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46926500000031

第31章 随机应变——绝境生存的法宝(3)

再从她的“即兴讲话”来看,也是漏洞层出、令人心寒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在春节期间中国人共同的心理,传统佳节,人们都希望团聚在一起,合家欢乐,没有团聚的则有说不出的惆怅。而陈冲却说“我旅居美国三年,本不打算回来”,第一句话就与观众拉开了距离,没有形成心理相容效应,人们不禁要问她对祖国及传统节日的感情怎么这样淡薄啊?这句话和这时的观众心情,和春节联欢晚会的气氛实在是极不协调的。接下来说:“但今年是牛年,我是属牛的,我算了一卦,我有两个礼拜的假,应该回来看一看。”如果换个私下场合,说自己迷信卜卦,似乎情有可原,可是当着亿万电视观众的面竟说自己信卜卦,实在令人感到滑稽而可笑。一个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青年演员,离开祖国不过数年,思想上的变化竟这样大,不能不令人吃惊。人们不禁会想,陈冲之所以归来,不是因为热爱祖国,想念家乡,眷恋亲人,而是碰巧,碰巧是牛年,她也属牛,所以才回来,如果是马年、狗年怎么样呢?自然是不会回来的,而且时间上也是由算卦决定的。受过几十年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亿万电视观众会怎么想?最后说:“现在中国有句时髦话,叫恭喜发财……”一个海外归来的赤子,竟然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这无疑是失当的。我们知道在口语交际时,除了要把捏词语的意义之外,还得要注意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按一般的表达常规,对自己的国家表示热爱则说“祖国”、“我国”,或者用词组来表示“我的祖国”、“我的中国”,而陈冲则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就没有正确表达她与祖国之间的关系。而只是有外国人才称“中国”,那么陈冲这样说似乎给人一种她是个外国人的感觉。正像一个孩子不是以尊敬的口气叫妈妈而是直呼其名一样,这样就深深伤害了亿万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的神圣感情,人们心里怎么会不感到“很难过”呢?

据说后来陈冲不肯接受人们的批评,认为是误解了她。自然,我们也不能否认陈冲还有热爱祖国的感情,但从这段话里是看不出来的。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由于时光的推移,冲淡了人们的记忆,由于陈冲本人的努力,又使她给人的印象逐渐好了起来。虽然这件事过去了七八年了,但它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作为艺术家,不管是表演什么的,不仅要用你的表演同观众交际,更要注意用你的说话与观众交际,特别对重要的表演机会要精心准备,慎之又慎,切不可以麻痹大意。试看当代歌星解晓东的一次“即兴讲话”:

1992年新春伊始,解晓东回老家安徽参加新春音乐会,一曲歌罢,解晓东走到舞台前场观众致意:“祝安徽的父老乡亲们新年好!”一句温暖、亲切的问候,如春风般的暖流融入观众的心田,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接着他说:“1987年,我刚去北京那阵子,北京人见了我问:‘安徽是不是很穷?’我说:‘人穷志不穷’。”“哗……”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稍顷又向观众一鞠躬说:“北京人又问:‘安徽是不是出了很多保姆?’我说:‘我们安徽人很勤劳,很能吃苦。’”再起的掌声中流露着自豪和骄傲。解晓东话题一转:“可如今不同了!特别是经过了去年那场洪灾考验后,北京人看到我总是远远地竖起大拇指:‘安徽人真棒!你们面对洪水,奋力拼搏,保住了津浦铁路,保住了华东电网………掌声再次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场,许多观众眼里闪着激动的泪水。解晓东采用对话、对比的形式,以朴素的语言,曲径通幽;把对故乡真挚的爱、炙热的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这得益于他娴熟的语言技巧,而他幕后所流的汗水也是可想而知的。

从现代交际发展的趋势看,似乎一般人们比较喜欢的“星”们,大都有比较好的口才,所以作为艺术家,特别是表演艺术家说话得体且风趣幽默,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8、真假互用,变而有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侵略军,在欧洲横冲直撞,战火一直燃烧到英伦三岛,英国处于危急之中,然而,美国国会却笼罩在浓厚的孤立主义氛围里。为了促使美国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罗斯福与丘吉尔,是谁利用了“地图事件”呢?

1947年10月27日中午,为庆祝美国海军节,罗斯福总统出现在为此而举行的盛大宴会上。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罗斯福总统与为美国海军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将军们一一握手。随后,他缓步走上讲台。整个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人们都注视着他,很想听听总统对当前时局的看法,更想聆听总统对海军的赞美和希望。可总统表情沉重,才一走上讲台,便从衣兜里掏出一幅地图,一边用手挥动了几下地图,一边以十分严肃的语气向大家宣布:

“今天是海军节,本来应该说几句赞美的话,可是我手里这幅地图使我失去了这个兴趣!这是我们刚刚获取的一幅希特勒政府绘制的中南美州地图,上面还附有文字说明,它明确地将中南美洲的14国的疆界重新划分。例如:将阿根廷和巴西的领土都扩大了;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合并成一个名叫‘新西班牙’的国家;把与我国利害攸关的巴拿马运河以至整个拉丁美洲,都纳入德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希特勒的刺刀即将伸向我们的‘后院’……”

会场鸦雀无声,大家都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倾听罗斯福的讲话,并目不转睛地盯着罗斯福手里拿着的那幅在台下根本看不清楚的地图。罗斯福讲完话,轻轻地把地图折好,装进西服内口袋里,向大家点点头,离开了讲台。

这幅在盛大宴会上众目睽睽下展示出来的地图,很快在美国土地上掀起了一股反法西斯战争的浪潮。公众纷纷谴责德国的狼子野心,并支持政府向德国宣战。一个星期后,参众两院废止了中立法案,罗斯福被授权在北大西洋对德国潜艇进行公开战争行动,同时为英国的运输船队护航。陆军迅速扩编,空军、海军作好出征准备。

“地图事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当时美国人只知道“地图”可能带来的危险,而从未加以考虑过地图的真伪。结果,这幅小小的地图,竟然使美国公众对欧洲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急剧变化。尔后,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正式决定与中、英、法等国结成同盟,共同抗击德意日法西斯。

时过境迁,前几年两位美国历史学家,在查阅大量的英国情报活动的文件时,偶然发现了那幅震惊美国的“希特勒地图”,经考证,根本不是希特勒政府绘制的,而是英国情报机关精心炮制的。“地图事件”是罗斯福知道了这个真相而假戏真唱呢?还是他被蒙在鼓里而中了丘吉尔的计谋呢?这至今还是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谁是主谋,都可以说是一次虚实相济的处世关系的特殊处理,也是成功之作。当时,希特勒称霸全球侵略扩张的野心及已经展开的战争,人所共知,也就是“实”情。至于希特勒是否在下一步,是否有“地图”所指的侵略意图,最多只能作为一种战略预测,其介于“可能有——可能没有”该“地图”之间。而谋划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真亦假来,假亦真”的效应,利用虚实互济的谋略手段,以“地图事件”为引线,点燃了当时尚处于浓厚孤立主义氛围中的美国公众。

相传,在成昆特快列车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身着便服的侦察员C走进厕所去小便。冷不防一位艳装的妙龄女郎也一闪身挤进了厕所,反手将门闩上,说道:“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不给,我就喊你侮辱我!”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侦察员C知道,在厕所里没有其他人,声张求援是不可能了;稍一迟疑,这个女人立即会使自己身败名裂。陷入困境的侦察员临机应变,突然张着嘴巴,指着耳朵,不停地“啊,啊!”装成一个聋哑人,表示不知道她说些什么。女人为难了,赶忙打手势。侦察员C仍然大摇其头,焦急地“啊,啊……”。女人失望了:真是倒霉,偏偏碰上个哑巴。她正准备转身离去,此时“哑巴”一把抓住女人,抽出钢笔递交给她,打手势要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并将手掌伸了过去。

女人忽见有了转机,不禁转忧为喜,接过笔来也不加思索,在侦察员C手掌上写下:“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给,我就喊你侮辱我!”侦察员翻转手掌,抓住女人说话了:“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诈骗罪,这就是证据。”女人目瞪口呆……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在侦察员战胜女诈骗犯的过程中,含有诡诈及虚实互济的成分。在这种危急关头,想以光明磊落扭转被动局面,已是十分困难,只有此种选择才可能算是计出万全,也才能制服坏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虚实互济并非是坏人的专利,只不过一些谋略计巧的施行必须以对象、条件来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客体对象的一刀切,对于一些特殊对象,如果也予以东郭先生似的迂腐,只能是导致对主体更深重的伤害。在处世关系的研究中,应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同加以考虑。对于一些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认识了解,增强识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应变能力是完全必要的。

9、情急之“变”,永森公司脱困境

永森制果公司是日本一家颇具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1985年9月,公司连续收到了几封内容相同的恐吓信。信中宣称:凡永森公司的制品,都有可能被换成有毒食品。在永森公司收到这些恐吓信的同时,一些大众传播媒介也收到了内容相同的信件。当这些信件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公布后,立即在整个日本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和恐慌。一时间,消费者不敢问津永森产品,一些长期经销永森产品的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纷纷要求解除同永森公司的合同,银行机构也决定终止对永森公司的贷款,永森公司股票的市面价格一落千丈。这一切,使永森公司陷入了生死难卜的境地。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永森公司很快制定了三项应急措施:

第一,设置了以公司总裁为首的对策本部,明确制定了4项处理原则。

(1)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2)要求公司全体同仁与公司共存亡;

(3)积极协助警方开展侦破工作;

(4)不排除避开警方与恐吓者达成私下交易。

第二,决定由公司的副总裁担任对外新闻发言人,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公开披露事件的真相,并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发布与事件有关的各类消息,以求得舆论界的支持与合作。

第三,公司对策本部每天都以“本部通令”的形式,将公司的各项决策与指示以及各种情况和信息通过传真机迅速地发送给各地的分公司及产品的销售点,让全体公司员工及时了解情况及发展趋势,以统一公司内部的行动,加强公司的内部团结。

在上述三项应急对策制定之后,首先获得一个明显的效果,那就是公司内部在处理事件方面有了明确的分工。同时也强化了公司内部职工与公司密切合作、共渡危机的意识。

时至10月份,有毒的永森食品终于在东京的超级市场上露面,永森恐吓事件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广告部与对策本部紧密协作,决定将超级市场上的所有永森产品一律撤掉,并动员职工及其家属开展街头销售活动。同时,广告部进一步加强了宣传攻势,全力向社会各界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倘若永森公司由此倒闭的话,那么今后此类犯罪活动就会频繁发生,这将危及到其他企业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其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说这种宣传获得了极大的收效,也引起了社会舆论对永森公司的同情、理解与支持。同时,也促使日本政府及各界公开表示全力支持永森公司与恐吓者的斗争。纷纷行动起来的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开展了声援永森公司的运动。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在永森公司全体职工团结一致精神的震撼下,恐吓者不得不表示退步及宣布永森恐吓结束。

10、权力与外貌征服了刺客

1969年8月,在利比亚推翻伊德里斯国王的军人政变中,年仅27岁的中尉军官卡扎菲掌握了利比亚的最高权力。

他上任后,仿效斯大林斩除异己,又效仿中国发动旨在向官僚主义者夺权的“文化大革命”,搞针对美、英的恐怖活动,令整个世界咋舌称奇,而更具传奇色彩的则是他的婚姻。

1970年9月1日,卡扎菲发动的利比亚文化革命中的一个盛大节日,卡扎菲身着戎装在检阅台出现,神色严峻,透出一股超人的英气。

阅兵开始后不久,一个担任阅兵式急救护士的漂亮而又年轻的女人,悄悄挤到卡扎菲身边。突然,她拔出手枪,快捷准确地瞄住了卡扎菲的脑袋。她正要扣动扳机,卡扎菲恰好扭过头来,他诧异于她的美丽,一下子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就在这一刹那间,女护士也像触电一般,被卡扎菲那英俊的脸庞所醉,四目相对,一见钟情。

卡扎菲没想到这位漂亮的女护士是来刺杀他的女刺客,她也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她没有扣动扳机。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她,她那举起手枪的手慢慢垂了下来。

卡扎菲面带微笑走向她,女护士大胆地用火热的目光迎接他。

突然,卡扎菲的卫士发现了女刺客的企图,迅速将她按倒在地。

女刺客被带到了一间房内,卡扎菲令卫士退出门外,自己走进屋子。

卡扎菲暗想,如此漂亮的女刺客,简直是老天送给我的守护人,我要娶她,她将是我最贴身的保护神,我亲爱的娇妻。

彼此又对视片刻,他把手枪还给她,柔声问道:“能把你的芳名告诉我吗?”

“莎菲儿。”她望着他,面带娇色。

突然,她跪在了他面前,深情地狂吻卡扎菲的脚、腿和唇。

卡扎菲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回吻她的脸、颈和唇。

卫士们在门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又不敢闯进去。

终于,门开了,卡扎菲和女刺客手握着手,走了出来,女刺客娇态可掬,风情万种。

卡扎菲告诉卫兵,她是他的未婚妻,卫士们惊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一星期后,指使莎菲儿刺杀卡扎菲的政客抓获枪决,卡扎菲和莎菲儿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莎菲儿既是娇妻,又是他的贴身侍卫,他做梦也没想到,她也同样。

卡扎菲能在几秒之内爱上女刺客沙菲儿、在于她的美丽和她本人的智慧——他需要她;女刺客同时也疯狂地爱上卡扎菲,在于他那超人的气质和灼人的英气——他征服了她。

敌人变成夫妻,化干戈为玉帛,堪称人类婚恋史上的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