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46938900000021

第21章 民俗礼仪(1)

十二生肖的形成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俗现象。虽然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或曾经有过类似于我国那样以十二兽纪年或纪日的方法,但将它们作为人的生年属相,却仅见于我国。

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已明确记有十二支的名称,并且将它与十二干(甲、乙、丙、丁……

)相配,形成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用以记日,商代的国王多以十干为名,如帝外丙、帝中壬、帝太甲、商沃丁、帝太庚、帝雍已、帝太庚、帝祖乙、帝祖辛,商代最末的国王名帝辛,即殷纣王。在先秦的文献中,也有了十二干支中个别符号与动物对应的踪迹。《诗经·小雅·吉日》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以午对马;《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以辰对龙。以上所说的对应和后来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

十二支与动物的这种对应关系是起源于上古人们对动物的崇拜,如同崇拜图腾相类似。《山海经》中曾列举了许多动物神,它们都由两种动物合体或动物与人合体而成。这种奇特的动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但从构成合作动物的种类来看,不外乎后来十二生肖中的龙、马、牛、羊、猪、虎、蛇、犬、鼠……等动物,其中除龙带有神秘性外,其他都是常见的动物。古人之所以挑出这几种动物来崇拜,作为后来的十二生肖(属相),则是因为这些动物与古人生存安危有密切的关系。正如费尔巴哈在他所著的《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中所说:“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性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神。”到了战国时代,由于阴阳五行学的兴起,方士门将干支纪日与十二支所属的动物相对应,并联系十二支的五行属性,即寅卯属木,已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未戌丑属土,用来解释种种自然现象,方土借此推算祸福灾异。这种迷信的推算方法一直延续到秦汉时代,当时所谓“日者”,就是操持此术的职业迷信者。东汉王充著《论衡》对这种迷信进行过批判,如方士们认为:

寅为虎,五行属木,犬、牛、羊分别与戌、丑、未相对应,五行属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王充在《论衡·物势》中认为,“审如论者之所言,含血之虫,亦有不相胜之效。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十分有力的批判了那些迷信的说法。

将动物十支用来与年及人的生年相联系,至晚在南北朝时已有,因为《南齐书,五行志》中有“东昏侯属猪”、“崔慧景属马”等记载,则是已有属相的明证。属相起源的具体年代,史无明证,只能推测可能是在东汉建武三十年以后,因为用干支纪年始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只有用干支纪年,才会有将与之对应的十二种动物作为的代号和生于此年之人的属相,也是很自然。到了唐代,十二生肖更为流行,这时已出现了作纹饰的铜镜,考古工作者在墓葬中发掘了成套的十二生肖俑,但是十二生肖直到现今在某些地区被涂上了迷信的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把它们牵扯进来,如在婚配中也要注重不能使男女所属相冲撞,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迷信说法,造成许多情投意合的恋人,仅因“属相不合”,难成伉俪。我们应该视其属相为计算年岁的一种代号而已,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含义。

清明扫墓的由来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这天,全国各地都有祭扫先人坟墓和给烈士扫墓的习惯。

扫墓,又叫上坟。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墓祭”。据说,这一习俗的来由与晋国(今山西境内)一个叫介之推的人有关。春秋时期。

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流亡在外。有一次重耳被困在魏国吃不上饭,介之推偷偷地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他吃。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按功行赏,却唯独忘了跟随他在外19年,忠贞不二的大臣介之推。

介之推很倔强,他没去争功,而是背起老母,到山西介休县东南的绵山过起隐居生活。后来,晋文公忽然想起此事,派人去绵山查找,但未找到,晋文公知道介之推极孝顺,要是放火烧山,他准会背着母亲跑出来。可是,绵山的大火烧了3天3夜,母子俩也没出来,后来才发现他们抱着一棵枯柳,已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痛心,葬其母子于山中,改绵山为介山。

从此,为悼念介之推,人们在他死后的周年忌日-清明这一天,带着熟食祭品到介山看望、修剪坟场周围的杂草花木等。这“扫墓”之风便流传下来,成了清明祭扫的习惯。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据考证: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迎夜寒”,大概就是指古人崇拜月神和先农祭祀的典礼。东汉《礼祀》也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所谓“夕月”,就是指当时帝王“秋天祭月”的特殊礼仪,与我们现在的“中秋节”含义有本质不同。

魏晋唐以来,皇帝国戚和达官显贵们才逐渐将祭月礼制扩大化,进而演变为一种兼容“祭祀月神”和“饮酒赏月”为一体的习俗。据唐《开元遗事》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但拜月风俗。每到这天,人们用自己精制的圆形夹馅甜饼来祭祀月亮神,藉此表达对月亮神的一片虔诚;祭供之后,全家老少分吃,若家人未归,也要独占一角,以示阖家团圆。尔后年年如此,相沿成习。(一说源于元朝)

到了宋朝,这一习俗已在民间广为流行,据有关野史称:北宋太宗年间,皇帝还特意下诏规定八月十五日为“全国祭月日”。

南宋孟元老在其著名笔记《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描绘北宋汴京(开封)中秋盛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簧鼎沸。”不难想见,京城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和富绅财主们,在豪华寓所和阔气亭榭中,通宵达旦地飞觞豪饮,或听琴瑟;或看歌舞;花天酒地,昼夜不绝。普通百姓则争先抢占酒楼高座,或者自家庭院,地坝内,筑香祭拜,杯酒盏茶,聊天赏月,并享这天伦之乐。

时至明朝,中秋节又发展深化了一步,阖家闭聚,饮酒赏月的习俗更加风行天下。

中秋月饼溯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晚上,当月亮高悬天空时,人们总要在如水的月光下,全家团聚赏月,传统习惯还要摆下祭供果品,而其中月饼是必不可少的。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祭供之后,人们食用,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月饼起源于古代的饼食,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那时,江浙一带产生的“太师饼”,据说是纪念当时的太师--闻仲而取名的。“太师饼可以说是我国月饼的祖宗了。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了芝麻、胡桃,为月饼增加了辅料,当时生产出来的圆饼叫胡饼。唐朝时在京城长安以开始有糕饼铺。有从事专业生产的饼师,品种也有了发展。一年,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佳节赏月,在吃糕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叫法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名就流传开来。

至宋代,中秋赏月食饼之风已很流行。江南有了苏式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饴“。清代富察敦所撰写的《燕京发时记·月饼》中记载:“……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是绘有宫蟾宫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明代,月饼已成了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了。《宛署杂记》中说:“造面饼相遗,大小能等,称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饼直数百饯者”。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进一步获得发展,品种也不断增加,成为供应市场的美味食品。

我国的月饼经过历代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地区差异使品种外观、口感、味道各具风格,从而形成京、津、苏、广、湖五大系,计两百多个品种。每逢中秋佳节之夜,亲人团聚,茗吃月饼,既增雅趣,又益健康,不失为点心之佼佼者。

重阳登高的由来

“重九”登高由来已久。传说东汉年间,有一个叫费长房的人,能预卜未来。一个叫恒景的拜费长房为师,有一天,师父告诉徒弟恒景:“你家中在二九相重的这一天要遭大难。你赶快回家让家里人做彩囊,把茱萸插在彩囊里,挂在肩上,到高山上喝菊花酒,可以免遭灾难。”恒景按照师父说的活去做了,傍晚回家,养的鸡鸭牛羊全死了。从此,九月九日成了登高避灾的节日,一代一代沿袭下来,逐渐形成一种风俗。后把茱萸系在肩上改为插在头上,后来重九登高也以节日的形式出现,游乐之意多,避灾之意少。

其实,这只是个迷信说法。登高的风俗实际上在西汉时期就有了。那时,长安城外有一个小高台,每逢春节、重九,人们都登上高台观赏风景。因为登的是高山,所以叫“登高”。到三国和晋朝时,这种活动更加普遍,而且日期就定在九月初九,登高的范围扩大到高上,每当重九,户户全家登高,饮酒赏菊,还把茱萸、菊花戴在身上头上。

喜喜字的由来

在中国许多地区,逢上办喜事,常常用红纸剪贴或书写“喜喜”字,究竟喜喜字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说起它的来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宋代王安石青年时进京赶考,住在舅父家里。一天在街上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一只走马灯,旁边有一条(对联的)上联:

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他自负才学过人,脱口而出:“好对,好对。”这时大门里出来一个老管家,说:“相公说这副对联好对,请稍候,待我去禀告马员外大人。”王安石急着赶路,不等老管家出门来便走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中一切顺利,毫不费力很快把试题做完了,他游目四顾,无意中看见厅前挂着一面绘有飞虎的彩旗。

这使他想起马灯的事。当下就对出下联,默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考试完毕,王安石返回舅舅家里,途经马员外的大门口时,等候多时的老管家,笑脸迎上,连声地说:“恭候多时,请内进。”原来,马员外年迈无子,膝下仅有一个才貌出众的女儿,年过二八,尚未成亲。为招一位才学不凡的女婿,遂想出这个主意:

拟成上联,求能对出下联的为婿。应征的人不少,但所对的下联皆属平平,这次轮到王安石。他早已胸有成竹,便神态自若的挥毫写下:

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见他对得如此工整贴切,非常高兴,要招他为婿。

王安石回到舅父家里禀告事情的经过。舅父极力赞成。

结婚喜日,拜过天地进入新房。新娘含羞浅笑道:“郎君才学过人,这场科试定能中榜,……”正在这时,门外喧闹异常,两个报子来报:“王大人吉星高照。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御宴。”这正应了俗话所讲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马员外吩咐重摆酒席,大大庆贺一番。王安石于文字素有研究,他想。既然是双喜临门,何不将两个喜字拼成一个字喜喜于是在红纸上写下了斗大喜喜。

倒贴福字的来由

中国邮票总公司于1993年首次发行了一枚春节拜年封。封面印有一幅我国北方农村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图,图中的正门中间是一个醒目的倒贴大福字。福字为什么要倒贴呢,其来由有两种传说。

其一是: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号,要是没掌握这个暗号的一律作为异己分子杀掉。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个福字。’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都照办了。其中有户人家因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得知有人倒贴福字后,怒气冲天,立即命令御林军将其全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妙,忙对朱元璋说:

“那家人家知道你今天要去察访,故意把福字倒贴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觉得有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以后,人们便把福字倒贴起来,一来表示吉利,二来表示对马皇后的纪念。

其二是: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了讨主子欢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手下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知道后大发雷霆,定要鞭罚惩戒。大管家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深怕福晋追究下来瓜葛自身,灵机一动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也觉得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产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到有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人寻常百姓家。

福字倒贴的起源,持二说者居多。

目前,春节期间倒贴福字已约定俗成,人们都愿意在自家门上贴个倒福,让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图个吉庆、吉利。

百家锁·百家衣·百家食

我国民间一向看重生育,一旦生下婴孩(尤其是男儿),自然喜不自禁,视若珍宝,所以,家长们便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取孩子易长易大的口彩。比如流行各地的有戴百家锁、穿百家衣、吃百家食之类。

北京旧时有小儿的人家,要派个人到大街小巷挨门挨户去乞讨,每家只讨1文钱,然后凑起来打一个锁给小儿戴上,说是借这百家的福寿,小孩一定好养活,称之为“化百家锁”。江南地区则是先用白米7粒、红茶7叶用红纸包起来,共准备两三百包,散发给亲友,收回时须各备钱数十文、数百文不等,然后将收集来的钱购买银锁,正面镌“百家宝锁”,反面镌“长命富贵”,将这百家锁给小孩带上,就可以长寿了。

天津旧俗小儿诞生后,家人要向亲友各家乞讨布片1块,缝在一起,裁作小袄给小儿着穿,谓之“百家衣”。北平习俗则是用各色碎布拼制衣服给小儿穿,意思是这种衣服和乞丐的百结鹑衣一样,可以叫小孩像卑微的乞儿似地易长易大。

安徽寿春,如小孩生下后体弱多病,家人便用大红布袋向外姓人家讨些粮来,煮成饭给小孩吃,叫做“吃百家饭”。此外,过去把乞丐饭嬴里的饭叫做“百家饭”,小孩多病的,其母常向乞丐讨些“百家饭”给小儿吃,据说,吃了这种“百家饭”,小孩便可体健无疾了。

台湾人口彩丰富的围炉年夜饭

台湾的高山族,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坐在中间放有一个大火锅的圆桌旁边,共吃一顿菜肴丰盛的年夜饭,这叫“围炉”过年。全家老小,包括平时请来的雇工,此时都要一起围坐在大圆桌前聚餐,品尝水酒和佳肴。

桌上的菜肴花样繁多,而样样都有口彩,以图新年吉利。萝卜,台湾闽南人叫“菜头”,谐音“彩头”,即获利的兆头;鸡与台湾“家”谐音,隐寓为“食鸡发家”;用油炸煎过的食物,含意是“家运兴旺”;鱼或肉丸,寓意为“团圆”;吃蚶,取意为“发财发福”,因“蚶”字台湾方言是“胖”的意思,民间称“发胖”为“发福”。

还有一种芥菜,台湾人叫它“长年菜”,它叶长、丝长,寓意“长寿”。台湾人全家美好的希望,都融汇进这一年一次的围炉年夜饭的食物口彩中了。

糕的口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