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46797700000021

第21章 从家庭到社会,家长该做点什么(1)

孩子不只生活在家庭与校园中,更要生活在社会中。

把孩子包裹在家庭里,围困在校园里,孩子就只能存活在家庭的保温箱与校园的避难所,永远不会成长。

尝试为什么需要鼓励

尝试成功自古无,自古成功在尝试。任何事情在没有做之前,谁也不能够断定它是否成功。但成功的事物都是从尝试开始的。任何人在社会都不能保证他待人接物从容不迫,处理事情都游刃有余,但在生活中、学习中、事业中,任何人要想取得最后的成功,就必须大胆地去试、去闯、去尝试。走向社会也需要尝试,但让孩子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尝试适应社会,我们家长并不是非常清楚。

误区一:走向社会是长大以后的事

一位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知道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因此,总是不让他与陌生人交往。结果孩子上了初中了,家里来了客人还不敢出门相见,更不说主动去和别人交往相处。孩子长大后,步入社会后缺乏自信,总感觉不能适应社会。

误区二:读好书,自然就知道如何融入社会

一位独子,自小在父母的监护下长大,顺利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很不错的公司。但不久,这位刚刚被提升的主管就辞职回到家里。原来他根本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与下属、下属与下属之间的人际关系,以至于对社会产生恐惧。

家长总以为孩子离社会很远,实际上孩子离社会很近;家长总认为过早地接触社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却不知越是远离社会,越是难以适应社会。其实,孩子接触社会,步入社会是很早的,甚至孩子步入幼儿园就是走入了一个小的社会。但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就像上述事例一样,把孩子与社会隔离开来,剥夺了尝试融入社会的机会,造成孩子不能熟悉社会,适应社会。

常言说得好:“抱大的孩子不会走。”任何事情都是从尝试开始的,既然孩子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就要让他们尝试走入社会。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放开手脚,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应当鼓励孩子独立去做。

当孩子刚学会走路,也正是想去尝试阶段,因此免不了一次次跌倒,这时应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再走。5—6岁孩子已具备独立处理生活中小事的能力,父母不要再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去做。

任何事都应抱有一半成功,一半失败的人生态度,失败中有成功,成功中有失败。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能因为怕孩子吃苦、失败、做不好而不让他去做,到头来是什么都还不会做。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孩子只有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才能从日积月累的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从而最终融入社会,成为合格的一员。

孩子要融入社会,因此,他尝试不仅仅是自主地学习各种技能,而应延伸到情感领域,让学生尝试体验人生的各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要延伸至意志领域,让学生尝试冒险、冲破规则,培养起目的性、自制性、坚毅性、果断性等意志品质。

尝试,与其说是一种方法,毋宁说是一种精神、境界、信念、勇气。而后者恰恰被当代教育所忽视的,这就是敢于冒险的精神、不断向极限挑战的境界、尝试最终走向成功的信念、克服困难的意念。

尝试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实践中,许多父母总是怕孩子结交坏人、怕孩子与人发生争吵、打架或染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总是试图禁止孩子与他人交往,这无疑剥夺了孩子熟悉社会,对各种不良现象产生免疫力的机会,从而让孩子更难适应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最终让孩子变成了闭目塞听、胆小孤僻、沉闷忧郁、懦怯拘谨的“虫”。

孩子走向社会,无论成功和失败,都需要尝试。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这重要的一步呢?

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既然是尝试,就有成功有失败。对于孩子的成功,家长必须鼓励,对于尝试中的失败,要有心理准备。“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其次,家长要有耐心,期待孩子尝试成功。尝试就是由一个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的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需要花较长时间来掌握父母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在孩子尝试的过程中,家长要心平气和地等待,而不要由观察者变成行为者。

第三,家长必须学会做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家长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经验当然比孩子丰富,对孩子的尝试,家长必须在大的方向上加以指导,在行为方式和步骤上和孩子协商,但却不能命令孩子做什么。即使是知道孩子会失败,只要是能培养他的能力,都可以让孩子去尝试,因为人往往从失败中获得的经验比从成功中得到的更多。当然,对待子女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第四,让尝试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多样的内容。父母可以如让婴儿从小单独睡觉,尝试一个人独处;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孩子进行登山、攀岩、跳海等有适当危险性运动;甚至尝试18岁以下的孩子自己挣钱读书。

总之,尝试是成功的第一步,步入社会也需要尝试。家长在孩子的尝试中,既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也要加以督促和引导。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和百依百顺,也不主观臆断横加干涉。使孩子能在困难前不急躁,不气馁;成功面前不骄傲,虚心向上,最后成功地由小家庭走向大社会。

谁让孩子失去了未来社会的名片

“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但诚信不仅仅是个人和社会的问题,还是个家庭问题。

证据一:有人对幼儿园100多位小朋友进行调查,请父母教导过“做人要诚实”的小朋友举手,结果只有6位小朋友举手,占6%左右;请父母教导过“要好好读书”的小朋友举手,结果100%的小朋友举手。现在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智力因素教育,缺乏或忽视了对子女的诚信道德的教育。

证据二:芳芳5岁,从江苏来,可她却是个让妈妈头痛的姑娘,她几乎每天都在撒谎。妈妈带着她去看病,医生的第一个问题却是:“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在火车站做车票生意的。”妈妈有点心虚地回答着。医生将妈妈请了出去,独自与芳芳交谈,却发现芳芳对妈妈的工作非常骄傲。“我妈妈每天都在火车站卖车票,我是帮手,会抬价。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把50元的票卖给人家80元。”“卖票很简单的,我只要小声说话,然后骗骗他们,就可以了。”“我现在帮家里赚了很多钱……”

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各种欺诈事件,让人们都呼唤诚信;未来的社会能否构建一个诚信的社会,决定于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但父母们却普遍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不仅如此,在证据二中,孩子还变成了母亲敲诈他人的工具,最后导致自己也无法忍受孩子缺失的“诚信”。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但正是一张白纸,则更需要家长们去好好地对待他们,因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

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第一污染源。孩子身上的优点或缺点,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家长必须对孩子不诚信的行为承担终身责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则顺利。失去诚信,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做学问弄虚作假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

一个社会失去诚信,必然导致社会危机,一个人缺乏诚信,必然无法在阳光下生存。现在的社会呼唤诚信,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的社会。讲究诚信,就获得了在社会中如鱼得水的名片。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呢?

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帮助孩子树立诚信,戒除欺骗等恶习。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于父母亲来说,这种播种就是家庭教育。在我们的每一件大小事情上,每一个行为举止上,每一个脸色上,都让孩子去感受诚信、学习诚信,这是一种身教。

第二,对孩子诚信的表现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出现一些欺诈和虚伪的苗头时要抓紧批评教育,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树诚信而戒欺诈。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配合反面教育,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正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讲诚信的丑恶现象。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有一种警惕性,懂得失去诚信就意味着犯罪。

第三,帮助孩子创造一个讲究诚信品德的小环境,净化大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事父母要管,要高度重视。另外,孩子接触和进入社会,当然也会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恶习,如人际关系中的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因此,必须教育孩子勇敢面对这些问题,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

当大家都渴望诚信时,诚信必然会回归这个社会。未来的社会更需要诚信,未来的社会更讲求诚信。帮助孩子学会诚信,就为孩子缔造了一张在未来社会通行无阻的名片。

小觑集体生活只会耽误孩子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人的圈子是小溪,集体就是大江,社会就是大海。人终究要回到社会中去,终究要做一个社会人。

因此,人要学会如何在大海中游泳,首先就要学会横越大江。如果能够在集体中应付自如,那么他在大海中也能够游刃有余。况且,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非得借助集体的力量,这就是现在人们非常重视的团队精神。但我们的父母对孩子加入集体,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还是存在种种顾虑和误区。

误区一:阻止孩子加入集体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出事,因此,很多父母总希望孩子尽可能多地跟在自己身边,以便及时照顾。但却不知道,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面对许多陌生的面孔,学会与他们进行交往和相处。父母阻止孩子加入集体,实际上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各种技能的机会。

误区二:对孩子的小集体持消极态度

孩子加入集体以后,很容易因为兴趣、爱好、地位,甚至老师的一次表扬,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就是通常所说的小集体。对于这种小集体,父母和教师很多持有消极态度。其实小集体只是比大集体小点,整体作用还是利大于弊的。

误区三:害怕孩子在集体中吃亏

鼓励孩子在集体中发挥领导作用,认为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但又不鼓励孩子为集体多作贡献,生怕孩子在集体中吃亏。

以上种种误区,是现实中家长对孩子与集体的关系存在的种种不正确的认识。总是不鼓励孩子参与集体中去,其实仍然是溺爱孩子的心理作怪,这对孩子的发展并没有好处。

至于小集体,历来遭到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反对,但出发点不一样。家长主要是怕孩子跟着别人学坏,老师则担心小集体损坏了大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实依据“小集体”在集体中的表现和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来区分,可以把“小集体”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中间型三种基本类型。但即使是消极型的“小群体”,也会有积极因素。关键在于家长会不会“兴利除弊”,以朋友式与孩子们沟通。肯定“小群体”的优点,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我们在一起,要促使大家都进步,同时选好小集体的带头人。至于误区三中,家长存在既鼓励孩子当干部,又怕孩子吃亏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怕孩子为了集体耽误自己的学习,一方面是认为孩子一味为集体做事,得不到什么回报,让别人占了便宜,仍是一种自私心理在作怪。

有一位小女孩在座谈会上说:“星期六,我组织我们小队的同学自带工具去班上大扫除,妈妈叫住我,对我说:‘你干吗这么积极?干活悠着点。’”这就是矛盾心态的典型表现。

让孩子早早地学会在集体生活,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从心理学上说,孩子有归属集体的需要,孩子往往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中得到快乐。如果长时间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产生抑郁情绪。

从社会角度,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集体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的发展离不开交往,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人全面发展的最有利的环境。一个人总是属于大大小小的集体的,割开个体与集体的联系,人就像离开水的鱼,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谁与集体的融合度高,谁就会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让孩子成为集体中的积极分子,既有利于集体的发展,也有利于孩子的进步,更有利于孩子日后在社会中发展。

如何帮助孩子融入集体,早日掌握在团体中、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技能呢?

首先,关心孩子,也要关心孩子所在的集体。家长应该经常了解班集体的情况,跟孩子一起讨论班上的各种问题,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参加班集体的活动。对于学校、班级召开家长会,家长应按时到场,对班集体开展的活动,需要家长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家长应尽力。家长多了解孩子所在的集体,就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提供了条件,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家长应支持孩子当班干部或承担一定的集体责任。职务不论大小,责任不论轻重,都对培养孩子的主人翁精神有好处,而且能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实在没有合适职务的,应鼓励孩子在每次班队活动中做积极分子,完成自己的任务——发言、表演、布置会场、准备东西——不做看客。

最后,当孩子在集体中遇到困难,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迅速给予指导和鼓励。孩子在班上的处境总有有利的时候和不利的时候,或者因为人际关系问题,或者因为活动角色问题,或者因为表扬批评问题,或者因为学习成绩问题,都会带来处境变化,情况变化。家长要了解情况,帮助孩子作出客观的分析、判断,既要看到有利因素,也要看到不利因素,指导孩子学会理顺关系,扭转不利处境。

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帮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就让孩子在未来的大集体——社会中取得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