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弦歌盈耳
46945400000117

第117章 记(5)

他们还需要热闹吗?闭目养神练太极拳的老人,他们一生的经历便是最大的财富,这些经历为他们余下的生命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之后,他们以一种“宠辱不惊”的态度俯瞰着世事变化,超然其外,远离尘嚣,他们已不需要外界的或者世俗的东西来给自己的人生添加色彩或者提供动力,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故事。每天来打扫的清洁工,把这种工作当做自己余下生命的消遣,同时也看作是对自己过往生命的梳理清尘,那用竹枝划过路面而留下的丝丝痕迹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位老人的前世今生。还有那些读书人、放声的练声人,他们因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努力,在清净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而不需要将自己放进热闹中以使自己显得不再寂寞,他们在追逐梦想中自得其乐。

漫步长安山,在寂寞中享受着内心的富足。

(周荣进社会历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三年上山路

◎刘慧

2009年9月,我背着行囊,带着梦想和憧憬,伴着紧张和不安,从北方的寒意肆惮走到了福州的暑热未消。走进师大,我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上山之路。

师大依长安山而建,从大门到我们那时所住的高区宿舍,一路上山。我背着行囊里满满的梦想,一步步拾级而上,经过望穿秋水的老榕树,走过历史悠久的文科楼,走到我三年行程的一个站点:邵逸夫楼。我将在这里挥洒我的青春,在这里燃烧我的热情,在这里留下我成长的足迹。一路上山,经过风韵犹存的长安山,经过精神丰富的南安楼,经过物光学院破旧却沉淀了英姿印记的篮球场,经过人来人往的协和餐厅,最终到达了我上山路的终点:宿舍。在这里,我放下装满物质的行囊,正式进入一个全新的至高点。

第一次走完这条路,我就知道,未来的三年,我的研究生生活将如同这条上山路一样,累并快乐着,在汗水的挥洒中收获身心的喜悦。每日清晨,我在鸟儿的鸣叫声中醒来,带着一身的轻快走到山脚下,开始耕耘自己的土地。每日傍晚,伴着夕阳的余晖,我带着一日里一点一滴的收获,踏上这条上山之路,走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至高点。日复一日,我走到了今天,即将要毕业离去的时候,再次回望这条路,却增添了许多深深的感慨和恋恋的不舍。

福建师范大学,这个气势原本可以更加恢宏的校门,却带着历史沧桑之精华的沉淀,在福州这个山海交错的城市悄然而立,走近之时便能感受到浓浓的学术氛围和炙热的深情厚谊。走进去吧,里面是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装载着沉甸甸的文化底蕴,写满了清爽爽的自然景观。

那棵说不清多少岁的老榕树一如既往地站着,风雨无阻地伴着岁月前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静静观望着周围发生的故事。它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谱写在自己的枝叶上,日积月累,树叶越来越繁茂,树枝越来越旺盛。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微笑、一次畅怀、一分沉默、一滴眼泪、一种幸福,每一个树枝都是一串精美绝伦的故事精编。伫立在她身后的文科楼,那基底雄厚的建筑特色给人一种浓浓的安全感,也让这老榕树在黄昏时分,伴着暖暖的阳光缓缓依偎,恬静而安然。

再往上走走吧,走到我的站点去看看——邵逸夫楼,地理科学学院。从这里出发,你的思维可以到达人类所知的任何一个境界,从这里出发,你的脚步可以遍布世间每一个角落,这里,走出了数不清的人才。我们只需要其中一个小小的屋檐,好好地脚踏实地,认真地转动脑子,不倦地写下自己的思维,就能为地球的转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的力量。那并不孤立的邵逸夫楼顶上举着一个圆形的建筑,那可以是我们的地球,也可以是我们心灵的位置和分量。

转一个弯,继续前行,不远处的右手边就是那古老的长安山公园。长安山公园里草木丛生,亭台阁榭不乏却略显残败,想是经久失修的缘故。拾级而上的青石板台阶、供游人休憩的石凳石桌、尘埃落满的掉漆亭台,还有一个已被废弃的水塔,零零落落,断壁残垣。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它还是带着勃勃生机伴着泛白的东方醒来,在晨练人们的脚步中开始延续自己的故事。这里有练声者的高歌,这里有读书者安静的身影,这里有恋爱者甜蜜的拥抱,这里有修身者无声的脚印……这里,到处都是美丽的故事。

前行右拐,出现在你眼前的那栋泛着破旧的淡蓝色砖瓦的楼房,就是南安楼。南安楼曾经是硕士研究生宿舍,现在被辟为博士研究生宿舍。而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是南安楼后搭建的那一排小房子,从外面看有点像印度的贫民窟,进去之后你会发现,那里根本就是一个小型宝库。那是一家专卖旧书的书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中文外文、理科文科,但凡你读研期间需要的,几乎都能找得到。我们曾流连忘返过,在那里用不多的钱淘自己需要的书,并乐在其中。而今这个小型宝库已经被拆除了,但留在我们印记里的曾经,永远不会被磨灭。

继续倾身向上走一段山路,眼前就出现了一条平路。路左边是一排直直的假槟榔树。第一次背着行囊走到这里的时候,在北方长大的我忍不住伸手去摸那树干,以鉴定这树的真伪。现在想来不禁哑然失笑,曾经的自己却固执地以为这种树只会出现在北方大型建筑的旁边,用塑料的外壳包着,里面装满五颜六色的景观灯。树的左边是一排栏杆,栏杆之下的那一大块平地就是物光学院的篮球场了。这篮球场十分破旧,人气却很旺,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在打球,平时还常会被当做舞台开展各种活动或晚会。这里挥洒了很多研究生们青春的汗水,也沉淀了许多研究生们的生活印记。

而今,这篮球场和这排假槟榔树之间建成了两栋高高的宿舍楼,也成了我们现在的宿舍。但曾经走在树下就能看到挥汗如雨的打球者的身影,却还历历在目。

继续前行至尽头左拐,就到了协和餐厅。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地方。协和餐厅门口是一个小型的货物集散地,去年移植的那颗榕树和围榕树而建的水泥台成了货物集散的根据地。每天中午,这里就会聚集当当、卓越等网络购物平台的送货员,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以及被他们带来的一堆堆物品。现在还多了铺满地面卖二手书的、卖鞋子的等等。也许这里已经不能被称为是货物集散地了,而应该被称为小型综合性商品市场。这里穿梭着我们的身影,成为衔接我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单元。

最后就是我们的宿舍了,宿舍在协和餐厅楼上。在这里,我们可以释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挥去身心的尘埃,在透明的阳光里晒晒自己的梦想和幸福,畅想自己的未来。

面临毕业的我们即将离去,脚步已经行走在远离校园的路上。回头望,却深深感悟到,上山之路不仅仅是脚步行走的海拔越来越高,文化程度的海拔越来越高,心灵的海拔也随着不停地行走越来越高。斯时已去,毕业将即,这三年的上山之路却会永远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亘古绵长。

(刘慧地理科学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沉淀的韵味

◎陈国威

雨后的空气伴随着泥土的气息,我不由地随着自己的思绪漫步于宁静、蜿蜒的小曲道中。在萧瑟的秋季里,一片枯叶正悠悠然地从那高耸的老榕树枝上回旋飘落。看着这再平凡不过的枯叶,我停下脚步曲身捡起它,目光却不由地向前方的那座算是古老的建筑凝视。

也许是翻修的缘故使其古老的造型焕然一新,也正是由于它使我那原本涣散的思绪开始回流、开始沉浸——沉浸在福师大那百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

在依稀中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打开那记载着一段段扣人心弦的师大百年发展简史、看着那一张张动人肺腑的老照片时,我的内心除了激动就只剩下满满的自豪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百年历史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到底有多么浑厚,有多么怡人。它不像新办的学校那样到处都透露着有如孩童般的稚气,它更多的是成人般的成熟与稳重,它屹立于校园之林中,虽充满了岁月的沧桑痕迹但仍旧是不倒,无人可以去撼动它的地位,更是无人敢去挑战它的权威。

百年的历史、百年的积淀、百年的传承、百年的精华,除此之外,它还有百年的信念和百年的发展,也许更是有千年的期盼。我知道,面对这悠悠的岁月,我对它的了解犹如冰山一角或是沧海一粟。茫茫人海、漫漫人生,我只不过是犹如路遥笔下的一名匆匆过客而已,能了解的又会有多少呢?是啊!在不知不觉中福师大已走过了一段完整的人生道途了,它所走的这段路途也如我们的人生道路一样充满了坎坷。如果我们想去真正地了解它,就不能把它纯粹当做一所学校来看待,而更加应该将它当做一个历尽沧桑的老者来读取它的心声。跟着它的脉搏和那微妙的旋律将崭新的自我完全地融入其中,然后用心去感受、去了解、去认识、去体会……

微风在轻轻地吹拂着,湖面荡起了阵阵波纹,在这里你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自然的和谐,什么才是自然的美妙。也许是我自身文采的有限或是表达上的不足,以至于我无法真正将其中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是啊!在有的时候,那如诗情画意般的美景足以让你窒息,那留有历史余韵的古建筑足以让你陶醉;还有那些存有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图书馆都是足以令人赞叹的。

天边的乌云已在悄然间散去,天空恢复了以往的一片清明,只是在隐约间还能看到一层朦胧的细纱仍旧在徘徊着。夕阳的余晖有力地穿透了这层隔膜,并将它那独有的金色光芒洒向了这片小天地之中。此时,在这师大中的每一棵树、每一棵小草、每一片叶子都显得那么神奇、那么美丽。我被这一奇景彻底吸引住了,在这一刻,我仿佛与它们完全融合了,感觉时间在此静止,心跳与大地脉动有着相同的频率。于是我静坐于旁,不由地闭上了眼,贪婪地呼吸着这里每一处的气息,当我“清醒”地睁开眼时,天空早已有了一丝昏暗,夜色已在人们的匆忙中,趁着我们没注意时偷偷降临了。

今日夜色的过去,迎来的是第二天黎明的到来。艰苦的岁月、坎坷的历程造就了福师大如今的璀璨。我们回望,我们反想,我们憧憬,我们期盼。我想,时间不但可以证明一切,它还可以考验一切、展现一切。我们知道有内涵的是值得我们细细的去品味,有底蕴的是值得我们深深去体会的。

叶子依旧在陆续飘落着。突然间,我发觉在这飘落的不仅仅只是叶子,还有那一段段值得回味的历史。正是在这样不断的飘落累积中,沉淀了无法言说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