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生活中,继母总是时不时地对拿破仑·希尔说一些表扬的话,例如拿破仑洗完衣服之后,她会说:“孩子,我很为你欣慰,因为你懂得讲卫生了,而且爸爸妈妈不帮助你,你一个人也能够把衣服洗得这么干净。”最初,拿破仑喜欢睡懒觉,有一次他起了个大早,继母表扬他说:“孩子,你真懂事,这么早就起床学习,妈妈相信你以后会有大出息的。”事实证明,继母的表扬极为有效,长大后的拿破仑果然做出了很大的成就,成了美国成功学的创始人。
父母错误做法:吝惜对孩子赞美的语言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意识不到赞美、表扬孩子的重要性。一位心理学家曾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学生每人说出自己的优点,结果,很多孩子说不出来自己有哪些优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原来,在家里这些孩子经常听到父母说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真是猪脑袋,连这个都不会!”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根本就想不起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
心理专家建议:爱孩子,就要懂得赞扬孩子
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是人的天性。心理学家对儿童所作的心理测验表明,当一个疲惫的孩子受到赞扬时,他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新的向上的力量。相反,当孩子得不到赞赏或受到批评时,他现有的体力也会戏剧性的减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是家长的天职,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魔法。所以,爱孩子,就时常给孩子一些赞扬吧!但是,心理专家建议父母们在给孩子赞扬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赞扬的艺术:
1.赞扬要具体明确
对孩子进行赞扬的时候,应该让孩子知道究竟哪一种行为受到了赞扬,赞扬越具体明确,孩子就越容易理解,并且重复这一行为。比如,当孩子起床后收拾好床铺,然后去刷牙洗脸,你赞扬说:“你做得很好。”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什么举动得到了妈妈的夸奖,如果换一种方式可能就好些:“你起床后把床铺收拾得很整齐,真是太好了。”
2.赞扬要及时
孩子一旦在生活或者学习中有了进步,要及时赞扬,比如,看到孩子自己吃饭、刷牙、摔倒爬起、穿衣或帮家里人做事等,家长要及时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吻或用话语来赞扬他,让他感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如此一来,就能起到激励孩子的效果。
3.赞扬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的年龄段
对孩子进行赞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所处的年龄段,比如对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口头赞扬并同时给他一个吻,一次拥抱或者其他的身体接触,效果将更好。而大一点的孩子的习惯赞扬的方式含蓄一些,可心领神会地向他们眨眼睛,或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他做的不错。
身为父母,如果给孩子贴上标签,就会使孩子趋向于成为标签所说的那种人。
所以父母要尽量给孩子贴上好的标签。
到超市买东西,商品上的标签,会左右人对商品价值的认定。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完全相同的两件商品,标注不同的价格,人们会为他们找出价格不同的理由。人们会在标价高的商品上找出很多优点,会在标价低的商品上找出诸多的不足,并且还能“明确”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也说是说,标签会诱导人的思维方向。这就是所谓的标签效应。
心理学上也有这种“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由于兵力不足,政府征集了一批懒散的社会闲杂人员去支援前线。这些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行动散漫,不听指挥,于是上级请心理学家来帮忙。
心理学家了解情况后,要求他们每人每月都给家里寄一封信。而信的内容是心理学家替他们拟好的,只要他们抄一遍就可以了。信中描述了他们在前线是如何的听从指挥、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这样过去了半年,奇迹出现了,这些士兵都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了。
到底是什么使他们变好了呢,是“听从指挥”、“奋勇杀敌”、“屡立战功”的标签的作用。这一心理效应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同样适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能够经常给孩子贴上好的标签,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它当成一种目标,进而努力实现。
给孩子贴上好标签,孩子会变得更优秀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说:“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给他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会按照标签去塑造自己。给他贴上勇敢的标签,他就会努力形成勇敢的性格,给他贴上胆小的标签,他就会养成懦弱的性格;给他贴上勤快的标签,他就会变得勤劳,给他贴上懒虫的标签,他就会变得懒惰。
一位母亲第一次去开家长会,是在儿子上幼儿园时。老师很气愤地说:“你的孩子太调皮了!在凳子上五分种都坐不稳!真是太难对付了!”这位母亲听了回家后,很亲切地对孩子说:“宝宝啊,今天老师表扬你了,说你以前在凳子上三分钟都坐不稳的,但现在可以坐上五分钟,有进步哦!”
第二次是小学的时候,老师很无奈地说:“你的孩子太笨了,考试全班倒数第一名!”这位母亲回家后,温和地对孩子说:“今天老师鼓励你了,说你不是个笨孩子,虽然这次考得不太理想,但是她说只要你认真,一定可以赶上你的同桌,这次你同桌排在第26名。”
最后一次家长会,是在初中,这位母亲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老师却没提到她的孩子,后来她便去问老师为什么,而老师很理所当然地说:“你的孩子成绩不太理想,与重点高中还有点距离。”她最后回到家又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希望哦,她说,只要你努力学习,肯定可以考上重点高中的!”
最后的结果是,她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爱我……”
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是明智的,因为从小到大她一直在给孩子贴好标签,而使孩子真的成为了标签所说的那种人。
父母错误做法:一味地否定自己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一味地否定自己的孩子。例如,有的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不知道是不是智商比别人低一些,上课不专心,成绩也不好,就喜欢乱涂乱画,胆子大到谁都不怕……”还有的父母,当孩子考试考不好了就会说:“我看你就特别笨,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上蹿下跳时,总是说:“你是不是有多动症啊,这么不安静。”
结果呢,在这种否定标签的作用下,孩子的表现是越来越不好了,被贴上“智商低”的标签的孩子,以后似乎变得越来越苯了;被认为“根本不是读书的料”的孩子,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被贴上“多动症”标签的孩子,越来越没有安静的时候了。
的确,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所以上述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现象,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上否定的标签。
心理专家建议:给孩子贴标签一定要慎重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俗话反映了一种不良社会现象,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放在心理学的范畴来分析,却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在儿童时期,不但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更脱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复杂影响。在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心理专家建议父母,给孩子贴标签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1.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
父母讨论孩子的时候,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给孩子乱贴标签,比如动不动就把“笨”、“差”、“不听话”等坏标签贴到孩子的身上。这些标签就像给跳蚤设置的玻璃盖,使孩子在还不知道自己能跳多高的情况下,就早早放弃了跳跃的努力,变成了一个不敢想、不敢问、不敢做、不敢跳的“爬蚤”。所以,在没有搞清楚状况之前,父母不应该轻易对孩子下好或坏的结论。否则很容易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趋同于划定的类别,限制了他们的自然成长。
2.贴正面标签一定要具体
贴正面标签往往有利于让孩子向好的方面前进,但在帖正面标签时要注意,贴“标签”要有具体的事实依据,能用一些宽泛的词语,比如“好孩子”、“乖孩子”、“聪明的孩子”等,这样的“标签”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好。但比如用“勇敢的”、“爱劳动的”等标签,则比较有效。说孩子“勇敢的”,他就能够不怕打针,说孩子“爱劳动的”,他就积极帮忙做家务。
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委婉、甚至是赞扬的方式,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批评。
有一个孩子,喜欢吃各种各样的零食,但是不喜欢吃饭。为此,他的父母非常苦恼,也想尽了各种方法,但哄、骗、打、骂都不见效。有一次,孩子的父亲突然想到孩子非常喜欢椰子,于是他把椰壳锯开,用来给孩子盛饭。结果,让孩子父母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吃的津津有味。
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碗来盛饭,孩子就能够高高兴兴地吃下去。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椰壳效应”。这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同样是做一件事情,如果让孩子用他喜欢的方式去做,就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地把它做好。
根据“椰壳效应”,教育专家指出,在教育犯错的孩子时,如果父母能够换一种方式去批评孩子,或许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父母如果能够用温柔的语气去表达批评,或者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则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可口”批评会让孩子顺利接受
细细想来,“椰壳”效应不失为一个教育妙招: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盛饭,孩子就能津津有味地吃下去。那么,同样是批评教育孩子,能否把批评包装一下,用孩子不反感的形式,让孩子乐于接受呢?良药苦口利于病,其实良药裹上“糖衣”照样治病,而且更容易让病人接受。这给父母的启示就是:用爱心将批评包装一下,教育效果会更好。
有一位母亲发现她的女儿拿走了自己夹在书中的一张崭新的10元钞票。她心里非常生气,但她并没有找来女儿兴师问罪,而是按原样将钱又放进女儿的文具盒中。晚上,当女儿做完作业以后,这位睿智的母亲为女儿递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亲切地对女儿说:“好孩子,来,休息一下吧,妈妈给你讲个故事。”
于是,她讲了一个孩子怎样从小偷小摸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讲完故事,她只字未提10元钱的事,而是轻轻问女儿:“故事好听吗?妈妈下次再给你讲。”她深情地看了看女儿闪动的清澈的眼睛,给女儿盖好被子,道了声:“妈妈爱你,晚安。”第二天清早,母亲发现餐桌上压着那张10元钞票,旁边还写着一张纸条:“妈妈,我也爱你。”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简单粗暴的批评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让甜甜的批评诱导孩子,就能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消极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给孩子以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上述故事中的母亲正是利用了“椰壳效应”对孩子进行甜甜的批评,结果孩子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及时进行了改正。
父母错误做法:对孩子的错误进行粗暴批评
批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处于成长期的孩子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对此父母就应该及时地进行指正批评,否则孩子不仅会意识不到,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经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他们总是不注意批评的技巧,总是对孩子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
如孩子不听话,不完成作业,书写不认真,欺骗父母、老是做坏事,等等。一旦发生这些事,父母往往会板起面孔或大发雷霆,或当众训斥一番,挖苦一通,更甚者对孩子实施惩罚……这些惯用的直接、简单而颇带火药味的教育方式虽能显示家长的威力,但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难以产生自觉改正错误的念头,甚至对父母的当面批评或指责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形成越批评孩子,他们就越“需要”批评的恶性循环。
心理专家建议:给批评穿上糖衣
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得恰当,就是一剂良药,可以让孩子心服口服,成为孩子改正错误的契机,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用得不好就会像一柄利刃刺伤孩子的心灵,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并造成孩子与父母的对立。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应该巧妙地借用椰壳效应,采取适当的批评方式与措施,这样就能让批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先赞扬后批评
孩子都喜欢听赞扬的话,而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表现出与父母的对抗。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前,可以先对孩子的进步予以赞扬,也可以用赞扬代替对孩子的批评。比如孩子不好好学习,父母可以先赞扬孩子头脑灵活、点子多、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观察力也不错,然后对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些优点都用在学习上,那么,你也可以成为好学生。”
2.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
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是先对孩子进行赞扬,但是一阵赞扬过后,却一个急转弯——“可是”。孩子一听“可是”心理就反感。假如父母可以换“可是”为“如果”。比如孩子淘气,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父母可以先赞扬他聪明、正直、人缘好、能力强等优点后,然后对他说:“如果你能做事再细心些,凡事多想想后果的话,你一定会成为最棒的孩子!”那么孩子经过赞扬与鼓励后,以后再做事时,就会认真思考父母的话,不会再轻举妄动了。
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几次三番总是对孩子做同样的批评,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反感、讨厌。
一次,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两元钱。
一般而言,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都会让接受者不耐烦,进而引起他们的反感或者你犯。这就是心理学上经常提到的“超限效应”。“超限效应”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例如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对孩子做同样的批评。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批评会让孩子感到内疚,但当这些批评变成老生常谈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反感、讨厌,甚至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