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奇妙的微观世界(科学新知丛书)
46354400000007

第7章 微观粒子的二象性(3)

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德布罗意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潜心的研究。1924年11月他向巴黎大学理学院提交的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中明确指出:一个世纪以来,在光学领域,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是过于忽略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粒子的研究中,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把关于粒子的图像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像呢?德布罗意认为,任何物体都伴随以波,而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动和波的传播分开。这就是说,二象性并不只是光才具有的特性,而是一切实物粒子共有的属性。原来被认为是粒子的东西也同样具有波动性。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假设。

1924年,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一般实物粒子,提出了如下的假设:

具有一定能量E和一定动量p的自由粒子,相当于频率为ν和波长为λ的波,二者之间的关系同光子与光波的关系,表示式的形式仍为:

E=hν

或者表示为

p=1λ

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这两个表达式称为德布罗意关系式。

德布罗意假设把实物粒子与光的理论统一起来了。既然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通常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观察不到呢?我们以自由运动的电子为例作些分析。

假设自由电子运动的速度用υ来表示,它比光速小很多的情况下,电子的动能为:

E=12mv2

动量为:

p=mv

则有

p=p22m

那么p=2mE

相应的德布罗意波为:

λ=hp=h2mE

假如电子的动能E是通过电场加速获得的,加速电压用U表示,它们的关系为:

E=eU

代入波长表示式中,则有:

λ=h2meU

将电子的电量、电子的质量和普朗克常数h的数值代入,得到的结果是:

λ=150U=12.25U(埃)

式中U的单位为伏(V),波长的单位为埃。

当加速电压取150伏时,波长为1埃;若加速电压增至10000伏时,波长就只有0.1225埃。可见,一般来说,德布罗意波的波长是相当短的,不容易观察出来。对于宏观客体就更困难了。比如,质量为10克的子弹头,以每秒100米的速度飞行,相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6.6×10-34米,也就是6.6×10-24埃。这样短的波长显然是无法观察到的。因此,德布罗意波对于微观粒子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但这不等于说德布罗意关系对宏观物体不适用。存在与否和能不能观察到这是两回事。

德布罗意假设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1927年,戴维逊(1881—1958年)和革末(1896—1971年)通过电子在镍(Ni)单晶中的散射实验,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定,并将测得的结果公布于众,从而使德布罗意假设得到证实。

实验装置如图3-7。从电子枪(一种发射、加速、准直电子束的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束打在镍单晶面上,如果电子具有波动性,经晶体散射以后会产生类似光的衍射现象。衍射加强的部分,探测器接收到的电子多;衍射减弱的部分,接收到的电子少。移动探测器,也就是改变角度θ的大小,如果接收到的电子数目与预言的情况相符,便可证明电子的波动性。

实验时加速电压选取54伏,计算出来的德布罗意波长为1.67埃。根据镍晶体结构特征,计算出探测器接收到的电子数显著增加时的θ角为50.9°,与实验中测出的θ角数值符合得相当好,误差仅为1%。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同时,也证明了德布罗意关系式是正确的。

这之后的几年中,有关微观粒子波动性的实验取得了很大进展。实验中发现,不但电子具有波动性,一切微观粒子,像中子、质子,以至原子、分子、α粒子等也同样具有波动性。这更进一步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设的正确性,也充分表明波-粒二象性是一切微观粒子的共同特征。

为了同机械波、电磁波相区别,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物质波。

波-粒二象性

有关波的概念和粒子的概念在历史上可以说渊远流长,但在物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物理思想的内涵却迥然不同。在经典物理学中,波和粒子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经验告诉我们,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永远无法同时使用,也就是说,不可能同时用波和粒子这两个概念描写同一个现象,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更是办不到的。

一谈到粒子,脑海里的印象就是以不连续的单独份额的形式出现,犹如小小的乒乓球、台球、子弹头……它们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每个粒子都有一定的大小,在空间占据一定的位置,原则上可以精确地测定他的位置、质量、动量、电荷等。至于经典观念下的波,使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一根绷紧了绳子上的波,或者水面上的波,有波峰和波谷,每个波都具有确定的波长和频率,它们可以叠加,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另外,在经典物理中粒子和波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它们不能够统一到一个客体上去。在自然界中它们是两种仅有的、又完全不同的能量传播方式。比如,声音使耳膜感受到的振动,就是以波的形式传播能量的结果;将一小石子投到平静的水面上会激起水的波动,这便是以粒子的形式传递能量的例子。

对于微观客体来说,诸如像光子、电子等,从量子理论的观点来看,它们既不是经典概念下的粒子,也不是经典概念下的波,更不能视为波与粒子的简单相加。大量的实验事实已充分表明,微观粒子的行为时而像波,时而像粒子,它们将波性和粒子性融于一身。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具有能够显示出类似于经典波或经典粒子特性的潜在能力,微观客体这两重性的辩证统一,称为波-粒二象性。

为了说明这样的事实,以电子束经过狭缝的实验为例加以分析,参看图3-8。单个电子通过狭缝时,打在屏上的位置具有任意性,也就是说事先无法确定,这一点不同于牛顿力学中的质点。但是,大量粒子经过狭缝以后,打在屏上的分布却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形成了如同光波经过单缝以后显示出的衍射图像,具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参看图3-9。单个电子,经过狭缝打到屏上出现一个个闪光,表现出明显的粒子性;而大量电子形成的衍射图像确显示出波性。这种波性与我们已经知道的机械波,如水波、电磁波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光的单缝衍射情况(图3-10)。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通过狭缝形成的衍射图像中,亮条纹的地方表示光波的强度大,暗条纹的位置表示光波的强度小;而光波的强弱是与光波振幅的平方成正比的。因此,亮处光波振幅的平方值大,暗处光波振幅的平方值小。

若从光子的角度来分析,形成亮条纹的地方表示到达的光子数多,暗条纹的位置到达的光子数要少。

把这两种情况统一起来看,光波振幅平方值越大,表示到达的光子数越多;反过来,光波振幅平方值越小,则表示到达的光子数就少。

对于电子单缝衍射的结果也可以做同样的分析。衍射出现极大的地方,表示到达的电子数多,也就是电子到达这些地方的可能性大;同样,衍射极小的地方,电子到达的数少,表示电子到达这些地方的可能性就小。由此可以看出,电子经过狭缝以后形成的衍射图像,实际上反映出电子在空间的一种分布,这种波称为物质波。它是电子、质子、中子、分子等一切微观粒子共有的属性。物质波与机械波、电磁波有着本质的区别。

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它们的行为就不同于经典概念下的粒子。对于牛顿力学中的质点,它的运动状态通常是用表示位置的坐标和动量来描述的;而且,根据经典力学的规律,这两个物理量可以同时被准确的求出。但对于一个微观粒子来说,经典力学的方法就不完全适用了。由于它们具有波动性,要同时准确地确定每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困难的。换句话说,当粒子的位置能够准确确定时,也就是△r→0,在这种情况下,粒子相应的动量就完全不确定,△p→∞;反过来,当粒子的动量有完全确定的数值时,△p→0,那么,它的位置就会完全不确定,即△r→∞。这种关系称为不确定关系,是海森堡(1901—1976年)于1927年首先提出来的。

不确定关系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也是近代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式。它有多种表示形式,现将最常用的两种形式介绍如下:

(1)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如果用r表示坐标,用p表示动量,那么不确定关系的一般表示式写为

△r·△p≈h

h是普朗克常数。这个表达式的含意是:当粒子的位置坐标存在一个不确定的范围△r,相应动量也必然存在一个不确定的范围△p,它们的乘积满足这个关系式。由于h是一个常数,当△r→0时,△p→∞,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反过来也是如此。这一点,利用电子的单缝衍射实验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

(2)能量与时间的不确定关系

假如有一个粒子处于能量E的状态,在这个状态允许停留的时间为△t。在这样一段时间内,粒子所处状态的能量并不是完全确定的能量E,而是有一个不确定的范围△E,二者的乘积满足关系式

△E·△t≈h

这个关系描述这样一种事实:如果粒子在很长的时间间隔内处于一种确定的状态,那么粒子的能量就可以精确地确定;若粒子只能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处于确定的状态,那么,它的能量就完全不确定了。

不确定关系看上去很古怪,不太好理解,因为在经典物理中没有遇到过。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呢?究其本源就是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原因在于它们具有波性。这种客体的性质,往往使人联想起大自然中的风暴现象,如果风暴延伸的距离很大,则风刮得就会比较弱;如果风暴集中在一个不太大的区域内,产生的风力就会非常强,从而形成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台风和飓风。

由于不确定关系的存在,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精确的确定下来,因此,粒子运行“轨道”的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么,对于微观客体运动状态及其规律应如何描述呢!这正是量子力学要研究的内容,以后在深入学习中会慢慢遇到的。

不确定关系对于宏观物体而言是无关紧要的。例如,有一粒子弹,其质量m=0.01千克,飞出枪膛时的速度大小为υ=500米/秒,速度大小测量的精确度(△υ/υ)达到0.01%,问子弹位置能达到的最大准确度应是多少(△r=?)。

子弹动量不确定范围是

△p=m·△v=m·△vv·v=0.01千克×0.01%×500米/秒

=5×10-4千克·米/秒

由不确定关系式△r·△p≈h,可计算出△r=1.33×10-30米。表示子弹的位置已确定得相当准了,不确定范围非常的小,以致以完全可以忽略。但对于一个电子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电子的质量仅有9.1×10-31千克,计算出来的△r=1.44×10-2米=1.44厘米。由于1.44厘米已远远大于电子的线度(电子的大小只有10-15米),可见,电子的位置已完全不能确定了。因此,不确定关系对于宏观物体而言完全可以不考虑,但对于微观粒子来说,确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