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彭桓武传
46769900000019

第19章 人情世事依然远(4)

这是彭桓武继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之后,荣获的又一殊荣。

“彭桓武星”

时间迈入21世纪,彭桓武依旧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每天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请个保姆也只是按时准点来家里收拾一下房间。

孤独,是外人眼中老人生活的写照,但老人自己并不觉得。做数学题、下象棋、写诗……彭桓武乐在其中。特别是写诗,彭桓武以此怡情,借此升华过去。

2003年伊始,彭桓武收到陈省身寄来的贺年片,上写:

Math attracts me far from the world. Motherland happily returned while old. Loking back where we were,

Life remains puzzling to me.

畴算吸引离世远,

垂老还乡亦自欢。

回首当年旧游地,一生得失巳惘然。

落款是“新年快乐”

能和老朋友切磋诗艺,彭桓武分外高兴,当即提笔写道:

答陈省身贺年片

我学我爱,

我行我素。

幸运屡遇,

友辈多助。

I learn what I love

I do what I wish

Fates have treated me well.

Friends have helped me well.

并回赠道:“致羊年大吉”

这一唱一和的双文诗,饱含了彭桓武与挚友间的深厚情谊。同年6月中旬,年逾九旬的彭桓武仍满怀一颗赤子之心,创作词一首《有感》:

江河老,学子痴。

人生九十不稀奇。一脉精忠唯报国,五成夕照化晨曦。早晚看作为。

当年的秋天翩翩而来,香山的红叶红得灿烂。彭桓武戴顶草帽,拄根拐杖,再爬香山。

昔日与妻子共同走过的山道,如今迎来了更多的男男女女。

彭桓武独自漫步,腰腿病还是犯了。眼看从身边跑过的年轻人个个活力十足,彭桓武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老了,不得不找个石晃坐下歇歇。

望着满山珊随舞的红叶,彭诚仿佛看见妻子刘纤宽厚和悦的笑颜。刘秉娴逝去的二十多年来,彭桓武一直为没能在妻子活着时尽最大能力照顾她,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和自责。

回到家,坐在电脑前,彭桓武难掩怀念妻子的深情,款款写道:

香山红叶节归来告秉娴

红叶年年忆偕游,别来独往廿余秋。人群平日亦熙攘,腰腿老夫难应酬。遗痛三朝连两暮,酣眠白昼闭双眸。这般形式将终止,一瓣心香永远留。

在彭桓武的众多诗作中,以贺寿词居多。每逢老朋友、老同事乃至学生的生日,彭桓武都会赠诗一首。

2003年4月28日是陈能宽的80大寿,彭桓武附信言道:

能宽与我60年代共事一段时间,至90年代转为文字交。今值其80寿辰,谨申祝贺,愿其生日再多次幸福的回临。

江河老,日月驰。人生八十未为奇。一片忠心强国力,五成夕照化晨曦。早晚总相宜。

6月11日是冯端的80寿辰,彭桓武同样将贺饲送上:

江河老,岁月驰。人生八十未为奇。巳圆科教兴国梦,还分夕照作晨曦。光明整日随。

彭桓武的贺寿词与众不同,他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和成就而写,可谓独具匠心、精心打造。

2004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五刚过,朱光亚迎来了80大寿,也接到了彭桓武的祝词:

调寄浣溪沙

回首当年梦幻空!人民中国沐东风。几经移位到军工。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

20天后,又逢王大珩90寿辰。彭桓武回顾与王大珩同学、共事的睁条岁月,写诗赞扬他:

一生唯报国,

实干且良谋。

名就功成后,

龄高仍不休。

3月5日,中科院高能所召开了“祝贺何泽慧院士90华诞”大会。彭桓武到场向何泽慧祝寿,并亲自朗诵了贺词:

调寄西江月

母校苏州才女,

祖乡灵石木兰。军工博士换科研。总是心怀国难。

大力协同作战,

人员设备支援。条条件件总超前,实验加班不乱。

2007年的日历刚刚翻过几页,彭桓武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稍稍地吹了吹风,感冒就乘虚而入。他想到学生周光召将要在2009年过80寿辰,但恐怕自已年纪大了,届时不能写诗,无法祝贺。他坐在了电脑前,周光召跟随他学习、工作的情景浮现眼前,诗潮涌上心间,发于指端:

最初核力启科研,旋赴苏联换地天。几载创新称佼佼,一朝返国报拳拳。破除迷信功为证,发展才能位屡迁。领导众人谋大事,文明富裕任两肩。

彭桓武对与他合作过的同事、学生称赞有加,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褒扬。一次,有记者问彭桓武:“您觉得自已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起过怎样的作用?”两弹元勋彭桓武说:“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中国的‘两弹一星,就像一栋房子,我是大门前那两个石头狮子。”

彭桓武正是如此谦虚地认为,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因自已“对自然界有广泛浓厚的兴趣”,他所取得的成就只是和众人、集体在一起做了些事情,他所获得的殊荣是党和国家及人民给予的,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贡献。

2004年10月16日,彭桓武刚过了虚岁90的生日。想到自已的纪念赠款这9年来的发放情况,觉得也是时候向党、国家和人民做一次汇报,于是,他在电脑中写道:

在1995年我获得何梁何利成就奖时,我在谢词中首先提到的便是熊庆来校长和钱三强教授。回来后即决定以奖金做基金,回报核事业合作同伴。那时利率尚高,将奖金分成三份,分别存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用利息开始了纪念赠款。第一、二、三届分别赠予一、二、三位在核事业与我合作过、我脑中有印象、并同意接受赠款者。第四、五届仍每年三人。以后因利率下降过剧,乃改以本金作赠,200年10月底11月初定为本金人民币106万5千元,并增加一位可以是辅助性合作者的名额,所以第六、七、八届每年四人。同时将前段高利率时期的利息另做受赠款者公费医疗中个人承担部分的补助之用。鉴于我年事巳高,为及早结束赠款,第九、十届改为每年五人,此外再增加一位特别受赠人,合并在今年进行。总共赠予三十五位,计人民币106万5千元。

现在报告一下受赠人情况……

彭桓武简明清晰地列出了受赠人名单,还提到“解放不久陈毅来清华大学做报告时说打仗下决心前要计算准备死多少人,并推而论之,做科学研究要准备牺牲健康。正是由黄毅英的病启发我2000年年底将高利率时的利息移作医疗报销补助用。”

黄毅英是参与核试验的早期工作者,因“吸入粉末受内照射致病”很早就从岗位退下,是彭桓武纪念基金第一届的获赠人。彭桓武在当时的赠款信中这样写道:

黄毅英同志:

您好!

彭桓武纪念赠款将于1996年10-11月首次举行。赠款对象为(暂定)彭桓武个人认为在核方面与他合作的工作中值得纪念的合作者。今年初办,只赠一位,希望明年能赠两位。在我多忘的记忆中首先浮出脑海的便是您,希望您能接受这次纪念赠款(不是奖,也不评)。款暂定为每人三万元人民币,巳经准备好,现特商定寻求一个合适的时间,请您乘便来中关村一晤……

四年后,彭桓武纪念赠款添加了新的项目,他再次写信给黄毅英:

黄毅英同志:

您好!

报告您一个消息,彭桓武纪念赠款,从2001年开始,将增加一项医疗补助报销,专为过去和未来的纪念赠款获得者,由于公费医疗改革,个人负担份额加重而新设立的。因为银行利率巳几次降低,赠款和补助报销均以基金本金支付,用完即结束,所以补助报销金额,根据实际情况,不作任何限制。

正值2001年,黄毅英再次因病住院,彭桓武请她的同学带去两万元医疗补助却被原封不动退回,彭桓武只得自己送去了……

电脑前,彭桓武的思绪落在悲痛的回忆上:

……随着赠款的结束,我决定也同时取消这项难于运作的医疗报销补助,而将剩下的高利率时的利息(34万)收归己有而转赠我的残病儿子……

彭桓武和刘秉娴的独子彭征宇此时已患癌症,后于2005年11月16曰去世。

这是一大笔完全属于私有的奖金,但彭桓武自己没有用过一分一毫,就这样毫无保留地赠送完毕。连最亲近的家人,也是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才得到了当年本金的部分利息的贴补。

2007年年初,彭桓武先生逝世前4天,最后一次接受作家王霞的釆访彭桓武因此被人唤作:“一个到处给人送钱的傻老头。”

在这里,“傻”字是个褒义字。

傻,意味着真,意味着善,意味着美。

1997年10月6日晚,一颗在宇宙中“流浪”多年的小行星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在河北兴隆观测基地发现并“捕捉”,后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暂定编号为1997TS18。之后长达5年多的时间里,科研组加强了对1997TS18的追踪观测,并多次“捕获”到它。终于,在主要基于国家天文台的观测资料,可以准确定出它的运行轨道根数后,国际小行星中心于2002年11月20日正式公布赋予4帝星永久编号48798号,而其命名权归属中国国家天文台。

1997年10月6日,也是彭桓武82岁的生日,这颗小行星像是特意前来祝寿般地首次出现在了人类的视界里。

为了宣传并弘扬彭桓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表彰彭桓武院士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在理论物理领域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根据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的建议,国家天文台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请将编号48798正式命名为“彭桓武星”2006年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彭桓武院士科技思想座谈会暨‘彭桓武星命名仪式”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

91岁高龄的彭桓武,衣着红色上衣极富朝气,在主席台上精神饱满地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副主席邓楠手中接过“彭桓武星”的命名证书和图片。与此同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属于彭桓武的盛会,更是属于彭桓武与老同事、老朋友相聚的盛会。朱光亚、黄袓洽、杜祥琬、杨振宁……均到场祝贺,因事未能前来的周光召、路甬祥、王大珩、朱祖良、李政道也都发来贺信向彭桓武表达衷心的祝愿。·

会上,朱光亚发表了题为《学习彭桓武先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讲话,杨振宁、黄祖洽、杜祥琬也发表了热情真挚的致辞祝贺,吴岳良做了题为《彭桓武先生的治学精神、为人之道和学术思想》的全面介绍。

周光召在贺信中说:“彭先生不但教给了我很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而且以他的言行,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彭先生从来没有把学生当作学生,而是当作朋友。彭先生的最大特点就是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应该说新中国的理论物理事业,

他是第一人,而且无论是从队伍的培养组织到一些基地建设,都是彭先生起头的。只要看到国家需要,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他一定义无反顾地去做。彭先生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等各种理论的奠基人,差不多所有的这方面的后来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是间接的学生……彭先生虽然90岁高龄了,但是他仍然在研究当前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中间最前沿的领域;研究天体物理中间,如何解释现在天体上发现的像暗物质、暗能量等一系列的现象。我非常幸运能够成为彭先生的学生,学习他的做人、做事、做学问。和彭桓武先生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和其他学生都希望有机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一颗行星,以弘扬彭桓武先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唯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已正式批准了‘彭桓武星命名。希望年轻的物理承学工作者,能够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为中国的科学去开拓更承多更新的领域,在世界科学的前沿领域做出老一辈科学家那样的工作,使得中国科学能够更快地到达世界的前沿。”

会议高度评价了彭桓武为我国科教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盛赞他热爱袓国、无私奉献、学术民主、求真实、开拓创新、淡泊名利、奖掖后进的崇高精神,称他为我国科技界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永远的怀念

生命,是自然赋予人类去雕饰的宝石。然而,这块“宝石”需要我们自己雕刻、琢磨。

有人浪费生命,“宝石”变成“劣石”;有人游戏生命,“宝石”变成“顽石”彭桓武则将属于自己的这块生命宝石雕琢成为“钻石”。尽管历经磨难,饱受艰辛,他的风采、思想和精神依旧如钻石一般璀灿明亮。

迈入新世纪的这些年来,彭桓武一直在研究宇宙学,即广义相对论。当他90寿辰的时候给大家做学术报告,题目就是《广义相对论——个富有剌激性的理论》。彭桓武自已操作电脑,用全英文的幻灯片跟大家阐述他所思考的广义相对论问题,思路清晰,没有任何废话,有的只是十分浓厚的兴趣。2004年和2005年,彭桓武还在《理论物理通讯》上分别发表了用狄拉克大数假说讨论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的两篇文章。

2007年元旦,彭桓武感冒了。随着感冒而来的各种病症耗损着他的身体,迫使他无法在电脑前常坐,也无法长时间手捧书籍观看。虽然病痛侵袭着身体,但他的思维仍然在自然科学的世界里遨游。彭桓武亦知道,自已的身体此时正在和病魔进行着一场生死存亡的较量,令他不能满意的是,在这场较量中,似乎是病魔越来越占据了上风。

1月22日,彭桓武终因感冒造成的呼吸困难而被送进北京医院。

自从彭桓武住进北京医院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欧阳钟灿院士和副所长吴岳良、牟克雄每天都会轮流来医院看望。

彭桓武要求欧阳钟灿给他带一台笔记本电脑,他还想用它来写文章。欧阳钟灿不忍见老人病重操心,但还是照办了。彭桓武很欣慰,虽然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

上了呼吸机后,彭桓武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但头脑一直很清醒。他用笔写他想说的话,与医生进行病情交流,向来访者道谢。

2月初,周光召闻讯来到医院看望彭桓武。彭桓武在纸上写下:“多谢了,生命之魂在耳。”从1951年到1954年,周光召做彭桓武的研究生,到后来一系列重大尖端科技事业的工作,他在导师身边学习做人,学习做研究的方法,学习做学问,从导师身上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和品质……往事如烟,历历在目,周光召强忍泪水,可泪水还是流了下来。

病重期间,彭桓武想到了之前和湖南大学物理系主任刘全慧合作写的一篇文章还没有写完。2月8日,刘全慧特地赶来北京医院,彭桓武一见他就迫不及待提笔问他:“你算过什么?”

与刘全慧探病的情况相似,理论所的陈裕启研究员来医院看彭桓武,彭桓武关心地在纸上写道:“实验对你有帮助乎?”

2月18日,黄祖洽来到医院,看到既是良师更是益友的彭桓武在病中忍受着痛苦,他的心里非常难受,不禁潸然泪下,泣难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