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重在做到位
46754900000010

第10章 重在心态:工作到位的动力之源(2)

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事后诸葛亮”,他们总是爱说“要是我当初如何如何,现在一定怎样怎样”,表示后悔当初慢人一拍,没有能够做到快人一步。与其等到事后后悔不已,为什么不在“想当初”的时候先出手?

就算是一只小蜗牛,每天前进一点点,也能爬上金字塔。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上班早来一点做做计划,下班晚走一会儿整理文件,平时工作比别人多做一些,这一点点的先机,累加起来,也会让你有一个质的飞跃,让你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加薪和晋升机会。没有哪个老板是聋子,是瞎子,你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他都会铭记于心的,怕只怕你不懂得见微知着,从小事中看到机会。

4.把公司当成自家的后花园

有一位资产过亿的老板,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说他也是从给别人打工开始的,不过他与别人有所不同:他把公司的工作当成了自己事业的起点。他在做业务的时候,总是致力于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因而积攒了大量的忠诚客户,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而他的同事,大多数人都满足于“付给多少报酬,干多少工作,到点上下班”的生活状态,似乎公司的发展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有些以前的同事还在打工,没有任何进展,而他已经身价过亿了。

在任何一个企业里,都存在着两种人,一是老板,二是员工,因此也就产生了两种几乎是有些对立的心态,一是老板心态,二是打工心态。

打工心态老板心态

工作是饭碗,迫于无奈才做是自己的事业,是平台,感到有乐趣责任应付了事,马马虎虎,喜欢找借口高度敬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绩效说得过去,差不多就可以了力求让自己的职业价值最大化效率拖拖拉拉,偷奸耍滑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质量差不多就行了只求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本公司的钱是老板一个人的钱公司的钱就是自己的钱。

老板心态与打工心态的区别

尽管有这两种心态,但老板心态并不是老板才有的专利,每一个员工对待工作,都应该具备这种心态。老板心态是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事业心,它要求对顾客、效率、效果、质量、成本等都保持高度的关注,并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公司,一定会希望员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甚至和自己一样,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其实,你现在的老板就是这样想的,因此,你没有理由拒绝老板心态,应该把公司当成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兢兢业业地打理,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所有的工作都力求完美地做好。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这样说过:“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应该把自己只看成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对于这种员工,老板肯定是非常欣赏的,因为他把老板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努力,而那种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员工,一定不会受到老板重用。

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位身处基层的小销售员叫阿基勃特。他不管是出差住宿,还是在书信、收据以及其他所有的,只要是他有机会对着外人签名的时候,总会恭敬地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这是该公司的广告宣传语。

日子久了,同事给他起了个外号就叫“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人们倒是差不过给忘记了。

4年后的一天,洛克菲勒无意中听说了此事,感叹道:“我们公司竟然有这样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的职员?我得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并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阿基勃特反问:“这不是公司的宣传口号吗?”

洛克菲勒说:“你觉得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还有义务为公司宣传吗?”

阿基勃特又反问道:“为什么不呢?难道工作之外的时间里,我就不是这个公司的一员吗?我多写一次不就多一个人知道我们公司吗?”

洛克菲勒对阿基勃特的举动大为赞叹,开始着意培养他。又过了5年,洛克菲勒卸职,他没有将第二任董事长的职位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给了阿基勃特。这一任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阿基勃特自己。

看到这个结果,那些才华出众、能力非凡,却鄙视和嘲笑他的人,恐怕笑不出来了吧。其实,人们根本不应该感到意外。

日本的着名企业家井植熏说:“对于一般的职工,我仅要求他们工作8小时。也就是说,只要在上班时间内考虑工作就可以了。对于他们来说,下班之后跨出公司大门,爱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但是,我又说,如果你只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思想上没有想干16个小时或者更多的念头,那么你这一辈子可能永远只能是一个一般的职工。否则,你就应当自觉地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

把自己当成老板,把公司当成你的,你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任何老板都乐于雇用的人,一个能够成为老板左膀右臂的人。这样一个尽职尽责,时刻关注公司命运,处处为公司着想的人,怎么可能不受到老板的信赖,不值得老板委以重任呢?

从表面上看,老板和员工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对于老板来说,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服从意识;对于员工来说,则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和心理上的成就感。

实际上,如果公司没有忠诚、负责而又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就无法开展,就无法实现盈利目标;员工必须依赖公司为自己提供的这个业务平台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把两者一刀切开,公司实现不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员工也得不到自己期望的丰厚报酬。从这一点上来说,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你应该珍惜工作,以老板心态投入工作。这样才能获得老板的信任,实现公司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毕竟,说到底,工作还是为了你自己,既不是公司,也不是老板。

5.你之所以能航行,是因为上了公司这条船

1997年,一部描写海难的《泰坦尼克号》赚足了全世界人们的眼泪。在巨轮即将沉没的时候,一些乘客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儿,争先恐后地挤进救生船。而船上的工作人员,船长在指挥各方营救,水手们放救生艇、救生筏,乐队用音乐安抚着注定要在几十分钟后死去的人们。最后,船长整理好自己的制服,回到办公室,与其他誓死恪守自己岗位的船员,安静地选择了与泰坦尼克号同生死、共命运!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选择?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自己的船,必须对它负责,必须与它共命运。

有个企业家被问到为什么喜欢航海。他说,因为航海和经营一个企业有很多的共同点:一个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就像一艘船要乘风破浪前进需要全体船员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一样。

公司就是一条船,一条在商海里航行的船,而作为员工的你,就是船上的水手,如果这条船遇到暴风雨,或者触礁搁浅,你也没有办法逃避;如果这条船能够顺利到达彼岸,成功的光环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迈克尔的老板叫林肯,只比他大三两岁,经营着一家只有20多个人的小计算机配件公司。在迈克尔进公司的半年之后,公司接到了一个大单——为一家大公司加工50万张硬盘。这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超级订单,更不用说林肯这样的小公司了。

所有的人都忙了起来,林肯几乎把所有的资金都投了进去。然而,由于关键技术不过关,他们生产的硬盘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缺陷,被全部退货。这简直是灭顶之灾。林肯因此欠了银行巨额贷款,连电费都交不起了。他凑足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希望员工们能够帮他共同应对窘境。然而,许多员工当即辞职了,甚至跟林肯索要失业赔偿。林肯一一满足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