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125

第125章 同学少年(8)

新修建起的跨河渡桥,衔起了两岸的绮丽,白鹭往来,灵动了整个池岸。习惯了依旧形色匆匆不管不顾就不自觉地屏蔽了外界感官的刺激,但这是不是也意味着你对于这个环境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呢?固定化的生活模式慢慢地消磨着你对于刺激的反应,每天同一条道路不会因为今天绑了红鞋带就有什么异同,甚至下午就不记得早上的经过。我紧紧地拽着自己,怕去向不明,但是不可控的外力拉扯,只能是亦步亦趋。迷失是你我成长的关卡。面临的选择,其实向左向右最终前后到达,但花太多时间在计较结果,失去的是宝贵的选择权利。但,你我,都不愿相信罢了。

因慕名一个创意展,才真的花了心思在老师大找路。耳机里反复的是雷光夏的《第36个故事》。好歌匹配恰当的气氛才能衬托出气质,那个暖阳孵化的深冬午后,一切将将契合。不懂捷径,只能是随着大潮向校园深处走去。斑驳的墙体、茂密的爬山虎、逼仄的宿舍区、混着黑土的操场、蹭掉了油漆的成年器械,一种古朴中的生机勃勃夹杂着、裹挟着。我又变得陌生了,但是欣喜的而我则带着欣赏看望着、寻找着、摸索着、评断着、错过着。其实安逸是最可怕的吧,或者是太熟练。当一切都按部就班后,哪还有空间去预支给意外呢?我指的是心。那些或喜悦或急切或平静的眼眸下,分享的应该是同一种情绪,一种可得却不易保存的安全感。

不是对于未知的胜券在握,而是对于当下的存在和归属。我从新往旧,逃离的却是一种早已熟稔的轨迹,钻进了一个树洞,果然扑面而来的是广袤的仙境。

我不敢奢求知晓这悠悠105年的沧桑变迁,但感怀参与了百年里的一二。那是一种不断冲撞又不断丰满革新的过程,两个充斥着时光代际的空间,焕发着全然不同的气息,但当你选择了走入,各自的心情就默契地转承。太美好、太难忘,都只能是再转瞬数十年后写下的注脚,而这刻,只感激活在拥有中。

(李敏传播学院2010级)桃花格外夭夭

◎魏春晖

骑着自行车在师大的道路上,道路很宽,我总是感觉很惬意,比乡村小道多了一点书卷气息,更比喧嚣的校外多了一份宁静。尤其是怀拥满校园的榕树、芒果树和其他各种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有超然物外之感。树木是师大的一道景观,而桃树则更显得无与伦比。

绿色是好的,但我在这寒冷的冬天中仍挂念着百年碑林的那几株桃树。没有了叶子,没有了花朵,她们整个冬天都在沉默。缺少了游人的驻足观望和镜头的聚焦,她们会感到失落与孤独吗?

犹记去年阳春融融的时候,她们早早地吐出了一粒粒嫩绿的芽儿,像是在料峭寒风中跃动的火苗。看到她们的身影,我知道春天已经来了。

当火苗逐渐变成了浓浓的绿意时,整个校园就成了绿色的海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尽管白鹭在那片柳树林里踱步,可是我仍觉得缺少一点什么。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当她披散开如瀑布般的秀发时,是不是还要再添上一朵鲜艳的花朵作为配饰才显得更灵动呢?当然最好是甜而不腻,艳而不妖。

刚好,又一次去图书馆的时候,我才惊讶于寻觅了那么久的东西,终于遂愿。那几株桃树竟然能开得云蒸霞蔚,恰如一团团红云轻柔地漂浮在百年碑林的上空,像是一个安静而温暖的美梦。再配以碧绿的桃叶,更让人觉得亲切和可爱。倘若拿日本的樱花和桃树相媲美,我相信桃树要更胜一筹,独具风骚。樱花树高大,缺乏桃树和蔼可亲的性格。樱花虽说多且烂漫,但是花太多绿叶太少,而桃花则与叶相得益彰。

于是,每次路过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多看几眼。有很多同学去那拍照,忙着合影留念,在花丛中说说笑笑,青春与花朵,此刻更加灿烂。真感觉那桃花如师大的唇,香艳动人。

暮春却悄然而至了,那儿满地飞红,香销玉殒。一大团一大团的花瓣堆积在道路上、在碑石上,消失在泥土中。留在树上的只是孤零零、赤裸裸的绿叶。“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的情形真让我伤感。《诗经》中有说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转念一想,人生哪怕只热烈过一次,哪怕禁不住分离的痛苦和各种失意,我仍拥有别人不曾有过的一场热热闹闹的回忆呀!年轻人不去追求理想还去干什么呢?在青春芳华的时候,谁还要驻足回首垂怜就是浪费时光,纵是不知脚下的路会蜿蜒至何方,或者什么未知的挑战在等着我们,我们仍然要满怀着如桃花一样的希冀去为春天开放,开得个世界姹紫嫣红!在或许短暂的生命中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桃花林,不需要多少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更不害怕漫漫长路中的孤寂落寞,于朝阳升起的时候耕耘,在夕阳晚照的时候挽歌而归。拥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便宽慰、坚定了许多,带着青春的忧郁,更带着激情,继续上路。

我坚信明年桃花会开得更灿烂!

(魏春晖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盛开在心间的情结

◎李梓仪

与这片美丽的校园已经共同生活了一个春秋,想起初夏来时的惊艳,时光荏苒,星月如梭,我们之间的心有灵犀,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如同一颦一笑,让我不由沉醉其间,默默珍记。

校园每天都带给我数不清的感动,水塘里亭亭玉立的白鹭、隐在草丛间饱满的蒲公英、一夜间开满枝头的洋紫荆、萦绕在文学院四季桂的芬芳,还有白玉兰含香待放的花苞……你将这些美丽的惊喜悄悄放在我们上学的路上,像母亲对孩子的温柔,隐在微笑的眼眸,藏在上扬的唇角,无声无息,平凡而美丽。

下课后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冬日的寒风吹凉了我的面颊,却也吹散了黄花槐一树明黄的花瓣,飞舞着徐徐飘落在掌心,我驻足凝望这美景,冰凉的指尖也似乎有了一丝暖意。

南区小湖的水被抽干了,留下干涸的湖底,青翠的野草遍布,不知名的种子生长出娇小的花朵,我惊奇地发现一片片的小青菜在这里冒出尖芽,暗自猜想它们的种子来自何方……直到嫩黄的菜花田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告诉我,它们与这片土地的相遇是个美丽的邂逅。

校园里随处可见洁白可爱的缅栀子,花心淡黄,花瓣丰腴柔软,而散发的清香,要靠近了才能嗅到。我想这素雅的南国的花朵,像校园温和宁静的一面,她真正的美是出尘的外表下无人一嗅的芬芳。我荣幸于发现她高洁的内在,而不是做个错过美丽的看客。

苍翠的校园不乏鲜红的花朵点撒其中,如火的扶桑花热情地开放,那真诚的花朵就开在手边,却没有人忍心折断它纤细的花茎,独自享有它的美丽。南门的红合欢也悄悄地开花了,绒球一样的花朵像少女绯红的面颊,在风中微微颤动,言笑晏晏。

异木槿的花朵凋零后,光秃的树枝上挂着硕大的长相奇特的果实,让人想一探究竟,但高高的枝叶和树干上遍布的尖刺让人望而却步。在周围的矮灌木丛里寻觅它掉落的果子,却惊动了藏在其中慵懒酣睡的野猫,我望着它一溜小跑消失在了葱郁的树丛里。

像吹散的那株蒲公英,像拂过耳鬓温柔的晚风,校园的景色是我内心美丽的情结。随着每一天破晓的晨光,伴着弥留在天际的余晖,它轻轻地、静静地抚慰着寂静的心灵,给予我无限温情。

(李梓仪美术学院2011级)缠绕在心头的情结

◎丁巍巍

丝丝缕缕的雨停了,不远处,旗山亭亭玉立着。山腰缠绕着的白色云雾没有消散,若隐若现的,犹如飘逸的腰带在黄昏的天际漫舞。我凝视着旗山,心底涌起一个想法:旗山一定是有灵气的,不然的话,何以在她俯视下的师大竟能风生水起?

我喜欢在天将暗未暗的余光中审视这一座底蕴深厚、历久弥新的古老学府。借着凉风出行,拂面的凉意让我很享受这个12月初的黄昏。雨后的空气沁人心脾,一边走一边想,骑自行车同学可能就没有我这般惬意了,他们赶着去路尽头的文化街,不如我这般悠然。文化街是学校中类似于商业街的一个区块,免除了学生等车坐车去市里的劳苦,这算是师大的特色了。不过我更喜欢在她后面的两块大草坪,在有星星的夜里,总有些学院的活动在那里举行。我喜欢在那里路过,虽然自己是一个无关的局外人,但看着和我同龄的人在这里欢声笑语,我的心也跟着跳动。我喜欢热闹,但是自己热闹不起来,可在师大这么一个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欢乐的气氛总是无孔不入,有时让你的情愫跟着星星一样一闪一闪。

如果天气起风,我会裹着一件宽大的风衣在风中游荡,风把衣角卷起放下,卷起的是烦恼,放下的是平静。在这片凹凸低洼的草地中,我最喜欢可人的雨天,走进丝丝缕缕的雨中仿佛走进画里。一个人撑着伞,独自拥有一片天地风景。在小时候的记忆里,我总愿意在溪水里玩耍,掀起一片一片的水花,水花中我仿佛变成了一条鱼。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有纵身一跃学校池塘的冲动。我暗自忖度摇动的水草有没有鱼儿摇摆的痕迹。

《茉莉花》的旋律在校园萦绕一分钟之后,学校开始温暖起来。我喜欢站在陈宝琛的雕像前仰望钟楼。不知道钟楼有没有图书馆高,不过,我总自顾自地认为它应该有教堂屋顶的高度,是一座无人可以攀爬的高峰。她掌控着学术的时间,在时针摆动的每一刻,她就是时间,记录过去与未来,见证一座学校的辛酸荣辱。我一直渴望一座学府能够有一样古物值得纪念,像是城市拆迁留下的大树,即使是现代高科技环绕,也有古老的记忆值得分享。我想对一个地方的感情无非就是对其中的某件物品深深依恋,而我一直在寻找。

在图书馆前有一片人工湖,夜晚来临会有美丽的灯光让她熠熠生辉。我不敢在半夜坐在湖边回想过去的情谊,因为湖太深、情太长。夜风习习,吹皱的湖面泛起天上的星星,我看见一片诗意,却想不出只言片语,我怀着浓浓的敬意想从湖面看到师大的倒影,我陷入短暂的空白。我想能在安静的夜晚体会到自己的心跳,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有我共鸣的地方。身后的图书馆自顾自地矗立,也不管此刻我想多煽情。师大的安静是她百年的态度。

我倚居在图书馆的一隅,埋头沉浸在自己的精神里。我们总需要找一块没有人烟的处女地,让自己去开垦、去栽培。很高兴,百年师大的沉淀让我可以徜徉自己的人间。我喜欢在书架间蹑手蹑脚小心的样子,喜欢一抬头就看见同桌一脸皱眉的专注。我的精神世界是一片荒芜,我希望我的外部世界可以影响我内在的组成。是这样认真的一群学子,是这样一股专注的风潮,让我不得不加快脚步。

夜深了,我顶着入骨的寒风往回走去。昏暗的灯光营造一种古老的沧桑,似乎是百年不变的忧叹,又怕是发展太快看不到从前。我听见风吹过树叶的卷起的疲倦声,好像是师大在打哈欠,我紧了紧衣服,突然觉得困意涌上心头。于是加紧了步伐向宿舍走去。路过网球场的时候灯火通明,定眼一看,冬日的夜晚还有一批轻装上阵的同学们在挥汗如雨,我很难体会他们的快乐。可是,就那么一瞬间,我似乎明白在昏暗的灯晕边上有绚丽的灯光,在树叶翻卷的同时有路灯林立,我们从未觉得有半分的不合适。原来,古老与现在、底蕴与创新一直都是和谐的。

有生之年,明心见性,不见辛酸,掠过荣辱,愿我懂得,愿她美丽。

祝福百年师大。

(丁巍巍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2011级)给未来的自己

◎蓝桂花

十年后的我:

你好!

我不知道未来有多久,明天、后天,还是几个月或一年、两年这样的几年以后。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一棵树可以经历许多,人的成长更是会经历许多。因此我就以十年为界,提笔写下这封寄给十年后自己的信。

十年,120个月,弹指之间!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也可以沉淀很多。

现在的我,是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就读教育学专业的大二学生。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极其安静的人,不喜欢热闹的人群,不喜欢听那些“无聊”的讲座;但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的一角,淡淡地品味着书中那纷繁复杂的故事;总喜欢塞着耳塞静静地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看那纷飞的落叶,然后在脑海中不断地幻想着一幅幅唯美的、烂漫的画面。

不知不觉,来福州已经一年多了,但我却似乎仍未融入这都市化般的大学生活中。我没有广泛的社交圈子,也不喜欢总是去参加那些五花八门的活动,拥有的只是几个知心朋友,有事无事总喜欢凑在一起聊七聊八,说说这个谈谈那个的,或结伴外出爬爬山、逛逛街什么的。

有人说,我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因为在我的世界中看不到疯狂,也看不到轰轰烈烈。如若我生活在古代,那么我必定是隐藏在深山中,因为平淡、冷清才是我生活的主调。

或许他们说得对,那么十年后的我会有所改变吗?

十年后,我已三十出头了,已经步入社会好一段时间了,也许还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或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孩,那么我还会有这么淡然的性子吗?会不会为了表现而表现?会不会为了生存而走出自己的世界?有没有可能会为了竞争上位而抛弃自己一直引以为豪的原则?又有没有可能会为了朋友而放弃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