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46938900000020

第20章 名句由来(3)

这句话常见于近代作家的小说、戏曲中,也久在人们口头流传,可见产生已久,习用很广。

这句话中的前半句只作为比喻或陪衬,重点在后半句。而后半句中“祸福”二字,又是属于修辞上的“偏指”,主要是指“祸”。正像天气会突然变化一样,人事的发展也很难预料,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灾祸。

这话提醒人们随时防备灾祸的产生,对突发性事件要有思想准备,还是很有意义的。

“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的由来

明代的方孝孺写过不少借历史以议论当世的文章。本文所选名句,即出于他议论战国时的义士、刺客豫让的《豫让论》中。

豫让在他的主人智伯死后,立志要刺死智伯仇人赵宣子,最后自刎身亡。历史上都赞颂豫让是忠义之士,方孝孺却认为豫让并不真正懂得忠义。真正的忠义之士,不应该到智伯死后才想报仇,而应该在智伯生前就尽自己的才智谋略,向智伯提出忠告和正确妥善的意见,消除祸患在没有显露的时候,保持平安在没有丧乱之前。这就是所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

方孝孺的话是对的,遗憾的是他自己也没有能做到。方孝孺曾被建文帝召为文学博士。当时建文帝的叔父燕王朱棣要谋夺皇位,方孝孺为皇帝竭尽忠智,谋画抵抗,但最终没能挽回。后因拒绝为新登基的朱棣起草诏书,被诛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由来

明熹宗时,皇帝宠信大太监魏忠贤和乳母客氏,朝廷贿赂公行,小人当道。顾宪成因直谏被斥,回故乡无锡后再不愿任官,倡议修建东林书院,由宪成本人和当代饱学有德的儒者主诗讲学。讲学中,常讽议朝政得失,评价人物忠奸,天下应和,东林名振朝野。

东林所痛斥的对手,正是魏忠贤一伙,被称为阉党。阉党是当权者,当然不能容忍,常借种种口实陷害、杀戮东林的中坚人物。

这一联联语,是顾宪成表明态度的实录,悬在东林书院里。风声、雨声,暗指阉党时时刮起的政治风暴,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东林学者依然高声读书,书声吹入了一切志士的耳中。但是,东林党人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他们密切地关心着家事、国事、天下大事,希望以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求得家、国平安,天下太平。

这一含蓄地包容着读书君子忧国忧民,不惜与恶势力坚决斗争以维护正义的精神的名联,至今流传。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由来

一个有节操的人,在危急关头,宁可为保持高洁如玉的品质而被杀、被毁灭,决不能卑贱地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财产以至生命而苟且求全。

这句名言是北朝魏的元景皓说的,表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元氏,本是北魏的皇族。元景皓袭爵为陈留王。后来北齐夺了北魏的天下,对姓元的杀戮很多。元景皓隐居不出,暂时没有受到迫害。

元姓人口众多,免不了有无耻之徒投靠新王朝猎取富贵,景皓的堂弟景安就是其中的一个。

景安为了表示对新王朝的忠心,打算向北齐皇上提出全体元氏跟随北齐皇族改姓高氏的请求。他认为,这一来齐王朝再不会对元家有什么疑忌了。于是元景安去和在家族中最有威望的堂兄景皓商量。不想景皓痛斥景安出卖祖宗,坚决反对,并说了“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话。景安无耻,竟把事情经过报告了齐帝。结果景皓被杀,景安赐姓高,一个成为不怕破碎的“美玉”,一个成了卖兄求荣的“瓦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由来

这句名言说明一个人既要从书本上学习知识,又要通过亲身的、多方面的生活实践、阅历来获得知识。这二者都不可偏废。

任何一种书本上所记载的,实际上都是作者学习、工作、思考、体察所获得的某一方面的经验。对作者本人不说,这是他的直接经验。但对读者来说,则是一种间接经验。一个人的生命、时间、精力和空间环境,都是有限度的。任何人不可能事事都去亲自做一做以取得直接经验,很多知识只能通过阅读、学习别人写在书本上的经验来不断积累。将别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经验,这是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加上间接经验,这便是一个人知识的总和。

知识是无止境的,从主观愿望来说,当然希望自己的知识越多越好。如果能“读万卷书”,所得的间接知识将会是很多的,如果又能“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所得的直接知识也决不会少。这样,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就会十分丰富了--虽然也仍然只是相对而言。

“人生七十古来稀”的由来

古人对七十岁很重视。“七十曰老”,到七十岁才能算是老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规矩”,说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随着心里所想的去做,不会超越法度的范围。因为他已经积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了。

杜甫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是从人们生命寿数的限度来说的。古代社会生活不安定,医药卫生事业不发达,能活到七十岁的人不多,所以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事实上,杜甫本人也没有活到七十岁,他五十九岁时,就因为贫病交迫,客死在湘江途中。

由此可见,七十古来稀的论断,在古代社会是符合实际的。可是,从现代社会来说,却并非如此。解放以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社会安定,医疗条件又日有进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人们活到七十岁还不算老。现在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社会新情况,叫做:“人生七十小弟弟,八十九十不稀奇。”看来,“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有点过时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由来

一天,杜甫从长安回奉先探亲。一路上,天寒地冻,手指僵直不能握拳。天亮经过骊山,却知道皇帝正带着妃嫔贵臣,在骊山之顶避寒。山风送下行宫中的歌舞乐声,宫侍们把貂鼠裘、驼蹄羹送上山去,而附近农家织女,却因没有按时贡献织品而全家遭到鞭打。

杜甫看到眼前景象,联想起十年来在长安所见所闻的社会极不公平的情况,写出了尖锐揭露封建社会罪恶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以豪门大户的花天酒地和广大百姓的饥饿冻馁作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义愤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由来

这是唐大宗李世民登基之后,赐给太子少博萧蠫诗中的句子。

太宗为秦王时,功最高,因而受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妒忌,想方设法诋毁秦王,激怒高祖。高祖曾打算把秦王废斥掉,经萧蠫陈说利害,再三谏劝,才打消了此意。

后太宗继位,知道了这事的经过,对萧蠫很尊敬。在一次议事时,太宗追忆起当年萧蠫在高祖前为自己辩解的事,十分感慨,就作了一首《赐萧蠫》,其中的两句便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是:在又急又大的暴风中,才知道哪棵草强劲有力;在世道最混乱时,才认识谁是忠诚的臣子。前句是比喻,引出真意所在的后一句。

这两句诗说明,只有危险和困难才能真正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和品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由来

这是诗人孟郊在第三次进长安应试得中进士后写的诗句。

孟郊前两次进京应试落第后,也都有吟咏。

第二次落第后的诗中曾说:“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表示了他哀伤的感情。所以,此次得中,他依然以花为题材,唱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以抒发他的喜悦之情。

“春风得意”是指考取后的得意心情好像处于温暖和煦的春风之中,因而不觉快马加鞭,任马的四蹄在长安道上疾驰如飞。

“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对比着上次落第后所咏的“空将泪见花”而言的。当年是含泪见花,低回県徨,今天却兴奋欢快,纵马花丛,一天就把长安名花玩赏尽了。

这两句诗没有直接用高兴、愉悦的词语,却把诗人的这种心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人们认为是表情达意的名句。

后世常摘取“春风得意”四个字来形容人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或达到某种目的后的得意情状。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杜甫曾写过一首《戏为六绝句》,讽刺当时一些肆意贬低初唐四杰的文人,留下了“尔曹(你们)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名句。

历史有时会部分地重演。李白、杜甫去世后又过了五六十年,居然又出现了一些文人胡乱批评指斥李、杜诗文的现象。

这时,大文学家韩愈说话了,他在《调张籍》一诗中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他把那些故意毁谤李杜的人比作大树根下的蚂蚁,较之杜甫更加激烈了。

试想,小小的蚍蜉竟然想摇撼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种毫无自知之明的愚妄是多么可笑!

后来,“蚍蜉撼大树”就成为不自量力的同义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由来

这两句词是北宋大词人柳永《蝶恋花》中的最后两句。这首词写作者对情人思念而见不到时的心情,上面还有两句是:“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意思说,意中人不在眼前,喝酒唱歌,勉强寻乐还是没有味道。人熬瘦了,以至衣服都显得宽松了,但却始终不后悔。

为了心上人儿,宁可面容憔悴下去。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对所爱恋的人的刻骨铭心的思恋。

后来人们常用这两句词来喻指为了理想而不惜付出全部心力。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由来

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晏殊曾做过宰相,他的词都是在游乐歌舞饮酒作乐的优裕环境中作的,所以内容比较一般,题材比较狭窄。他的胜人之处是思想缜密,善于造句,能在写景中表现细腻的感情和某种生活哲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他造句精巧自然的著名一例。

据说,这一对句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早已想好的上句,一直找不到下句。后来在扬州大明寺遇见一位小官叫王琪的,给他想出了下句“似曾相识燕归来”,成了工整、明白、含意较深的千古名句。

花落去和燕归来都是自然现象,而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却是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感觉。如果说“无可奈何花落去”表达的是一种伤春的惆怅,那么“似曾相识燕归来”却又同时透出某种欣慰。正是这种惆帐和欣慰的交织,使人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一些美好事物消逝了,还会有另一些美好事物出现。人生总不会一片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