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余地的、所谓的“选择”,讽刺为“霍布森选择”,这也就是“霍布森选择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道理很简单,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同时它也给教育者另一个启示:如果用这个别无选择的标准来衡量或者约束孩子,必将扼杀孩子多样化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爱孩子,请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孩子有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个性,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因为随着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各种信息的传播,孩子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不断增多,对很多事情也都有了自己的意见或者想法。包括“选择”在内的各种自我意识也逐渐萌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家长为孩子提供多么好的条件,前提一定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一方面,奥运会冠军朱启南的父母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朱启南是雅典奥运会男子十米气步枪的冠军。他父母原来都是农民,都没读过书,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读书,走出“农门”。为了孩子们的“择校费”,让孩子们到城里读书,他们到广州做生意。尽管他们做的生意的利润不是很高,很多交易还是按“一分一厘”来算的,但为了孩子的前途,他们甘愿这样做。
1999年的一天,他们夫妻俩突然接到电话,说让他们“回去商量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改变了夫妻俩原先的打算,也改变了朱启南的一生。
回到温州,他们才知道,朱启南背着他们偷偷在体校学了一年多的射击。让儿子学射击,这和他们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他们很犹豫。可体校教练觉得朱启南在这方面很有潜质,朱启南也说他很希望从事射击,并表示一定会好好干。他们最后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因为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今后要走的道路。
朱启南的父母不是按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塑造的孩子,而是考虑了孩子本身的素质、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才有了后来的奥运冠军。
一般而言,孩子对于自己的选择,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并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努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培养了孩子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形成遇事冷静、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因此也就容易取得成功。
父母错误做法:一味地替孩子作决定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比孩子的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深刻,于是凭借爱的名义,不管大事小事,都为孩子包办,都替孩子作决定。例如,父母会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让孩子穿什么样的衣服;来决定孩子上什么样的辅导班,读什么样的特长课;甚至连孩子交朋友他们也会替孩子选择哪些该交,哪些不该交;高考报志愿,孩子也很少有选择的机会;谈恋爱,搞对象,必须等父母认可再说……以爱的名义替孩子做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孩子终归要离开父母,开拓比父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培养有主见、有责任心的孩子,请父母们不要按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孩子,而是考虑孩子本身的素质、兴趣,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心理专家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他要走的路
人生的路有很多条,父母不可能把每一条都走一遍,然后告诉孩子哪一条是阳光大道。孩子的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当孩子站到岔路的口上,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的路需要自己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他的选择是正确的,给他支持与鼓励,孩子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1.孩子的人生让孩子自己做主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的人生还要孩子自己做主。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晚年负责。生命中的重大事件让孩子自己选择,如升学的志愿,孩子的择偶问题,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才能尊重你。
2.培养孩子的选择意识
选择的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很重要,例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报什么样的辅导班,玩什么样的游戏等,这样孩子渐渐就会养成一些自己做主的意识。
3.不要对孩子管得过细
父母们总是觉得孩子的一切事务都是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这样最容易导致对孩子管得过严过细。例如,不管大事小事父母都要过问,有时候会因为孩子穿什么样的袜子而训斥孩子半天……孩子的路总归需要他自己去走,所以不妨适时地放开孩子。
4.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选择
刚开始的时候,面对诸多的选择,孩子可能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好。
但如果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例如去找哪个小朋友玩,吃肯德基还是麦当劳,去书店还是去游乐场等,父母可以不给孩子太多的建议,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比较。时间长了,在几种结果中,孩子最终会获得自己的选择。
生活中,很多孩子有做事拖拉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为此,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规定任务的最后期限避免孩子拖拖拉拉。
一位老师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他在星期一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星期五之前交上来,尽管他一再强调最好尽快完成,但星期二到星期四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还是寥寥无几,星期五是交作业的高峰期,并且在星期五放学之前,学生的作业基本可以收齐。
但是,他如果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求学生在星期三之前交上来,那么,即使他不强调最好尽快完成,在星期三放学之前也基本上能够收齐学生的作业。
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般而言,对于一些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或事情,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去完成。也就是人们大多具有一种拖拉的倾向:在从事某一活动时,总觉得准备不足。能拖就拖,但在不能拖的情况下,例如条件不允许或到了规定时间,人们基本上也能完成任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最后通牒效应”。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会发现,有的孩子也有做事拖沓的习惯,为此不妨利用“最后通牒效应”来规定孩子最后完成的期限,帮助孩子戒除这一不良行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句话警示人们,只有把握今天,明天才能写满辉煌,怎样把握今天?三个字足矣:不拖延。孔子曾站在江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也曾吟:“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亦惊叹:“人生几何。”睿智的先哲们警示我们:拖延不可!一拖百废,成功从何谈起?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避免让孩子染上拖沓的坏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快地进步,更好地成长。
陈晨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就是有一个拖延的毛病,可把父母愁坏了。每次放假,他总是把书包往旁边一丢,把作业往旁边一放,先去痛痛快快地大玩一场,任爸爸、妈妈怎么催促也无济于事,作业依旧不肯写,直到快开学了才知道着急,于是白天黑夜不停地赶作业。
不光在学习上,别的事情他也经常有各种借口拖着不肯去做。书桌该整理了,他总会找各种理由推托,硬说那是书桌保护层。脏袜子还没有洗,他就以学习繁忙做挡箭牌,诉出一大堆苦,最后还是要妈妈给洗。借同学的光盘早就该还了,妈妈一催促,他就会叫道:“哎呀,我忙着呢,明天再说!”他总是这样,自己该完成的事情不抓紧时间完成,爸爸、妈妈一督促,他就会找各种借口来拖延。
后来,他的父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咨询教育专家,决定对他采用“最后通牒”的做法,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给他规定一个最后期限。例如要求他晚上九点之前必须完成作业,每天上学之前把书桌收拾干净,借同学的东西三天之内必须归还……结果,半年下来,他拖沓的习惯改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