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博览2
46449200000008

第8章 两晋(1)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平衡格局终因近半个世纪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对比而被打破了,雄踞中原的曹魏政权以其强大的实力于公元263年灭掉蜀国。曹氏政权在为统一南北做出努力的同时,自身的生存却出现了危机。265年,司马炎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他登台祭天,受魏“禅让”,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晋(史称西晋),十余年后,晋平吴成功,于是,汉末近一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就此结束。

作为统一的国家,西晋确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在经济方面,西晋统治者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恢复社会经济,安定社会秩序。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90年司马炎死后,爆发了“八王之乱”,司马氏集团内部开始了一场长达16年腥风血雨的大屠杀。而饱受灾难的五胡民族乘机挣脱枷锁,大败晋军。其中匈奴贵族刘渊和氐族首领李雄分别建国独立。公元311年,匈奴割据政权将洛阳化为废墟,俘虏西晋皇帝怀帝。一部分西晋官民逃至长安后,不甘失败,又立秦王司马邺为帝苟延残喘;另有大批官民纷纷渡江南逃,并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公元316年,司马邺被迫投降于刘曜,西晋至此灭亡。

西晋虽然是一个统一国家,但由于晋政权始终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冲突,其统一之中包含着分裂的因素和不安定的成分,它的文化很难表现出一种大一统的格调。想想上玄学盛行,佛教也得到相当的发展。虽然玄学与佛教作为新的思想因素会给没落的儒学注入一些新的活力,但终难掩其腐朽没落的一面。

从晋室南迁到刘裕建宋的103年中,中国处于南北分状态。由于双方实力相当,无论南方祖逖、桓温等人的北伐,还是北方苻坚声势浩大的南侵,均以失败而告终。在长江以北,各少数民族纷纷登场,轮番扮演着政治舞台上的各种角色。在长江以南,晋宗室建立了一个流亡政权,虽为西晋正统传人,却一直没能积累起强大的实力去收复江北,因而也就难圆往昔司马氏的辉煌之梦。

西晋灭亡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在中国北方建立起近二十个少数民族政权。政权更迭频繁,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衰落凋敝,北方各族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永嘉之乱后,洛阳陷落,中原人民纷纷南迁。公元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建立东晋。东晋政权的政治基础是流寓江南的门阀贵族,他们满足于门第的清高、官职的显要,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与理政能力,导致东晋政权很快走向衰败。东晋末年,内有桓玄专权,外有孙恩、卢循起义的打击,东晋政权奄奄一息。出身寒门的刘裕以挽救朝廷危亡起家,安内平外,并最终成为东晋王朝的掘墓人,代晋自立。

东晋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北方农民不断渡江南来,补充了南方劳动力的不足,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农民的合作,北方的生产工具和劳作技术同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的互补,直接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于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从此开始南移。

晋武帝纪

武皇帝,名炎,字安世。他是文帝司马昭的长子。为人宽容厚道,慈善好施,喜怒不形于色,有容人的气量。魏国嘉平年间,赐爵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同时还兼任散骑常侍,经过多次提拔后作了中护军、假节。后来,他奉命到东武阳县去迎接常道乡公曹奂,被提升作中抚军,进封爵位为新昌乡侯。到晋王国建立的时候,便被确定为王国的继承人,授官抚军大将军、开府,作相国的副手。

开初,文帝因为景帝司马师是宣帝司马懿的直系长子,早年去世,没有后代,便将武帝的弟弟司马攸过继给他,作为子嗣,并特别加以宠爱,自己认为是代司马攸担任相国职位的,今后死了,晋王的王位应当交还给攸。于是,他便常常说:“这是景王的天下,我怎么去分享啊。”当议论王国继承人的时候,他总是有意使司马攸继承。何曾等人坚决反对说:“中抚军聪察明智,神明威武,才华出众,旷世少有。又立发垂地,手长过膝,这不是一般人臣的长相啊。”由于大臣们的坚持,就定了下来。咸熙二年五月,司马炎被立为晋王的太子。

八月初九,文帝司马昭去世,太子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的职位。发布命令:放宽刑罚,赦免犯人,安抚百姓,减轻徭役,国内举行三日的丧礼。这一月,身材高大的人出现在襄武县境,长达三丈,告诉该县县民王始说:“现在天下应当太平了。”

九月初七,任命魏国的司徒何曾担任晋王国的丞相,镇南将军王沈担任御史大夫,中护军贾充担任卫将军,议郎裴秀担任尚书令、光禄大夫;他们都设置办公机构,聘请办事人员。

十一月,初次设立四护军,来统率京城以外的军队。十五日,下令各郡中正官,按六条标准推荐沉抑在下、不得升进的人员:一是忠诚恭谨,奋不顾身;二是善事尊长,合乎礼仪;三是友爱兄弟,尊敬兄长;四是洁身自好,勤劳谦虚;五是讲究信义,遵守诺言;六是努力学习,陶冶自身。

这时候,晋王的恩德普及,四方归心。由于这样,魏国的皇帝曹奂知道天命已经有了归属,就派遣太保郑冲送策书说:“您这位晋王,我的祖先虞舜大受上天安排的命运,从唐尧处承继了帝位,也因天命又禅让给了夏禹。三位君主死后的灵魂上升天庭,而且都能广布天子恩德。自从夏禹受禅以后,上天又将伟大的使命降落在汉帝身上。因火德而兴起的汉帝已经衰微,于是又选中并授命给我的高祖。媲美于虞夏四代的光明显赫,这不是我一个人知道,是四海公认的。晋王,您的祖辈和父辈,衷心信服贤明的先哲,辅弼光大我曹氏宗族,功业德泽广布四海八方。至于天地神灵,无不亲善和顺,水土得到平治,万物得到成长,各方因此得到安宁。应当接受上天的使命,协调帝王统治天下的中正法则。于是,我虔诚地遵守帝王世系的传递,将帝位恭敬地禅让给你。帝王相继的次序已经落在你身上了,诚实的执行公平合理的原则吧,上天赐予的禄位得以长久。伟大的晋王,您应恭敬地顺从天帝的意旨,一切遵循常规法则,安抚周边国家,用来保持上天赐予的吉祥,不要废弃我武帝、文皇的伟大功业。”起初,武帝还表示礼貌的谦让,后来在魏国的公卿大臣何曾、王沈等人的坚持请求之下,他才接受了魏帝的禅让。

泰始元年冬季,在南郊设置坛场,百官有爵位的、以及匈奴南单于等四方各国到会的有数万人,举行烧柴祭天的仪式,将继承帝位的事报告天帝说:“新任皇帝臣司马炎冒昧使用黑色的公牛做祭品,明白地告诉光明而伟大的天帝:魏帝考查了帝位转移的运数,秉承了上天神圣的意旨来命令我:从前的唐尧,发扬了崇高的精神,将帝位禅让给虞舜,舜又将帝位禅让给夏禹,他们努力推行德政,留下了光辉的典范,因此而世代相传,历年久远。到了汉朝,道德衰微,太祖武皇帝平息动乱,匡时救世,扶持拥戴刘氏,因此又接受了汉帝的禅让。就说进入魏朝吧,仍然是几代动乱,几乎到了灭亡的地步,实实在在依靠晋王匡扶拯救的功德,因此得以保存魏国的宗庙祭祀,在艰难危险的时候,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都是晋王对魏国的大功啊。广阔的四方,无不恭敬顺从,肃清梁、岷,席卷扬、越,极远的荒外也得到统一,吉祥与福瑞多次出现,天命与人事互相呼应,四方无不服从。所以我效法尧、舜、禹三帝,接受上天授予的帝位。我司马炎的威德不足以继承帝统,辞让又得不到准许。因为,公卿大臣,百官僚佐,庶民仆隶、以及各族酋长,都说:‘皇天洞察下方,寻求民间的疾苦,既然授命为贤明的君主,就不要再谦让拒绝和违背这样的事情。帝王的世系不可以无人继统,庶民的生计与神灵的祭祀不可以无人主持。’我虔诚地奉行帝王传递的命运,恭谨地畏惧天命的威严,慎重地选择了吉日良辰,登坛接受魏国的禅让,举行祭天仪式将登基的事报告天帝,并决心不负众人的厚望。”禅让的典礼结束,武帝就来到洛阳宫,亲临太极前殿,发布诏令说:“从前,我的祖父宣王,聪慧明智,敬慎明察,顺应上天的运数,宏扬帝王的功德,开创了宏伟的基业。伯父景王,身行正道晋武帝,明达事理,使国家兴旺发达。到了父亲文王,思虑精密远大,和洽天地神灵,适应天命,顺从时运,接受了晋王的封爵。仁慈普及四海,功业惊动天地。因此,魏国曹氏借鉴先王的法则,效法唐尧的禅让,访求诸侯公卿,归结天命于我本人。我敬畏上天的成命,因此不敢违背。想到我的威德不足,承担如此宏大的功业,置身在王侯公卿的上面,得以主宰天下,内心不安,十分畏惧,不知该如何治理国家。过去只有依靠你们这些在我左右的得力助手,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你们的祖辈父辈辅佐过我的祖先,光大兴隆了我晋国的基业。打算与天下各方共同享受这美好的岁月。”与此同时,颁布天下大赦,更改年号。赏赐功臣爵位,每人五级;鳏寡孤独生活困难的人,每人稻谷五斛;免收一年的田租、户徭和关市的商税;老账、旧债全部免去;调解过去嫌隙,废除原来的禁令,撤去官职、削除爵位的人,全都给予恢复。

十八日,武帝派遣太仆刘原到太庙禀告接受禅让的事。分封魏帝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一万户,居住在邺城的王宫中;曹氏诸王都降为县侯。追加尊号:宣王司马懿称宣皇帝,景王司马师称景皇帝,文王司马昭称文皇帝,宣王妃张氏称宣穆皇后。尊称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居住的宫名崇化宫。分封叔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彤为梁王、司马伦为琅邪王,弟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堂伯父司马望为义阳王,堂叔父司马辅为渤海王、司马晃为下邳王、司马瑰为太原王、司马珪为高阳王、司马衡为常山王、司马子文为沛王、司马泰为陇西王、司马权为彭城王、司马绥为范阳王、司马遂为济南王、司马逊为谯王、司马睦为中山王、司马陵为北海王、司马斌为陈王,堂兄司马洪为河间王,堂弟司马懋为东平王。以骠骑将军石苞任大司马,赐爵乐陵公,车骑将军陈骞赐爵高平公,卫将军贾充任车骑将军、鲁公,尚书令裴秀赐爵钜鹿公,侍中荀勖赐爵济北公,太保郑冲任太傅、寿光公,太尉王祥任太保、睢陵公,王国丞相何曾任太尉、朗陵公,御史大夫王沈任骠骑将军、博陵公,司空荀赐爵临淮公,镇北大将军卫瓘赐爵菑阳公。其余人员增加封邑、进封爵位各有不同的等次,文武百官普遍增加爵位二级。改《景初历》名为《太始历》,腊祭百神用酉日,祭祀社神用丑日。

十九日,武帝下达诏令,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拿出皇宫库藏的珍珠玉石、赏玩等物品,分赏王公以下人员,按不同等次进行。设置中军将军,用来统领宿卫的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前军、左军、右军等七军。

二十日,武帝诏令陈留王曹奂使用天子的旗帜,备用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配置的青、白、红、黑、黄五色侍从车,沿用魏国的历法,照常在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礼乐制度也不改变,上书晋帝不必称臣。赐给山阳公刘康、安乐公刘禅的子弟各一人为驸马都尉。二十六日,任命安平王司马孚担任太宰、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又下诏令说:“从前,王凌策划废黜齐王曹芳,但曹芳终究未能保住自己的帝位。邓艾虽然自夸功勋,有失臣节,但他没有反抗,而是接受了处罚。现在,彻底赦免他们家属的罪行,各自回到原地并确定他们的直系继承人,使衰败的世家兴旺起来,灭绝的大族后继有人。简化法典,省并刑律,废除曹魏时期对宗室担任官职的禁令。将官佐吏遇到三年丧期的丧事,准许回家服完丧礼。百姓免去他们的徭役。停止部曲将领、州郡长吏以下人员的人质制度。减少郡国供给皇宫的征调,禁止主管音乐的部门演出奢侈华丽的散乐、杂技等伎艺,以及雕刻彩饰这类出游、田猎的器具。鼓励众人敢于讲真话,设置谏官来主管这件事情。”

这一月,六只凤凰、三条青龙、二条白龙、一只麒麟在郡国境内出现了。

二年春季正月初七,武帝派遣兼任侍中侯史光等人,给予符节,出使四方,视察民间的风俗,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初八,有大臣请求建立供奉七代祖先的庙堂,武帝难于为这事征发徭役,没有批准。十一日,撤去宫中在五更的时候,主唱鸡歌的卫士。二十二日,尊称景皇帝夫人羊氏为景皇后,居住的宫名弘训宫。二十七日,册立杨氏为皇后。

二月,解除原魏国对汉朝宗室任官的禁令。十一日,常山王司马衡去世。武帝下诏书说:“五等爵位的分封,都是选取过去建立了功勋的人。本封是县侯的传爵位给次子降为亭侯,乡侯的降为关内侯,亭侯的降为关中侯,都收取他的封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俸禄。”二十九日,郊外祭天,用宣皇帝司马懿配享,在太庙中祭祀祖先,用文皇帝司马昭配天帝。二十二日,诏书说:“古代百官,都可以规诫帝王的过失。但是,保氏官特别以直言规劝天子作为自己的职责,现在的侍中、散骑常侍,实际上处在保氏官这样的职位上。挑选那些能够不徇私情、矫正过误,匡扶救助、弥补不足的人兼任侍中、散骑常侍。”

三月二十日,吴国派遣使臣前来吊唁文帝司马昭,有大臣上奏回答吴国称诏书。武帝说:“从前,汉文帝、后汉光武帝怀柔安抚尉他、公孙述,都没有辨正君臣的名分礼仪,这是用来笼络还没有归服的人的啊。孙皓派遣使臣的时候,还不知道晋国已经接受了魏帝的禅让,只用书信的方式来回答他。”

夏季五月戊辰,武帝下达诏令说:“陈留王品德谦恭,每有一事就上表奏闻,这不是优待尊崇他的办法啊。主管的人应该向他讲明用意,不是重大的事情,就由王国的官属用表的方式上奏。”

壬子,骠骑将军、博陵公王沈去世。

六月二十五日,济南王司马遂去世。

秋季七月初五,营建太庙,运来荆山的木材,开采华山的石料,铸造铜柱十二根,表面涂上黄金,雕刻各种奇珍异兽,用明珠加以装饰。

二十二日,谯王司马逊去世。三十日,发生日蚀。

八月初十,裁减右将军官职。

起初,武帝虽然遵从汉魏的制度,安葬了文帝后,便脱去丧服,但是只穿居家的衣服,头戴白色的帽子,不侍御座,撤去御膳,悲哀恭敬如同居丧时期一样。二十二日,有臣子上奏,请求武帝改穿官服,恢复御膳,武帝没有答应;直到三年丧期服满以后,才恢复平日的服食起居。后来服太后的丧礼,也是这样。九月二十日,散骑常侍皇甫陶、傅玄兼任谏官,上书直言规诫,有关部门上奏武帝,请求搁置这件事。武帝下诏书说:“大凡涉及谈论人主的过失,臣下最感困难,又苦于人主不能倾听与采纳,这就是从古以来忠臣直士所以容易慷慨激愤的原因啊。常常将陈述的事交主管的人,又大多近乎严厉的挑剔,说是优容宽厚应该由皇上施予,这像什么话吗?一定要详细评论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