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成败,情绪影响人生,心态改变命运,压力左右幸福……可以说,心理影响着人的一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可以帮助我们适应充满心理高压的时代,让我们的心灵坚强起来,才不会轻易被击倒。在人的一生中,要想沉着地面对现实,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就应该关注我们的心理,重视我们的心理健康,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引导我们迷茫的心理,让阳光驱散心理的阴霾,让春风吹进我们的心房。这样,我们就会成为自己心理的主人,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世卫组织对健康的要求是,不仅要身体健康,也要心理健康。可见,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健康上,而且也表现在人际关系、事业与社会适应上。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主动了解别人,积极适应别人,努力悦纳别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经受住挫折和打击,做出一番事业来。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由此可知,心理影响着方方面面,心理影响人的一生。
一、现代健康模式新概念
近现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住房问题突出、失业率上升、人际关系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使人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致使许多疾病不再单纯地由生理问题引起,也掺进了许多心理的因素。
研究表明,当前疾病的致病因素除了生理和遗传因素以外,通常还包括以下几种致病因素:
环境污染因素,如噪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食品污染等;社会心理因素,如住房困难、工作挫折、人际矛盾、亲人丧失、个人心理缺陷等;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酗酒等。
调查显示,由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各类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占了2/3,而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单纯躯体疾病患者仅为1/3,可见心理、社会因素也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面对日益复杂的疾病,尽管新药层出不穷,手术和理疗等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疗设备也不断换代,可是其疗效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此时,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也逐步暴露出来。
在这种形势下,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重要影响也日益凸现出来,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于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新医学模式下,确认的医生治疗疾病的手段从传统的“服药、手术和理疗”变为“服药、手术、理疗和心理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道德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
这一概念不仅涉及人的生理问题,而且涉及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方面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健康的整体概念。其中道德健康是刚被纳入健康概念中的。
在这些因素中,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身体不健康,就谈不上健康,更谈不上长寿。生理健康主要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良好的心理状况,能促进人体分泌更多有益健康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心理健康主要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等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等方面。
道德健康主要指人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的能力。
巴西着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等疾病,而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胸坦荡的人则往往身心健康。这是因为,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的人,长期处于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之中,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减弱等病症,有损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理念追求的不断进步,此时及时提出健康模式新概念,将有助于人们追求更健康的、更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健康的生理和心理中,享受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心语提示
在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高潮中,我们也提倡一种和谐心理,就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在生活、工作、社交等各种场景下,都能协调好自己的心理,使心理始终处于和谐圆融的状态,这对于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是极有益处的,而且也与现代健康新模式不谋而合。
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健康是人一生最大的资本,是学习、生活、工作和事业的基础,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健康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健康。要跳出“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的旧框框,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心理的健康,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以便及时调适心理障碍。
在世卫组织列出的十条“对健康概念的规定”中,前四条都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既然心理健康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心理才算健康的心理呢?
心理专家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也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身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据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基础,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才是身体健康一样,是最起码的要求;二是保持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本质所在,就是说要消除一切不良心理,使人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只有心理健康的定义显然不够,还需要有一个衡量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以便更直观地与自身心理状况做比较,来确定自己是否心理健康。下面是心理健康的七项标准,也是最为世界各国心理专家认同的一个标准: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正常的智力是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基础。智力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某一种心理成分,它是一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包括青少年和儿童在内的正常人,其智商不能低于85,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如果在70~79之间则属智力缺陷,也即心理缺陷;低于70则属于智力低下,属于心理疾病范畴;智商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但属于心理健康范畴。
另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迟钝或敏感,大脑经常出现妄想或幻觉等,也是智力不正常的反应。智力水平低下或不正常的人是很难正常地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
通常,衡量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做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智力的畸形发育和发展。目前,国际公认的、比较科学和实用的智力量表是法国的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和美国的韦克斯勒智力测验表。
(二)人格健全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以及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来说,指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其身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外界事物所反映出来的个性特征,又称个性或个性心理。
构成人格的各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健全的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各种要素,比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方面健全、和谐的发展。
着名发展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健全人格的具体标准:
1.有自我扩展的能力。人格健全的成年人能够积极、广泛地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来,有许多兴趣爱好。
2.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能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无占有欲和嫉妒心;有同情心;能容忍与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的人。
3.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认同感。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冲突,能经受住突发事件的打击。
4.具有现实性。人格健全的成年人看待事物是视其客观情况来定,而非根据自己所希望的,一般能看清情境和顺应时势。
5.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所有的或所缺的都很清楚。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也知道自己与他人在对自我认识上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有目标地生活。能够对他人在生活、信念、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三)社会适应性较好
社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需要,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以达到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的和谐状态。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较强的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为了某种需要,都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2.较强的适应人际关系的能力。能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是衡量和判断社会适应性的核心和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3.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有广义情境和狭义情境之分。广义情境是指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行为活动时所处的场所、氛围,接触对象的态度、情绪及期待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狭义情境受广义情境制约和影响。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着平衡的心理状态,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四)情绪和情感稳定适中
一般地说,良好的情绪体验如愉悦、乐观、豁达、恬适、知足、幽默等,有助于促进心身健康和发挥心理潜能,有助于深入地发挥人的社会功能。而过度波动的情绪反应,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暴跳如雷等,以及持续的消极情绪,如悲伤、忧愁、恐惧、愤怒等,会破坏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平衡。
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而且也会导致生理机能的紊乱,引发各种躯体疾病。因此,保持情绪、情感稳定适中,拥有良好的心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五)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理想目标,并支配自己的行动,通过努力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行为相辅相成,是有机统一的。通过行为,可以看出一个人意志活动的实质,而行为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的称为“意志行为”。衡量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强弱、健全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四种心理品质:
1.自觉性。即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明确认识,并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自己行动的目的。自觉性强的人既能独立自主地按照客观规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又能不屈从周围的压力和影响,坚定地去完成任务。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懒惰、盲从和独断。
2.果断性。是指能快速辨明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
3.自制、自控性。是指能自觉地使自己执行既定的方针,制止和排斥与决定无关的行为,克制和排除自己的负性情绪和不良冲动。
4.坚韧性。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会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地去达到目标。
正常行为的指标是:
1.大多数行为是受理智控制而尽量不受情感和非意识支配。
2.行为的适应是采取了弹性方式处理问题,而非固执僵化。
(六)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心理健康的人,能用尊重、平等、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既有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又有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
(七)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每个人都有三个年龄层次: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
实际年龄是指人们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是指生理发育成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有所差别,如营养不良的人生理发育滞后,就可以说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也有所差别。一个人的一生总共要经历8个心理年龄期,即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个心理年龄期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发生突变,心理活动进入剧烈动荡期;进入老年期,心理活动趋向成熟稳定,而随之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倾向忧郁、猜疑。
这里主要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心理特点是否符合心理年龄:
1.个体的实际年龄是否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2.个体的不同心理发育期是否表现出与该时期身份、角色相符合的心理特征。
心语提示
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的体系,不是单从哪一方面就能反应出来的,所以在衡量自己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时,就需要全面地、客观地来认识自己,不可夸大某一点,也不能对某些问题视而不见。
三、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每个心理活动的出现都有相应的生理基础;心理的每一个变化,都能引起生理上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在肌肉、呼吸、血压、心率、代谢和体温等各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比如,愤怒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悲伤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食欲减退。
引起这么大的反应的原因,是由于控制心理活动神经系统的部位同时也支配着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因此,我们平时无意间的瞪眼、皱眉、咬牙等,也能带来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研究表明,当个体进行某种较为强烈的心理活动时,引发的生理反应等同于搞一次运动量很大的体育活动。
心理专家认为,在心理变化的同时,必然带来生理上的系列变化。所以,如果某个人常常处于压抑、悲痛等消极心理状态,就可能影响体内有关组织和器官的活动,并导致不正常状态,时间久了会引起生理紊乱,引发身心疾病。
调查显示,城市中半数以上就诊者的身体疾病皆缘于心理因素或心理疾病。由不良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消化系统溃疡。如果长期处于忧郁、恐惧、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中,就会明显损害胃肠功能,表现为胃酸持续增多,引起十二指肠粘膜和胃粘膜糜烂,导致溃疡。
2.原发性高血压。这种病无器质性病变,主要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激动或矛盾状态而致。
3.糖尿病。过度或长期心理紧张,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胰腺分泌机能,导致尿糖和血糖水平增高,患上糖尿病。
4.心脏病。反复、长期的消极情绪,极易导致心脏病。由此可见,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争强好胜的人容易患上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