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提倡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对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过去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另外,教师还要提高和增强学生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增值、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说,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逐步地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知识的神殿而与社区生活没有一点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要面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各类社会活动,特别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当面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尤其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教师的角色也要改变。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要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尤其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二)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也相应的要产生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和赞赏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要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特别要尊重这几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同时,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可以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还应该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和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包括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教师教要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取向。教师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示:当学生迷航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攀登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通常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尤其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应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和各年级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和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包含着教育的功能。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再次,教师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新课程评价的创新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在我们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评价一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使素质教育更好地开展和实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其中有些探索与尝试已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成果。但是,这些探索大部分都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与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新的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突破。评价不再只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1)评价内容过多注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评价标准仍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4)评价主体被置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束缚。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还包括这些基本内涵:
1.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3.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特别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4.评价方式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情景测验、学习日记、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5.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6.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也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新课程评价刚刚起步,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应当抱定教育改革的宗旨,以发展为目标,迎难而上,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和超前性。教师要一方面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另一方面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总结经验与教训,结合本地、本校的情况,以发展为目的指导自己的教学。
新课程政策的创新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
1.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
2.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国家法律和社会行为规范、具有民主和法制的精神。
3.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4.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具有适应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包括信息技术和外语在内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