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重在做到位
46754900000024

第24章 节约意识:工作到位的基本准则(2)

在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他手头需要一把扳手。

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来。”小徒弟飞奔而去。他等啊等,终于小徒弟气喘吁吁地拿着一把巨大的扳手跑了回来:“师傅,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

可师傅发现这把扳手他并不需要。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一脸的无辜。这时师傅才想起来,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儿能找到他要的扳手。

第二次,师傅明确地告诉徒弟,到某间库房的某个位置,拿一个多大尺码的扳手。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拿着他想要的扳手回来了。

谁是发生问题的根源?一定是那位师傅。因为他没有明确地告诉小徒弟应该怎么做,比如扳手的标准、扳手的位置等。

着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士比非常赞赏这个小故事。他有一句名言说“质量是免费的”,之所以没有免费,就是由于没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到位。工作不符合质量标准,必然导致工作中问题丛生,就必须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在补救措施上。

在数学上,100-1=99,但在工作中,100减1却等于0。因为对企业来说,100件事情,如果有99件做好了,做到位了,只有一件没有做好,不够到位,这一件事情,很可能对一个企业或个人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应聘到一家私企从事外贸工作,他工作起来很有激情,从来不放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对那些复印、发传真、接电话等琐碎的事情,从来不嫌麻烦。工作中有不懂的地方,他会及时向别人请教。

王经理吩咐他去银行汇一笔钱给客户,他接到任务后马上带着相关材料到了银行,想赶在下班之前将这笔钱汇给客户。当时他非常认真地检查了金额、日期、发票、合同,确信没有问题之后才交付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审核后,依照程序办理汇款。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被经理叫到了办公室。经理脸色很难看,第一句话就问他:“你昨天给客户汇款了吗?为什么他们说今天没有收到!你给客户付款的账号写的是多少?”账号是客户通过短信发给自己的,他仔细对比后,发现最后一个数字正好换行,他没有把短信继续翻下去,因此漏掉了最后一个数字。

由于资金没有到账,结果客户那边拒绝按时发货,这不仅损害了公司的信誉,还给公司造成了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在工作中,像这样对待工作不够“较真儿”的为数不少,很多的损失就是这么来的。

工作认真只是基本的要求,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要求更严苛一些,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敷衍了事。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必须以“零缺陷”为工作标准和行为准则,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做到百分之百合格。这样杜绝了错误,工作不留尾巴,没有返工,自然能够行之有效地节约成本。

4.会节约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如果堵不住浪费的口子,很有可能由此导致成本急剧攀升。不管现在是不是微利时代,作为老板,肯定都希望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善于为企业省钱的员工,往往具有较强的节约意识。他们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的利益,考虑问题,也会首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他们会把自己当成企业的老板,处处为企业的利益着想。

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老板们自然希望员工能够主动替企业节约成本。作为老板,他们喜欢的,自然就是那些善于精打细算、懂得节约、会省钱的员工。

有三个人一块到一家公司应聘采购主管。在面试过程中,他们经过一番测试,在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上各有千秋,难分伯仲。随后,该公司总经理亲自面试,给他们出了一道题:公司派你到郊区一个工厂采购4999个信封,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几分钟后,三个人都交了卷。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30元。他解释说:“就当采购5000个信封计算,可能要400元,其他杂费30元。”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50元。他说:“假设5000个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其他各项花费大概50元,450元就足够了。”

第三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11.52元。总经理不觉有些惊异,立即问道:“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答案吗?”

应聘者说:“当然可以。每个信封8分钱,4999个是399.92元。从公司到那个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1.6元。从那个工厂到汽车站还有一段距离,得找一辆三轮车搬信封,需用5元。还有中午吃饭要5元。因此,最后总费用为411.52元。”

总经理心里一阵高兴,最后录用了第三个人。

生活中,很多的老板都会跟一些客户或者朋友吃吃喝喝,去卡拉OK唱歌,显得那么大方,那么豪爽,但你千万不能认为他在管理公司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的。

恰恰相反,他总是提倡勤俭节约,总是希望他的公司能够低投入、高产出,希望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能够成为节约高手,帮他减少成本,控制费用。对他们来说,节约就是创造效益,会节约的员工就是公司的财富,会节约的员工才是真正的好员工。因此,要想得到老板的信赖和重用,就必须踏实、认真地工作,处处为企业着想,事事为老板省钱。

只有高中学历的小杨和小王,来到城里打工,因为学历不高,只得做一些体力活。两个人一同被招进了一家建筑公司,还签了用工合同,试用期为一个月。

刚开始的时候,老板分给他们的活特别简单。工地上总会有一些掉落的钉子,他们的工作就是把钉子捡起来。两个人就这样捡了5天,捡的钉子足足有几十斤重。小杨心里盘算起来,觉得这样的工作对老板很不划算,决定告诉老板。小王却不这么认为,他说:“那是老板的事儿,万一你说了,老板不让我们捡钉子了,那我们不是没事做了吗。”

小杨最后还是决定告诉老板。他说:“我们俩一天捡的钉子顶多有10斤,这些钉子顶多能卖35元,可是您却给我们一人一天25元的工钱。这样一来,公司还亏了15元,这很不划算。尽管我担心告诉了您,我有可能被辞退,可是凭良心,我还是要告诉你。”

老板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说:“小伙子,好样的,你过关了!这笔账我比你会算,我就是想等你们来告诉我。要是到了一个月你们不来找我,才会真的被我辞退。现在我正好缺一个监理员,我觉得你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月的试用期过了之后,小杨被任命为工地监理员,而小王只好另谋生路了。

所有优秀的员工,都会为企业着想,都会在工作中厉行节俭。这种员工有一个显着的共同特点,就是工作上吃苦耐劳、办事时认真思考,他们会花最少的钱把事情办成,把工作做好。这样的员工,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受到企业的青睐,受到老板的欢迎。

而那些平庸的员工,从来不会认真思考,对什么事情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公司里有那么多钱,多花一点少花一点无伤大雅,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无关紧要。殊不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个人多花一点,浪费一点,时间长了,基数大了,累加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天文数字。

节约一分钱,比多赚一分钱容易得多。只要仔细留意,就可以将这份利润收入企业的腰包。不要认为节约只是老板和管理者的事情,它应该成为每个员工的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行为规范。每个员工都应该学会精打细算,在做事之前衡量一下,能有多少收益,需要付出多少成本,这些成本是否合算,把节约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不要小看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长期坚持,节约下来的数目会非常可观。

5.帮公司节约,就是为自己谋利

2001年,面对彩电彩管市场的严峻形势,彩虹集团发动全体员工开展了“抓质量,降成本,反浪费,求节约”的活动,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水平。下属各单位积极响应集团号召,全面开展成本控制工作,要求人人精打细算,把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不断提高利润。

当年,集团节约1.3亿元,占全年实现利润的近50%。2002年通过开展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活动,采购成本同比降低8.8%,生产成本同比降低17.58%,两项合计3亿多元。

此外,彩虹集团还举办挖潜增效成果展,79项成果参展,6400人参观,大力宣传了各单位、各方面的好经验、好方法,启发了员工的思路,鼓舞了士气。“始终做到成本最低”,成了员工工作中谈论最多的话题。

在任何一个公司,员工都是占绝对数量的,因此,要讲节约,就不能仅仅依靠老板和管理层,这也不应该成为只有他们应该负责的事情,要想靠节约提高效益,就必须依靠企业里每一个人。只有每一名员工都树立了节约意识,节约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才能实现员工与公司的共同利益。

公司是老板的,这没错,但它同时也是你的,你和公司之间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互惠双赢关系。公司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公司这个平台,公司兴员工兴,公司衰,员工只能另谋生路。

公司与员工是利益上的共同体,只有公司获利,员工才会最终获利。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先有大家,然后才会有小家”,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为公司节约的同时,也是在为我们自己节约。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对公司的资源肆意浪费,必然导致成本无限制增加,那么企业盈利也就无从谈起,员工个人的利益也必然失去着落,没了依靠。

一家大型生产企业,业绩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年营业额上亿元。他们经常对员工进行节约意识培训。

有一次总经理到一个车间视察生产情况,在一个生产车间看到一名一线员工没有按照规定摆放测量工具,当即严肃地要求这名员工改正。

总经理问他:“你知不知道这样会损害测量工具的寿命?”

该员工回答:“我知道。可是我那么放,使用起来比较顺手一些。再说,这么一下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害,浪费不了什么钱。”

总经理又看了另外几个车间,发现有类似情况的并不只有他一个人。下班之后,总经理召开了员工大会,严肃地讨论了这件事。

他说:“我们要求按照操作规范摆放工具,必然有公司的考虑,绝对不是存心要让大家在使用的时候觉得不方便。我也承认,这样的一件工具不值多少钱,使用寿命短上一两个月,也不是什么大的浪费。但是,我想说,如果每个员工都缺乏节约意识,全公司的浪费就会很大,那么我们今年的工作目标就成了空话。如果我们公司的业绩达不到,最后就会影响到你们的奖金。你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吧?”

那些被点了名的员工大受震动。最后,没有按照标准操作的员工按照规定扣发了当月奖金,车间的负责人也受到了严重警告。

公司的利益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帮公司节约,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谋利。如果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甚至严重亏损,那么所有员工的利益都会受到威胁。

现在有些员工仍然这样认为:钱是公司的,浪费的是公司的资源,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为公司节约根本没有必要。因此,他们总是对节约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在工作中总是大手大脚,随意浪费。

事实上,这种行为将严重损害公司的利益。对此,你应该认识到,尽管说公司和你之间是双赢的关系,但必须是公司先赢,然后才是个人。换句话说,只有你在工作上投入了,公司有产出了,你才有可能有回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公司节约,哪怕只有一块钱,日积月累下来,就会有几十万几百万那么多,这些节约下来的成本,都将直接变成利润,那么,我们的回报自然将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应该只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应该站在公司整体利益的角度,看待这个利益共同体。这样,才不会整天陷在抱怨的泥潭里不能自拔,才能够全面认识你和公司的辩证关系,也才能够让老板发现你的价值。一个肆意浪费公司资源的人,是一个对公司不负责的人,是一个最不受公司欢迎的人。因为,说到底,老板还是最喜欢替他省钱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