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上的青春,终将长成最好的模样
46774900000006

第6章 总有一个梦想,让你选择坚强(2)

我们常感到自己在过着并不理想的生活,以至于嘴里总嚷着无数的“如果……我就可以……”。二十刚出头的我们,热切拥抱改变,容易被鼓舞,更容易被别人的故事触动心扉,勇往直前拼了命努力,也试图毁坏现状,不顾一切出走。然后呢?最终仍没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寻找下一个“如果”。

心理学有一个观点,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预测是有偏差的。我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们会错误地预测自己谈过一场浪漫的恋爱,收到礼物,错过选举赢得比赛,和被误解后的感觉。”一位苏格兰诗人写得恰到好处,“当一种感觉存在的时候,他们感到它好像永远不会离开;当它离开以后,他们感到它好像从未来过;当它再回来时,他们感到它好像从未离开。”

这样的感觉,就是此刻的我们:一无所有,理想生活很缥缈。

乔蒂是个在广州工作的西班牙人,三十出头,收入不菲,有个中国女朋友。他总充满怜爱地对我说:“你就像是十年前的我。其实,现在的我很羡慕你。”我几乎就要跳起来,你羡慕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你有房有车有好工作,女朋友温柔可爱。而我,家里连宽带都没有,因为未必知道可以在这个城市久留,凡是与“一年的合同”相关的,对我来说都是奢侈。家里的杯子都是一次性的,连衣服都不太买,只为了卷铺盖搬家时方便一些。

乔蒂打开他公寓的窗,灯火阑珊的广州尽收眼底,夏天的热气向人袭来,他笑着说:“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二十出头的你,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对了,你不是说在上周的沙发客聚会里见到一个美国人吗?他三十多岁,卖了自己的公司,拿这笔钱来到中国四处周游。”

安全感,和年龄真的有关吗?如果三十岁的时候,还能做到这样义无反顾去做想做的事情,那么现在,二十出头的我为什么要在乎这“幻觉”呢?

在成长的路上,我就像当代很多同龄人一样,不屑于很多东西,看不惯很多现象,不满于社会的诸多规则。我们这一代人,都会为了那些某二代的特殊待遇拍案而起,为筹集医疗费的穷困家庭同情落泪献出微薄之力,为冷漠麻木的路人诟病如今世道不正。我和同龄人的看法不一样,并不是中国的新一代没有理想,而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以至于只能追求“止痛”而非“医治根源”。今天捡起了这个理想,群起而攻之;明天就又发现新的燃点,“关注就是力量”,一波波看似汹涌的集体思辨甚至是网络暴力,出发点是好的,其中的一些思想也是好的甚至是会带来社会变革的,但问题就在于我们都忘记了“改变=过程”。

开启时间的“魔法”效应,被动而消极的“熬”于事无补。熬日子是会有惯性的。熬高考,熬大学,熬工作,习惯了熬一切,等待一个幻想中的白马王子出现拯救自己的时候,结果熬惯了,和白马王子一起过日子,也成了熬。

真正在过时间的人,是用心感知每一分每一秒,脚踏实地过着此刻的生活。纵使一切都不尽如人意,纵使由心底感觉痛苦,一个能在烂摊子面前把线索一点点拾起,耐心做好该做的,把成败置之度外的人,其实更容易一不小心就走得很远。那么,他所完成的任务,所成为的自己,所得到的成就感,都是刻在骨子里平实而非耀眼的快乐。

人间是非富贵都太渺小了。想起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葬礼上有人问死者朋友:“他留下了多少遗产?”对方回答:“他什么都没有带走。”

二十多岁一无所有的我们,其实最有力量去拯救社会。比起更多人,我们早已经在伤痕累累的路上懂得,其实真正的成功,并不是拥有什么,而是这一段路我们曾用心走过,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感动和故事。高考的时候,认真做过习题;工作的时候,在岗位里做出自己的贡献;下班后,做无关紧要的小事却温暖了陌生人;恋爱中,关爱对方共同成长;在家里,懂得感恩,经常沟通与陪伴。也许,我们并不能成为历史里“揭竿而起”的革命者,但至少,我们还有能力去持续地做些事,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夜晚就一定会睡得很安稳,早晨伴着闹钟也就有了万分动力。

那些温暖而可爱的小事,就是成功。

“只要你跨出第一步,就离成功不远了。”可当你真的激动地辞职旅行也好,开店也好,并不意味着成功真如这句话所说的“不远了”。其实,远着呢!

坐飞机久了,就会知道其实飞机起飞冲上云霄只是一瞬间的事。真正把你带向远方的,还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起飞的过程固然令人难忘与激动,透过机舱你可以看到陆地越来越小,云朵越来越近,突破云层之后,就一路只是无聊的白茫茫一片。

原来,“成功”一点都不难,甚至很快。看起来很美的事物,接近后,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美。最终我们都能抵达目的地,但拥有的,其实是不同质感的“远方”。

我们渴求改变,想要变革社会,更想要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事实是今早付出了一点努力,今晚就立刻想要检验回报。忽略了过程和“旅途”,失望是在所难免的,这年头,立竿见影的要么是丰胸硅胶,要么就是地沟油。

二十出头,世界还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我们能做的,或许目前只是独善自身。每一个小理想的实现,都是对于未来改变社会的练习。所谓的改变,固然是痛苦的,并不是换条路走,就心情爽朗一路绿灯,更多时候,带来的可能就是更深的迷茫和痛苦。唯有经历后,改变才能带来巨大的效应。

和坐飞机一样,时间才是奇迹的钥匙。

其实说到底,自己也不过是在梦想路上不断跌倒、满膝盖是血的行者。

平实而温暖,我没多大的出息,只想做这样一种不耀眼的人。

或许半年后的自己,又到了新的“远方”,做起了不一样的事情。但我相信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在过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即使不是,我也在成为有资格的人的路上。

梦想,请你晚一点实现。我想要更有资格地拥有你。

没有迷惘的青春是荒凉的

L罗西

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谈到最多的情绪或者心态,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迷茫。

有人很写实:我现在读大一,父母让我考研,我不这么想,我一直想创业,但感觉现在的我什么都没有,未来很渺茫,我该怎么做?有人很文艺:

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问题集中在二十二岁左右,面临大学毕业,真正要单飞了。二十二岁的荷尔蒙,包括轻狂、迷惘、忐忑、挣扎……

青春特有的迷惘,说明你有强大的生命力与不安分的心。像心电图,有起伏,忐忑,才正常。若一帆风顺成直线,就证明你“挂”了。难过的时候,原谅自己,你只不过是一个人而已,没必要把自己看得那么坚不可摧。

能力与阅历,都是我们要的。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你。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是抬头看天,看到蔚蓝与辽阔;一种是低头看地下的淤泥,看到的是杂乱与麻烦。或疯狂或迷惘,青春的色谱绚烂而丰富,可以单纯但是不要单薄,没有迷惘的青春,要么很假,要么很荒凉。

优米网在微博里搞了个句式接龙:我不是xxx,我不会xxx,我只要xxx的梦想。在青春年少的年代,常常无法豪迈地说“我是什么”,而是一句否定句“我不是什么”,这有些悲哀,不过,也很励志,毕竟青春不轻易服输,因为我们有时间的成本和理想的资本。应者云集,大家都用“我”造句,自我鼓励。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但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说“我不行”!

如新精英生涯发展中心的佟海宝造句:“我不是奥特曼,我不会拯救地球。我只要做我自己,和与众不同的梦想。”更多的人喊着“我不是sheldon,我不会三国杀”“我不是刘谦,我变不出梦幻”……总之,我不是你想的那么坚强,我只要坚持照顾好自己的野心就是我的梦想。

“天增岁月人增肉,春满乾坤肉满身”,洒脱的“地主小豆”在微博里写道:2005年的我,本命年,刚毕业,过得非常不好,感情乱七八糟,工作稀里糊涂。无数次坐在出租房门外楼梯间哭……并不爱哭的我,眼泪在那一年里都快流干了……当时,一年搬七次家换三份工作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反而好同情那时的自己;更惨的是第二年还动了大手术,男友那期间跟人跑了。我应该叫“豆小强”才对。那时日志写得也很消沉,朋友在里面留言都是:希望下次进来,悲伤不再是你空间的主旋律。所幸我们现在都越来越好,正面能量和气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幸运!

柏拉图告诉弟子自己能够移山,弟子们于是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

哈佛大学有一调查说,人一生平均只有七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两次机会间相隔约七年,大概二十五岁后开始出现,七十五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这五十年里的七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这样只剩五次,这里面又有两次会不小心错过,剩下的只有三次机会。

所以,迷惘归迷惘,别忘记更重要的事情:

抓住机会。

踮起脚尖,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

你的冒险刚刚开始

Z钟子伟

朋友的儿子来上海找我。他刚高中毕业,和几个朋友出来旅行,享受大学生活开始前的暑假。

他很聪明,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热情,并且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够在毕业后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不断讨论我的工作、他对于大学选系以及未来生涯规划的可能之后,他问我:“未来十年,我的人生会发生什么事?”

“你的意思是?”我问。

“我很兴奋、紧张且有点不安。父母和社会不断重复地告诉我同样的事情:十八岁念大学,二十二岁毕业,可能去当个兵,二十三或二十四岁去念研究生,可能二十五岁时出国留学,二十七岁左右开始上班,三十岁前结婚。这些我都知道。这种建议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告诉我未来十年有什么东西会给我惊喜,什么东西真的会强迫我思考我是谁,并认真为未来做准备。”

我回了个微笑。

“OK,我认为下面这些东西是一个人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这只是人生中大概和象征性的时刻,所以不见得会完全依照我讲的每个时间点,也不要因为没发生感到难过。”

“OK。”他说。

“十八岁,你大一。接下来四年,去尝试所有你想尝试的东西。大学是个游乐园,也是你人生中最后有学生安全伞的几年。对于学吉他好奇?去学吧。想要了解天文学?去选修吧。去试试系上棒球队,加入学生会,去大学社团中当个干部,去冒险、认识更多人。如果你现在不做,又要等到何时呢?如果你确定你不会学到新的事物,那么就不要去重复同样的事情,上同样的课。彻底改变你人生的启发或想法可能会是一个画面、一个时刻、一场对话,而只要你冒险离开你日常的生活圈,这种机会四处可见。

“二十岁,试着去谈一场真正的恋爱,一场充满着爱、恨、愤怒、幸福、挫折、忧虑、疑惑和畏怯的恋爱。如果你幸运,我个人认为体验一段感情、学会如何维持一段感情、去感受他人的情感、透过其他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会让你清醒地成长。你们会一起成长、成熟,并且一起遭遇生命中的挑战。而二十岁是爱和感情都最美好的时刻,因为你们还没考虑未来的期待和限制。你爱某个人,只因为你真心地被他吸引。钱、身份地位、家族背景、未来生涯目标,这些生活中严酷的现实还不重要,因此,爱依然单纯而天真。

“二十二岁或二十四岁,你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多数人在此时依然充满着希望、热情并迫切想要往外闯,想要治愈癌症,拯救世界。记住那些热情,因为慢慢地,日复一日的日常杂务,如支付账单、和你的老板吵架、只是为了付账单而做一份你没有热情的工作将会终结它们。尽你所能地撑下去,但要小心谨慎。”

“二十五岁,会发生令人震撼的事情。你会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着你的大学同学开始有人要结婚了。这封邮件将会戏剧化地改变你的心态。这是生命中重要的一刻,因为当我25岁时,我感觉在那封邮件之前,我们多数的人依然在想我们人生的梦想、目标和看这个世界。这封邮件开启一个连锁反应,许多人会开始疑惑,是否真的是时候到了该定下来成立一个家庭,而或许我的梦想真的太过不切实际了。

“28岁,我们大多数人都害怕的年龄,害怕当我们来到这个数字时人生代表着什么。社会期待你已经结婚、有房产贷款,并开始想要生小孩了。

纯粹个人的追求,如你下一个升迁、去欧洲旅行、买一台跑车此刻看来有点自私。而接下来是最恐怖的部分。多数人28岁时会开始接受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达成我们人生中多数的梦想。我痛恨我的工作,但为了要付账单,所以我接受了。年轻时热情的梦想和理想主义变成令人失望和妥协的成年现实。

我只是来上班然后回家。人生这些年会变得飞快。这没问题,但试着去记住‘你是谁’和你曾经一度想要试着做什么。22岁时你的眼神和28岁时是非常不一样的。

“最后一件事,别怕吃苦。我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常常说生命中每个阶段的前三年都是吃苦、学习和发展。但如同所有好的投资一样,记得你为什么在这里,记得为什么你当初要借钱来投资这个事业。所有好的投资最终都会有好的报酬。”

“接下来呢?”他安静地问。

我笑了,自己也有一点点不确定。

“我不知道,让我们10年后在另一个城市再一起聊天吧。这样我就能告诉你未来10年会发生什么。在那之前,祝好运。我忌妒你,你的冒险才刚刚开始,而对此一无所知让它有点恐怖,但也让它很有趣。”

MMeiya

从西藏回来后,我在空间中上传了一些旅行时拍的照片,一个大学同学在很多照片下留了言。“恰好最近在看《藏地密码》,太让我有遐想了。”“这里的天怎么可以如此的蓝,这里的水像是在画里流淌。”“湖面像银盘一样,天啊,我爱死了你拍的每一张照片!”

这个同学是大学睡在我上铺的姐妹。我记得去年九月十二日,当我背着装有相机、衣服和睡袋的大包,走在去地铁站的路上偶遇她和她男友的情景。他们把我送到地铁口,和我拥抱道别,对我说加油,祝我长途旅行愉快,因为内心的激动混合着离别时的哀愁,记得当时我还忍不住掉了眼泪。

这个女同学,梦想去西藏旅行,高中想了三年,大专想了三年,毕业之后又想了三年,现在还在继续梦想着。我希望她不只是想想和说说而已,能终有一天亲身感受西藏如此蓝的天和如此安静的湖水,坐着火车亲眼看看洒满阳光、像银盘一样的措那湖,能走一走林芝尼洋河上的吊桥,去传说中八廊街的玛吉阿米餐厅翻看别人写的情书或者自己写一封情书。

梦想,不是说说而已梦想,不是说说而已你说自己喜欢读书,让我给你列书单,方便你按照书单去采购,你还问我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看书;你说自己梦想的职业是广告文案,但总是找不到机会,问我成为一个文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你说你一直梦想一个人去长途旅行,但是没钱,父母又觉得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