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界之谜
46790900000012

第12章 岳飞是否有女名银瓶

在杭州延安路中段东侧的庆春路口,有一处古迹叫孝女井,井上覆有20平方米的古建筑孝女井亭。这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浙江宪台梁材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女儿银瓶为父殉节而修建的,至今古迹犹存。

关于岳飞女儿银瓶,在《宋史·岳飞传》中没有记载。但几百年来,银瓶的故事在杭州民间流传甚广。

据民间传说,岳飞有个女儿名银瓶,从小聪敏灵俐,而且很有个性,岳飞十分钟爱,教她学习武艺,把“岳家枪”传授给她。岳飞被害那年,13岁的银瓶亲去朝廷责问宋高宗赵构,可是无法入内得见,悲愤交集之下,就抱起岳飞赐给她的银瓶投井而死。

岳飞究竟有没有女儿?有几个女儿?银瓶是否实有其人?至今没有明确结论。

据有关史料记载,岳飞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安娘。孝宗时,岳飞冤案平反,“访求岳氏子孙,襁褓以上皆官之,女少者候嫁则官其夫。武穆有女安娘,其夫高祚,补承信郎”。(《银瓶征》)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承务郎岳珂(岳飞之孙)所上《忠武行实》二卷,“卷末备载忠武”家属,其中提到:“先臣安娘附诸子后,独无所谓银瓶者。”(《银瓶征》)关于安娘的记载,除上述外,在其他史料中很少提到,因此岳飞是否有女安娘,情况如何,无从查考。而在史料中更多的是关于银瓶的记载。

南宋词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大学宗文庙相传为岳武穆并记银瓶娘子。”这应是关于银瓶事迹的最早记录,也是银瓶的来源。清末学者、经学家俞樾在《银瓶征》里说:“按周密生于绍定四年,距绍兴十一年忠武王薨九十一年,为时尚近,而银瓶业已从祀,则可以释来谢诸人之疑矣。”

到了元初,岳飞女儿银瓶已正式附祀于岳王庙,元至元间杭州经历李全重修岳王庙,“庙塑王像,以其子云、雷、震、霖、霆附焉,后作燕寝,像王父母及王夫人与王之女号银瓶娘子者”。(《西湖游览志》卷九)

为银瓶正式表井、塑像建亭的是明正德十四年,浙江按察使梁材,把岳飞故第庭前的一口古井,即银瓶殉节处,正式题名为“孝娥井”。

清代以来,杭州地方各志对于银瓶事迹记载更多,差不多是每志必记,但主要根据元、明资料,未有新的发现,如清代学者方象瑛《谒忠武家庙纪》、民国年间钟毓龙《说杭州》等。

现在的孝女井和孝女井亭是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浙江按察使王凯泰重新修葺,井栏圈上题有篆书“孝娥赴义处”和“同治丁卯年王凯泰题”字样,覆在井上的亭呈方形,四面重檐翘角,石柱斗喫,具有清代建筑风格。

王凯泰在重修孝娥井时,经过了一番考证,在井旁树有真迹碑一方(现已遗失),但真迹碑并没有提出更加确切的真迹证据,不过是根据杭州司狱吴廷康“考定井址,具牍以请”,所据何在,亦未记详。

综上所述,岳武穆是否有女?银瓶是否实有其人,还是缺乏可靠依据,正如《银瓶征》的作者俞樾说的那样:“银瓶既殉孝岂不经御旨追赠,且岳珂为武穆孙而编《金陀粹编》中曾不一及之此,是一大疑案。”这一疑案至今仍无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