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上艮下
【原文】
谦①:亨。君子有终。
【注释】
①谦,卦名。本卦是异卦相叠(坤上艮下)。本卦内卦为艮,艮为山;外卦为坤,坤为地。高亨说:“地卑而山高,地中有山,是内高而外卑。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皆是内高外卑,是以卦名曰谦。”谦,《玉篇》:“让也。”
【译文】
谦卦,通泰。筮遇此卦,君子将有所成就。
【原文】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①。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②,君子之终也。
【注释】
①济,《尔雅·释诂》:“济,成也。”犹言生成。
②光,光荣,荣耀。逾,跨越,这里指侵凌。
【译文】
《彖辞》说:谦卑,则亨通。天的法则是,阳气下降,生成万物,使世界充满光明。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与阳气交感,使自然循环演化。天的原则是亏损那盈满的,增补那虚缺的。地的原则是侵蚀那盈满的,增益那卑微的。鬼神的原则是侵害那盈满的,降福于谦虚的。人的原则是疾恨那盈满的,喜欢那谦逊的。谦虑的品德,使尊贵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压。这是君子获得善报的原因。
【原文】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①,称物平施②。
【注释】
①裒(póu),《释文》:“裒,郑、荀、董、蜀才作捋。云,‘取也’。”
②称,根据,权衡。平,公平。施,施舍。
【译文】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坤为地,内卦为艮为山,地中有山,内高外卑,居高不傲,这是谦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谦让为怀,裁取多余的,增益缺乏的,衡量财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
【原文】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①,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②。
【注释】
①用,犹利。
②卑,谦卑。牧,《说文》:“牧,养牛人也。”养牛谓牧,人的自身修养亦可称牧。
【译文】
初六:谦让,再谦让,这才是君子的风度。具有这种品德,即使冒险涉水过河,也是吉利的。
《象辞》说:十分谦让的君子,就是从谦让入手进行自我修养。
【原文】
六二:鸣谦①,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②”,中心得也③。
【注释】
①鸣谦,沙少海先生说:“鸣,声假为明”。明谦,犹言明智的谦让。
②贞,卜问。《象辞》释“贞”为中正。
③中心得,犹言心得中。此以六二爻象、爻位为据。
【译文】
六二:明智而谦让,卜问得吉兆。
《象辞》说:明智而谦让,心正而吉利,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
【原文】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
九三:勤劳而谦让,这样的人将有好结果,凡事吉利。
《象辞》说:勤劳而谦让的君子,万民敬服。
【原文】
六四:无不利,谦①。
《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也。
【注释】
①撝(huī),沙少海先生说:“声借为挥。《说文》:‘挥,奋也。’”即奋勇。
【译文】
六四:无所不利,只要奋勇直前而又谦虚谨慎。
《象辞》说:无所不利,只要奋勇直前而又谦虚谨慎,因为这样才不会违犯法则。
【原文】
六五:不富以其邻①,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注释】
①不富,即贫穷。以,因为。邻,邻邑,邻国。
【译文】
六五:贫穷是由于敌国的侵掠,应该对之讨伐,无所不利。
《象辞》说:筮遇此爻有利于征战讨伐,因为是征讨不服从王命的人。
【原文】
上六:鸣谦①,利用行师,征邑国②。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注释】
①鸣谦,即明智而谦让。
②行师,犹言出征。邑国,诸侯封国。
【译文】
上六:明智而谦让,出兵征伐邑国自然获胜。
《象辞》说:明智而谦让,尚不能感化邑国得行其志,就可以出兵征讨邑国。
【解析】
此卦专门讨论谦虚这一道德品质。不难看出,讨论的前提是既定的:谦虚是一种美德,并且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教养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从这个前提出发,再进一步从各个角度来深化谦虚的内涵,把它与其他的品质联系起来。
传统上对道德伦理问题的关注似乎被当成了儒家哲学的专利,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内在原因。说白了,谦虚作为一种极受推崇的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才高而不自恃,心高而不自傲,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夸。这个准则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应该说有相当的难度。它需要吃五谷杂粮的活人抵御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腐蚀,言谈举止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克己复礼。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因为难以企及,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才使君子鹤立鸡群,卓越不凡,让人高山仰止,倾慕心仪。这大概是“内圣外王”的境界之一吧。
【故事】
虚怀若谷可以铸就一代帝王的伟业,让刘邦从布衣一跃成为天下之尊。
汉高祖得道多助
刘邦戎马一生,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又经过楚汉战争,打败了项羽,方才取得政权,建立了西汉王朝。称帝以后,衣不解甲,马不卸鞍,南征北战,粉碎诸王叛乱,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刘邦在洛阳宫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统兵打仗,攻城夺地,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当代的人中之杰,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能得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
刘邦30岁时,当了秦朝沛县的乡村小吏“泗水亭长”。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开阔,做事很有气魄,三教九流很多人都和他合得来。沛县的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王陵、樊哙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刘氏领导集团的重要成员。
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吕公十分欣赏刘邦的风度,把女儿嫁给了他。
刘邦之所以能够结束群雄割据、四分五裂的混战局面,重建和巩固一度中断的由秦始皇首创的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他的雄才大略,办事果敢,特别是知人善任起了巨大的作用。刘邦用人不管出身,只要有一定才能就量才录用,论功行赏。如萧何、曹参,原来都是沛县的小吏,萧何以功任丞相,封鄼侯,曹参任齐相国,封平阳侯。陈平出身贫贱,以护军中尉随着刘邦南征北战,“六出奇计”,封曲逆侯。樊哙是杀狗谋生的,屡建奇功,封舞阳侯,郦商是商阳地区的农民起义领袖,封曲周侯,任赵相国。张良出身贵族,是刘邦的主要谋士,封留侯,任太子少傅。
刘邦还注意随时选拔新的人才,娄敬就是一例。娄敬原来是齐国推车子的脚夫,因为建议迁都、徙豪族,被任为郎中。
更难得的是刘邦能恰当地使用这些人,实现自己的目标。萧何擅长管理行政、经济,刘邦让他建设关中根据地,后来当丞相。张良、陈平足智多谋,让他们当参谋。郦食其、陆贾擅于辩论,娴于辞令,就派他们搞外交,“常为说客,驰使诸侯。”叔孙通懂礼仪,刘邦让他管理宗庙礼仪。张苍懂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刘邦就任命他做计相,为汉朝编制历法,定度量衡。在刘邦知人善任的用人路线下,这些人为统一事业,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和项羽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会用人恰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