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危机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一个极其强烈的身心刺激,有些经历和印痕往往难于用语言来表达,而涂抹、绘画往往可以是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表达和宣泄内心情绪和感受的最好方式之一。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人员要及时地为这样的人群提供必要的工具,为当事人提供不容易受到打扰的环境,对当事人所涂抹或描绘的内容不做任何干预。在当事人完成其作品后,要及时与其分享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感受。
摔打疏泄也是行为疏泄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摔打或破坏某些物品来获得不良情绪的宣泄。摔打或破坏某些物品本身是不明智的行为,通常都由于外界不良刺激太突然,或过于激烈所致。但是,在情绪极为压抑或冲突时,在适当的范围和适当的地方,用适当的方法来摔打一些物品也可以是一种明智的疏泄方法。实施这种疏泄方法的关键原则是要尽量保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总之,在实施行为疏泄疗法的时候,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人员一定要根据当事人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年龄特征,不同的职业分工,不同的心理素质,以及不同的应激源来确定采取哪一种方式。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做到消极的情绪发泄法尽量少用,积极健康的情绪宣泄法多用。
五尧危机事件压力报告法渊CISD冤
危机事件压力报告(CriticalIncidentStressDebriefing,简称CISD),也称为严重事件晤谈或集体晤谈,是一种通过有系统的、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谈的形式来减轻淤〔意大利〕埃曼纽·阿纳迪:《艺术基本结构》,《岩石画是最早的世界语》,圆园园圆年怨月员园日《南方都市报》。
危机事件压力的方法。在具体介绍如何实施危机事件压力报告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渊一冤危机干预六步法
危机事件压力报告(CISD)的实施方式是建立在危机干预六步法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上的。实施危机干预六步法的前三步的基本原则是以同理、尊重、接纳、不偏不倚和关心的态度进行倾听,在倾听的同时进行观察、理解,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第一步,确定问题。从当事人的立场出发探索和定义问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包括用开放式的问题,既注意当事人所传达的言语信号,也注意其无意中所表露的非言语信号。
第二步,保证求助者的安全。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人员要主动地、全面地评估当事人的躯体安全程度、心理受危机事件威胁的危险程度、失去思维能动性的严重程度。此外,还要客观评估当事人所发生的内心冲突及基本心态。在必要的时候,心理危机干预或辅导人员要保证当事人知道代替冲动或自我毁灭行动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提供具体支持。帮助危机事件当事人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种可靠的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人员要通过语言、声调和躯体语言向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感知与体验,帮助当事人理解危机事件干预人员会以关心的、积极的、接纳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来处理危机事件。
危机干预的后三步行动是,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状况,采取非指导性的、合作性的或指导性的干预方式。采取哪一种干预方式取决于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如果当事人具有思维和情绪上的能动性,干预方式是非指导性的;如果当事人具有部分能动性,干预方式是合作性的;如果当事人基本失去了能动性,干预方式将是指导性的。
第四步,检查替代解决方法。帮助当事人探索可以利用的替代解决方法,促使当事人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对方式,促进当事人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
第五步,制订短期计划。帮助当事人自己制订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发现另外的可利用的资源和寻找可以替代的应对方式,确定当事人能采取理智的、自主的行动步骤。
第六步,获得承诺。帮助当事人以自己承诺的方式采取确定的、积极的步骤,这些行动步骤是当事人自己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所制订的,是可以完成的。
渊二冤危机事件压力报告实施注意事项
事实上,实施危机事件压力报告的方法可以看做是为危机事件当事人群体提供一种心理服务,一种心理支持,它并不是一种正式的心理治疗。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和辅导人员面对的大部分人群应该是正常的、具有自我主动思维的,即使情绪上有波动、心态上有失衡,也应看做是“对不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危机事件压力报告也可称之为“严重事件晤谈”。“严重事件”是指任何可以使人体验异常的、强烈的情绪反应的情境,是指那些能影响人的正常心理功能的潜在因素。在各种危机事件中,各种不同的人群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是因为当事人的原有应对模式或应对能力受损。因此,对这样的人群实施危机事件压力报告或严重事件晤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
1.危机事件压力报告的目标
通过集体公开讨论各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帮助当事人在认知上和情绪上消减、消融危机事件创伤体验;在集体互动中获得心理支持和心理安慰;充分调动当事人内在和外在的各种资源,使危机事件当事人顺利地度过心理危险期,获得新的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2.危机事件压力报告开展的时限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一般不宜进行CISD,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危机事件当事人的思维和情绪通常都处于麻木、震惊状态。危机事件发生后的24耀48小时是理想的实施CISD的时间;而危机事件发生6周后再进行,通常效果甚微。CISD的实施通常应有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的指导,所有参与心理干预或辅导人员应接受过CISD干预方式的培训。CISD的实施可在危机事件现场进行,但要首先确保参与此项活动人员的安全。CISD指导者必须对小组治疗有广泛了解,必须对应激反应综合征有广泛了解。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危机事件当事人参加,尽可能按照危机事件当事人的不同背景情况编组,如年龄、家庭、离危机事件现场的距离等。
3.危机事件压力报告实施的注意事项
(1)对那些处于极度抑郁状态的人或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可暂时不要求参加,或将他们单独编组,因为他们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
(2)有些地区由于有特殊的文化或宗教特点,可以用其文化仪式替代CISD。
(3)对于处于极度悲伤状态的人,如家中有亲人去世的,最好不要求其参加CISD。因为晤谈过程可能会干扰其认知过程,引发精神错乱。如果他们参与晤谈,受到高度创伤的当事人可能会为同一会谈中的其他人带来更具灾难性的创伤。
渊三冤危机事件压力报告实施的六个阶段
危机事件压力报告活动实施过程通常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要求,每个阶段都是相互关联的。在实施小组晤谈过程中,每个晤谈小组至少应有两位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或心理辅导人员参与,其中一个作为小组晤谈的指导者,另一位负责配合和做记录。每组参加的晤谈的人数可以视场地和周围的环境来确定,但原则上每组人员最好不要超过20人。
(1)第一阶段:相互介绍(introductoryphase)。
首先由指导者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危机事件压力报告(CISD)的活动规则,详细解释保密问题。然后,小组成员做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如一个接一个的轮流介绍;先分成两人小组自我介绍,再在大组内相互介绍;先由女士介绍,再由男士介绍等。
这个阶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简单的相互介绍过程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同时增进小组人员之间的可信任度。小组指导者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调节气氛,排除交流障碍。
(2)第二阶段:讲述事实(factphase)。
请所有参加晤谈的人员自由讲述自己所看到的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以及他们自己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指导者要询问所有参加晤谈的人员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一参加者都要做发言,通过各自的发言,使所有的参加者感受到,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因而所观察和感受到的就不同。此外,由于大家的不同叙述,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也就理出了头绪。
人之所以产生各种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现实情况不清楚,因此这个阶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还原过程,理清事实”。小组指导者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要十分关注每一个参加者的叙述,注意他们各自叙述中的不同点。指导者可以加一些追问,但又不能过于追究细节。
(3)第三阶段:交流感受(feelingphase)。
指导者要运用心理咨询中的询问技巧,详细询问小组成员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间的有关感受,如看到自己身边的人被洪水卷走时,您有何感受;您目前有何感受;以前您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
说出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自我减压的过程。因此这个阶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感受,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共感,如亲眼看到身边的人死亡时的共同感受。帮助小组成员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和他人一样的,面对危机事件所产生的各种反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的心理反应。
(4)第四阶段:面对自己(symptomphase)。
指导者引导小组成员描述自己在危机事件中出现过的各种身心现象(应激反应综合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脑子不停地闪出事件的影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退、易发脾气、易受惊吓等;询问小组成员在危机事件过程中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的体验,事件发生后自己的生活有何改变。指导者还要引导小组成员讨论自己的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和改变。
这个阶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面对自己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综合症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些症状的出现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导者必须意识到,这个阶段的活动是为小组成员在下一个阶段的认知调整做必要的铺垫。
(5)第五阶段:提供支持(teachingphase)。
指导者运用事前准备好的有关资料向小组成员做与危机事件相关知识的介绍。介绍的重点要放在:人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对人的影响;应激反应的一般模式及可能出现的综合症状;自我识别症状;面对危机事件的自我适应能力,积极的适应与应对方式;有关进一步提供心理服务的信息;在危机事件过后的阶段可能产生的并存问题(如饮酒、物质滥用等);有关减轻应激反应的多种策略。
这个阶段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小组成员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所产生的各种应激反应,重新调整对自我应激反应的认识,调整自我的心态。指导者的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要针对小组成员在上一个阶段活动中所归纳出来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困惑。指导者的介绍方式要灵活机动,可以是介绍,也可以是讨论。
(6)第六阶段:调整安排(re-entryphase)。在前面五个阶段活动的基础上,指导者进一步澄清有关危机事件发生的事实和对有关问题的看法,简要总结小组晤谈的过程,回答小组成员提出的有关问题。指导者进一步引导小组成员讨论具体的行动计划,指导小组成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相互支持,如何共同使用可利用的资源。指导者与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之间建立承诺,指导者的承诺以随时提供心理支持为主,小组成员的承诺以实施自我调节行动计划为主。
这个阶段活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梳理清楚小组晤谈过程中所产生的共同认识,帮助小组成员形成共识,形成可实施的改变自己的行动计划;进一步帮助小组成员建立自信心,建立相互支持的意识和相互合作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