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手
“想到死,我就想到地狱,我就恐惧。我怕死……我不想死……我还年轻……我祈求党和法律能给我开恩,给我一次生的机会。”这是35岁就当上了厅级领导干部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在一审被判处死刑后的一段动情诉说,也是李真对死的惊恐,对生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留恋,似乎更是一种乞求。然而,法律是无情的!
当法官严正宣布“把李真押出去,立即执行死刑!”时,李真全身一抖,脸猛地一抽,声音有些颤抖地说:“我要方便一下。”李真不想这么快就死。不想死,也得死,法律是无情的!
李真被法警强行架上执行车,按倒在行刑床上,当法警把一块红布罩在他头上时,他的眼睛睁得圆圆的。眼神里明显流露出的是:让我活下去吧!我还没有看够这个世界。然而,法律是无情的!
翻阅新华社记者乔云华写的《地狱门前》一书,深为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死刑并被执行死刑而警醒,也为李真任省国税局局长期间那种飞扬跋扈、贪得无厌而愤慨。李真为了满足物欲、权欲、情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审视李真犯罪的轨迹,我忽然联想到这样一则寓言: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有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用这种方法捉猴子,是因为掌握了猴子的习性,那就是猴子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一些人也许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李真的犯罪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是的,李真因为放不下手中的职务、待遇,热衷于溜须拍马,不惜丢掉人格、尊严,整天东奔西跑,荒废了自己的仕途;李真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费尽心思,行贿受贿,利用各种机会大捞一把,结果落了个作茧自缚;李真因为放不下情欲的煎熬,不能洁身自爱,换了两任妻子,还嫌不够刺激,仍然到处培养情人,结果落了个人财两空,家破人亡的结局。
我记不清哪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如舟”的话。是呀!李真的犯罪又一次告诉我们:生命之舟确实载不动太多的物欲与虚荣,载不动太多的蜕变与腐化,载不动太多的贪婪与罪恶。要想使生命之舟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从猴子的悲剧中吸取教训,该松手时就松手。就必须牢牢记住:一生坚持轻载,只取生活必需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李真的犯罪除了自己丧失天良,使罪恶得以蔓延外,它留给我们各级组织乃至社会的思考也是十分沉重的。由此,我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4岁的小孩,为了捡到花樽里的一元硬币,他把手插了进去,怎么也取不出来,他向母亲求救。母亲用了许多办法,想把小孩卡着的手取出来,都不得要领。母亲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果断打破了价值连城的花樽,帮助孩子取出了卡住的手。同时,却也发现孩子仍然紧紧握着一元硬币不肯松手,这时她才醒悟到,小孩的手不能取出,其实不是因为花樽口太窄,而是自己没有让孩子及时松开手中紧握的一元硬币。
母亲当时为爱子打碎花樽,好像是天经地义。但是,事后看来却荒谬至极。是的,盲目有时是幸福的,问题是盲目不能维持一生一世。关键是有一天,我们一些人会像小孩子一样,发现自己被感情问题卡住了,动弹不得。这时智者会提醒说:“问题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复杂,只要能够及时提醒孩子松手,问题就会解决。”母亲为了爱,选择了不计后果的愚蠢之策,犯了因小失大的低级错误。她不会想:“这样值不值?”她只在问:“我还爱不爱?”她觉得再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可是,后果却是让孩子为了眼前的区区利益一直坚守下去,不肯松手。
其实松手会带来更大的释放。为了一元硬币,打碎了一个古董花樽,小孩子当时不会了解,也不会后悔。因为他不了解他执著那个硬币的成本是那么大。他长大了之后,了解花樽的价值,才会明白妈妈昔日的愚昧。
是的,在李真的身旁就有这样一位愚蠢的领导。当李真收受一辆“凌志400型”高级小轿车受到举报时,省某主要领导非但没有及时批评教育,责成退还赃物,追究李真的责任,竟然拍胸脯向“中纪委”调查组打“包票”说:“李真没有问题。”使李真逃脱组织的调查,增长了侥幸心理,从此开了“收戒”,而一发不可收拾。
这位领导和那位母亲之间的确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母亲为儿子想要得到的一枚硬币,打碎了价值连城的花樽。省某领导为使李真得到一辆汽车,把他推向死亡。李真当时不会了解,也不会后悔,因为自己收受那一辆汽车的成本就是生命的代价,明白了就是从收受那辆汽车开始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松手就会立刻解决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总是逃避这个事实,为一枚硬币、一瓶名酒、一条香烟、一辆汽车、一栋房子、一个女人……虚度了不少岁月,粉碎了很多机会,玷污了党的形象,葬送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李真贪污和收受财物价值上千万元,然而他却空空地来,空空地去。就像一个四处寻找食物的猴子,想吃到山洞里树上的果子,由于洞口小,竟然三天三夜不吃东西,使自己变瘦。当它顺利进到洞内享受了丰富的晚餐,然而却怎么也出不来时,无奈只好又在洞内饿了三天三夜……从起点出发——受尽苦难和周折——又回到了起点——
眼见未必都是实
常言说眼见为实。然而一些领导、机关工作组到基层调查研究时掌握的情况未必都是真实的。究其原因:一是作风飘浮。到基层之后,不是主动深入实际调査研究,而是靠“向导”,走马观花,自以为看到了实际情况,其实看到的大都是被加工或重点打扮修饰的。二是嫌贫爱富。一些工作组名曰深入基层,却常泡在条件或基础较好的单位,害怕过艰苦生活,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三是不负责任。有些工作组到了基层,热衷于听汇报,要材料,不管部队有什么困难,存在的问题能否解决,“情况”到手,拔脚就走。
上述表现,虽属个别,但危害极大,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虚伪的东西,所以,不但不能促进工作的落实,反而还败坏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助长基层单位的形式主义。笔者呼吁,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在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不要满足于听听、看看、转转,而应深入考察,特别要对没有准备的工作来个突然袭击,不要只到全面建设较好的单位,更要到问题较多或条件艰苦的单位;不要听完汇报就乱下结论,随意表态,而应把听到的情况与实际工作来个对号入座,从而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我们领导机关所见到的、听到的才可能是实实在在的。
慎说“责任自负”
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对党对人民要绝对忠诚,对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要高度负责,对群众有利的事情要一定办好,这是领导的本分。
然而时下我们有些领导对工作责任的理解比较片面,出现了要布置任务、安排工作、提出要求时,张口责任自负,闭口责任自负。这种不分时机、不分场合滥用责任自负的现象,表面上看似乎对工作是一种负责的表现,而实质是一种推脱责任、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原因有三:一是个人主义思想作怪。本来每一级领导都有自己的职责要求,对自己所主管的工作负全责,但个别领导由于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担心工作会出现某种失误而影响自己,干脆用责任自负来把责任推给下级,这样有了成绩是自己的,出了问题是下级的。二是工作方式简单。有些领导不愿探索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而用责任自负来代替一切,说穿了,就是提前给下级戴个“紧箍咒”,一旦出了问题你责任自负,我有言在先。三是自身作风不实。有些工作本来需要上下共同努力1才能有效完成,尤其是一些棘手的工作,需要上级领导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而个别领导却用责任自负来解脱自己,不愿深入下去抓落实,把责任推给下级,自己无责一身轻。
当然,在适当时机、适当场合,要求下级责任自负,对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有一定效果,但如果随意乱用,将会适得其反。因此,各级领导要慎用“责任自负”。首先要必须强化职责意识。在行使权力时,想到自己应负的责任,自觉约束自己,增强责任心,减少工作失误;其次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抓好工作落实,是我党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只有克服高高在上的形式主义做法,工作才能?
收到好的效果。利用“责任自负”来解脱自己,实际上是一种不求掌握科学工作方法的表现9因此,各级领导要加强学习,增强工作责任心,不断研究新情况,掌握新方法,将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
人的差异在哪里
《人生宝鉴》的作者做了个挺有意思的调查,说一个人如果活了72岁,他一生的时间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2年,文体活动8年,工作14年,闲暇时间22年。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的差异就在于如何打发这22年,也就是说怎样开发这一闲暇时间的资源。正如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人生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正是这位不修边幅的教授,把全部精力和闲暇时间的分分秒秒都用在科学探索上,从而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一次,爱因斯坦在桥头等一位学生,为了利用时间,他掏出纸来进行计算,蒙蒙细雨淋湿了他的衣服,他却一点也未察觉。又一次,他推着小车送孩子过街,边走边琢磨一个难题,突然一辆汽车在他面前紧急刹车,他才恍然大悟。正是凭借这种惜时如金的精神,使这位开始并非天才的青年成为“20世纪的科学巨匠”,与凡人拉开了“差异”距离。
歌德的《谈话录》中讲:“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中国的弘一法师说得更精辟:一寸光阴一寸命。利用闲暇时间创造“差异”的何止爱因斯坦,几乎所有名人学者的成才都证明了这一规律。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立志“此日如金,甚可爱惜”,并且在宿舍的墙上贴有“闲谈莫过三分钟”的警句。他在给同学的信中说:“从早到晚,读书不休,要把经史子集77种全部读完,取精固宏,才能根实茂盛。”《科学家的攀登脚印》一书所列44位中外大科学家,无一不是拓垦业余时间这块广阔沃土,使其生长着与别人“差异”的果实。
时间最公正,对谁都一样。笔者以为,双休日提供给我们的不是“两个日子”
而是一种积累,一种机会。它既是休息的海滩,调整的驿站,又是思维的广场,交友的去处,还是学习的绿茵。业余时间,如果娱乐过度,则不利于体智的恢复;若不顾及自我发展,包括自学、创作、发明等,闲暇生活是不完善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好时间闸门,给闲暇的日子上紧发条,防止8小时以外又沿着生命的公路流浪正如一位学者所说:“闲暇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以至流氓、罪犯。”据笔者观察,正确利用双休日时间者,有的参加各种学习增长知有的辅导孩子学习,或陪其参加公益活动;有的参加文体活动,增强自身体质;有的探访同事朋友,相互交流感情;还有的走上社会行善事,展现时代新风。但也有不少人误解甚至浪费双休日,表现出一种懈怠、无聊、空虚的情绪。有的“筑长城、摔老K”,通宵达旦;有的沉湎于酒吧、舞池,精疲力竭,由于玩过了头,到了上班时间却无精打采,患上“星期一综合征”,这就有悖于双休日应有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惜时如金的光荣传统。明朝的文嘉先生写了《今日歌》和《明日歌》,提醒大家“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朝袁枚作了《对日歌》,说明“唯有今日之日为我有”的道理;李大钊的《今》认为最可贵的就是“今”,最容易散失的也是“今”;鲁迅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与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看来那种“来日方长,时间还有的是”的“大方思想”,慢慢来,别着急的“慢性子”和现在玩个够,以后再刻苦的“开支票”行为,以及双休日就是“休”的不正确认识,都应换换角度,转变一下思维才好。不知是何人,写了首提示人生历程和时间之珍贵的诗:“当我是个婴儿/只会哭声哇哇/时间好像在慢慢地爬/当我是个孩子整天嬉笑不止/时间迈开前进的步伐/在我长大成人以后/时间变成奔腾的骏马/当我觉得皱纹满颊时/时间成了飞逝的流霞。”“光阴似箭,韶华易逝,把握人生,珍惜闲暇。”“看一个民族的未来,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人民是如何支配闲暇时间的。”闲暇如矿,提炼出来便有生命的纯度,但愿我们不做浪费时间的罪人。
用会议贯彻会议精神之风当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碰到这样的现象,上级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发现有关精神没有得到落实,问及单位领导,答曰:我们开过会,分过工。至于部署的工作落实怎样,心中无数。对此,笔者颇有感触。抓落实的关键在基层领导干部。之所以发生用会议贯彻会议精神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工作作风飘浮,习惯于原则领导,嘴到脚不到,听见声音,看不见图像,更有甚者,个别领导干部靠电话实行遥控指挥;二是有的领导干部不会抓基层,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实质上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抓不好;三是有的干部能力弱,感召力不强,工作推不动,想抓落实,但下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四是甚至有的事业心不强,不是整天忙于私事,跑官要官,就是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干工作无精打采。
此风不刹,直接影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各级政令的畅通,蔓延开来,将是十分可怕的。狠刹此风,就是要让抓落实的人得到实惠。对那些不抓落实的人该批评的要严厉批评,该惩处的要给予必要惩处,从而达到敲重鼓给人以震撼的目的;要强化立德敬业精神,树立扎根基层、热爱基层的意识;要进行传、帮、带,使基层干部掌握抓基层的方法要领,解决不会抓的问题;要坚持检査督导,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为基层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后顾之忧。
赏才育才用才
怎样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环境,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我觉得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赏才莫妒才。领导干部欣赏人才,不但能激励人,促进并形成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就领导本身而言,把人才的优点和长处作为自己的参照系,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我,取长补短,也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高。要不得的是嫉贤妒能。部队是一个聚集人才的群体,各项建设事业的完成需要大批的人才做支撑。因此,嫉妒之心不可有,排斥之意不要存。否则,有百损而无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