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46456700000054

第54章 死亡教育(5)

(3)佛教主张火葬——可能起源印度教,因印度人是火的崇拜者,他们觉得火能纯净一切,借火来帮助肉体极度纯净的分解,在此意味着“化”。

6.伊斯兰教葬仪

伊斯兰教的葬礼是一个隆重而又严肃的礼仪。伊斯兰教徒愿意在自己家里静静地死去。如患重病治疗无望时,他们便出院回到家里,而不愿死在医院;如果有人突然在外地去世,家属也要千方百计把尸体运回家乡埋葬。

人去世后,其面部要朝西南方向安放,家属用干净白布遮盖,用白布绑住其下巴,使其嘴闭住,使人感觉死者安详地睡在那里。

然后,马上向亲友去报丧。遗体一般在家里停放一天,等亲友或前来吊唁的人向遗体告别。葬前,要由堂兄弟或专门的人员为死者净身,若死者是女性,则要由同辈的妇女来清洗。洗净后,用新白布将遗体缠裹起来,一般男的缠三层,女的缠五层。净身时,其他人不得入内,阿訇要在净身的门前替死者祈祷赎罪,小孩不进行赎罪仪式。赎罪时,要向旁人和毛拉进行施舍,随即将遗体移出屋,放在“塔吾提”(灵架)上,并盖上布单,由亲友护送到清真寺举行葬礼,妇女不参加葬礼。

举行葬礼时,由阿訇念经并致悼词,其内容主要是介绍死者的功绩,并乞求真主保佑,愿死者安息。此后,即送往墓地土葬。墓坑呈长方形,长2米,宽l米左右,深近2米。在坑的一侧要挖一个洞穴,尸体就放在这个洞穴里。把尸体安放好后,要用土块把洞穴口堵死,然后再埋土。坟的外形大都是长方形,也有圆形的,有的还形成宫殿的样子,顶部有新月,坟地周围要筑成长方形的坟墙,墙头用土块垒成花纹。

对参加葬礼的人死者家属要赠送礼品作为谢礼。葬礼结束后要在人死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周年举行“乃孜尔”,表示对死者的缅怀和哀悼。

(二)丧葬仪式的功能

每个文化都有不同的丧葬仪式,其形式的原因或许有特殊的因素可寻,但也有糅合不同宗教、民间风俗错综复杂的葬仪。从古埃及的木乃伊到现今,葬礼习俗存在时间非常长久,而葬仪本身已成为一种习惯行为及活动方式,并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因此丧仪所具有的功能也值得探讨。

1.丧葬过程可以加强伦理关系

从人类学的研究得知中国社会是典型的父系(patrilineal)与父权(patriarchal)社会,做长辈的对晚辈有绝对的支使权力,而晚辈也须听从长辈的旨意。此种关系到孔孟儒家的思想之后,越发注重孝道,及人与人之间守份守纪、长幼有序的伦理思想。

《论语·八俏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祀,如不祭。’”在此孔子强调祭祀态度完全取之于人,人不心存敬念,纵然徒具形式,也无祭祀之真义。事实上,孔子的终极关怀是人的教化,他以为祭仪正是人借以引出潜在德性的手段,这种观念,表现在祭祀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集体仪节内容的重视。

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在《孟子·离娄篇》下提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可见儒家对死亡及葬祭都视为与生一般的重要。因为儒家提倡孝道,重视社会教化,故对死亡存诚敬之心,并借丧葬及祭祀祖先来表达。很明显地,儒家借着祭祀祖先的行为,以敦亲睦邻,结合成一个宗法群体的社会。

2.丧葬仪式协助家属尽快度过哀悼失落期

丧亲家属在居丧初期,通常有极度哀伤、号啕大哭、忧虑,甚至解组的反应。在面对去世的事实到办理丧事这段时间,若有近亲朋友相扶持,对丧亲家属精神上给予支持,是极有助益的。而一些葬仪专业人士也是协助者之一,例如殡仪馆的人、牧师或和尚尼姑、治丧委员会等。丧仪的处理可以帮助丧亲者接受“死者已逝”的事实,并给予一个机会,可以不压抑地表达失去亲人的悲伤。另外,借着办丧事的细节,让朋友及亲属聚集在一起,经由讨论、安慰及帮助,丧亲者能够缓和悲伤过度的情绪,并慢慢适应新的生活及环境。

3.丧葬礼俗可以使丧亲者得到心理满足

各种丧礼习俗都有背后支持的一套信仰,信仰及仪式给丧亲者失落悔恨的心理以一种补偿的作用。例如,基督徒相信,若虔诚地信仰主耶稣则死后永生;佛教徒相信,家属为死者供养三宝、布施贫穷及诵诗超度,死者便能因善业功德的感应而得超生的帮助。而这种信仰正是人对不能掌握的未来的交换条件,即只要个人或家属做好某件事,则死后就免于受苦。这种民俗信仰除了将死后世界设想成与活人世界一样,也经由祭拜方式,让生者觉得心安,并弥补内心对死者的失落感和去除对死后未来无法捉摸的恐惧。故不论是宗教仪式的丧礼或民间习俗,都具有补偿的心理治疗作用。

(三)不知死,焉知生

“不知死,焉知生”的意思是:唯有了解死亡的必然来临,才会明白生命的可贵,才会在他人面临死亡时以同理心给予帮助和安慰,才会在死亡来临时从容应对。

1.死亡是一笔人人都必须要偿还的债务

欧里庇得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死亡是一笔人人都必须要偿还的债务。”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最终都要走向死亡,无人能够幸免。正因为如此,死亡与生命紧紧相连,它是生命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理解,死亡就会变得容易接受。

正如蒙田在《随笔录》中所说:“死亡在什么地方等着我们,这是不确定的;让我们在任何地方等待死亡吧,预先思考死亡就是预先思考自由。”罗素也说:“凡是人办得到的事情没有一件会使人长生不老,所以我们不必为一死而恐惧,而悲叹,在这上面耗费时间徒劳无益。让死的恐怖缠住心,是一种奴役……”

2.死亡是生命的王冠

爱·扬格曾经说过:“死是生命的王冠:没有它,人活着就会失去意义。”的确,如果没有死亡,您怎会感觉到生命的珍贵,时间的紧迫?如果没有死亡,您会立即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用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吗?正是因为有了死亡,人类才明白要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

死亡教会我们珍惜生命,教会我们立即行动,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错过。人往往在遭遇死亡的时候迅速成长,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埋葬了我们20岁的儿子。他在星期五晚上一场机车事故中遽然丧生。我多么希望当我最后一次跟他谈话时知道,那就是最后一次。如果我知道,我会说:“吉姆,我爱你,我也感到骄傲。”

我想花点时间算算他带给爱他的人多少幸福。我也想花点时间欣赏他美丽的笑容,他的笑声,他对人们的真爱。

当你把他美好的属性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和那些把收音机开得震耳欲聋,发型梳得奇形怪状,把脏袜子扔在床上等激怒你的坏习惯比较时,你会发现,那些让人生气的坏习惯是多么微不足道。

我再也没有机会把我希望他听到的话告诉我的儿子了,但其他的父母,你们都还有机会。把要他们听的告诉他们吧!就像把握最后一次的谈话机会一样。我最后一次和吉姆说话,是在他去世的那天。他打电话给我说:“嗨,妈!我打电话给你,只是要告诉你我爱你。我得去做事了,再见。”他给了我永远能够珍藏的东西。

如果吉姆的死有任何目的的话,也许就是让其他人更欣赏人生并让人们——特别是家人,拨出时间来让彼此知道我们有多么关心对方。

你可能不会再有机会。今天就做!

这是一个美国母亲写给死去儿子的信。死亡与生命如影相随,所以生命才显得格外珍贵。死亡的存在,让我们没有借口去推脱任何应该做和想做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推脱之后,是否还有机会来弥补。就像这封信里所讲的“今天就做”!

今天就做,意味着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感谢死亡是生命的良师益友。所以我们应该像琉善所说“要在过日子的时候,一只眼睛盯着死亡”。

3.根据别人的意志去死,等于死两次

西拉斯在《箴言》中说:“根据别人的意志去死,等于死两次。”

因为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成长阶段,是每一个体的必经历程,那就意味着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Howtodie”。

从个体生命开始的那一刻起,每一个体都已经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竞争,在数以万计的精子中只有一个取胜,因此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并不能完全消除人类的缺陷,因为人们往往会很遗憾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与否,以及何时何地出生。

既然出生已经无法自我抉择了,那么我们还要别人再来替我们决定死亡的方式吗?如果您足够珍视自己的生命,足够尊重自我意志的话,答案显而易见。请不要误会,因为本书强调生命可贵,所以自己决定死亡方式绝对不涉及到自杀问题。而是特指当医生宣布治疗无效,濒临死亡时,您完全有权利选择是继续利用药物来维持生命,还是撤销外界辅助设施从容应对,或是其他一些您自己喜欢的方式。

有权利选择死亡方式,不仅表现在自我选择方面,还体现在尊重他人选择方面。也就是说,当您的家人或者朋友面临濒死处境时,请尊重他们的选择,永远不要用自以为好的方式替他们作决定。

这就是真正的生命尊严。

印度的大文豪泰戈尔把死亡当做生命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认为通过死亡可以学会珍爱生命,学会尊重他人,将使您能更加从容面对自己或者亲友的死亡。这样将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临终关怀思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国家之一。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和新兴学科在中国是一个新事物。而关怀照顾晚期病人的思想和医疗实践活动在中国却有悠久的历史。现代临终关怀观念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和提高晚期病人生命质量等深刻社会伦理观,及“接纳死亡”等唯物主义生死观,都可在中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追溯到其渊源。

本节通过对古代不同的思想流派有关生命和死亡意义观点,古代关于关怀照顾老人和临终者的态度及社会习俗,以及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临终医学理论和方法,学习和探讨中国传统临终关怀思想及其演变和发展历程。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临终关怀思想和实践,可以追溯到公元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如古籍《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所记载的:“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日慈幼,二日养老,……”把“养老”和“慈幼”作为治理天下的基本准则。其中的养老,既包括“对老而贤者按时享以酒食以敬礼之”,也包括对老人和长者的临终时的关怀与照顾。又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所记载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这段话的意思是只要形成敬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由此可见,尊老、养老、临终关怀自古就是我国崇尚的传统美德。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临终关怀思想,对于探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可谓儒、道、释三足鼎立。本节重点讨论儒、道、释3种思想流派有关临终关怀的思想和理论。

一、儒家的“孝悌”观念与临终关怀思想

儒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由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所创立。中国古代最初将给富贵人家筹办葬礼的人称为“儒”,后将“儒”泛指学者。儒家学说在中国学术思想界占统治地位长达两千多年,实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主体。

儒家的临终关怀思想集中表现在“孝悌”(也作“孝弟”)上。《论语·学而》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朱熹将“孝悌”注释为: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孝悌的含义较广,既包括对父母和兄长的礼从、赡养和临终照护,也包括居丧和在居丧期内所遵守的礼俗。

孟子在《离娄篇》中强调:“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送死,又称送终,是孝悌的实践过程。由此可见,儒家对孝悌是极为重视的。儒家著有专门弘扬孝道和孝治思想的经典《孝经》。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悌”作为普遍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汉代将“孝”作为选举官吏的两个科目之一(另一科目是“廉”,指廉洁之士)。自唐代以来,都把不孝作为十恶之首,据《孝经五刑》规定,“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我国古籍中有专门记载历代孝子的事迹、弘扬孝道的《孝子传》。

“孝悌”思想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传统的“多子多福”和“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就是把生育同对子女的“孝悌”期望紧密联系在一起。“多福”既包括老人健在时与子女共同生活、享受天伦之乐的“福”,也包括临终时享受子女提供的临终照顾之“福”。所谓“防老”,更指预防临终时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和死后无子女治丧之忧。

迄今“孝悌”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现实社会有关生命与死亡的实践活动(如计划生育和临终关怀)中仍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方面,但更多的是消极的影响,需认真加以引导,特别是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伦理观代替带有封建落后意识的“孝悌”观。

二、道家和道教的生死观与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