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好的执行者
46775100000018

第18章 执行有方,忙要忙到点子上(6)

传说古希腊的一位国王想给自己制一顶纯金的皇冠。金匠把制好的皇冠献给国王以后,国王把阿基米德召了进来,要他检验一下这顶皇冠是不是用纯金制造的,但是不许损坏皇冠一丝一毫。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很长时间,仍然没有找出解决办法。

一天,阿基米德在浴盆里洗澡,当他身体浸入水中之后,突然感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这使阿基米德意识到水有浮力,而人受到浮力,是由于身体把水排开了。他高兴极了,一下子从浴盆里跳了起来,穿上衣服就跑出去手舞足蹈地高喊:“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阿基米德立刻进宫,在国王面前将与皇冠一样重的一块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放在水盆里,只见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阿基米德自信地对国王说:“皇冠里掺了银子!”

国王没弄明白,要阿基米德解释一下。阿基米德说:“一公斤的木头和一公斤的铁比较,木头的体积大。如果分别把它们放入水中,体积大的木头排出的水量比体积小的铁排出的水量多。我把这个道理用在金子、银子和皇冠上。因为金子的密度大,银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样重量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放入水中,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少。

刚才的实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多,说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密度小,从而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金匠因此受到了惩罚。

所以,在工作中,不要怕任何问题和困难,要知道,凡事必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我们努力去想办法,找方法,每一个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一次解决,不要寄望下一次

“一次性解决问题”、“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工作中,有些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很多人由于没有经验、不够细心,经常出错。

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很多员工因为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结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最后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

还有一些员工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例如,某台机器出现异常,维修人员往往只是简单检查一下,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从来不进行深入彻底的检查,等到出现大问题就后悔莫及了。

某人代理一家玩具厂的外销业务,产品进入日本市场一直很顺利,厂家赚了不少钱。后来,厂家加工玩具时偷工减料,被日本客商察觉,提出退货。

于是,厂方和日本客商谈判,希望看在多年合作的情分上不要退货,而且改用的内填物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消费者也不会拆开玩具看。

日本客商不同意这种说法,而是认为合同规定的材料不应更改,如果把劣质的产品销到日本,被消费者发现,他们不会原谅我们,不仅不会买,以后连其他产品都会拒绝购买。

那些玩具被全部退回来,由玩具厂重新拆开加工。单此一项,就损失了50多万元。

重新加工好的产品出来后,日本客商提出改变检验办法,提高了抽查比率,委派一名管理人员驻厂监督。

厂方觉得这是小题大做。日本客商说:“我们已不是合作伙伴,我们所做的仅是履行最后两个月的合同,保证产品的质量。”

厂方觉得事态严重,多次道歉并和他们协商,但对方解释说:“在日本,你只要欺骗别人一次,就没人再和你打交道。做错了事必须要受到惩罚。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没有人相信你以后怎么做。”

听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因为任何人都可能犯错。但是,事实是残酷的,有些时候,机会只有一次,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好,就不会再有第二次。

可见,只有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你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例如,一家饭店,如果有一次,你待顾客不周,或是怠慢顾客,再要赢回他们的好感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件事必须第一次就做对,没有人愿意为你的失误二次埋单。

对每一名员工来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获得机遇的第一步。相反,你第一次若是做不对,就很可能在职场上被踢出局,从而失去了机会。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职场上需要这样的员工,商场上需要这样的合作伙伴。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人,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是值得信赖、受大家欢迎的人。

如果你有能力,业绩却远远落后于他人,不要疑惑,不要抱怨,问问自己是否能把工作进行到底,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你无法取胜的原因。

对于任何一件工作,要么干脆别动手,要么就有始有终,彻底完成。记住,对任何事情,要么不做,要么一次做好。

日事日毕,别把工作留给明天

制订每天的工作进度表,记下事情,定下期限。每天都有目标,也都有结果,日清日新。

工作中,当你随意拖延某个项目,或者计划“一旦……”就开始某项工程时,你就为自我延误“打下了基础”。寻找巧妙的借口,或有意忙些杂事来逃避某项任务,只能使你在这种坏习惯中越陷越深。今日不清,必然积累,积累就拖延,拖延必堕落、颓废。延迟需要做的事情,就会浪费工作时间,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工作压力。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时间限定,就如同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只有懂得用时间给自己压力,才能按时完成。在众多的企业中,海尔就是日事日毕的一个典型代表。

海尔在实践中建立起一个每人每天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清理、检查的“日日清”控制系统。案头文件、急办的、缓办的、一般性的材料的摆放,都有条有理、井然有序;临下班的时候,椅子都放得整整齐齐的。

“日日清”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事日毕”,即对当天发生的各种问题(异常现象),在当天弄清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问题积累,保证目标得以实现,如工人使用的“3E卡”,就是用来记录每个人每天对每件事的日清过程和结果的;二是“日清日高”,即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不断提高,要求职工“坚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平就可以提高一倍。

对海尔的客服人员来说,客户对任何员工提出的任何要求,无论是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责任人都必须在客户提出的当天给予答复,与客户就工作细节协商一致,然后毫不含糊地按照协商的具体要求办理,办好后必须及时反馈给客户。如果遇到客户抱怨、投诉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要及时汇报。日事日毕是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的重要条件。

今天,沃尔顿提出的着名的“日落原则”仍然指引着沃尔玛人日清日毕,而不是等到第二天。日落原则是这样说的:“在这个忙碌的地方,大家的工作相互关联,‘日落前完成当天的事情’是我们的做事标准。无论是楼下打来的电话,还是来自国内其他分店的申请需求,我们都应该当天答复每一个请求。”

联邦快递曾在其公司网站上张贴了几则故事来阐明其核心理念:隔日送达。

一天,公司的一个驾驶员克劳尔来到美国铝业公司装运一批必须当晚运出的车轮,然而,车轮的重要部件之一要很晚才能运到。克劳尔没有等待和观望,而是积极帮助安装,并为车轮加上润滑油,使得这批车轮得以按时运出。

在一次出班中,史蒂芬驾驶的货车过热,他通过不断给散热器加水完成了运输任务。回到运输站后,他将另外一批待运的包裹装上另一辆货车,但这辆货车也抛锚了,于是,史蒂芬向一位客户借了一辆自行车,将联邦快递公司的板条箱放入自己的背包里,然后将包裹装入其中。在炎热的天气里,史蒂芬踏着自行车,在陡峭的山丘上上下下,共行进了10英里,最终运完了自己负责的货物。然后,他又徒步行走了2.2英里去装运另一批货物。

联邦快递员工的核心理念是隔日送达,隔日一定要送达,无论碰到什么麻烦和问题。

“日事日毕”能够赋予我们责任感和高效率,使我们不仅勇于为各种活动、情境或感受承担责任,也能为取得预期的业绩承担责任。当你将责任、效率的理念与取得更好结果这一目标相结合时,你就为个人及企业的行为亮起了一盏指路灯,你的明天也将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