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下坎上【原文】
蹇①。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注释】
①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上艮下)。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上有水,山石嶙峋,水流曲折。山高水险,喻人行路艰难,修业不息,所以卦名曰蹇。蹇,《彖辞》:“难也。”
【译文】
蹇卦:筮遇此卦,利西南行,不利东北行。利见贵族王公,获吉祥之兆。
【原文】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①。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②,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注释】
①“见险而能止”二句,本卦上卦为坎,坎有险义;下卦为艮,艮有止义。所以蹇卦体现了见险能止的含义。知,借为智。
②当位“贞吉”,此以六二,九五爻象、爻位为据。六二阴爻居阴位(第二位为阴位),九五阳爻居阳位(第五位为阳位)是为得位。贞,《彖辞》释为“贞正”,以配六二,九五之爻象,与经意不符。
【译文】
《彖辞》说:蹇,艰难的意思。蹇的上卦为坎,坎为险;下卦为艮,艮为山。“险阻在前”是蹇卦的卦象。见险而能停止不前,这是明智之举。蹇卦辞说:“利于西南行”,因为西南为坤方,坤为地,地平坦,西南之行是行于正道。卦辞说:“不利于东北行”,因为东北为艮方,艮为山,山险峻,东北之行则困穷不通。卦象又显示,“会见贵族王公则有利”,所往有功。六二之爻与九五之爻各居阴阳之位,有得位之象,像君臣各正其位,各持中正祥和之德,从而国家能得到治理。蹇的卦义是见险而止,进止得时,在生活中意义是重大的。
【原文】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译文】
《象辞》说: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石磷峋,水流曲折,是蹇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悟行道之不易,从而反求诸己,修养德行。
【原文】
初六:往蹇来誉①。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注释】
①誉,安行也。
【译文】
初六:出门艰难,归来安适。
《象辞》说:出门艰难,归来安适,知难而退,坐待时机。
【原文】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①。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注释】
①蹇,难。蹇蹇,前一蹇字为动词,犹言犯难,冒险。后一蹇字用如名词,艰难。蹇蹇犹言屡犯艰难,冒险履难。匪,当读为非。
【译文】
六二:王臣之所以屡犯艰难,并不是为自身私利。
《象辞》说:王臣出以公心屡犯艰难,其自身始终没有过失。
【原文】
九三:往蹇来反①。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注释】
①反,高亨说:“借为。,喜乐也(与忭同)。”
【译文】
九三: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
《象辞》说: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原文】
六四:往蹇来连①。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注释】
①连,《集解》引虞翻曰:“连,辇也。”《周礼·地官·乡师》:“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辇。”郑注:“辇,挽车也。”《说文》:“连,负车也。”连、辇有相通之处。沙少海先生说:“来辇,犹言来时乘车。”
【译文】
六四:出门步履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
《象辞》说:出门步履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因为六四阴爻居阴位,像人才正当其位,德符其名。
【原文】
九五:大蹇,朋来①。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注释】
①朋,这里指朋贝(古代的货币单位)。朋来,犹言赚了钱。《象辞》解“朋”如朋友,与经意有别。
【译文】
九五: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终于获得大利。
《象辞》说:大难当前,得到友人相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节操贞正自能获救。
【原文】
上六:往蹇来硕①,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注释】
①硕,汉帛书《周易》作石。硕、石均借为。高亨说:“硕,借为。《说文》:‘,楚人谓跳跃曰。’《方言》一:‘,跳也。楚曰。’(此朱骏声说,见《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硕字下)来,谓其来跳跃而行,喜之至也。”
【译文】
上六:出门困难重重,归来欢喜跳跃。筮遇此爻,吉利,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象辞》说:出门困难重重,归来欢喜跳跃,说明志气高昂,奋勇取胜。爻辞说: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说明追随贵人,必获福利。
【解析】
作者再三想告诉我们的是:难与不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此时艰难,彼时却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此时身处逆境,彼时却可能飞黄腾达。以商人经商营利为例,要想赚钱赢利,就得投入资金和精力,历经辛劳,才会有所收获。
这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天上掉不下馅饼,不开荒耕种就没有粮食吃,舍不得孩子就打不到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的老祖宗反复申说,我们子子孙孙真的铭记在心,并身体力行,用实践来证明这个真理。子子孙孙传下来,铸就了中国人特别能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这一点早有定论,无可非议。
有意思的是,《周易》的作者似乎不像后来的君子大人们对经商赢利抱有成见,不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一类糟踏商人的话,倒显得十分看重商人的活动,这种态度,恐怕比后来解说《周易》的儒生们要豁达宽容得多。
【故事】
“蹇”就是指遭遇到的巨大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对行为人很不利。
窦武除奸不成,反遭暗算汉灵帝登基时,年龄尚小,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父亲窦武得以执掌朝中大权。当时的宦官势力很大,窦武与志同道合的陈蕃就密谋铲除宦官势力。
窦武向太后进言,道:“宦官的职责,一向只是看守门户,管理宫中财物,干些杂役,现在他们却干预朝政,手提重权,爪牙遍布朝野,天下人情沸腾,正是为此,应当将这些作恶的太监一并铲除,扫出宫门。”
窦太后认为汉代以来,世代有宦官,应当查其有罪的酌量惩罚,不可一并铲除。
窦武与陈蕃相商,决定采取行动,先令朱寓为司隶校尉,刘祐为河南尹,虞祁为洛阳令,然后逮捕了长乐尚书郑飒,送入监狱。陈蕃建议杀掉郑飒,窦武不听,令人审讯,郑飒供辞中牵连到曹节。窦武就上书,请求逮捕曹节和王甫,交上奏章,就回家去了。
负责传送奏章的太监,没有上交太后,而是先告知长乐宫内的五官史太监朱瑀。
朱瑀听说郑飒被收监,心中已害怕,他与曹节、王甫一向友好,彼此互为倚托,立即取了奏本,私自看了一遍,又惊又怒,就自言自语道:“有罪的太监,自可杀头,我们何罪,要全部诛杀。”说着,就大声喊道:“陈蕃、窦武上书太后,要废掉灵帝,杀尽宦官,要造反!”
朱瑀召集了17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歃血结盟,准备杀掉陈蕃、窦武,同时报告曹节、王甫。
曹节、王甫哄骗灵帝,让灵帝带剑出宫,下令紧闭宫门,收了印信符节,威逼尚书省的官员写了诏书。曹节假托帝意,拜王甫为黄门令,让他持节到北寺狱,逮捕审讯郑飒的尚书令尹勋和黄门令山冰。当时山冰已入睡,听到中使来,就披衣出迎,看到王甫宣诏,心中怀疑。一转身入内,王甫上去一剑杀了他。尹勋也出外接诏,也被王甫杀死。
王甫放出郑飒,仍回长乐宫,软禁了太后,抢走了印玺,郑飒拿着圣旨去抓窦武。
窦武跑进步兵营,大声传令说:“太监造反,平反者封侯!”当时就集合了数千人。他的侄子窦绍时任步兵校尉。
郑飒立即返回报告曹节、王甫。王甫矫诏令少府周靖为车骑将军,让他和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率五营兵讨伐窦武。张奂不知底细,立即与周靖会合。王甫又招集羽林军,出来接应,途中正遇上陈蕃带了80名太学生,手持武器,双方立即交战,陈蕃威望素著,羽林军不敢上前,王甫令羽林军把他围了十几层,才把他抓住,当天即被杀死。
张奂、周靖带的兵有数千人。两军对垒,王甫传圣旨,又令军士对窦武的士兵喊:“窦武造反,你们是保卫皇上的禁军,不能听他指挥,投降过来,朝廷加赏!”
士卒们一向畏怕宦官,又见王甫手拿圣旨,以为他是亲受帝命,就心怀顾虑,作战不力。
张奂领兵多年,有经验,看军中懈弛,就发动攻击,气氛甚锐;军营士兵,本已怀疑,经张奂挥兵一冲击,就弃甲倒戈,纷纷投降。窦武手下一时只剩下百余骑,不得已拍马逃走;王甫、张奂派兵追击,到了洛阳亭,赛武与侄子窦绍拔剑自杀。随后又搜捕陈蕃、窦武家属及太学生,凡有牵连者都受株连,或杀或贬。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剐述均被灭族。
宦官们取得了绝对胜利,他们中6人封列侯,l1人封关内侯,从此把持朝政,不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