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46797700000003

第3章 家长,应试教育的“帮凶”(1)

孩子为什么缺乏求知动力?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厌学?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正是你们教育方法的偏差,让你们在无意之中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求知欲望为何过早失去

我国早期教育家从教育实践中得出结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充满着学习欲望的人,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才能保持着充沛而持久的学习精力,才能学有所获。

然而,现代的孩子,他们有着优厚的学习条件,肩负着父母的希望,甚至是家庭的全部,但让父母头疼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缺乏求知的兴趣和动力。

求知的欲望人人都有,为什么现代社会孩子的求知欲望会变得如此的淡薄?难道真的是孩子出了毛病?我们看到,当孩子接触新事物的时候,都会有强烈的兴趣;当孩子掌握某项技能的时候,都会充满无限的自豪;当孩子初次上学的时候,都会对学习有浓厚的求知欲。但是,所有这一切,对现在的许多孩子来说,都宛如潮水一般,来势凶猛,去似飙风。来得快,去得更快,就是家长们常说的“五分钟热情”。但家长们想过没有,孩子的热情、孩子的求知欲望为什么如此短暂,家长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古代王安石写了一个《伤仲永》的故事。一位可能是天生睿智的儿童——仲永对文学特别感兴趣,能够脱口成章,提笔写诗。对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奇才,父母却把他当做炫耀的资本,生财的手段,把孩子当做表演的工具,最终使其默默无闻,让后人扼腕叹息。然而,现代社会的“仲永”又何曾少了!

湖南湘北某县,有一少年叫严永明,8岁上中学,13岁便以高分考进大学,17岁又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20岁肄业回家,一事无成。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1983年出生的严永明两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儿子的过人才智,极大地膨胀了母亲的理想。母爱从此像掘井机一般挖掘着他的潜力。他的生活中,除了书本,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当孩子想和正常的儿童一样有自己的爱好时,却被母亲斥责为不务正业;儿子稍微不服,就被“武力”制服,丈夫干预也无济于事。当孩子学习的潜能被过早的消耗殆尽;当孩子不得不脱离父母而独立面对现实时,学习上的天才和生活中的“弱智”集于他一身,使他无法面对现实,他唯一也是全部的欲望也被彻底粉碎,成为了现代的“仲永”。

因此,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成为孩子求知欲的扼杀者。而父母扼杀子女求知欲的动机,偏偏就是想让孩子不停地按照他们方式上进、上进,再上进。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往往却是得不偿失。

那么,做父母的关键在于如何长久而稳定地帮助孩子保持持续性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萌发孩子的求知欲望。陈鹤琴先生说过:“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儿童能认识环境,以至创造环境。”父母要充分重视相信孩子,帮助他们营造心理安全自由的环境,使他们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对孩子保持一种积极、鼓励、宽松和耐心的态度,做孩子学习欲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鼓励孩子每一点进步,允许他们失败、犯错误。达尔文和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他们父母对孩子那种亲切和蔼的民主态度是分不开的。

其次,创造求知的环境,唤醒孩子的求知欲。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社会出现“惊讶”、“疑问”,产生探索的兴趣。孩子从呱呱落地起,他对周围环境是一个逐步的认知过程。一切事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新奇的,并且随着活动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孩子会主动接触他们不太懂的新事物,产生好奇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如果长久地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和单调的环境,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疲惫,他们的好奇心和猎奇感就会逐渐消退。因此,父母要努力挖掘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观察机会和观察对象,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唤醒其学习需要。例如,适当改变家庭的布置和装饰;带着孩子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孩子一起浇浇花,种种草,作作各种小试验。通过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唤醒其学习需要,激发求知欲。

再次,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重视好奇心。培根曾说过:“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问则是孩子求知欲发达的标志。”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会提许多成年人看来是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这些看似平常不过的问题,但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是求知欲望的具体表现。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应抱着积极欢迎的态度,要专心倾听,耐心解说,切不可对孩子的提问抱无所谓态度或露出厌烦的情绪。不仅对孩子的问题要热心,还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富有趣味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其实,有些问题不必立即答复,有些问题父母也不一定能说得清楚。因此,不妨和孩子一起探索,寻找答案。这样既鼓励了孩子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孩子的能力。

最后,重视和参与孩子的各种活动,诱发求知欲望。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而游戏就是生活的模拟,孩子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既然孩子有参加游戏的本能,父母可以利用这个动机去诱导。事实上,孩子参加自己最喜爱的活动时,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大脑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感,激发求知欲。但父母要善于选择和把握孩子参与游戏的程度,所谓过犹不及,过度沉溺于各种虚幻的游戏,反而会产生对现实社会的排斥心理。

谁导致孩子厌恶学校

中国的学校教育可谓是历史悠久。从西周时代开始,学校就一直是培养人才的最好基地。然而,学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却对学校普遍存在厌恶、抵触情绪。有研究资料表明:5%-10%的孩子经常抱怨学校,他们不喜欢学校!他们厌学!

对于学生厌学,人们首先把原因归结为学校,认为学校的应试教育,一味追求升学率,以成绩论高低,是造成学生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校给学生造成的恐惧,已经是千夫所指,众口一词,大肆鞭笞,然而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喜欢学校的原因多种多样:

分离焦虑及其带来的恐惧,它常发生于家庭压力较大的时期或孩子转到一所新学校;

孤独,一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他们在那里没有朋友;

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不仅来自学校,更多的来自家庭。

有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才是造成学生厌恶学校最主要的原因。

案例一:小学五年级的王萌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报名参加多种学习班,各项成绩一直优秀。但平时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十分在意别人的想法。最近,王萌仅因为一次期中考试没考好,就感觉无颜见老师,并声称头痛无法上学。经母亲劝说后勉强到学校,在教室坐了不到十分钟后,头痛剧烈,不得不入院治疗,多次检查后没有发现异常。心理咨询师经过调查发现,王萌母亲明显的性格缺陷无形中左右了她。王萌的母亲张女士当年一贯成绩较好,第一年考大学时却没有考上,打击很大,从此之后晚上经常失眠、头痛,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与人相处时处处小心,总怕做错事、说错话,让人瞧不起。张女士平时在家对女儿要求严格,但交流较少。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王萌养成了内向、懦弱、自我要求苛刻、过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稍受一点挫折即如临大敌,烦躁不安,退缩逃避。

案例二:初中一年级的李小华是独生子女,一贯受到家里的宠爱。一次,由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向家长提出人不舒服不想上学。父母答应了。但从此以后,凡是作业或者老师交代的事情没有完成,都以各种理由推脱。家长以为孩子年幼,还是一年级,也不放在心上。等家长发现出了问题,孩子已经患上了“学校恐怖症”。

无情的事实表明,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讨厌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但是,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和学校之间缺乏衔接,这也是造成孩子厌恶学校的重要因素。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前,在家中过的是家庭生活,生活圈子较窄,接触的不外乎父母和亲友。一旦入园,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要学会如何和小朋友交往,要在不同的场合表现自己,保护自己。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

一旦孩子还不适应这种生活的时候,家长要么认为孩子太小,还不适应,于是把孩子重新带回家中;要么放任不管,认为时间长了,孩子自然适应了,这对相当一部分适应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可能埋下了幼儿园不是个好地方的阴影。

对于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即使已经过幼儿园阶段,仍然需要去面对许多困难:幼儿园的规矩和小学并不一样,在上课的形式方面,幼儿园又比小学活动性强。上了小学,孩子开始要学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边读书,要应付更深的功课。孩子离开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会怀念他们,而对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会产生不满或抗拒感。

进入初中以后,孩子面对的是大量的课程,学习任务骤然加剧,家长的期望值也急遽升高,面对的问题更多。学生一旦不能承受,往往就对学校产生厌恶情绪,而整个社会对这种现象,更多的是把责任归结于教师和学校身上,这实际上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父母自己要作好心理准备,帮助孩子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开学前,多让孩子知道一些有关学校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灌输给他一些资料:“学校内有很多老师,会教你很多知识。”“学校内会有很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的。”令孩子先有一个概念。

其次,了解孩子在校内的问题,作好配合。

孩子厌恶读书,主要是觉得“读书是痛苦的”,为什么读书被孩子视为痛苦?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把读书和考试联系起来,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读书做功课,目的就是为了在考试时取得高分。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满足父母,孩子根本找不到读书的真谛和乐趣。加上父母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反抗和厌恶越深。

对于已经患上“学校恐怖症”的孩子,专家认为:

最好的办法是家庭治疗,改变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感情交流;

对于家长本身心理存在问题的,则要追根溯源,父母同治;

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疗法:家长和学校积极配合,有计划地减轻孩子对学校的恐惧心理,开始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短一点,之后逐渐延长。

在治疗过程中,老师、同学要多关心、支持、鼓励孩子,但因为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要注意掌握好度。

孩子为何频频出走

家庭本来应该是最温暖的避风港,是学生最感到亲切和依恋的地方;学校是学生掌握知识,学会集体生活,走向社会的小天地。

家长和教师本来是学生成长的指引者,无疑是学生最值得信赖的保护伞,然而家庭、学校,家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似乎正在改变。

孩子离家出走,离开生长他们、抚育他们的家庭和关爱他们的家长,这一现象已经不是个别特例,而带有普遍性了。

对于学生的频频出走,社会舆论将矛头首先指向学校。因为出走学生多是成绩不佳,然而仔细分析,家长、家庭教育的不得法也是造成学生出走的重要原因。

案例一:短短一个星期里,位于江汉平原的湖北省荆州市发生了4起共33名中学生集体出走事件。2005年4月13日、15日,荆州市江陵县西湖中学10名学生先后离校出走;17日,江陵县白马寺中学出走了7名学生;同一天,沙市区观音中学也有7名男生出走;19日,沙市实验中学又有9名学生集体出走。

案例二:2005年6月,福建龙岩永定、漳平和新罗三县(市)接连发生3起因考试成绩引发学生离家出走的事件。6月25日,永定县某镇的小红(化名,女,18岁),高考成绩公布后,因成绩不理想,加上被其父亲责骂,便留下纸条后愤然离家出走。6月12日,漳平市某乡的小玉(化名,女,18岁,某高中学生)因读书成绩问题与其父亲争吵,突然离家出走。6月21日早上,家住新罗区东城的小天(化名,男,16岁,某中学初三学生)因平时学习成绩欠佳,自称到学校上课。家长经与学校联系,才得知其子并未到校上课,已离家出走。

试看西湖中学学生张敏的“检讨”:“爸爸,您虽然对我很好,但我丝毫未察觉,在家里您那样对我,我是会完全崩溃的;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感(敢)做,反(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一样,我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觉得有些陌生了……我不希望生活在没有天日的日子里……”

另一学生罗宏告诉别人:他每天上学时,父母亲已出门做生意,而回家后父母亲还在外面忙,“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和罗宏一起出走的张彦也在给父母的留言中说:“我知道成绩很差,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我早就不想读书了,这都是每次被你们说的结果,你们知道吗?你们每次说我之后,我都很后悔……”

分析学生出走理由,学习成绩不好,固然是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心、鼓励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率决定了学校的生死存亡,而考试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又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我们看到,学生并非不懂事,他们也知道成绩不好,心里感到失落。但最需要家长们支持的时候,家长们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不仅没有从学业上给学生以鼓励,反而斥责孩子。不仅不给予心灵的安慰,反而给予感情的疏远。

面对学生的出走,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家庭环境以及社区、学校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才是“根源性影响”。因此,要预防这种现象,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家长,要冷静面对孩子的成绩,要多和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坦然面对挫折,让孩子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信任。

其次,学校教师既要会教学生,又要会教家长。学校要注重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歧视成绩差或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既会教书又会育人。会教家长,就是要教会家长平等地与孩子沟通,真正关心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