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好的执行者
46775100000017

第17章 执行有方,忙要忙到点子上(5)

于是,时不时的,小郑就提些酒菜,到王师傅那里喝两盅,在与王师傅的谈话中,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严总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严总平时只有下半周在公司等,一来二去,将对方的情况摸了个透。

一天,小郑又提着酒到传达室找王师傅。一见面,王师傅就笑着说:“你这次又要白跑了,严总开会去了……”

小郑忙问怎么回事。原来,严总今天到工商局去参加一个表彰大会,大会的主题就是“重合同、守信用”。在会上,作为这方面的模范公司,严总要做发言,而且还有当地媒体做现场报道。

了解这些信息后,小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向王师傅借了纸笔,快速地写了几行字,就直奔工商局去了。

到会场的时候,严总的发言刚刚到最精彩的部分,市内几家着名媒体的摄像机、闪光灯都对着他,讲台上的严总神采飞扬。

突然,严总看到了小郑,不禁有点发慌:怎么在这个时候见到他?

严总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已经出了一身的汗。小郑悄悄移到他身边,轻轻说道:“严总,您的发言真是太精彩了,在本市的老总中您绝对是最守信用的一个。您看我们公司那笔余款是不是……”

严总立刻道:“你放心,回公司就办这件事。”

“哎,我就知道严总是言出必行的大老总!”小郑不动声色地说:“不过您今天这么忙,麻烦您就太不好意思了。这样吧,您只要在这个条子上签个字,余下的事交给我就行了。”

说完,小郑将早在传达室就写好的那张纸拿了出来,铺在严总面前,顺手将笔也递了上去。严总看了一眼纸上的字,不由笑了出来,横了小郑一眼说:“还真有你的……”大笔一挥,签上了名字。

小郑带着这张纸,回到严总的公司,然后和对方的财务一起到银行,将余款金额划到了自己公司的账户上。

那张纸上到底写了什么,竟有这么大的威力?

原来,小郑写的是:拖欠××公司余款时间过久,务必在今天将余款结清!

严总公司的财务看到这样一张字条,怎敢拖延?

小郑凭借这份功绩,不仅在试用期未满的情况下破格转为正式职员,并且给上司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发展铺垫了一条闪亮的路。

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就是敢于承担责任;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就是永不放弃;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就是锐意进取。

要事第一,要务优于急务

工作中,并非所有的拖延者都是不负责任、懒散懈怠的人,相反,在拖延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工作勤勤恳恳。他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对工作分不清轻重缓急,弄不清自己该先去做些什么,时而做做这,时而做做那,结果是什么都没做成。

对于这样的员工来说,在所有他要做的工作里,他很难说出一个“不”

字,因为他分辨不清楚一件事情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不管碰到什么事情,他都会付出相似的时间和精力。而结果是,他总是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但却没有办法完成,所以他只好不断地拖延。

的确,工作需要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工作做到位,避免拖延。

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许多人通常不知道把工作按重要性排队。他们以为每项任务都一样重要,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然而懂得安排工作的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通常会按重要性顺序去展开工作,将要事摆在第一位。

刘丽是某私企经理秘书,几年前刚进公司时,刘丽做事总分不清主次,每次经理布置工作时,她都认真记录,可到具体执行时便因种种原因“走样”:不是丢三落四,就是缺东少西。

有一次经理出差,临走前让刘丽起草一份重要的发言报告,以备他一周后回来开会用。刘丽认为时间很充裕,可以慢慢准备。其后几天,刘丽只管忙着处理其他日常事务。转眼到了第6天,刘丽突然想到,经理第二天就要回来了,可报告还没开始动笔,不巧的是,刘丽这天的事情又特别多,上午要替经理参加朋友的开业庆典,下午又要接待已提前预约的客户。

等一切处理妥当,已临近下班,刘丽只好准备回家连夜赶写报告。当刘丽坐到电脑前开始写报告时,却突然发现,有些背景资料忘记带回家了,这可怎么办?第二天,刘丽只好一早就冲到办公室狂赶报告,总算在经理上班前勉强把报告写完了。

开完会后,经理把刘丽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质问她这一个星期的工作状况,然后严肃地说:“你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什么交出这样没水平的报告,甚至还有一大堆错字?”刘丽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老老实实地讲述了报告的完成过程,等着被“炒鱿鱼”。不料,经理长叹一声说:“你们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有热情但不够成熟,做事情完全分不清主次先后。”

随后,经理一笔一画在白纸上写下10个字:“要事第一,要务优于急务”,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刘丽:“秘书的工作很琐碎,但是一定要分清主次,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要事第一的观念如此重要,但却常常被我们遗忘。我们必须让这种重要的观念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每当一项新工作开始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我们应该花最大精力重点去做的事。

然而,分清什么是最重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工作中,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紧急的事情视为重要的事情。

其实,紧急只是意味着必须立即处理,比如电话铃响了,尽管你正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得不放下手边的工作去接听,它们通常会给我们造成压力,逼迫我们马上采取行动,但它们却不一定很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事情呢?通常来说,重要的事情应是那些与实现公司和个人目标有密切关联的事情。

根据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将每天面对的事情分为四类:重要而且紧迫的事;重要但不紧迫的事;紧迫但不重要的事;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在工作中,只有合理高效地解决了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我们才有可能顺利地完成其他工作;而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则要求我们应具有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凡事必有其解决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你是否经常被各种应接不暇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呢?你是否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觉得进退维谷、束手无策呢?

此时,你千万不能只坐在那里盯着问题发呆或是置之不理,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努力地去想办法,相信问题就一定能有其解决之道。

在IBM公司,全球所有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想)。这个字的精髓,是IBM的创始人华特森创造的。

有一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华特森一大早就召开了销售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气氛非常沉闷,没人说话,大家也显得焦躁不安。

这时,华特森站起来,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我们缺少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地去思考,要记住,我们都是靠思考赚得薪水的。”

从此,“Think”成为了华特森和公司的座右铭。

一家建筑公司在为一栋新楼安装电线。在一个地方,他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条20米长,但直径只有3厘米的管道,而管道砌在砖石里,并且拐了五个弯。他们开始感到束手无策,显然,用常规方法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后来,一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主意:他到市场上买来两只白鼠,一公一母。然后,他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轻轻地捏它,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公鼠听到母老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找它。

公鼠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拖着跑。因此,人们很容易地把那根线的一端和电线连在了一起。就这样,穿电线的难题顺利得到解决。这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也因此得到了同事们的喜欢和老板的嘉奖。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用大脑想方法,用智慧去工作。我们在工作时,不单要用手去做,更要用脑子去想。不管工作有多忙多困难,都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好好想一下,只要努力去想就一定能有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