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农村常见病防治
46890800000014

第14章 农村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2)

②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赤足与污染土壤密切接触,下田劳动最好穿胶鞋、戴手套。手、足皮肤唾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达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

③蔬菜瓜果等应洗干净,尽量不要生食。

(4)得了钩虫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①钩虫引起消化道症状者,忌食甘肥、油腻及胀气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蹄、猪爪、糯米食、油氽花生、巧克力。

②出现贫血症状时,饮食应当既营养丰富又易于吸收,如牛肉汤、精肉、鲫鱼、黑鱼汤、豆制品、猪肝汤。

(5)与钩虫病人接触一般不会被感染。感染了钩虫的病人一般不会直接把钩虫传染给健康人,病人粪便中排出的钩虫虫卵需在土壤中一定条件下才可以发育成为钩虫的感染期,所以接触钩虫病病人一般不会被感染。

§§§第二节可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

经呼吸道传播(即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的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手足口病等。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就能大大减少得病机会。

一、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节高发。主要是以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经空气传播病毒,也通过接触引起传播,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呈流行性(即可有许多人同时发病)。病毒传播能力强,传播迅速。

1.症状伴有急起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呕吐、关节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相对较轻。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在人群密集环境中更容易引起感染。流感患者和无症状的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2.治疗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的原则。对症处理,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等。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

3.预防预防流感应抓好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流行期间戴口罩,接触病人后需勤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门、开窗半小时左右,流行高峰期尽可能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

(3)流行期间如出现发热、全身疼痛等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4)家庭中有感冒病人,病人尽量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不要与健康人共用餐具,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5)尽可能到医院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流感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

4.“感冒”与“流行性感冒”不一样感冒通常是指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一般为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得了感冒会打喷嚏、咳嗽、流涕等症状,一般较轻,发热程度不严重,一周内会康复。

二、肺结核

肺结核俗称“痨病”,是一种由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的任何器官,如脑、胃肠、心包、盆腔、骨、腹膜、淋巴、皮肤等,但绝大多数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其发病部位在肺部,称为肺结核,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

1.症状得了肺结核,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给他人。主要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夜间盗汗、食欲缺乏、疲乏无力、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2.及时确诊怀疑得了肺结核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相应检查,包括X线胸片、痰涂片、结核菌素实验等相关检查,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也应该行相应检查排除肺结核。

3.治疗肺结核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五种,这五种药物称为一线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对80%以上新感染的肺结核患者治疗都有效。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1)遵医嘱服药,不能少服或漏服药物,即便症状好转也不能轻易停药或自行调换药物,直至完成6~8个月的疗程。治治停停,容易造成耐药。

(2)遵医嘱定期送痰复查,医生会根据痰结核菌检查的结果决定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副反应服用抗结核药物后,最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手足麻木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呕吐、视物不清、皮疹、听力下降等。一旦出现上述任何情况,患者都应该及时与负责治疗的医生联系,以便妥善处理;千万不要自行停药或任意更改治疗方案,这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此需要了解的一点是,服用利福平后,患者的尿液会变红,这是由于利福平经尿液排出所引起的,是正常现象,患者不必紧张。

5.预防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关键环节。主要是通过肺结核病例的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强有效的治疗,使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失去传染性,保护健康人群免受结核菌感染;接种卡介苗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6.肺结核患者饮食调节治疗期间患者应忌烟酒及注意营养和休息,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为主,以补充由于结核病所造成的蛋白损失和能量消耗。同时还应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帮助人体增强抵抗力,补充机体的消耗,并保持肠道通畅。

7.国家有针对肺结核诊断和治疗的免费政策在各地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为初次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为初次确诊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和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治疗药品(包括国家标准化疗方案中规定的抗结核药品、注射器和注射用水)。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1.症状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四季均可发病,夏季多见,绝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皮疹有四个特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一般5~7天消退。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传染源主要为:病人、隐形感染者、无症状带毒者。传播途径为: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等感染或经呼吸道传播,经含吸不干净手指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体而被感染,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前儿童。

2.早期识别手足口病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眼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检查口腔时,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出现丘疹或疱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3.治疗轻症者可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重症患者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及胸片。可用抗病毒药、清热解毒中药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治疗。有并发症的病儿可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需积极救治。

4.预防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预防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隔离病儿,轻者可在家中隔离,隔离到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为止。

(2)病儿排泄物用生石灰1:1拌匀或含氯的消毒液浸泡消毒,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3)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少到人群聚集地方去,避免接触病儿。

(4)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或替儿童换尿布等后均应洗手。

(5)在本病流行季节,幼儿机构、小学应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病人时,应及时就诊。

5.患手足口病宝宝的护理

(1)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2)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3)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4)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5)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6)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7)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8)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

(9)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四、流行性腮腺炎(简称“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1.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两侧耳垂周围肿痛、咀嚼受限,也可以伴有颌下肿块、头痛等,男性病人少数会出现睾丸疼痛肿大,少数女性病人有下腹痛,严重者可发生病毒性脑炎。

2.治疗对症处理为主,有并发症时需做相应治疗。

中医治疗:散风解表,清热解毒。用板蓝根60~90克水煎服或银翅散加大青叶15克水煎服;局部外涂可用紫金锭或青黛散用醋调,外涂局部,一日数次;或用蒲公英、鸭趾草、水仙花根、马齿苋等捣烂外敷,可减轻局部胀痛。

3.预防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应抓好以下几点:

(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病人应进行呼吸道隔离,一般不少于10天。

(2)病人的分泌物应进行消毒,普通消毒液均可使用。

(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小孩应少串门,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4)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第四节可经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

最常见的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疟疾也可通过输血传播。

一、乙型肝炎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肝癌病人大部分为乙肝病人,所以乙肝防治非常重要。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母婴传播及性传播。即患乙肝的母亲通过怀孕、生产等传给小孩;通过输入乙肝病人的血及与乙肝病人有性接触、共用注射器而传播。一般日常生活、工作接触不会互相传播。

1.“大三阳”、“小三阳”俗称“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俗称“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e抗体(HBsAg)阳性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一般情况下,“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表示乙肝病毒正被清除中或病毒复制弱、传染性弱。

2.治疗对于乙肝治疗要坚持以下原则:早发现,早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忌烟酒;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避免病情发展成重症肝炎或慢性肝炎。具体措施如下: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B超。

(2)急性乙肝病人需休息、护肝等对症处理,一般都能恢复正常。

(3)对于慢性乙肝病人的治疗应以护肝、抗纤维化、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而以抗病毒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