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时,很多父母会犯一个错误,即过于追求孩子的成功,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例如,很多父母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一切的标准,如此,孩子的身心发展会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成功,父母不能厚此薄彼。
现实生活中,不重视孩子的分数是不现实的。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事情,例如道德、人格等,因此父母不应把分数当作一切。
20世纪20年代,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了一个着名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据此,爱德华·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把孩子的成绩当作衡量孩子一切的标准,孩子成绩好,就一切都好,孩子成绩不好,就一切都不好。
分数和孩子,哪个更重要
不可否认,分数自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考试,通过评分,可以检验一个孩子的阶段学习情况,这确实是一个衡量学业的重要标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分数高,不一定证明知识掌握得全面、牢固,因为考试不可能涉及没有学过的知识。
分数低,这也不一定证明这个孩子已无可救药,因为失误对于任何人都是难免的。
考试只能是检验老师教与孩子学的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是促进孩子更努力地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但父母如果一味地强调孩子的分数,则会给孩子带去很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在市里某初中读二年级。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母亲是一家医院的骨科主治医生,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好。
她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聪明温顺,遵守学校纪律,对父母和老师一向唯命是从。在各门学科中,她的成绩都非常优秀,但是爸爸、妈妈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也过于严格。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她的数学考了全班第一,98分。对于这个已经是名列前茅的成绩,父母却依然不满意,认为那2分也不应该丢掉,于是责怪她太粗心大意,对考试缺乏认真的态度,要求他在以后的考试中,做完试卷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反复检查五六次才可以。如果成绩达不到满分,就要受到重抄试卷三次的惩罚。
由于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使她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于是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在以后的每次考试中都遵从父母的要求,仔细检查做过的题目,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出一点差错。从上初中开始,她答题的速度越来越慢,尤其在做数学试卷时,看题目必须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看,以防止自己把题目看错;做完题后还要一遍又一遍地验算所得的结果,甚至有时为一道题而反复检查将近三十分钟,否则就会感觉不放心,最后导致不能及时做完后面的考试题目。对同一道题如此长时间地反复检查,使她感到胸闷、头痛,而且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也下降到班里二十几名。
父母错误做法:把分数当作衡量孩子一切的标准
对今天的很多孩子来说,“分数”已经成了很多父母衡量孩子、教育孩子、评价孩子的标准。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的分数上去了,就一切都上去了。一旦孩子的考试分数不理想,他们就会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除了分数,他们丝毫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读书读出好成绩,几乎将自己整个人所有的资源和希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例如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给孩子请各个学科的家教,督促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结果呢,在父母的重压之下,孩子不但没有取得好成绩,身心健康反而遭到了很大的危害,父母们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心理专家建议:分数重要,但也不应无限夸大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想,他们(孩子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要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妻子)说是不是?”的确,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作为父母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概念和尺寸,不要再逼迫孩子去争分了,其实,那是用孩子的身心健康去换分数,值得吗?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
1.不要过于重视分数
尽管分数可以客观地显示出孩子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它并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当你抱怨孩子没考好的时候,当你认定孩子是差生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这套试卷是否符合实际,能否考出孩子的真实水平?孩子未必就那么差,只不过没有在试卷上发挥出来而已。
2.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智力、性格、气质等各不相同,即先天条件不同,因而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就会有高下之分,考试分数的好坏也就出现相对的高低之别,不可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出类拔萃。所以,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这样对孩子会有好处。
3.改变“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算成才”的观念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金子总会发光”,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父母不必强迫孩子一定要考高分、上名牌大学。此外,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不同,因而适合做不同的工作。只要孩子有兴趣,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可以取得非凡的业绩,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因此,成才观念的转变,也就改变了对孩子分数的看法。
有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学习效率非常低下,学习成绩停止不前,这就是学习中的“高原现象”,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克服。
人们登山时,开始速度很快,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速度减缓了,到了5000米以上高度时,由于体力不支和高原缺氧等原因,往往止步不前,再要上一个新的高度就十分困难,甚至上不去,这就是登山运动中的“高原现象”。同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高原现象的发生。
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常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即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发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在总复习的初期,每一个同学都很有信心,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有的同学的复习效果逐步减退,甚至头脑变得昏昏沉沉,什么事都不想干,看不进书也记不住内容,性情易急躁烦闷。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
如同登山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尖子生、优等生来说,就更加正常了。但这种现象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如果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
“高原现象”会让孩子丧失信心
作为父母,要正确认识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其实这是孩子学习积累、进步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就像一个人一下子吃进了许多东西一样,需要好好的消化。这表明学到的知识或者还不够系统,或者需要融会贯通,毕竟那些吃进的东西还没有消化好,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在痛苦中坚持不懈!但一般而言,学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使孩子对学习丧失信心。
下面是一位高中生的独白:
可能是姐姐太优秀的缘故,父母对我的期望也一直很高,希望我以后能像姐姐一样有出息。可我从小成绩就不是特别突出,上这所高中已经付出很大努力了。刚上高中那会儿,课程一下子增加了,内容加深,我学习挺吃力的。但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丝毫不敢懈怠,经过努力,成绩确实有了很大提高。
可是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是在同样地用功学习,可成绩怎么也提不上去了,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我感觉自己的努力白费了,越来越没学习的劲头了。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已经达到极限了,不能再有什么突破了?
父母错误做法:在学习上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一般而言,孩子在学习上之所以会出现“高原现象”,一是学习方法不当(如没有对学过的东西及时进行复习等),另一个原因是孩子的意志力比较薄弱,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除了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在学习上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
例如,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他们总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出类拔萃;还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次次都考第一,否则就会得到惩罚;有的父母呢,是处处拿别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甚至在孩子出现学习“高原现象”之后,还一味地要求孩子考第一……这样一来,“高原现象”就很容易“眷顾”这些孩子。此时,父母如果不能正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个问题,不仅会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止步不前,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打消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
心理专家建议:正确看待孩子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的出现,确实会影响孩子的情绪,降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并对现实的学习过程产生厌倦和焦虑。但是只要孩子能够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克服的方法,就能及时消除负面影响。那么,学习中一旦出现“高原现象”,父母应该如何去做呢?
1.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学习的动机之一,如因学习疲劳而减弱了好奇心,你必须设法重新将它唤起。比如,如果发现孩子的求知欲不如以前,成绩也停止提高了。为此每当孩子上学前,都要问孩子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与上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以此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上课听讲时,特别注意听与所提出问题有关的知识,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学习方法陈旧和思维习惯僵化是导致学习成绩无法提高的最主要障碍。学习的不同阶段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总是采用一种一成不变的方法,必然会妨碍学习。此外,父母应该让孩子积极参与实践,一旦孩子参与了,就会发现它们比书本上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只要让孩子做出适当的改变,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快就会提高的。
3.给孩子布置的学习任务要适度
每天给孩子安排的学习任务不可太重;不可让孩子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一定要给孩子留有休息、锻炼、娱乐的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也要讲究,如果学科的安排顺序、时间分配不当,则容易使孩子陷入高度疲劳。一般来说,刚开始应安排中等难度的学科,然后再配以最难的学科,最后关注容易的学科。
4.与孩子多沟通
如果发现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就一定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调节紧张的情绪,找出排解学习压力的方法,告诉孩子你看到了他一直在很努力地学习并且做得不错。同时,要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冷静、温馨、零压力的学习空间。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科现象特别严重。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父母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消除偏科的现象。
众所周知,建造高楼的时候,一定要把地基打牢,只有打好了扎实的基础,高楼才能一层一层往上盖。而打地基的时候,优质的钢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打地基时,用了劣质钢筋,那么建造的房子就是危房,是不能够用来使用的。
其实,中小学生的学习,就如同为以后的人生打地基,只有把每一门课都认认真真地学好,地基才会扎实牢固。倘若出现偏科的现象,就像打了劣质的钢筋,今后造房就会有危险。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劣质钢筋效应”,它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在孩子学习,尤其是中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避免孩子偏科现象的出现,否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就像梁实秋先生说的那样:“一个合理编列的课程表,犹如一个营养均衡的食谱。里面各个项目都是有益而必需的,不可偏废,不可再有选择。”
偏科会影响孩子的前途
什么是偏科呢?即使是成绩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保证门门功课都拿第一,这种现象并不能称之为偏科。真正意义上的偏科,就是指某几门科目掌握得很好,在全班甚至全校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某几门科目却处于中下游水平或者更低。例如,有一些数学成绩非常好的孩子,语文成绩却不及格。甚至连几个简单的汉字都写错,表达能力更是差。试想,这样的“数学天才”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重视这门而偏于那门的危害是极大的,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
彬彬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好,老师对他的评价也不错。和其他同学相比,彬彬学习比较刻苦,而且成绩也不错。但是,父母发现他身上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他的偏科现象特别严重,各个学科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相比较来说,他的数学、化学、物理成绩都很好,考试成绩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是语文和英语却很糟糕,有的时候,考试甚至会不及格。老师注意到这种现象之后,提醒他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均给语文和英语一点,否则对以后的中考会不利的。但是彬彬并不以为然,结果中招考试成绩出来了,他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因为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很低,致使总分不够重点高中的分数线。
父母错误做法:重理轻文
孩子的偏科与父母的干预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父母总是不顾孩子的爱好与专长,而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要求孩子学一些不爱学的学科。尤其受到近几年来社会上颇为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影响,很多父母对子女理科的重视程度往往大于对文科的重视程度。更有甚者,因为文理两科成绩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主动要求学文科的孩子,硬是在父母的压力与“循循善诱”之下弃文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