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46775500000009

第9章 牵肠挂肚的生活琐事——烦琐中的心理需求与满足(2)

丢掉是为了更好的怀念。当自己的亲人去世的时候,人们会把他生前用的一些物品焚烧掉,寄托自己对死者的无限哀思。人们把这种哀伤和痛苦一并交给岁月,让流逝的时光承载着他们的希望,让自己哀而痛,继而接受丧失这一事实,让客观上丧失了的物品和亲人永留心间。

把岁月典藏起来,等到渐渐老去的时候再拿出来重新享受一次那些已逝的岁月是一种美;抛弃旧物品,割舍过去,则是对精神的升华。

不要通过物品回避自己的感情

抛弃了旧物品不等于抛弃了感情。物品不见了,其实感情还是存在,对于自己不愿意再回忆的感情,不要选择抛弃旧物品来回避它,而是用心去改变它。

给自己留点回忆

生活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抛弃的,有的时候要留一些东西,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人是情感性动物,有些旧物品可以激起你内心的一些美好愿望,更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该舍则舍

生活中有些东西不能丢,但是有些东西该舍则舍。比如已经失去的恋人,对于他的物品,不要过于留恋,每天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抛弃这些物品,同时也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走出情感创伤。

我晚上总是睡不好,白天打不起来精神,而且,在周末的时候,我拼命地睡觉,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休息,但是睡觉不但没有消除我的疲劳感,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会越睡越累。

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睡眠能让疲惫的精神得到恢复。睡眠是一种无意识的愉悦状态,能帮助我们贮藏身体里的能量。良好的睡眠既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但是现在却发现,越睡会让人感到越累,永远也睡不够似的。

让人感到劳累的到底是我们的身体还是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这些都让我们加快脚步,希望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工作中,我们绷紧每一根弦,希望能抓住时代的脉搏,拼命地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努力地想把自己变成一个企业的核心人物,因为只有成为核心人物,才能被重用,也才不用担心被淘汰掉,社会的优胜劣汰让我们每天都殚精竭虑,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时代淘汰掉,总是想抓住那些东西,我们的心永远被这些东西纠缠着,每一刻都要把握住它们,甚至在梦中都不愿意抛弃它们,带着这些沉重的负担入睡,很难不越睡越累。

睡眠焦虑症也会让我们感到越睡越累。上床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睡不好或者睡不着,越想睡却越睡不着,这样的心理让我们焦虑不安,使身体也开始出现不适,更是难以入睡,这样我们似乎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每天我们感觉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其实,我们睡不好的原因主要是担忧的事情太多,也可以说想要的和怕失去的东西太多,担心这、担心那,把这些焦虑都放在心上,继而出现睡眠问题,出现睡眠问题后,又开始担心起睡眠问题,想着怎么能克服睡眠问题,在睡觉之前总想着要睡好,这种睡眠焦虑症让我们身心都感觉到劳累,越睡越累。

睡眠是我们生理上的自然需求,因此,为了能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良好的心情,我们一定要试着拥有良好的睡眠。

睡前一段轻音乐

音乐可以缓解人的压力,也能使人的心态归于平静,睡前给自己放一段轻音乐,会让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一种平静,能让自己产生一种睡意,时间久了,睡眠就会得到逐步的改善。

一杯牛奶

牛奶中的钾元素能使血液循环保持稳定,继而能促进睡意的产生,也能使睡眠安稳,洗牛奶浴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睡前一杯牛奶,让你的身心都健康。

愉悦的心情

保持一颗平稳愉悦的心情让自己很快进入睡眠状态。生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舍弃那些杂念,不要让生活的烦心影响到你的睡眠,一颗愉悦心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的。

总是喜欢吃很多的东西,又担心自己变得肥胖,不得已就会采用一些措施,把手伸进嘴巴里使劲抠,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心里才会觉得舒服。但是看见食物又开始想吃,总是管不住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摆脱食物的诱惑呢?

食物对人类总是会充满诱惑力的,看到食物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掉它。另一面,人们又希望自己保持身材,保持美丽,面对食物时,我们又会告诉自己不要吃它,它会破坏美丽的线条,让你的身体过于肥胖。但是很少有人能抵制住这种诱惑,于是,我们吃掉了那些食物,之后便是自己无限的悔意,立刻采取措施,却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食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有的时候食物还是化解压力、消除烦恼的一种手段。生活中,也能常见到这样的人,这些人在感觉到压力使自己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就会拼命地吃东西。心理专家称之为“食物安抚。”这些人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吃东西让他们感觉很美好,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对食物产生依赖心理,只要生活中有些让自己不快的事情,就会选择吃东西,使自己觉得生活是平静的,最后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见到食物就想吃,否则就会感到不舒服,开始管不住自己,陷入到食物当中不能自拔。即使非常饱的时候,见到食物还是控制不住想吃,食物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当我们对快乐失去感知的时候,找回快乐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我们的躯体受到刺激,让自己的躯体先感觉到快乐。而对躯体进行刺激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吃东西。吃食物的时候能让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愉悦,这种愉悦又刺激着我们继续进食。不断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刺激,身体就会习惯了这种刺激,就像条件反射一样,久而久之,就会爱上食物,成为食物的俘虏。

食物虽然让我们感觉很美好,但是过多的进食,则会对我们的身体不利,甚至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拒绝食物的诱惑

可以尽量在家里少放食物。因为没有,吃到嘴的机会就会小得多。不要在办公室的柜子里或者抽屉里放食物,这样就会帮助你摆脱食物的枷锁。

正确释放压力

食物不是缓解压力的有利手段。压力不能依赖食物缓解,要通过正确的途径来克服。比如,和别人交流,出去旅行,甚至一本杂志也可以暂时缓解你生活中的压力。

爱自己的身体

别的事物可能都会离开你,但是只有身体是你自己的,要学会爱护它,保护它。看到食物难以拒绝时,先想想你的身体,如果这些食物会给你带来严重的疾病,如肥胖、高血脂等,想想这些,也许就能缓解你对食物的渴望。

我是独生子,从小被父母管得很严,大学毕业后我在外地工作,隔几天他们就会给我打次电话,要求我按他们的安排生活,如果不听,他们就非常生气。但是如果完全照他们的话去做,我又觉得实在太累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独立自主不但是必须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一个人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情是很可怕的,就像思想上的奴隶,没有自由,一切都由别人来决定。

一般而言,在自然状态下16岁以后,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并向父母索要一些空间和自我做决定的权利。开始,父母不放心,会亦步亦趋地指导着。但慢慢地,孩子会赢得父母的信任,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到了20岁,孩子开始对家庭事务发表看法。由于孩子总会比父母更能适应现实的社会,结果是父母全方位地接纳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决策人,而不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当然,父母由于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尽管让出空间接纳孩子相对新潮的生活,但仍然会有些不适应。等孩子长大离家后,父母回归自己习惯的生活,也让孩子在全新的世界里展翅飞翔。

假如你在离家前总是让父母很操心,那么离家以后父母变本加厉地想操控你的生活就不奇怪了。当然,也会有些特例,有些父母通常还把成年子女当小孩子,他们往往通过威胁或在你心中制造罪过感,如“你怎么会这样自私呢?”“如果你真在爱我,必须”等,这样你不但不能离开还得顺从这种关系,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讹诈,也是一种操纵他人的强有力的形式。他们知道子女脆弱的地方,知道怎样让子女顺从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同时知道子女逃不掉这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子女,心里往往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对人的信任度也可能较差,遇到问题老是自责。

有的父母对孩子产生深层依赖,但自己觉察不到,把这种依赖投射在孩子身上,总认为孩子幼稚,依赖着自己。这是一种自我求证的过程,由于父母内心已经先行认定孩子是依赖的,就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证据。依赖孩子的父母通常有这些表现:缺少自我价值,孩子是他们唯一的价值;不能容忍隐私,包括进入孩子的私生活;习惯替代孩子思考,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张。通常,这样的父母会感觉,没有孩子,生活就不再有意义。

如果你的父母是这样的话,以下方法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不要和他争吵

争吵会激你说出让你后悔的话,你的父母会用你说的话让你产生罪恶感,并由此控制你。

不要马上就答应他的要求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在情急之下答应了父母的要求,可是冷静下来才意识到这个要求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无论事大事小,都不要马上答应。

干扰

必须每周定时打电话,告诉父母你最近的生活与身体状况,否则父母会担心得吃不好睡不香。这样,你就主动“改写”了父母打电话的行为意义,从而控制电话会大大减少!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董卿的一句“马先生的儿子马季”的口误让她顿时成了仅次于小沈阳的热门人物。当时,董卿并不知晓,还是无意间看到朋友的短信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为什么人会发生口误这种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