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Ⅱ
46879600000031

第31章 工作不仅是一碗饭,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职场心理调适(6)

一般来说,容易有“老板恐惧症”倾向的有这样几种人:一是从小就怕家长,上学的时候怕老师,所以工作了就比较容易怕领导;二是有自卑倾向、有敏感倾向、有自我压抑倾向的人,在职场中也容易出现“老板恐惧症”;三是从诱发因素上说,就是由于工作完成得不好,遭到了老板的批评,或偶尔听到的某种传言,都会诱发对老板的恐惧。

如果这几种人不会正确调节产生的紧张感和恐惧感,慢慢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见到老板就恐惧,从而把本可消逝的紧张感逐步积累成挥之不去的恐惧。

如果患上了“老板恐惧症”,会使人心神不安、效率降低、与老板的关系别扭甚至紧张,工作就变成了沉重的苦役。严重的话会使人产生回避动机。如果真的开始回避老板、回避交往、回避工作,人的社会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如调整不恰当,就会产生休假甚至辞职等退缩行为。

心理专家话调适

“老板恐惧症”作为一种情绪障碍,给许多职场人士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那么,应该如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

1.正视现实,全盘接受

应该明白有恐惧心理是人的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没必要为此过多担心。

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和容纳自己这种害怕上级的心理状态,从内心里承认并接受它是自己人际交往的一种个性特点。带着这种心态再与自己的老板接触,你可能就会发现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2.抛弃“不宜与老板过多接触”的观念

有些人认为,和老板走得太近,别人会有看法。而且和老板会说得太多,言多必失。其实,和老板沟通是职场人在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你需要从中了解老板的意图,把握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

3.不要怕“碰钉子”

有些人并不是天生就“怕”老板,可能是有一次向老板请示时,由于老板的言语比较严厉,让人受不了,所以就想避免和老板接触。其实,很多老板并不是真的要“折磨”下属,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对下属的影响。所以,在沟通时不要怕“碰钉子”,做个“厚脸皮”的人,从心理上增强受挫能力。

4.改进沟通技能

比如在沟通内容上,要坚持使自己的观点清晰且有理有据;在沟通方式上,采用老板容易接受的沟通频率、语言风格、态度、情绪,刚开始的时候最好更多地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熟悉之后可以采用电话、电子邮件的方式。

——心灵指南——

作为职场中人,平时就要树立“老板也是一个普通人”的思想,提醒自己不要太怕他,也不要过于在意老板对自己的看法,只要把工作做好,老板就会满意的。

骨子里有了这样的平等观或普通观,就不会再有“老板恐惧症”了。

八、放下面子,能上能下——下岗心理调适下岗后的人员,不仅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且还要承受自我形象丧失的压力。因此,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和其他一些心理问题,而这时自我心理调适就显得十分必要。

职工下岗是改革开放深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暂时现象。然而,下岗人员原来较稳定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等,突然变成了不确定状态,如果缺乏心理准备,一时会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系列心理障碍。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失业综合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隐患,失业会使人出现心理以及生理问题,比如情绪消沉,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情感机能下降,最终引发身体疾病。美国《就业健康心理学》杂志曾花了两年时间对756名失业者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其中71%的人又重新找到了工作,但失业的经历依然对他们产生了负面影响,他们经常会出现胃部不适、头痛,非常容易疲倦。

而且缺乏与群体交流的意愿,显得孤僻而拘谨。

刘女士,38岁,原来在一家外企任职,由于讲着一口流利的外语,深得同事的好评。这工作舒适高雅,又有丰厚的薪水,使她如鱼得水,轻松而惬意。

但后来由于经营不善,该外贸公司不幸遭遇破产,刘女士也随之失业。刘女士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失业的不幸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她非常悲伤、愤懑,看什么都不顺眼,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乱摔家里的东西,整天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尽管丈夫的收入足够养活一家人,但工作权利的失去,社会地位的丧失,脱离集体的孤独感以及精神无所寄托的空虚感,使她的精神非常压抑。

丈夫看到她这样,就劝她重新去找份工作散散心,没想到刘女士立刻对丈夫大发脾气:“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刘女士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有用,整日沉浸在失业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人的心情往往随着境遇而改变,职工下岗不仅在经济上陷入困境,而且还面临着种种心理压力。

一般来说,失业对中年人的打击是最大的。因为中年人家庭负担比较重,有赡养老人、抚育孩子的任务,失业会使中年人的经济状况恶化,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还容易使他们自卑,认为自己很无能,从而陷入沮丧、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状态中。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暂时失业对他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家庭负担,甚至可以坦然地接受父母的临时资助,所以不容易出现上述心理问题。

其实,失业并不可怕,只是我们把它想得过于糟糕和复杂了。找一份工作也并不难,只是我们往往是一心想做大事,不想从小的及基础的工作做起,很多人之所以失业后难于找到工作,是因为他们难于放下架子,高不成低不就。由于下岗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过去是多么的辉煌,自然就认为某些“低等”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去做,怕有失自己的身份,当然这样也就失去了很多的工作机会。

心理专家话调适

当前因为下岗失业人员心理失衡而导致的自杀、杀人、爆炸、纵火等事件时有发生,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那么,下岗失业人员应该怎样进行自我的心理调适呢?

1.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下岗失业

凡事有利必有弊,下岗或失业也是这样。旧的岗位不失去,新的岗位也不会找到。兵书上讲: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说面临特别困难的处境时,人会不顾一切地去拼搏,反倒常常可以开辟出新天地。许多下岗失业人员总是看到下岗失业带来的坏处,而没有看到在厄运的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多种选择。也许在闯一闯的过程中,会重新发现自己的才能,找到一个新的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

2.凡事向前看,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些下岗失业人员总是想自己过去如何,以此来对比现今境况的不佳。其实,过去只能说明你曾有过的辉煌,不能表明现在还行。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继续创新发展。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人的失败在于自己丧失了信心,如果不这样,什么时候也有新的机遇。

3.正确总结经验和教训

下岗失业,除了外部的原因以外,从个人方面,一般来说,也有一定的原因。

比如可能自己的技术不适应岗位的要求,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足等。当下岗失业以后,一定要冷静地分析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作为从事新工作时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4.寻求各方面的帮助

下岗或失业后,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要主动寻求包括亲友、朋友、社会上各方面的帮助,以便能重新掌握新的工作需要的技术,找到新的岗位。要知道,机会往往给予那些主动性强的人。寻求亲友帮助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下岗失业后,心情苦闷、痛苦、愤恨、不满等情绪,都可以适当向亲友发泄,一味压抑久而久之会出问题。

5.要更重视家庭的关怀和关怀他人

家庭中一个人或夫妻二人下岗失业,双方都会感到沮丧不安。这种时候,更需要夫妻二人、一家人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共同渡过难关。虽然经济比较困难,但夫妻恩爱,子女健康发展,照样可以享受幸福人生。

——心灵指南——

人不能老是活在过去,关键的时候,我们还真需要有点“能上能下”的精神,这不是一个口号,它体现了我们的一种生存能力。不管自己过去的职位如何、级别如何,但下岗后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我们不能“光顾着悲伤,却饿着肚子”,而是需要更多地面对现实。

九、积极乐观,展示自我——职场失落心理调适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看法是人生的目标在于“自我实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人只要把自身所拥有的潜在能量完全释放出来,他的自我价值就得到实现。在马斯洛看来,普通人与杰出人物的区别只不过在于后者比前者实现了更多的自我潜能而已!

人所拥有的能力,实际比他自己所想象的和他已经做到的要多得多,如果他能够想方设法释放出大部分自身潜能的话,他就完全可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成功!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都是自我实现者。马斯洛认为不一定惊天动地,富有创造性的大事业才能实现自我,好的花匠、好的厨师等都属于自我实现者,因为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潜能。

郭鹏在某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研究所工作。他喜欢独来独往,这并非是他太清高,而是周围的人太俗气;他也只能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本着“万事不求人”的信念,他从来不去巴结领导。

但是不知是为什么,他总感觉研究所里的领导和同事在有意排挤他。研究所内部的课题,他申报了好几次都被否定,而那些技术上比他差得远的人却屡屡申报成功。他现在甚至要给那些技术上一窍不通的人打下手,被安排在实验室洗试管、打扫卫生,而好机会却总是轮不到他头上。

为此,郭鹏感到非常的苦闷,研究生毕业的他,不说满腹经纶,但也读过那么多年的书,写作竟“沦落”成了一个勤杂工!开始走上工作时,他还满腔热血要报效社会,现在是满腹牢骚没有地方发泄。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很多职场不如意的人都本能地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究竟怎样定义“怀才不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根据是否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来理解,那么,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目标的人中就可能包含了一部分“怀才不遇”者。而真正的“自我实现者”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怀才不遇”也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了。

其实,世界上最苦恼的人往往是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一般来说,这类人有着很高的智商,可是“情商”和人际交往“智商”却不怎么高。尽管别人并不认为他们优秀,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却居高不下!这些人无意中把自己抬高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很难放下架子,他们的核心理念是“万事不求人”,自己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反过来又说是社会对他们不公平。

心理专家话调适

对于那些职场失落者,不要总是悲观、消极地认为社会不给自己机会,事实上,机会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怀着积极的心态,主动去争取,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那么,究竟该如何对职场失落心理进行调适呢?

1.将自己融入社会

其实,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领导、同事的关心和支持。如果你自己首先排斥别人的话,当然就不要期望别人会故意来帮助你!而只有将自己首先融入这个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你周围的人才能够逐渐地接受你、认可你。

2.走出“孤芳自赏”的误区

所谓的“怀才不遇”者大多是那些对自己不够了解的人。他们因缺少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存在一些个性方面的弱点,甚至某些是影响社交的致命弱点,而这些弱点他们自己却常常意识不到,因此而导致事业和社交受挫,而他们却还误认为是自己“才能超群”而不被他人理解所致。这些人因为不能积极地寻找主观原因和个人责任,而陷入了“孤芳自赏”的误区,从而在痛苦的边缘久久徘徊。因此,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想获得工作的乐趣,就走出心中“孤芳自赏”的误区吧。

——心灵指南——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尚不能充分发挥而感到闷闷不乐的话,就应该对自己过去的理念及自我的个性特征做一些深入的反思,及时调整心态。古往今来,在这个世界上,尽管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但你自己完全可以去争取属于你的那份相对的公平。这些恐怕没有人会给你送上门来,要靠你自己主动地投身到这个社会中去,才能有所收获。

现代社会的上班族,往往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在家里,他们是孩子、是父母,上孝老人,下怜幼子,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在职场上,他们努力工作,尽力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压力大可想而知。面对工作的压力,职场中人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综合征。

一、写字楼内的隐患——白领综合征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五种新的疾病综合征正侵袭现代都市人。专家提醒,特别是白领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

白领,因文化层次高,工作环境好,收入较高,成为令不少人羡慕的社会阶层。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快节奏的工作,多方面的压力,也使白领一族频发这样那样的“综合征”。

临床调查表明,长期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容易罹患多种职业病,西方学者将这类职业病统称为“白领综合征”。也有一些国家称作“工作有关的疾病”。“白领综合征”与“香港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带着“白领”、“香港”这类看似很美的字眼,但它依然是一种病。这种病是由长时间在办公室内工作,空间狭窄、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脑力劳动时间过长等因素所引发。

刘小姐是一家大型公司的秘书,今年28岁。她的领头上司是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平时总是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对下属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刘小姐作为她的秘书,时刻都处在紧张的精神状态中,生怕出点差错而遭到上司的批评,甚至被炒鱿鱼。在这样的压力下,刘小姐经常感到疲劳、腹痛、厌食,晚上还会失眠,身体状况明显下降。

几天之前,刘小姐错拿了一份会议文件,上司找不到需要的文件,就气急败坏地把刘小姐批评了一顿。自此,刘小姐的情绪更加低落了,她不明白为什么越怕出错,却偏偏出了差错。为了以后不再出错,刘小姐做事更加小心翼翼了。但是,她却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越来越低。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发火,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有时候,她真想从17楼的办公室跳下去。

刘小姐所患的是“白领综合征”中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称作“工作场所抑郁症”。这种症状,多发于女性身上,以身孕、已婚妇女、为人下属的女性居多。“工作场所抑郁症”是一种能够使员工失去工作能力的心理疾病,应该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