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经典2
46743700000024

第24章 饮食文化(3)

汉代的民间食品也日益丰富起来,其中豆腐的问世与糕点的发展尤为突出。传说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点卤制豆腐。豆制品的品种很多,如豆腐干、千张、豆筋、腐竹等。汉代的糕饼点心一般分为发酵和不发酵两种。面食一般统称饼,平底锅油煎的叫烙饼,水煮面条或饺子叫汤饼,甑锅蒸的馒头和包子叫蒸饼。传说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到了南北朝时,面饼的种类已经很多了,如白饼、鸡子饼、髓饼等等,其中鸡子饼在发酵面中加蛋、牛奶、牛油等,非常松脆可口。用米面粉蒸成的大块松糕叫饵,如果在制作时加糖、植物油、豆沙、果料等可制成高级糕点。另外,炸油条、糖胶糯米团、茭白壳包的成甜粽子已经问世。相传粽子是为祭投江的屈原,由竹简贮米演化而来,并形成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⑤宗教对中国食文化的影响

汉代自尊奉儒术以来,儒家的饮食思想和饮食的养生观,如讲究营养、注重卫生、食精脍细和以饮食涵养人性、完善人的修养等,对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道教虽然对饮食没有固定的要求,但在辟谷导引术的影响下,少食熟制谷、肉等,多食疏菜、野果、花蕊等,以求清肠胃、轻体重等已经深入人心。道教的饮食摄生对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汉代佛教逐渐传入,后经统治者的信奉与提倡,至南北朝时达到全盛。僧侣的饮食是提钵化缘,食无戒规,后改为寺院自制伙食,名为“香积饭”。由于南北朝梁武帝提倡全戒荤而茹素,故寺院伙食向素食转化,最终形成全素斋。佛教倡导素食影响了民间食俗,使素菜地位不断提高。佛教的腊八节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寺院要用各种香谷果实煮粥献佛,以纪念释迦牟尼,后来演变为民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⑥“食经”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食的专著,据史书记载,有《崔氏食经》、《食经》、《食馔次第法》、《四时御食经》、《马琬食经》等,可惜这些著作已佚失无存。目前保存当时烹饪技法的只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讲解了种植、养殖的经验,也讨论了食品制作和烹饪技法。所介绍的食谱中,常用的调味料有葱、姜、豉、花椒、蒜、桔皮、醋、酒等。肉类主要是猪、牛、羊、鸡、鸭、鱼。主食有各种面饼、面条等,菜肴以烤(炙)、蒸、煮为主,未见炒、熘等法。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一种叫“酢”的食品加工法,即将鱼肉等发酵变酸的一种食法。《齐民要术》在中国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⑦曲江游宴——腐代食风

唐代宴饮习俗之奢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出现了船宴,就是将游乐与饮食结合起来,最著名的要数“曲江游宴”了。每逢上巳节、重九节,唐朝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通常是皇帝、后妃、宠臣在可俯看曲江全景的紫红楼上设筵,并特许宰相、翰林学士在彩船上设宴,而京城的大小文武官员则可携亲属在周围亭台、楼阁或临时绣帐里设筵,还允许城中的士、庶、僧、道来曲江游乐,以显官民同乐的太平盛世。曲江游宴一年一度,规模浩大,承袭了上百年。

另外,从唐代起,野宴也深人民间。在立春至谷雨间,甚至出现了仕女的“探春宴”。曲江游园时,青年妇女们以草地为席,周围插竹竿,将裙子挂成幕帐进行“裙幄宴”。

在唐代,公侯大臣还有向皇帝献食的风气,名日“烧尾宴”。大臣初拜官,须向皇帝献食,以谢皇恩浩荡。唐代“烧尾宴”曾盛极一时,甚至平民入仕、晋升小官也要办“烧尾宴”,盛待来宾,取“鱼跃龙门火烧尾”之意。

⑧“四司六局”与市井风味

唐宋以来,城市是人们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各民族杂居,饮食业不仅囊括了各地、各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保留了其独特风味,而且各种饮食文化的互相交流和竞相发展,使得城市饮食业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唐代的城市住宅坊和食市是分开的。到了宋代坊市已连成一片,五点开早市,夜市直至凌晨三四点。食市沿街铺面众多,有南食店、北食店、川食店、清真羊食店、素食店、茶寮、酒肆等,还有小食摊和走街串巷的小食担等,买卖兴隆。

食文化宋代茶肆与瓦肆结合,市民在肆中品茶喝酒、吃小吃,同时观看杂剧、胡旋舞、皮影戏,听说书、唱曲、相声等,以至这里成为群众性饮食娱乐场所。

宋代市面上的著名饭店可包办大规模的筵席,称“四司六局”。“四司六局”本是官府贵胄专设的饮食机构的总称。“四司”为:设帐司,专管饮宴的厅堂布置;厨司,专管备料烹调;菜酒司,专管茶茗、酒水和派座送迎;抬盘司,专管托盘、出食、劝酒、接盏等事宜。“六局”为:果子局、蜜饯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后来被民间沿用专指有排场的大宴。大饭店的厨艺非同小可,菜肴的种类尤其繁多。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大饭店的菜单有335款,食客想尝遍得需数月。

宋继承唐的“船宴”传统,杭州西湖、秦淮河都有兼办酒席的“画舫”大游船,卖河鲜海味的小船穿梭于画舫周围,是一个个游动的水上食摊。

宋代的文人墨客精于食道,其中苏东坡不仅撰《老饕赋》诵咏美味佳肴,还亲自设计和烹制出流传至今的名菜,如“东坡肉”、“芹菜鸠肉脍”等。

⑨极具民族特色的清宫食宴

辽、金、元以及清代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同时,也向中国传统的食文化输入了其民族的特色食风。尤其是清代,在未入关前,满族特色的烹饪宴饮盛行的是“牛头宴”、“渔猎宴”。入关后,借鉴吸收汉族饮食精萃及礼仪特点,形成了宫廷饮食规范。清宫饮宴种类很多,皇帝登基有“元会宴”,皇帝大婚有“纳彩宴”,皇帝过生日有“万寿宴”,皇后生日则设“千秋宴”,太后过生日则为“圣寿宴”,招待文臣学士有“经筵宴”,武臣则有“凯旋宴”。而且每逢元旦、上元、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清宫都要大设宴席。康乾盛世时,还举行过规模浩大的“千叟宴”。

清朝盛世时还出现了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是清代最高规格的宴席,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高峰。满汉全席集满族宴与汉宴于一席,规模大,礼仪隆重,用料珍贵,菜目繁多。点心也不限于满点,创新的品种均可入席。一般规格为:名菜百种以上,点心50种左右,果品、小菜20余种,水陆陈杂,分三次食用,称“三撤席”,吃一整天。满汉全席集中国名肴名食之大成,代表了清代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是中国烹饪文化的珍贵遗产。

⑩《随园食单》

在清代,出现了许多对膳食的撰述,最有名的是袁枚(公元1716~1798年)的《随园食单》。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提出烹饪的20条须知,包括“先天(食材选取)、作料、洗刷、调剂、配搭、独用、火候、色臭、迟速、变换、器具、上菜、时节、多寡、洁净、用纤、选用、疑对、补救、本分”等,以之为厨师的基本要求。同时又提出一系列告诫,如“混浊”、“苟且”、“走油”之类。书中除讲菜肴的制作外,还讲了一些食俗的由来。《随园食单》反映了中国烹饪的最高成就和精华,在中国食文化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中国食文化的辉煌要算四大菜系了,四大菜系即苏、粤、川、鲁四种烹饪流派。这是由地理、气候、物产、文化的差异构成的中国烹饪文化的地域性特点。这四大流派很早就出现了,甚至可上溯至先秦,只是直至清代以后才真正定型。

鲁菜的发源地是山东,主要继承和发扬了齐都饮食和孔府菜特色。鲁菜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代至汉唐一直是“北菜”主角。

到元明清时,鲁菜和北京风味相结合,形成京菜体系,成为宫廷御膳的支柱。鲁菜在四大菜系中最富有宫廷风韵,庄重大方,蕴味精深,高级大菜颇多。它用料考究,善用燕窝、鱼翅、鲍鱼、海参、鹿肉、蘑菇、银耳等高档食料烹制厚味大菜。鲁菜的主要品种有九转大肠、德州扒鸡、油焖鱼、泰安三美等。鲁菜的烹法精于炒、熘、烩、扒,并善用汤调味。

苏菜是对江苏菜的总称,从广义上说包括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烹饪系统,又称“准扬菜”。苏菜讲究清淡,注重保持食料的原汁原味,善以江湖时令活鲜为原料烹制特色菜肴,如蟹黄狮子头、西湖醋鱼、鲜藕肉夹等。苏菜的点心精美,尤善以米制成各类糕团。

粤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菜组成。粤菜不仅基于传统的潮汕食俗,还同时吸收了往来广东的外国人引进的异国风味。粤菜追求海鲜野味,比如蛇、龙虱等。粤菜在调料与烹饪技法上也有出新,不仅用蚝油、沙茶等地方调料,同时还用咖喱等外来调料。其独到的烹饪技法有焗、熘等。粤菜非常重视早餐,粥品、点心极具特色。粤菜的著名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东江盐煽鸡。另外,广州的“蛇王满”最为有名,相传有80多年的历史。粤菜的许多名品,都是在民间风味的基础上形成的。

川菜发源地是巴蜀。川菜继承了先秦巴蜀菜的特点,融汇了素食的精华。战国后汲取了迁徙入川的诸羌支系带来的河湟风味,汉、氐、羌流民带来的西北风味及西迁的百越人带来的岭南风味等,于唐宋时期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大菜系。川菜的特点是菜式繁多,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麻辣醇香。川菜调味以麻辣著称。在制作手法上以小炒、小煎、干烧、干煸为主。著名菜点数不胜数,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棒棒鸡丝、水煮牛肉、毛肚火锅、干烧鱼等。四川的小吃也相当著名,如赖汤元、夫妻肺片、龙抄手、担担面等。

除苏、粤、川、鲁四大菜系外,京菜亦是鲁菜的一支,讲究运用烤、爆、炸、溜、炒、烧、烩等。京菜的烤鸭与涮羊肉最有特色,北京烤鸭以“全聚德”最为有名,涮羊肉是冬令菜肴,以“东来顺”享誉北方。

另外素菜系和清真菜系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先秦时在祭祀或月蚀、大灾时就有斋戒习俗,后来佛教的盛行促进了素菜系的形成,并倡导了素食风尚。清真系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而盛行的。回族依据伊斯兰教的习俗,并吸取中国古代西北、东北等游牧民族的饮食习俗,形成了富有浓厚伊斯兰文化特色的清真系。清真系禁食猪、狗、马、驴、骡及无鳞鱼,主要擅长牛羊肉菜。

2.节日与饮食

在饮食民俗中,有关节日的食俗最为丰富。在民间,每逢节日,以求温饱的饮食生活惯制被打破了,转而讲求对神、祖先的崇拜、怀念和祭祀。节日的食品分三类,一是祭品、二是食品、三是礼品。祭品用的牲畜是供神享用的,祭后分给各家各户享用。

节日期间,人们总是创作饮食花样来丰富节日生活,同时还赋予食品不同的含义。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腊月初八吃“腊八粥”,除夕夜吃年夜饭等。有时同一个节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表现出的食俗也不同,比如壮族的春节,以吃“花糯米饭”为习俗。节日的食俗往往也反映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特征。

3.饮食与礼仪

每个民族的食俗是与其社会的共同习俗相吻合的。食俗的礼仪包括:每日用餐的次数和时间;每次进餐时家庭成员座位的安排和程序;一年四季主、副食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待客人的饮食礼仪;家居中特殊的用餐习俗,比如坐月子、对老人和病人的优待等等。

中国广大地区和各民族,均实行早、午、晚三餐制,随着季节的变换和农忙与农闲的区别,也有四餐和两餐制的。广大汉族地区一直是三餐制。早餐比较简单,午晚两餐为正餐。除主食外,配以炒菜,形成明显的主副食结构。

居家饮食的礼仪较简便,如果家中有老人或贵客,进餐时的座位就要体现出对老人和客人的尊重。家规较严的家庭,父子不同席,公公与儿媳不同席,长者坐上席,晚辈坐下席,家庭人口多的要分席用餐,妇女和小孩常在一起用餐。有些少数民族,待客还有特殊的礼节。如哈萨克族接待客人要宰一只肥羊,双手将羊举起,请求客人准允宰杀。肉熟后,先是把羊头献给客人,客人割下一小片羊面颊肉,敬给年长者;割下一只羊耳,给年青人或小孩,然后宾主才可割食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