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教你成功丛书: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
46490400000004

第4章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凭着坚信的理念和梦想,在绝处寻找生机,而不是用死亡来拒绝面对的难题。曾读过一则非常有意思的寓言:

话说两条欢天喜地的河,从山上的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各自分别经过了山林幽谷、翠绿草原,最后在隔着大海的一片荒漠前碰头,相对叹息。

若不顾一切往前奔流,它们必会被干涸的沙漠吸干,化为乌有;要是停滞不前,就永远也到达不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云朵闻声而至,向它们提出了一个拯救它们的办法。一条河绝望地认为云朵的办法行不通,执意不就范;另一条河则不肯就此放弃投奔大海的梦想,毅然化成了蒸气,让云朵牵引着它飞越沙漠,终于随着暴雨落在地上,还原成河水流到大海。

不相信奇迹的那条河,宿命地流向前方,给无情的沙漠吞噬了。

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我们都可以选择当第二条河,凭着自己坚信的理念和梦想,在绝处中寻找生机,而不是用死亡来拒绝面对难题。

访问过一名乳癌病患者,她透露自己当初在被推入手术房的那一刻,不断地和上帝“讨价还价”,祈求上帝让她多活10年,待她那两个年幼的孩子年长一些,再来把她带走。

在那一刻,孩子成了她活着的最大的意义。为了孩子,她积极乐观地面对病魔,一路走来已有12年,而上帝也未向她“讨债”。她说。患病后认识的另一名女士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病情相似,但她却因丈夫离开,生活失去了重心,而自怜自艾,放弃与病魔搏斗。面对死神的挑战,患病不到五个月的她选择弃权,像极了沙漠中被索汲水分至死的第一条河。反观前者,从最初难以接受地不断质问:“为什么是我?”到现阶段有崮适豁达地面对自己的病情,她显然已飞越过生命中干旱的沙漠,尝到了生命泉源的甘甜。

是不是没尝过茶般的苦涩,就无法体会美酒的醉人?难道我们就非得经过挫折和生活的历练,才能真正领悟出活着的意义?

我们周围有很多看似平平无奇的人,背后其实都有着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待我们去观察发掘,并引以为借鉴。

对朋友要豁达大度

佛界有一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幅名联告诉我们,人就这么一辈子,做人要豁达大度。

豁达大度说起来容易,实则做起来很难。它要求人们抑制个人的私欲,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斗,也不能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

偏见往往会使一方伤害另一方,如果另一方耿耿于怀,那关系就无法融洽。反之,受损害的一方具有很大的度量,能从大局出发,这样就会使原先持偏见者,在感情上受到震动,导致他转变偏见,正确待人。

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反之,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郭沫若是一个大度之人。他虽与鲁迅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他在鲁迅逝世后,没有趁“公已无言”时前来“鞭尸”,而是挺身站出来扞卫鲁迅精神,同时对以前“偶尔闹孩子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他曾经诚恳地表示:“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先生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多么可敬,其辞多么可感。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相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做人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你只有敬而远之。

因此,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生活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而小溪里的鱼就不同了,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怀狭窄的人没有一点气度,常常争先恐后地与他人争夺蝇头小利,但这点小利到手后,却又发现丢了大利,如同人们所说的,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胸襟坦荡广阔的人不是这样,他们不为犹如芝麻般的小事而忙得团圆转,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他们是做事稳重、态度从容不迫的人。

只要有一种看透一切的胸怀,就能做到豁达大度。把一切都看作“没什么”才能从容自如;忧愁时,增添几许欢乐;艰难时,顽强拼搏,得意时,言行如常;胜利时,不醉不昏,有新的突破。

只有如此放得开的人,才可能是豁达大度的人。

大作家的宽容

人的一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突如其来的磨难和打击,如果就此一蹶不振,自甘沉沦,结果只能是更痛苦的毁灭。卡莱尔的成功。就在于他首先战胜了自己。

托马斯·卡莱尔是19世纪的英国作家,以《法国大革命史》和《英雄、英雄崇拜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两书而闻名于世。

《法国大革命史》第一卷即将付印之前,卡莱尔答应友人、经济学家米尔的要求,把原稿先借给他看一看。接着,米尔又把它转借给泰拉夫人阅读。然而有一天,泰拉夫人不小心,把这部读了一半的原稿放在房间的一角,自己出门去了。女仆进来打扫房间,把它当成了废纸,扔进了暖炉里生了火,珍贵的书稿顿时化成了灰烬。这怎么办呢?作者又没有留下副本。米尔和泰拉夫人急得毫无办法,最后只得把情况如实告诉了卡莱尔。卡莱尔听到这一消息,脑袋“嗡”地一声,半天说不出话来。可对这无法挽回的损失他没发一句怨言,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安慰自己:“可怜的米尔,我必须不让你知道这是了不得的事情。”

然后,卡莱尔为了排解自己内心的焦急和苦恼,尽量克制自己,先是静静地坐下来读小说。据他自己说,他连续读了几个星期。继而忍着难以承受的痛苦,决定重新开始撰写。要想把头脑里的思想,已忘却的史实等重新思考和回忆一遍,该是多么艰难的事。可他最终战胜了自己的痛苦并完成了这部历史巨着。

宽容谩骂自己的朋友

宽容待人,能够交结到长久的友谊,因为你的宽容行为对看到它和听到它的人都能产生影响。请记住杰克·伦敦的劝告:“献出你自己,学会宽容,乐于赏识和称誉他人,并时刻保持能够使自己得到成长和增加学识的灵活性——这一切便产生了幸福、和谐、美满和事业有成。这就是一个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应有的特征。”

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尚未出名时,一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天体的小册子,被当时久负盛名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现。当时,第谷正在布拉格进行天文学的研究,繁忙当中,他向素不相识的开普勒发出邀请,请他和自己共同研究天文学。

开普勒得此消息当然非常高兴,立刻携妻带女星夜兼程前往布拉格,谁想好事多磨,刚走到半路他便病倒了,当时已身无分文,第谷得知后给他寄了钱才使他一家来到布拉格。但由于妻子的缘故,开普勒和第谷产生了误会,又因为自己没有马上受到国王的接见。便怪罪于第谷,认为是第谷使的坏,便很不冷静地给第谷写了一封信,毫无缘由地谩骂了第谷一通,不辞而别。

第谷是个脾气极其不好的人,容易激动恼怒,但对于开普勒,他出奇地平静,他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富有才华,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便对秘书说:“请立刻代我写信给开普勒,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他,说我和国王都是欢迎他的。”

第谷的胸怀感动了开普勒,他惭愧地第二次来到布拉格。和第谷合作不久,第谷就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临终前,第谷将自己所有的资料和观察星辰的科学底稿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开普勒,开普勒后来根据这些资料和底稿整理出来着名的《路德福天文表》。

这就是宽容。误解、谩骂、忘恩负义,都不去计较,并在临终之前将一份最珍贵的信任托付给他。

《圣经》说:“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裹挟着你跟随着它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宽容朋友获得真情的帮助

友善是一种法术,而你可以是拥有这项法术的魔术师。

一次,玛丽要举办一个重要的宴会,她邀请了她的老朋友比尔做宴会的厨师。比尔曾多次担任玛丽宴会的厨师,每一次都使客人和玛丽很满意。玛丽相信这一次比尔也不会让她失望。

没想到,在宴会当天,比尔只派了他的几个帮手来为宴会准备菜肴。这几个帮手的厨艺真是差到了极点,让客人连连摇头。玛丽气极了,她想到遇到比尔时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但玛丽又转念一想,羞辱比尔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只会使比尔更不合作而已,没准还会失去这个多年的老朋友,这对自己而言,太得不偿失了。

玛丽再见到比尔时,她和颜悦色地说:“比尔,我很遗憾上次的宴会你没有来。你可能都不知道你对大家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们都希望能吃到你亲手做的菜。”比尔高兴地问:“是真的吗?”玛丽点头道:“当然是真的。我下星期还要再举办一次宴会,不知你愿不愿意帮我这个忙?”比尔忙点头道:“当然愿意。”

一星期后,比尔不仅参加了宴会,而且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道菜,让玛丽和客人十分满意。

放开心胸,宽容待人,别人自然乐意与你交往。在某种意义上宽容待人可以解释为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一种法术,有时候它不仅可以使别人迅速地改正错误,而且还能使别人比原来做得更好!

宽容朋友瞧不起自己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聪明的人勇于认错,不仅能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还能得到人们的原谅和尊敬。

大师达·芬奇,他曾经在一次艺术家的聚会上,不知出于什么动机,对雕刻家大放厥词,他说:“雕刻是机械呆板的工作,因为它需要的智力比绘画少。雕刻是卖苦力的活儿,从事雕刻这一行业的人,每天收工时,从头到脚,都是粉尘,就像泥瓦匠和油漆工一样肮脏不堪。”

这些显然是没有道理的话,刺伤了在场的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文人相轻”,虽然这句话出自中国,大概外国同行,也免不了会有这种人性上的弱点。喜欢说自己的好,别人的不好,喜欢听有人说自己的好,更喜欢听有人说别人的不好。

达·芬奇说完就回到寓所睡觉了,米开朗基罗却睡不着,你老兄不就是认为自己在绘画方面是首屈一指的天才吗?鄙人不行吗?好,我要证明我并不比你差。于是,他接受了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任务,用了4年工夫,将这幅工程浩大的作品画完。由于长时间仰脸作画的缘故,当他走下脚手架时,看任何书面的东西,都得抬起头来,颈椎都变形了。

对这幅震惊世界的巨型油画,拉裴尔赞叹备至,“天啊!米开朗基罗是用与上帝一样杰出的天赋,创造这个艺术世界的。”达·芬奇在看了这幅杰作以后,走到米开朗基罗的面前,对他说:“我对雕刻家的那些不逊之言,激怒了你。我为我以往的那种卑劣行为,向你道歉。”

米开朗基罗说:“艺术家必须互相原谅彼此的过错。”

只要能够真诚的而不是伪善的,深刻的而不是应付的认错。即使还不肯原谅的话,至少那一刻,你的心得到了一分平静。

宽容身边的每个人

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我们互相支持;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我们同甘共苦;因为我们是朋友,所以我们彼此宽容。

战国时期的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鲍叔牙对管仲颇为理解和信任。

有一次,鲍叔牙和管仲两人合伙做生意,凭着两人的机智和谋略,生意做得颇为成功,两人也因此赚了不少钱。可是到最后分钱时,管仲却偷偷地多分了点钱给自己。有人发现此事告知了鲍叔牙,要求鲍叔牙对管仲严加惩罚,鲍叔牙却并没有这样做。以他对管仲的了解,他知道管仲并不贪婪,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家庭贫困。因此,鲍叔牙不仅没有指责管仲,反而处处帮助管仲,让管仲感激不已。

管仲后来又在鲍叔牙的门下做事,但因不懂为官之道,结果越帮越忙,越弄越糟,使得鲍叔牙选拔人才的眼光受到许多人的置疑。但鲍叔牙依然没有指责管仲,而是尽心竭力地在政治上帮助管仲,使管仲收获颇多。

后来,鲍叔牙还极力推荐管仲做齐国的宰相,自己甘当副手。管仲也不负鲍叔牙所望,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对鲍叔牙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管仲感激不尽,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朋友之间,宽容源于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若是真朋友,则必能宽恕对方的一切无心之过,不要让你的朋友被你的怨恨所腐蚀。反过来,以你的宽容之心,让他得到力量,展翅高飞,这才是君子所为。

宽容地举荐他人当官

《菜根谭》中教人圆滑处世的智慧之一便是宽容他人,宽容别人方能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像班超、欧阳修一样,宽容他人的过错,就会赢得朋友,赢得别人的佩服与尊敬。宽容别人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恨。原谅他人的错误可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祸。”

宽容他人,需要自己有度量。何谓“度量”?度量,原本是指计量长短和容积的标准。人们后来拿它喻指人的器量胸襟。柳宗元在《柳常侍行状》中写道:“惟公质貌魁杰,度量宏大。”就是这个喻义了。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蔺相如位尊人上,廉颇不服,屡次挑衅,但他仍以国家利益为主,以社稷为重,处处忍让,是度量大也。三国时期的蒋琬,身为尚书令,找一个部下谈话,那人不理他,他不计较,还有下属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认为他办事不行,不如前人。有人向他告发,他也毫不介意,还说他说得对,我确实不如前人。何以如此,气量大也。

有的人却气量狭窄,锱铢必较,小肚鸡肠,不能容事。西方近代天文学之父第谷就曾是一个度量狭小的人。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一个数学问题与一个同学发生争执,他竟决定与人决斗。决斗中,第谷的鼻子被对方削掉,只好在下半辈子戴着个假鼻子度日。

看来,气量狭窄不仅于人于事有害,还对自己有害。《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骂死王郎,这两个人怎么这么容易就死了?皆因为气量狭窄。我国汉代的才子贾谊,他的《过秦论》、《论积贮疏》以及大赋名满天下,流传至今,可他却在32岁那年,因遭权贵的诽谤、排挤,“自哭自泣,至于天绝。”为什么会这样呢?气量小也。

一个人度量的大小,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志存高远。有远大抱负的人,是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个人荣辱的,因胸怀大志,才胸襟开阔。“西安事变”发生后,很多人都主张处死蒋介石,周恩来等人都曾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遭到蒋介石的悬赏通缉。此时,可以说杀蒋易如反掌。可国难当头,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周恩来亲赴西安劝说张学良、杨虎城释放蒋介石,以促成共同抗日。

没有救人民于水火、抵外侮于国门外的远大目标,能做到这一点吗?干脆,杀了蒋介石解除了多少人的心头大恨,但那却是不明智之举。

再如宋代的欧阳修,他在朝中担任要职时,荐举王安石、吕公着、司马光三人可以当宰相,而这三人对欧阳修可以说都很不敬。欧阳修因为欣赏王安石的才华,曾赠诗王安石,希望他在政治、文学上能取得卓越超群的成就。而王安石却没把他放在眼里,还回赠诗:“他日倘能窥孟子,此身要敢望韩公。”给欧阳修吃了一个闭门羹。吕公着是前朝宰相吕夷简的儿子,他们父子二人都曾攻击过欧阳修,欧阳修贬官滁州,就有他们父子从中推波助澜。司马光与欧阳修也不睦,还当面顶撞,指责他。但是欧阳修觉得此三人有才学,有能力胜任宰相一职,认为他们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因此以如海之度量举荐这三个人。

若没有为社稷着想、以国事为重的观念,怎能如此荐举不避“仇”?而欧阳修也以其宽广的胸怀为后人所称道。

鼠肚鸡肠、气度狭小,因一件小事就耿耿于怀的人终究成不了大气候,难成大业。纵有雄心壮志,也是枉然。

宽恕伤害自己的人

宽恕伤害自己的人,是困难的,也是高贵的。

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已故副校长曾工作的房子里保存着一封信的复印件,这封信让很多人读后潸然泪下,这封信所传递出的爱心与宽容,体现出人性的高贵,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位副校长名叫安·柯莱瑞,她是爱荷华大学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很久以前,她的父亲曾远涉重洋,到中国传教,她成了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美国人,所以她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终身未婚,对待中国留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他们,爱护他们,每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总是邀请中国学生到她家中做客。

不幸的事情发生在1991年11月1日,那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一位叫卢刚的中国留学生,在他刚获得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安·柯莱瑞也倒在了血泊中。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柯莱瑞举行了葬礼。安·柯莱瑞的好友德沃·保罗神甫在对她的一生进行回顾追思时说:“假若今天是被我们的愤怒和仇恨笼罩的日子,安·柯莱瑞将是第一个责备我们的人。”

安的惨死并没有动摇亲人们的信仰,并没有让他们以仇恨来取代爱。他们深知,仇恨的心理最后伤害的是自己,仇恨的心理也不符合安生前所坚持的理想。爱和宽恕才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这一天,安·柯莱瑞的3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建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他们向杀害亲人的凶手的家人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她的兄弟们还在无比悲痛之时,以极大的爱心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这就是那封在安。柯莱瑞曾工作的房子里保存着复印件的信。

致卢刚的家人:

我们经历了突发的剧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她的家庭、邻居,她遍及各国学术界的同事、学生和亲属。

我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但和姐姐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着姐姐在世时留下的美好回忆。

当我们在悲痛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个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的。

安最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的是要分担你们的悲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的时候,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这样,我们就能从中一起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会这样希望的。

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

弗兰克/麦克/保罗·柯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