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父母通过媒体或一些小报消息得知,在未来几年里,学某一专业将会有利于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或者是未来社会需要某种类型的人才。那么,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让孩子报考相关的专业,或者强迫孩子去学习某一学科。这样一来,不但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使孩子想学的学科不能学,不想学的学科却又被逼迫去学,结果哪一科都没有学好。最终造成了“两极分化”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也就出现了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团糟、理科生的人文知识几乎为零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偏科”。
心理专家建议:让孩子的各门学科均衡发展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文科成绩呱呱叫,然而一遇到理科试题,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下手;长期以来,他们的思维能力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而理科生呢,遇到需要用文字来表达的试题,总是一筹莫展。“偏科”不仅会给他们的学业带去影响,还会阻碍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消除偏科现象,让孩子的各门学科均衡发展。
1.鼓励孩子继续发挥他的强项
很多父母在劝说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是强项的优势导致了其他学科的薄弱,为此孩子就有可能故意忽视对优势科目的学习。其实,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智慧潜能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强项科目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
2.提醒孩子学习不能仅从兴趣出发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偏科现象的苗头,父母应该向孩子明确:学习不能仅凭兴趣出发。也许最初的学习中兴趣是最佳的诱因,但当学生步入中学阶段,他应该有较为全面的学科意识了。毕竟,思维是全面发展、互相促进的。?
3.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
父母反复强调孩子“偏科”,孩子自己也会不断强化这个概念,认定“我这个学科是学不好的”。这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了。有时候,父母可以佯做不知,找出他在偏废的学科上的可取之处,哪怕是一点、两点,进行鼓励,让孩子觉得,“我在这门学科上也有过人之处”。
4.让孩子把学习强项的思维特点“迁移”到弱项来
孩子之所以某一学科好,肯定有其独特的思维特点。例如,一个数学好的孩子其学习思路肯定特别清晰,逻辑判断能力也很强。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建议孩子把学习强项的思维特点“迁移”到弱项来,例如思路清晰,判断能力强同样也是写作文所需要的。
为什么一些小时候学习成绩不起眼的学生却能够在日后成才,这时因为天下英才未必都是状元。因此,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没有拿第一。
杭州市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在多年的教育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小时候所谓的尖子生在日后工作学习中却渐渐淡出“优胜者”的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为此,周老师特地进行了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在调查中,周武注意到:在小学期间的一些尖子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出现了学科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在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而进入中学后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小学时排在7-15名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却有相当一部分位次前移,这个比例竟占81.2%。
周老师发现,孩子小时候很多父母都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排名,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三名”或“前五名”,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一些好的个性也会被束缚。再者,因为老师对他们的关照,使得他们缺少学习上的独立性。
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优秀的,但是他们大都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不是第一照样也能成功
在2005年7月,香港大学在确定对内地学生录取的名额中,淘汰了11名省市的高考“状元”。原因何在,是因为校方主要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个人潜质、是否适应香港生活,不会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兴趣的“书呆子”。在内地高校都争相录取各地高考状元的时候,香港大学的这个举动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其实,他们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第十名现象”,同时也告诉我们,成绩不是第一照样能够获得成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儒德教授曾经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西莉亚要申请攻读研究生,他的成绩不错但谈不上出众,测验分数尚好但不算鹤立鸡群,推荐信亦属令人满意但也不是相当具有分量的那种。她的申请材料从各个方面来看都还可以,但也都不是特别拔尖,最后导师录取了西莉亚,因为任何专业招生都会招来这类不错但也称不上出众的人选。
但在西莉亚找工作时,却给大家一个不小的意外:谁都想雇佣她。这使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不具备很高的智力和很强的创造力,却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此受欢迎?回答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她有丰富的社会智力,或者说她有丰富的常识。
西莉亚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办法,然后将之付诸实施。
例如,西莉亚知道如何有效的应对面试,知道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知道如何完成她的工作,她还知道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该做。可以这么讲,她在学习的环境中也具有一种日常生活的智慧。她深知那些很少得到承认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学校,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定的实用智慧,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父母错误做法:总是要求孩子考试第一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在考试成绩中名列前茅。为此,他们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每次考试,也总是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很多父母就会轻者斥责孩子,重则打骂孩子。此外,他们还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给孩子请各个学科的家教。在这种环境之下,孩子的压力很大,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制,智力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束缚,因此会逐渐淡出“优秀”的行列。
心理专家建议:父母不要把目光盯在“第一名”上
“第十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应该把关注孩子的目光一味地盯在“第一名”;相反,如果能够从多方面关注孩子的成长,如学习独立性、智力发展、创造性、适应生活的能力等,则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1.分数不是一切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应该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一切的标准。如果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那么,孩子最后只能是“高分低能”的产物,做任何事情都将难以取得成功。
2.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孩子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学习方面让孩子自己把不懂的地方弄懂,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只要孩子养成自学的习惯,在高中、大学的宽松学习环境中就能把握自己,取得成功。
3.给孩子宽松的生活环境
压力大了,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切忌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关注孩子的成绩,但不要过分重视。最重要的是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因为越是遮遮掩掩,孩子的好奇心就越会增大。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
的确,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进入了传播领域,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你隐瞒该信息的愿望背道而驰。
这一现象被称作传播中的“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禁果效应”,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参与或关注。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禁果效应”在家庭教育中也是极为常见的,如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很多父母怕孩子学会,不愿让孩子知道过多的性知识,然而越是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就越强。
看国外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网络、报刊杂志上各种相关的信息泛滥,孩子们对性的观念已经不同上一代人的观念和看法。如果能够从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仅能解决孩子所提出的关于性的问题,还可以让孩子安全地度过即将到来的青春期到青年期这段复杂的性变化时期。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也可以说是青春期的准备教育。在这方面,西方父母做得远远先进于我们。
西方的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不但早,而且形式多样,除了相关读物外,他们会准备一个神奇的娃娃,皮肤色泽和手感与真实的女孩相差无几,身体器官也一应俱全,有着惟妙惟肖的子宫和卵巢,还有逼真的下体……他们把性作为一门科学知识传授给孩子,并和孩子认真而轻松地探讨,丝毫不觉得这是件可耻的事情。
不仅欧美,亚洲的其他国家也走在了性教育的前端。
在日本,把男女人偶作为教材,在小学课堂里堂堂正正地讲“性交”。这些人偶上面有阴茎、乳房、阴毛。为了能使阴茎和腹部增大,人偶还被精心安置了气泵装置。老师在课堂上用人偶为学生们讲解性交全过程,还有生命的孕育过程,直到孩子从人偶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
无论是西方还是欧洲,他们对孩子的性教育都是正确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于性,孩子终究是要面对,因为孩子不是无性的。古人云:“食、色,性也。”一句话就深刻地揭示出了人类生理心理的共同规律,性欲和食欲都是人类的本能,与生俱有的,也会伴随一生。“人之初,性育始。”因此,性的教育不应该从青春期开始,应该是越早越好。专家提出:性教育的关键年龄是5岁以前。
父母错误做法:对性问题讳莫如深
通过电视、网络、画刊等宣传,孩子或多或少都会知道一些关于性的认识。面对这些,他们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全面的,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以及无法解除的困惑,孩子就去会选择去问父母,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答案。然而,当孩子问到这类问题时,父母要么遮遮掩掩,要么谈“性”色变,要么训斥、职责孩子不学好……例如,很多孩子会问父母“我是怎么来的”,这个时候很多父母会说“你是捡来的”,“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等。这样的回答常常会让孩子困惑不解,反而更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
心理专家建议:不要割断孩子对性的了解
鲁迅先生说:“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衰老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就有一种本能,这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后代,继续了生命,所以,性交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因此对性问题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理直气壮地谈论它,研究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它,以增强对性犯罪的免疫力。”而父母作为孩子性知识、性道德的启蒙者,在性教育中的知识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如果是真心地爱孩子,就不要割断孩子对性的了解。
1.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幼儿开始
现在的小孩发育较快,心智成熟也很早。孩子平常在电视、电影上也早就看过许多亲热镜头,因此不要总是想着孩子长大再和他说,来一次促膝长谈,告诉他们关于性的问题,而应该随时把握机会,从孩子开始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或“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我却坐着?”就开始和孩子谈性。
2.允许孩子的性好奇
孩子在探索新事物时首先体验自己的身体,这是很正常的。孩子长到三四岁以后,还会对异性性器官产生兴趣和好奇。应该懂得,孩子对性器官的好奇,与对身体各部位器官的好奇是一样的,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带有偏见地训斥孩子。
否则将不利于孩子性意识的发展,甚至会造成性的压抑。
3.拿相关书籍给孩子看
父母可以利用故事书,如动物生态、图鉴等向孩子解说,透过故事书里动物生态的宝宝,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且利用动物亲子关系作为题材,告诉孩子一些自然生态孕育子女的奥秘。
4.坦诚地回答孩子关于性的提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关性的问题就会多起来。对于孩子的提问,父母正确的态度是自然、坦诚和耐心地给以正确的回答。不要回避、撒谎或责骂。对孩子的性教育不必讲究系统性。孩子的发育阶段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就不同,根据孩子的需要和知识水平,给予他们能够接受的性知识。
心理不健康、压力过大等,常常会让孩子产生自杀的心理倾向。对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并帮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近年来,心理专家研究发现,自杀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多发生在有心理问题的人身上。例如2003年的4月1日张国荣跳楼自杀,2005年2月22日韩国明星李恩珠自缢身亡,这中间穿插着很多自杀身亡和自杀未遂的故事。而最近一段时间,韩国又有三名明星接连自杀。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自卑、心理疲劳等。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可达40~60万,其中青少年(15~24岁)自杀占1/4之多,更为可怕的是,自杀已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一死因。尤其是近几年,据权威部门统计,有6%~13%的青少年在这一时期至少尝试过一次自杀,他们往往采取上吊、跳楼、吃药等自杀方法。
如今,青少年的自杀正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突出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另外,根据“自杀定律”,不难发现青少年自杀主要是由心理不健康造成的。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深入研究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及一般规律,提防孩子日常生活中自杀意识的出现,教育孩子爱护、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