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出了一些不当的行为,如,总是说三道四、不敢讲真话、自我虐待、厌食酗酒等,自己也知道错了,但下次还会犯,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其实是因为人们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剖析,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哪种心理才这样做的。
生活中,总能碰到一些人,喜欢对他人说三道四,评头论足。这几乎成了他们的癖好,每天不对别人评论几句,他们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那么,在他们尖酸刻薄的评判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心理呢?
批评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有些人却对批评他人过于热衷,甚至把评判他人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有的还以法官自居,毫无根据地对他人进行宣判。其实这些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下意识的恐惧,他们害怕别人把自己当作评判对象。法国精神病科医师姚兰德·甘纳可·玛亚诺贝指出:“我们对他人进行评判常常是对自我的映照,而且主要是在个人形象上面。”评判他人是一种自卫行为,他们害怕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不敢面对自己的另一面,评判他人亦是在保护自己,防止他人去发现真相。
法国认知心理学学者让·考特欧认为,评判他人是完美主义的表现,完美主义者包括积极的完美主义者和消极的完美主义者。积极的完美主义者通常会鼓励他人不断进步,而消极的完美主义者则会不停地批评他人,看到的总是事物坏的一面,总是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缺陷,而他们也永远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
心理医师阿里亚娜·阿纳斯塔波罗则认为,童年时的教育方式导致人变成了“评判强迫症”者,对他人的要求过于苛刻,正说明了自己的自卑,对自己缺乏自信,通过批评他人来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而这种自卑是由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造成的。这种人可能在小时候时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和指责,如“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做,你怎么这么笨呢?”习惯了在别人批评的环境中生活,慢慢自己也就形成了批评他人的价值观念,并通过批评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
再者,批评者也可能是缺乏被爱护的感觉。例如,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给他们设定的目标时,便会遭到父母的指责,使孩子感觉自己得不到爱,在潜意识当中也对自己进行错误评价。同时他们也会把父母给予自己的评价看作对他人评价的标准,拿着这个标准对周围的人展开评判。还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对他人做否定评价源于忌妒心理,否定他人的同时好像在赞美自己,进而使自己得到满足。
但是,对他人说三道四、胡乱评判往往会使自己走进人际交往的死胡同,因此我们应该跨越这个鸿沟。
打开心灵,开放自我
我们应该打开心灵,多倾听,多交流,让自己走向外部世界,理智地对待他人,不要随意下判断。
承认错误,敢于评判
我们要善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把自己放在强大的位置上。同时要敢于评判,但评判要有理有据,让事实说话,不能凭空捏造。
早晨不喜欢起床,吃完饭后就吃水果,一整天都在屋子里待着,也不出去锻炼一下,有人明明知道这些都是坏习惯,对自己的健康不利,却不知道怎么克服。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多多少少有一些不良的习惯。而且我们也知道这些习惯会影响到健康,需要改掉这些习惯,如吸烟、赌博、酗酒等。然而,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选择放纵自己,让习惯一点点根深蒂固。
坏习惯总能给人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如当女孩子吃甜食的时候,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生理需要,有的时候更是一种心理需要。秀体瘦身咨询公司的体重管理专家金山说:“很多女性爱吃甜食,纯粹是种心理需要,借此缓解焦虑,或者给辛苦工作时的自己一点奖励。因此食物就是一种安慰剂,何况咀嚼和血糖升高,也会带来愉悦。”可见,坏习惯就像一块美味的大蛋糕,愉悦的不仅是嘴巴,还有心理。
条件反射强化了我们的坏习惯。当我们想做某件事情时,总是以现有的经验出发。如接电话的时候,总是习惯用一边的耳朵去听,因为人们会下意识地去选择已有的习惯去做。习惯让我们保持了身体的某种机制的运行,在这种机制的惯性下,就会不假思索地将事情做完。正如安·格雷贝尔所说:“习惯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记忆,保留在大脑中,当触发习惯的绳索一出现,就像枪支被扣动了扳机一样。
”习惯的力量让我们按照已有的思维去做事情,就像正在宣布戒酒的人看到酒就会拿起来喝掉一样,虽然他正在努力地戒酒。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还是可以改变的,一个新的习惯能够取代旧的不良习惯,这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每天改变一点点
习惯一下子全部改掉是很难的,可以选择循序渐进的方法。一天改变一点点,这样对每个人来说不是很难,只要每天改变一点点,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把坏的习惯改掉,如有酗酒的习惯,每天都选择少喝点,慢慢地离开酒。
制订计划
制订一个计划,每天改变多少,要克服什么样的习惯。把计划粘贴在墙上,让自己随时都能看到,这样能增添克服不良习惯的决心。也能受到其他人的监督,在其他人的压力下,改变习惯的意愿就会相对强烈一些。
给自己一定的惩罚
对于自己的不良习惯,要下决心改掉。当再犯时,可以选择给自己一定的惩罚。如有酗酒的习惯,当想再次喝酒的时候,可以罚自己写检讨,或者闭门思过等。
人们通常会在开口时把想要讲的话吞掉一部分,因为他们担心被拒绝,害怕被否定。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独立,可实际上,总是受他人的影响,无法独立思考,不敢讲真心话。为什么人们不敢把自己的真心话说出口呢?
达尔文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每个人都很聪明,聪明到可以成为发明家,但却没能创造出任何东西。”这里说的就是人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喜欢顺从群体的意见,丧失独立思考只会抑制人的潜能。
独立思考与人的自信心有关,当代心理学家埃尔文·贾尼斯认为,群体的影响力会导致个体倾向性的增强。一群聪明人在一起,反而会做出一个很糟糕的决定。
当人在做判断时总是会参考一些权威人士或者前辈们的意见,他们的意见总是会左右你的想法,这时你就需要用坚定的自信心来分析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自信心是独立思考的基础,社会进步需要人们的独立思考,需要个人独一无二的观念,只有个体的标新立异才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生活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形成印象、作出判断,不敢讲真心话,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当个人受到大多数人的影响时,就会对自己的想法、行为产生怀疑,随即调整自己,尽量和他人保持一致。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说服术和影响力研究权威罗伯特·西奥迪尼提出,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
大胆说出真实想法可以给自己赢得好人缘,心理学家指出,去掉那些多余的掂量,直接表达心意,反而能促进伴侣间的沟通,使双方的关系更为亲密。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安娜·库恩指出:“批评一种观点和批评一个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与人辩论并不会影响到你的宽容和谨慎。”心智成熟的人会容忍他人的辩论。独立思考会让人魅力四射。
不管工作还是学习,独立思考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要努力克服他人的影响,试着讲出自己的真心话。
听听内心的声音
不要惧怕权威,敢于挑战权威,伟人也会犯错。学会与父母或上司平等地交流,不要违心地去附和他人,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问问自己的感觉。
别老琢磨别人
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揣测别人的想法上,把精力用于分析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上,想想你的做法是否符合逻辑。
敢于说出口
试着练习说“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或者“你觉得这样,”或者“你有没有考虑到,”把自己的建议说出来。
你怎么又迟到了,总经理愤怒训斥着刚进门的小张。小张也低着头,很无奈地想着,我为什么总是迟到呢?在睡觉前明明提醒了自己很多次了,为什么总是不管用。
守时的人无论在何时都会守时,他们总是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约会的地点,但是世上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总是迟到,守时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一件十分难以办到的事情。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会场,总是能见到慌慌张张赶过来的人,时间对于他们永远是紧迫的。堵车、遇到意外、记错时间,都成为他们迟到的借口。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迟到呢?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认为:迟到者的共同特点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因为还没有到,别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想着自己,这种感觉是美好的,从而感觉似乎自己比别人重要。一般喜欢迟到的人往往都有自恋的倾向,迟到对自恋的人是一种游戏的诱惑。自恋的人总是在期盼着别人想着自己,那么在约会的时候,作为缺失的对象,别人一定是在期盼着自己的到来,这样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成为别人渴望的对象,从而显示出自己高人一等,优越感也就油然而生;而迟到者也会逐步爱上这种感觉,以后就很难做到守时了。
人的恐惧心理也是造成迟到的原因之一。躲避恐惧是人的本能反应,当人们害怕做一件事或者不愿意做时,会很自然的选择避开它。例如,不自信的人出去求职,他们害怕面试被淘汰,从心理上他们不愿意去面试,所以他们就会拖延时间,想逃避可能会出现的“挫败感”。等到不得不走的时候,可能赶到现场时,他们已经迟到了。
有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显示自己的控制欲,有的人会选择迟到。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领导者或者重要人物总是最后一个出现。因为,在等待别人的过程中,人会面临一种痛苦或者一种焦虑。只有当等待的人出现时,这种痛苦才会消失。迟到者似乎帮助人们解脱了这种痛苦,这也就向人们展示出了一种权力,只有我才是最重要的。
但不管是何种理由迟到,总是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影响。那么,如何做一个守时的人呢?
了解你迟到的性质
当你迟到的时候,会不安吗,在路上会着急吗?如果你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很可能是把迟到看做一种乐趣,当作体现你权力的手段,那么,就要去克服它、消灭它。
学会安排时间
为了摆脱迟到,做一个时间表,把这个时间表放到家中最显眼的地方,而且严格按照时间表上的规定去做,不能更改,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守时的习惯。
请家人朋友帮忙监督
向家人讲明情况,也宣布一下自己的决心,制订详细的计划,请家人朋友在有重要约会时及时监督自己,提醒自己要注意时间,当自己有了一定的进步时,让家人朋友给自己一点鼓励。
这件衣服我一定要88元买,出门时一定不能忘了拜菩萨,昨天做的梦好像不太好,要找一个能解梦的人问问,快要高考了,我要去算命先生那里算一算,好像很多人都比较迷信,这是为什么呢?
迷信多指人们对某些事物迷惘,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但又对其深信不疑。迷信始于古代,古时候,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很多自然现象都无法解释,面对未知的空间,人们不自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慑服于神灵,并对此进行膜拜,习惯传承下来,就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迷信源于对偶然的恐惧。人们都有一定的思维定式,可以想象出,由于人认识的局限,当一件事在特定的环境里发生了,又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好和特定环境联系起来,认为是自己触犯了某条天规,而诱发此现象。如晚上做梦的时候梦见自己的牙掉了,结果还没有睡醒的时候,就有人通知你,说你的某个亲人去世了,你就会无意识地将梦见掉牙这件事和自己的亲人去世联系起来。事情过后,你会把你的经验告诉别人,可能别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结果,就会把这种偶然定位成一种必然,所有的人就都开始接受这种思想。
古代人迷信是由于认知的局限,但是现代人有着足够的认知能力,为什么还如此地热衷于迷信活动呢?现在人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迷信是由于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没有足够的判别能力,分辨不清事物的本质,因此对某些事物发生了特殊的爱好,也因此沉湎于其中,深信不疑。
另外,由于社会快速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人们无法化解由压力带来的焦虑,就会把这种焦虑转移,而大多数的焦虑就转化成了迷信,因为迷信和祈祷能让心灵归于平静。也可以这样说,人们越是感到焦虑,就会越迷信。如面对风险,又无法左右这种风险时,难免会产生焦虑,继而就会选择用迷信对抗焦虑。如当爱情遭遇挫折的时候,多数人会去跪拜菩萨,希望菩萨能帮助自己度过磨难,但爱情顺利幸福的人,却很少有人去拜菩萨。
迷信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想改造世界的一种美好愿望,也是人类的一种智慧。一点点的迷信不会妨碍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反还能帮助我们解除心灵上的困惑,但是,一味的迷信,则可能导致神经质的出现。
给自己一些安慰
一些小小的迷信不是什么大病,而且也有可能帮你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那么就宽恕它,也宽恕自己,不必去在意自己的想法。
撕掉迷信的面纱
如果你觉得自己越来越迷信,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什么事情都想着和神灵、天意有关。这时候你就要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并寻找科学的方法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
求助于心理医生
如果迷信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感觉越来越痛苦,一旦停下来,自己就会陷入到巨大的恐慌之中,那么最好求助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尽快摆脱困惑。
随着年纪的增大,亲人们也一个个开始远去;童年里的很多建筑也开始改变了,不见了,甚至是有一部分记忆也已经消失了。丧失,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伤感在所难免,怎么样才能不为那些“丧失”伤感呢?
丧失是生命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而且每天也都在丢失一些东西,有些对我们的生活无关痛痒,也引不起我们的关注,但有些东西却会让我们心痛不已,尤其,是心爱的人的离去,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