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援助-应对校园心理危机
46944800000048

第48章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3)

3.消退消退是指特定的行为或反应因为得不到持续强化而导致其发生的频率下降或发生的可能性消失。在经典条件作用中,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无条件刺激没有结合呈现,结果则是条件反应逐渐减弱并消失。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如果在有机体的操作活动之后,不再呈现作为偶联事件的强化刺激物,那么这一操作活动也会逐渐减弱并消失。

需要指出的是,消退过程中行为或反应的消失一开始并不是永久性的,而只是一种习惯的钝化,经过一段时间又能自然恢复。如果经过若干次自然恢复仍然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才会真正消退。

4.泛化泛化又叫概括化,是指条件作用一经形成,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做出的特定的行为反应,这时类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有机体的这种行为反应。

泛化中存在着“刺激泛化梯度”的现象或效应,即泛化的条件反应的强度与类似于形成条件作用的初始刺激的相似程度是显著相关的。相似程度越高,反应强度越强;相似程度降低,反应随之减弱。

5.分化分化又叫辨别,这是与泛化相反的一个过程。分化是指有机体面对环境中的信息包括较为相似的信息,能把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与其他信息区分开来,并只对前者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6.高级条件作用与二级强化在经典条件作用中,某条件反应建立后可通过刺激替代建立二级条件反应。对人来说,形成的高级条件作用占着主导地位,语言作为第二信号系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二级强化类似于高级条件作用。以上这些操作条件对于我们帮助危机事件当事人调节或矫正不良行为反应,恢复或发展良好行为都有着实际的操作意义和指导意义。

渊二冤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所创立的。班杜拉在研究儿童的攻击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的过程中发现,模仿过程在人格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他认为人的行为发展是社会学习的过程,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儿童通过对父母兄长的模仿,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活动方式。

分析解释人的行为的心理学理论,有两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又都有问题和不足。一类理论是把个体内部的力量如需要、内驱力和以冲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动机力量作为人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另一类理论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并不存在于有机体内部,而是来自环境力量。

关于行为变化的决定因素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最终形成一个共同看法,即行为产生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产生于某一单方面的因素。那么,这两种影响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现代社会学习理论对此做了回答。该理论指出,人的心理功能是由人、行为和环境三种因素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这些因素互相依存,所产生的相对影响随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行为而不相同。有时,环境因素对行为产生强大的强制作用;有时,人成为环境发展的重要调节者。同时,人和环境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它们的影响具有潜在性。环境的潜能只有在特定行为使之现实化后才能起作用,如人们只有经历了某种危机事件,这个事件才能影响他们。同样,人的潜能只有被激发才会发生作用,如人们在面对危机事件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潜能,只有在危机事件现场受到环境条件的激发后,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社会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替代的、符号的和自我调节的过程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学习理论有三个特征,即:

(1)重视替代性学习。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能获得间接经验,这样在替代的基础上可以习得别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2)认识到人类具有应用符号去处理各种事件的非凡能力。人们以言语和想象的符号为中介,既能尝试解决问题,也能预见不同行动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结果,由此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3)赋予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突出的地位。认为个体既是外部影响的反应者,更是自身变化的主要动因,自我调节部分地决定了个体所从事的活动。以上这三点也是在危机事件干预中,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行为的理论依据。班杜拉指出,在社会情境中,人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这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观察到的示范行为,人们形成操作新行为的观念,这一编码信息的能力对个体今后的有关行为起导向作用。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无需做出直接反应,故又称为“无尝试学习”;学习者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不必亲自体验直接强化,故又称为“替代性学习”。

班杜拉认为,这种观察学习无疑是认知性的,必然包含了内部认识过程的各种变量。因此,他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决定了一个人面对大量范例时会选择什么来进行观察,会把范例中的哪些东西提取出来。决定此过程的因素中,相关联的示范的影响最为重要,如个性坚强或开朗的人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会更容易注意并学习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的行为。其他如示范行为的性质和特点、观察者的信息加工能力及其已有的知觉定式等也都是重要因素。

二是保持过程。观察示范获得的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记忆中,这些记忆代码以后就能指导有关的操作行为。其间,除了符号编码,包括内心演练在内的练习都是记忆的重要支柱。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危机事件当事人恢复或者重新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记忆代码,从而恢复原有的行为模式或产生新的行为。

三是运动再现过程。此时是把观察获得的东西付诸行动,这要求学习者具有相应的体力和技能。开始时,观念转化为行为很少正确无误。通过练习、信息反馈、自我矫正,行为水平才得以提高。

四是动机过程。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新知识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能自动地表现出相应的原型行为,人的动机变量控制着操作行为发生的过程。

总之,以上四个过程的变化,如没有注意到原型的表现,记忆编码不合适,缺乏再现原型行为的能力,没有足够强度的动机等,都会影响观察学习的顺利进行。

渊三冤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简称RET),又称合理情绪疗法,是指借助理性思考方式(理性信念的合理思考方式)来对抗人的非理性思考方式(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思考方式),以消除由于非理性思考而导致的情绪困扰和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个理论对帮助危机事件当事人,尤其是成年人和青少年调节不良情绪,改变自我认知,建立良好心态等方面都能起很好的作用。

RET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RET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为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因而也被称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埃利斯认为人具有一种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1.ABCDE理论

RET关于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的看法集中表现在ABCDE理论中,这一理论的要点就是认为情绪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该理论指出,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和信念有关。理性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持非理性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非理性信念,并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时,将会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产生。

2.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点非理性信念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求绝对化;二是过分概括化;三是可怕极端化。“对事物的要求绝对化”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事物怀有认为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如“我必须拥有一切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运用RET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要帮助危机事件当事人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的一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以自己做的某一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通常会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该人很坏,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可怕极端化”是一种负面化的想法。有这种理念的人总是认为任何与自己愿望、想象相反的事发生都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这种想法将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难以自拔,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等。

3.ABCDE理论的实际应用

利用RET可以帮助危机事件当事人解决某些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在给危机事件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时,要首先向当事人介绍RET的意义及其操作步骤,以便使其能自我帮助。实施RET的意义在于帮助危机事件当事人认识到一切非理性信念以及错误的和不合理的思考方式,是导致情绪抑郁、行为异常的症结所在。外来的激发性事件有些是恶性的,如遭遇海啸、车祸;但大多数都是中性的。每个人的认知系统都有所不同,采用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思考方式对生活事件作理性或非理性的解释,这样就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或行为。即使是恶性事件,如果人们能用理性的思维去对待,也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人们的抑郁、痛苦等消极情绪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都是非理性信念支配下的不合理思考的产物。

实施RET心理干预的第一步,要向当事人指出其思维方式和信念中不合理的地方。帮助他们弄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的状况,理清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心理干预的第二步,向当事人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到现在,不是由于事件本身或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致。心理干预的第三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面质、对抗等,帮助当事人认清自己的信念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在认知层次上发生改变。心理干预的第四步,帮助当事人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这四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乃至情绪障碍就会逐步消除,当事人将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的信念的困扰。

RET的心理干预过程可归纳为A-B-C-D-E5个因素,即“诱发事件-信念-后果-面质-效应”。这里的关键是面质,面质不力,非理性信念和不合理思维方式就难以被否定,因此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必须做反复的、必要的指导与启示。

在进行理性情绪干预和辅导的过程中,只有真正找到了当事人所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心理干预和辅导人员在面质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容易出现在外层转圈子而难以深入的现象。对于当事人的非理性信念要有足够的耐心一个一个地去找,并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

渊四冤认知-行为干预模式

认知-行为干预模式主要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心理干预和辅导模式。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论,既然所有的行为(包括正常的和不正常的)都是学习的结果,行为由个人的强化历史所决定,那么通过对个体的再训练(或再教育、重建条件反射)的方法,可以使个体学会对周围环境刺激的新的、适宜的反应。此外,通过在某些方面改变个体所处的环境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把不正常的行为改变为正常的行为,这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和心理辅导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危机事件当事人的需要及行为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操作性行为模式,帮助当事人改变自己的行为。

行为矫正方法有很多,比较适合在危机事件当事人中运用的有系统脱敏法、厌恶法、条件操作法、模仿法和自我调整法。

1.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或对抗条件作用。其机理是应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逐步地使正常反应加强,不正常反应消失,从而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危机事件当事人由于焦虑、恐惧等情绪所引起的不正常行为。这些行为往往是在焦虑的处境中由于错误的或不良的条件作用而产生的泛化性不适应行为,这类行为又不自觉地有自主神经系统学习的成分,因而使用系统脱敏法较为有效。

系统脱敏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将引起当事人焦虑、恐惧或厌恶的刺激分成轻重不同的层次或等级。然后,让当事人学会松弛反应,接着给予刺激。在刺激过程中,尽量使当事人的刺激反应程度由轻到重地逐渐过渡。期间,当事人一出现过度焦虑或恐惧时,就让其再作放松,形成交互抑制或对抗的情境,直到各等级的刺激与焦虑、恐惧反应的联结消除为止,也就是说使当事人逐渐习惯这种刺激而消除敏感。

系统脱敏法是脱敏技术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冲击疗法,又称为暴露疗法或满灌法。如有的当事人有交往恐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讲话,心理干预人员可以直接让其接触人群,促使其在众人面前说话、表演,并鼓励他不退缩,从而达到减低敏感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