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上的青春,终将长成最好的模样
46774900000021

第21章 青春路(4)

下班后不乘直达地铁,特地换三部公交车才回家,一路上听着音乐,啃着葱油饼,看着窗外下班高峰的车水马龙,那同样是“在路上”的小冒险;和喜欢的人手拉手逛夜市,就算一根头绳两块钱,也和摊主讨价还价,10分钟后骄傲地拿着战利品,出现在大排档里,大口喝着王老吉,嚼着羊肉串儿,你在印度能做的事情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到,这就是“生活”朴实的乐趣。

非得要出去,才能自由吗?所谓的自由,是在于心的自由,敞开接受这个世界,但同时也保持自己的观点。是你被关在小屋子里,照样能在一张小纸上,画出广阔蓝天;是你即便不能走出去看世界,却心里怀着对一草一木的珍惜和喜爱。

阅读那些旅行书本,我们常常被吸引,觉得非要去一趟,可是现实不允许每个人都走。难道,就因此而不能活在自己的人生里面了吗?再则,阅读这些书,还有自己曾走过的路,我发现每个角落的人,都在过着相似的人生。

人心无国界,友谊、仇恨、梦想、懒惰、执着、厌倦、感动……都是相通的。

不过是我们的心里,把外面和里面的世界建造了围墙,其实根本没有外青春路207面的世界。带着原来婴儿般的好奇,去观察去体悟,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太小了,出乎意料的其实有迹可循,你无法接受的却其实非常合理。

活在眼前,活在当下。人生本就简单得可以一眼望到底。全世界都要工作,全世界也都会结婚生子,全世界都在过着简单的生活。

我们吼着“不愿意活在制度内”,可人活着,就是一个限定,你能活到三百岁吗?你能飞到太空吗?内心广大就是无限。能够结婚,能够工作,能够活到老死,不也是一种祝福吗?父母,祖父母,连个护照都没有,也有权利活得很快乐。

你想要过的生活,你正在过,不过是未曾发掘它的有趣之处。你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根本没有外面的世界。

你是我的青春进行式

J景扬Z张婷

青春里有一些我们跳不过的考试,突兀而冷酷地立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都还记得备考时夜夜鏖战的身影,我们不敢忘记等待分数时提心吊胆的焦急,我们更铭记着考后漫长的夏天和那一年关于成长无穷的感慨。然而最终,当成熟之秋抵达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看那些饱满而充实的过往,我们一定会收起执迷和匆忙,对那终将逝去的青春道一声珍重,再见。

后初三时代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突然间我想到某某人对我说:那时花开,刹那永恒。几天之前还在教室中高谈阔论自己的梦想,几天之前还在学校里对某某人八卦,转眼之间便要各奔东西。

我会记住这些美好的美好,纪念这些无法纪念的纪念。

中考过后的那些天过得浑浑噩噩。我向DT抱怨,全世界都在聚会,只留我一个人在家看喜羊羊。我一直渴望的是,如果有那么一天,老师能将所有人再凑到一起,还是在那个教室,还是那个座位,还是那个黑板,还是那些声音,还是那些记忆,那该多好啊。我将这个渴望告诉小A,他对我说,别说那些,我们的中考试卷还没来得及评讲呢。

墙上的挂历越撕越薄,离查询成绩的那一天越来越近。

十一号的那个下午,CCP发来消息,晚上10点查成绩。

我听了一下午的音乐,努力压制住心中的躁动。

夜幕像梵高的油画一样密不透风地铺在窗户上。这是头一次我对深夜有着前所未有的期待,也头一次对深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小A向我抱怨,电信真恶心,只想着赚钱,查成绩一分钟两块钱,要不是我想早点知道是死是活,谁要去打那个电话!

电脑右下方清清楚楚地显示:22∶02。

CCP提醒我该去查成绩了。

我喝了一口水,当是壮胆,走到客厅趴在固定电话旁,拨通了电话。

成绩还没出来。我记得以前在书上看过,好奇害死猫。现在是紧张差点弄死了我。

我写了条“说说”:十二点我也等,一分钟两块钱我也查。那么成绩请你不要对不起我。

十一点的时候手机响了,班主任很平静地告诉我,成绩出来了,你去查吧。我听出了她焦急的期待。

我像军人一样迅疾趴在电话旁,电话里头,一个声音在缓缓地念出我的名字后,开始读各科的分数。我紧紧地靠在沙发上,左手将听筒握得紧紧的,右手死死地抓着沙发。听到语文成绩,我松了口气。等到念过数学成绩后,我狠狠地掐住沙发,考砸了,挂科了,世界末日了!念完全部成绩后,我瘫坐在地上。几分钟后我回到电脑前,拨通班主任的电话,将成绩报给了她。她松了一口气,尽管我的成绩不甚理想,但也考上了一中。

那一刻我想拨通我爸的电话,告诉他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考上了一中,可是我突然记起,爸爸已经离去。泪水不经意间滴到键盘上,滴到心中的深渊。然后我又拨通了妈妈的电话、爷爷的电话……

那一晚我和很多人聊到了凌晨,包括CCP。我记得CCP说,过了十一点不睡觉是不要脸,过了一点不睡觉是不要命。那一晚我们都不要命了。有些人不要命地庆祝,有些人不要命地难过。我很平静地看着这些繁华和冷落,想到的只有流过的汗水和泪水。

那段时间我听了很多老歌,想起了很多人和很多时光。用一个冗长的午后去回忆后初三的日子。

我的一位老师对我说,不要太伤感别离,以后你会遇见更出色的老师,会遇到更多的朋友。你的舞台会更大,你的潜质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谢谢你,老师。现在,我可以很坦然地告别初中。我留下的遗憾、付出过的代价,都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启程,我们始终在路上。

青春总是突兀的

如果青春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蒙蒙细雨,那么,我宁愿来一场倾盆大雨结束它。

高考前一个星期,班里的同学寥寥无几,我和好朋友坐在靠窗的位置演算着数学题。班主任疑惑地问:“这个时候你们还做数学?”但是我觉得刚抓住数学的灵魂,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弥补的东西,只是朝他自信地一笑。

那时我的数学正在突突向前,我刚尝到甜头,磨刀霍霍,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场,或许能让它无限趋近一百五十分。好似刚入道,激情与梦想让我睡不着,带着满腔热血舍不得放下数学,内心生猛得真想踹高考几脚。没有恐惧和担忧,心里甚至是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喜悦。

高考倒数第二天,我和好朋友依旧雷打不动在老位置继续做数学。班主任皱着眉头在我们身边徘徊着,欲言又止。我已经无暇再朝他自信地一笑,全身心耗在数学上。但是他突然站到我们面前宣布:数学收起来吧,没时间了。

荒谬!扑面而来的永远只有不合时宜的突兀。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临阵逃脱的士兵忽然醒悟,觉得要冲锋陷阵报效祖国战死沙场。他要打磨世上最锋利的武器、最坚实的盔甲,做好充分的准备,再留下一封道别信,潇洒地向战场冲去。但是他的激情刚点燃,刚有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刚拿起钝刀去打磨,忽然有个人一把抓住他,还没等他辩解就把他扔进战场。一切都来得这么突兀。他是不是该痛哭一场?好像一切都还没准备好,就杀个措手不及。他的心是不是突然没有了着落?满腔的壮志踌躇没有地方安放?

很多情节都如此,总感觉故事还未展开,结局却已经开始。生活虽是一场渐变,却也充满着突兀。明明还可以多做几道题争取几分的,还可以多做些准备再抛洒热血的,还可以延续进程多些情节的……

但是高考、战争、结局都猝不及防地来了。

数学成绩出来,不悲不喜。只是有些遗憾:如果再延长几天多好。高考结束了,但留下的突兀感始终抹不掉。就像这个暑假,我向妈妈抱怨:“哎呀,假期真快,刚想好好看书呢,怎么就结束了?”

妈妈不以为然地丢给我一句:“再给你一个月,到最后你还是这样说。”我苦苦寻找的真理,竟然被她在无意间一语道破。

就算假期再延长一个月甚至一年,还是会这样抱怨;就算高考前再给我一个月,还是会觉得遗憾。然而想来,如果我觉得所有题目都做完了,所有的事情都备齐了,高考来袭,热血却已在等待中耗尽,那样才可怕。无止境地延续,没有突兀,没有起伏,这才是一种悲哀。

没有突兀,仿佛是没有变化的终结。觉得突兀,因为在进取。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越是走投无路,越是清醒自己要干什么。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要的就是这种突兀,在猝不及防之际杀个片甲不留。

突兀带来的是什么?

是满腔热血走进考场,是满怀激情冲向战场,是结局残留的温暖。

那一颗总在记忆里发光的钻石

M米洛

微博上曾经流传过一张图片,上面是一盒磁带和一支铅笔。旁边写着:

如果你知道这东西怎么用,就说明你老了。

我当时坐在三十八层高的写字楼里,光线明亮,兀自笑了笑。

我不想矫情地说自己老了,或者说这是什么70后、80后的集体回忆。只是当我念出“磁带”两个字的时候,一股恍然如同烈酒涌上喉头。

磁带真是一种神奇的介质,以二分之一厘米的身段刻录音乐,用两孔齿轮转动心情。磁质的、铬粉的,抑或是金属粉,它记录的声音可以消磁,而伴随的记忆却弥漫在整整一段最躁动的青春里。

而我的青春岁月与磁带息息相关。

十四岁那年,我的偶像是郭富城。那是郭富城的黄金时代。对于追星族来说,必须拥有偶像的全部专辑。但是那个年代零花钱毕竟有限,谁拥有最多的磁带资源,谁就最具话语权。可是,一盒最新正版音乐卡带是七块九人民币,如果要搜罗所有的专辑,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无异于需要一笔巨资。所以大家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TDK空白磁带。它可以反复翻录所有你想听的歌,甚至可以录下我们想要说的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点仅有的自由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个性张扬。

关琳是我那时最铁的朋友。那个时候的感情很简单,一盒七块二的空白TDK,不仅能传达友情,更能表达爱情。关琳那会儿正沉浸在甜蜜的初恋中,她喜欢的男生住在我家楼下,我自然是穿针引线的那个人。男生喜欢的音乐,关琳总要千方百计为他找到,然后录在TDK磁带上,让我转给他,当然偶尔也会有甜言蜜语的倾诉满足下我的八卦。

有一次,我拿到关琳翻录的卡带后想先听为快。收录机里传来罗大佑的《你的样子》。歌曲结束后,空格了几秒钟,传来关琳对男友的生日祝福,最后以“希望我们的爱情长长久久”结束,刚好被开门进来的我妈听到了。

时隔多年,我依然会想,如果那时我没有偷听那盒卡带,如果我妈没有听到那段祝福,关琳的初恋会不会延续得长久一点。总之,那时的父母视早恋为洪水猛兽,关琳很快转学,我们再也没有无话不谈的亲密。

直到我上高中的时候,小小的卡带已经被音像店老板们嫌弃地搁在了小角落里,满大街开始风行CD。再后来,就连替代磁带的CD也被所谓的数字化科技所替代,卡带在音像店里更是不知所踪。而成长就像TDK一样,终究会老去,到不能再被重复利用直至被时代所淹没。

我从北方的小城镇来到南方的大都会,南辕北辙,飘荡流离。我在这里零零散散搬了很多次家,被同事冷嘲热讽过,也被房东赶出过房子,住过十块钱一天的集体床榻,也曾被人骗走身上最后的一百块钱。

当我用岁月逐渐换取了经验以及能力的时候,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所,而当年我带来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被替换或者被永久性丢弃。唯独那年那些再也无法播放的磁带被放在床底木盒里从未想过丢弃。

每每看见都让人恍惚之中能闻到岁月的味道。时光仿佛回到十几年前,学生头的女孩,静静地坐在双卡录音机面前,等待一盒磁带翻录完成。那一天,肯定阳光明媚,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年少时光。

在生活里杀伐果决的自己最终也被潮流所抛弃,和朋友在KTV唱歌时,盯着满屏的上榜新歌,我会茫然无措。只会习惯性点播过去的几首老歌,唱着唱着就有了恍如隔世的感叹。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去追逐潮流,不会想拥有一台iPhone5或Surface。新的歌星新的歌曲对我来说,实在缺少记忆点。

我相信回忆在人与人之间的可分享性很微小,而能传播的只是关于回忆的情感,这个才有共鸣可言。

谁也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

F风停以后

我与郑曼曼是同一天生的。妈妈说,我出生时极顺利,而邻床的郑曼曼,磨蹭了六个小时才肯露出头来,难怪取名叫曼曼。我们一个是紧锣密鼓的急急风,一个是一字一顿的慢板,偏偏又是吵不散的好姐妹。闹得最厉害的一次,是我要她跟我一起报考重点高中,可成绩与我相近的她却不紧不慢地说:我无法与你保持同样的步伐,我听到的鼓点与你不同。

就此,我们的人生轨迹彻底分开。我咬紧牙关,一路奔腾:重点大学,考研,北漂……多年来马不停蹄,奋力厮杀,终于成为一家知名外企的白领。可我仍在不断拼搏,不断为自己充电。我的青春,如开弓的箭,一程一程呼啸着前进。而曼曼悠悠然上了二流的中医学校,轻松地在附近的小县城医院谋得职位,心满意足地拿着一千多块的薪水过日子。更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早早嫁了当地一个小学教师,生了一对龙凤胎,已经三岁。

那年春节回家,曼曼领着孩子来看我。剪着显然与脸型不配的妈妈头,微胖的身材,宽松的休闲装,与我就像是两个星球的人。一对孩子倒是可爱,笑嘻嘻地齐齐向我作揖拜年,好像年画上的金童玉女。一顿饭吃得像世界大战,险况迭出。曼曼的额头沁出汗珠,我的衣服上染了橙汁。两个小东西在吃喝之际,还争着去吻妈妈。曼曼的脸红紫绚烂,成了画布。

曼曼走后,老爸老妈津津有味地聊着那对双胞胎,话里话外,都埋怨我至今单身,还是曼曼好,周末就可以与父母团聚。我不禁骇笑:算了吧,上班守一堆枯草根子,能闷成莫高窟的塑像;下班侍弄两个泼猴,不累瘫了也烦透了。最重要的是,她的年薪还不抵我的月薪。这种日子,我一天也过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