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46391900000014

第14章 新课程的实施(3)

其次要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保证一周有两个小时的教研活动时间,让教师们共同学习有关专著,钻研新教材。教研组活动以某个年级为新课程为中心,其他年级教师也要逐步跟进。教研组确立备课组长,以优秀个体带动全体,发挥教师的协作精神,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采用集体备课,防止单一化的备课模式。

再次是建立课题研究以促进教学。比如学校可以成立《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领导小组,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特点,将“五主”“五环”课堂教学策略在全校进行推广。学校形成课题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三级课题研究网络,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子课题,每个教师都有课题,真正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

最后是兄弟学校之间结对交流。学校之间双方结成兄弟学校,定期之间相互交流。双方交流的内容可以包括学校的办学经验、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经验以及教师开公开课、评课、讨论等。通过交流,双方都能学到对方先进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二、课程实施的改革

学校课程实施的改革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策略的“五环”化

学校可以结合“五主”和“五环”的教学策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力推进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五主”,即以创新为主题、以德育为主线、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上课要紧扣“五环”,即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分层提高。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有思考和拓展的机会;另外还要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课程设置应多样化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突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三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育的原则,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置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课题型课程。

2.劳动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针对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开设劳动、音乐、体育、美术、航模、信息技术等活动辅导课程。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针对每位学生开设课堂外的,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如社区定点服务、宣传报道、班级、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

(三)课程评价应多样化

根据课程改革对于评价功能和技术定位与要求,学校在开展课程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应当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课程开展相关的企业、社区评价等。

其次是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最后是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问题研讨、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

三、课程改革实施后的雏形

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其模式和形态主要呈现为这些状况:

1.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学校、教师有更多的自主权。学校有一定的课程自主权,以建设自己的教育品牌,教师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要求每位样本教师集中备课组的力量,在进行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中不断积累材料、总结经验,形成一套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校本课程。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带进了活力。在“五主”和“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环境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非常欢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

3.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要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这些都要求教师自己要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高素质的组织能力,以及课堂中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的随机应变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一桶水,更需要时刻保持充足的源头活水。

4.新课程赋予了德育工作新内涵,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师生间、生生间合作意识的增强、竞争意识的增强,改变过去教师硬性渗透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接受。

5.新课程将素质教育自然地内化于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策略的“五环”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课程评价的多元化等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会跟教师带来的全新的变化,让全校师生有全新的体验。虽然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困难,如师资问题、经费问题、评价问题等,但教师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力求有新的突破。另外,教师还应当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学校将围绕新课程开展习题开发、教学环节、教材处理、学生学习过程引导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发动广大教师带课题进行教学,在实践中自觉钻研新课程的教育理论,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新课程下教育的客观规律,使学校形成了一个浓郁的科研氛围,以课改带科研,以科研促课改。

新课程实施的类型

新课程开展实施以后,国家对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教师的调查显示,课程资源缺乏是新课程实施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也是新教材使用中教师感到困难最大的问题。除了课程资源观念转变上的问题、课程改革的经费不足造成的相关材料和设备缺乏,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定位不明确都是课程资源成为课改难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资源是呈现为多元的形态的,因此要对不同形态的课程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有清醒的认识。根据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学校应该重点加强那些传统课程资源以外的资源的开发,加强对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等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加强对中小学任意选修课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涵盖以下两大方面:一是为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国家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相应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资料,如补充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电子、多媒体素材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等等。尽管这些材料和素材可以有相应的出版和教育机构开发,但对开发出来的材料的选择在于学校和教师,并且,这些机构开发出来的材料也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也不能涵盖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二是学校需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为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这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力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创造的主体。

我国课程资源的分布在目前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均衡,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短缺问题特别突出。在经费和设施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课程资源,去发现学校和周围那些已经存在或蕴含的资源,有效地利用那些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但要从根本上使课程资源的丰富起来,还需要随各地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教师的职责主要是要想方设法地发掘自己身边的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和搞活自己的教学活动。丰富的课程资源不只是需要经费的支持,还需要设备的支撑,它更需要无数善于发现的慧眼和心灵。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科技竞争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基础。教育肩负着时代的期待,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教育改革最根本的改革是课程改革,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通过课程来贯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也必须通过课程来进行。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我国也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推进。

新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

首先,我国有着几千年科举制度积淀而成的教育观、人才观;近几十年来又形成了近代学科课程、班级授课的传统教学体制,这些都对此次新课程改革产生了阻碍作用。

其次,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利益主体,人力、物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组合。课改要成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从实际情况看,这次课程改革没有进行先前的公共价值探讨,基本上没有努力在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础(学生、社会、知识)之间寻找课程应该传达的那些共同价值。这使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欠缺群众基础的特点。理论上,这次改革也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新课程与学生基础、与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学质量、与课程分类的关系等;又如课程分类中的选修与必修,在物理、化学、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等模块中,从其选修课模块中获得的部分学分不属于选修学分,而属于必修学分。这无疑将加深人们理解的难度。在实践中,怎样排课、上课,怎样管理和评价等问题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这些都是这次课程改革自身的不足给我们带来的困难与挑战。课程改革不可能没有阻力,而来自教育界自身的阻力或许是我们必须面临的最大困难与挑战。第一,新课程的理念要真正转化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有着较大困难。因为居于改革上层的教育官员与处于下层次的一线教师的分析视角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是以一种宏观的角度去审视新课程所传达的理念是不是符合教育的发展,而后者则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讨理念应该怎样变成学校的教学实际。这种因视角的不同、努力方向的差异使得两者在课程的理解上存在不同,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出现“上所倡,下变通而行”的改革局面。第二,新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学校建立选课指导等制度,在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的同时,要求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设一定量的校本课程等等,这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第三,教师在原有教育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比较优势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也将丧失。课程改革中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许多实际困难,又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就选修课而言,从选修课说明,选修指导手册讲解,选修课开设方案的制订到学生选修课学习计划的制订、完成,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评价方式中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实行,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也会构成了课程改革的实实在在的困难与挑战。

最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赖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学生需要社会为其提供实践的舞台。目前,基本上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都需要相关单位提供有效的证明。然而,它们能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证明呢?这一切都让人担忧。

二、建议与对策

认识到困难所在,还需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为之作出实际努力。首先是教育界要加强理论研究,解决好诸如选修与必修之类的矛盾。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怎样排课、上课、管理、评价等问题上给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其次是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切切实实地为学校和教师服务。并完善制度建设,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反馈体系。再次要建立教师支持系统。任何教育改革要是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在新课程推行之前,课程所体现的新理念必须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教师并被教师接受。从课程实施来说,从书本中的课程到学生头脑中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所理解的课程这一环节,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和核心要素,给予教师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给教师提供有关新课程的信息及其对教师的要求,并就教师成长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最后,积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课程改革实质上是社会主流文化传承机制的革新,必然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扩大国家、社会、学校各个层面的社会参与渠道。在国家层面上,从吸收学科专家参与,扩展到吸收学科专家、社会名流、社会团体、社会各种机构的参与;在地方层面上,吸收社区代表参加;在学校层面上,吸收社区代表和学生家长参加。二是逐步开放社会团体和机构作为主体自由参与课程改革,动员社会强势团体和机构,独立地组织开展课改,自主地开发新型的可供选择使用的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