常听长辈们谈起几十年前的师大,你可以在脑海中轻而易举地勾勒出一派宁静祥和。甚至,你可以在呼吸的时候感觉到它的文化气息。然而,说热闹也是极为热闹的,比如在夏日的深夜,此起彼伏的交响曲在草丛之间响起,虫鸣之间夹杂着那么一两声鹧鸪的打鼾声,师大就是在这种和谐并栖息着诗意的环境中孕育了自己的文化。

如今,有了星雨湖,有了成群在湖面徘徊飞旋的白鹭,有了上万条在湖中摇曳着的生命,有了明确的行进目标和完善的人文思想。图书馆旁立下的百年碑林,不是想告诉世人她经历过多少风雨、见证了多少历史的轮回,又如何在复杂的世间得到了生存和发展。或许,她只是想简单地告诉师大人,这个历经磨难的地方才开始蹒跚学步并牙牙学语的寻求自己刚刚起步的理想,这才只是跨出了第一步。

那年,他们在尘土飞扬的露天广场进行军训,匍匐和俯卧撑成为教官惩戒他们的方式。灰头土脸的几个人,并不急着在一天军训结束后回宿舍换洗衣服,三五成群地跑到如今被称为学生街的地方,一两箱的啤酒就这样在闲聊中告罄。尽管如此,却也没有人喝醉。他们能够找出诸如明星生日、二十四节气、节假日等各种大大小小的日子,一年喝下来,几乎每天都很特殊。那些无酒不成席却又斗酒诗文百篇的人,都是后来在不同岗位颇有成就的师大人。有一种亲如兄弟的情谊,在这样的喧闹中逐渐融入了师大的文化。

如今,仍旧存在着这样一群疯狂的少年,想要在大学里面留点狂荡不羁的回忆给未来的生活,他们从来不被自己所羁绊。我在师大百年校庆之后才真正走进她并了解了她,那些春华秋实和夏荷冬霜,是一直演绎着的离合悲欢。我想,总会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这个大家庭,也总有那么一些人是要离开的,迎新和送别,可能就只是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和朋友一起逛过的街,再看时却也能够嗅出当时的味道,一种熟悉的感觉侵袭了流动的思绪。师大人还在不停地走着,未来可能瞬间迷茫,但是一直都该有方向。我们所能够感觉到的像是车水马龙的来来去去,有一天也会在自己的身上演绎,如果不是看过那么多泪水,我不会也不敢相信,这就是一所学校对感情的雕琢。

那年,没有榕、桂、桃、李和兰,或许也还没有A、B、C、D和南区,但是彼此之间还是能够轻车熟路地找到对方的宿舍闲聊到半夜。大概当时,也没有大片的桃树和苦李;大概当时,也没有如此繁茂的芒果树;大概当时,那些植物都还没有进入师大的生活……或许是因为这么多的“大概”,也就不至于找不到朋友或是同学的宿舍。

如今,你可以很准确地定位自己所在的位置,那份对于彼此和周遭的熟悉却也不曾消失。春天开遍师大的桃花、春末结果的苦李、夏日沉甸甸挂在芒果树上的芒果,都成为师大季节的导向标。一幅彩色交替的画卷灵活地在师大的历史上演绎新的传奇。它们传递着季节更替的信息,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四季心情。对这些树总保留着一份特殊的情感,我们看不到它们年轮的增长,但那份感情的积淀却在不断地进行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棵树都曾见证过师大和师大人的成长,它们会老去,我们亦会老去,只是一切过去了的事都有回忆作为岁月的支撑。

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走如今师大的路,看那些过去的人,过现在自己的生活。那些关于师大的建筑、人和植物,再怎么酣畅淋漓的叙述也道不尽往事和如今的交集。或许,历史从来不向任何人乞求眼泪的滋润,可是每每回首那些关于一个地方、关于一棵树木或者任何一切曾经经历过的事物,催人泪下这类老掉牙的词汇却往往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历史,不是时间的沧桑,她所见证的,是百年师大的成长。

(陈晓佳文学院2010级)我与师大缘

◎张囡囡

来到师大已经3个月光景,决定考取师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位学姐的介绍。当时有很多位考取各个学校的学哥学姐,而听完那么多之后,只有英霞学姐介绍的福建师范大学最合我的心意,于是结束了长久以来的踟蹰与徘徊,确定了师大为我的目标。想起那时的自己就会觉得非常有趣,每天都要进师大的网页转转,旁边要是有同学,我就会打开师大全景的图片跟他们说“你看师大多美”,并且还会幼稚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上“向福师大奋进”、“向福师大进军”之类的豪言壮语。就这样,我开始了与师大的缘分。

初识

经过了一系列的煎熬与披荆斩棘,数次都以为要与师大擦肩而过,但终于又因为老天的眷顾,我进入了复试。来参加复试时的心情现在还记忆犹新。我们一行四人,经过长途跋涉,抱着想留下又怕被抛弃的忐忑心情,由晋至闽。沿途渐渐变幻的风景,由枯黄而浓绿。当听到我们已经进入福建境内时,心情特别激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湖,听同车厢的人说是杉湖。看着那白色的沙滩,有一瞬间,我以为自己看到了大海,而不由地欢呼雀跃。曾经在不懂事的年纪就和一位朋友相约将来一定要一起去看大海。现在与那位朋友已失去联系,但这个约定一直在我心中,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约定的指引,我才翻山越岭地来到了这里。

终于到站。进入福州之后,被那一大片的绿色感动,在北方还瑟瑟发抖的晚春时节,在这边已是初夏,气候特别宜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满是欣喜。

我们洗去疲惫,落脚在惜缘超市的楼上,伸手便可触及绿色,非常惬意。早晨,被悦耳动听的鸟儿的歌声叫醒,虽然才五点,但阳光早已洒满房间,幸福无比。走出房门,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想到有可能在这里3年,心中就无限舒畅。听着学姐介绍的龙眼树、芒果树、椰子树,满是新奇。

复试结束,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喜欢这里的树——葱茏如盖,喜欢这里的水——甘甜可口,喜欢颜老师说话时认真叫的一声“童鞋们……”——和蔼可亲。

要离开了,希望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续缘

看到大家的通知书依次来到,我们的心里都在打鼓,虽然已经看到拟录取名单了,可没有收到通知书,心里始终觉得不安。终于,我们都拿到了通知书,剩下的只是准备报到了。

第二次,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师大大门的。有了爸妈的陪伴,这次的旅途更加甜蜜与幸福。办理了一系列住宿与报到手续,终于,我真真实实地确认,我与师大的缘分不是昙花一现。

与爸爸妈妈一起走遍整个校园,开辟着一条又一条从门口通往宿舍的新路,竟然多达四五条,还是不完全统计。爸爸妈妈离开之后,我自己又发现了很多条小径,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次相遇,慢慢地,我体现出了与师大的不适应,无处不在的“小强”、酷热的天气,我都长出了从来没有长过的痱子。还有,我会对海鲜过敏,而且这里吃不到很正宗的面食,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大煎熬。一度我都觉得,要在这里3年,我行不行?

不过,很快我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这里的瓦罐汤、海鲜面以及白米粥,还有水煮鱼、烤鱼、鸡公煲,等等。除了突然看到一只硕大的蟑螂,我还是会大声尖叫,不管是不是在半夜两点。

闲暇时间,楼道里还会飘出悠扬的笛声、葫芦丝、二胡、口琴声,此起彼伏,给我们的耳朵提供了很好的听觉盛宴。

在这里,有很多与大师接触的机会,可以见到以前只有在课本上才能见到的教授,比如孙绍振老师和谢冕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人说他们是两位可爱的老头儿,真的,他们的人格魅力真的是非常令人欣赏,那种淡然、那种从容,没有长久生活的积淀与磨炼是不可能有的。

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里的石径小路,喜欢上了这里的图书长廊,喜欢上了这里人的很像台湾偶像剧的普通话口音,喜欢上了这里在冬日依然可以看到鲜花盛开、闻到醉人花香……

未知

每次出门,从公交车上经过闽江,无论是白天的波光粼粼,还是夜晚的灯光摇曳,都会让我觉得,这条江好美好美,她滋润着多少人,承载着多少事,延续着多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