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天才能够为后来者打破和重建一个领域。在某个领域内成为成年创造者与成为行家里手不同。但他们的不同在于个性,而不在于能力的高低。创造者永不满足,这往往是幼年时在充满了压力的家庭生活中所培养出来的。他们不因循守旧,敢想敢干,是想重塑事物和改变现状的人。有时他们还有精神上的病症——抑郁症、躁狂症、或躁狂和抑郁症兼而有之。他们的情绪紊乱症是有创伤的童年和丧失亲人这种环境造成的,还是父母的遗传,尚不清楚,但人们赞同环境和遗传因素都起重要作用。
成为天才的生理原因
许多人通常认为,天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而卡尔威特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五六岁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AA当然,如果我们不能就天才生来与常人的差异及原因找到满意的答案,以上解释几乎就毫无意义。心理学家们总爱批驳人民大众的观点,连他们关于天才的说法当然也不能幸免。不幸的是心理学专家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一种神话,即天才完全是环境的产物。他们认为早年开始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会造就出与神童、特才者以及成年创造者一样高水准的天才。
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于1944年创立了铃木音乐教学法。他认为,“只要培养得法,每个儿童都具有学好音乐的天赋条件。音乐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普通儿童经过铃木法的训练,获得的娴熟表演技能表明,所有儿童都具备相当的音乐能力。这种情况与普通日本儿童取得的优良学业成绩如出一辙。后者向我们表明,所有儿童的学业能力可能都比我们预料的强。但是,铃木法的教学效果并不能说明儿童先天的音乐才能之间毫无差别,也不能说明所有的儿童经过适当的训练都能达到莫扎特那样的水平。坚持认为所有成绩的取得完全取决于后天的适当训练势必倒退到行为主义的老路上去。行为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曾一度盛行于心理学界,现在已是昨日黄花。不过,天才的环境决定论目前在热衷于学习过程研究的实验心理学家那里正在打开市场。
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布卢姆教授调查研究了一批杰出运动员、演员、艺术家和科学家们的生平。结果发现,调查范围内的每一个人都至少需要经过10年无比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国际上的承认。他发现,他的研究对象几乎无一例外地得益于积极有助的环境才获得娴熟的技能。他们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先是由充满温情和爱心的教师,然后是要求高、管束严的专业教师。这项研究常被用来作为这样一种看法的有力证明,即成人中的英才杰士最初是地地道道的普通儿童,只是因为有父母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促使他们从事长期而艰苦的训练的。
但是,透过对这些人才青少年时期的描述不难发现,很小的时候,在参加大量训练(如果他们确曾参加过的话)之前,他们就表现不凡。音乐家回忆说,他们年少时的确对钢琴掌握快捷,因而父母和老师才确认他们有特殊的才能。雕塑家回忆说,他们年少时耽于绘画,并且通常采用写实主义笔法,他们还特别喜欢用自己的双手修修钉钉。数学家回忆说,他们童年时就对齿轮、阀门、量具和刻度盘之类特别着迷。他们常被周围的人誉为“聪颖过人”的儿童。许多被调查者都承认在自己所选择的领域掌握东西快,而上学时学其他方面的东西则没有那么快。《寻找博比·费希尔,一个国际象棋神童的真实故事》这本书就描述了这种情况。此书后来被搬上了银幕。书中的神童乔希·魏茨金看过几次下棋后,与人初试身手就创立了一种复杂的战术。他同时用好几枚棋子联合出击。这一招术从未有人教过他。当然,他后来又经过长期的训练,但起步就出手不凡。这样的事例说明艰苦训练对于获得娴熟的技能是必要的,但不足以构成天才的全部。
佛罗里达大学的一名心理学教授为我们提供了环境决定论天才观的又一例证。他发现,在钢琴、小提琴、国际象棋、桥牌和体育诸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在该方面的刻意训练息息相关。谁愿意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以期达到完美的境界,谁就可能达到高水平。埃里克松还发现,在音乐、芭蕾和国际象棋方面,接触该领域愈早,进行该方面的专门训练愈早,在该方面的成就就愈高。起步愈早,相应的训练时间就愈长。
但是,这只能说明刻意训练是必要的,而不能说刻意训练等于成功。孩子在哪方面最有才能,可能是因为他们最钟爱某项活动,早年就搞这项活动,肯下功夫,而且能从中获得最大收益。只有当你花较小的气力取得较大的进步时,你才乐意在这方面下功夫。相反,如果你感到举步维艰,你是不会在该项活动中耗费精力的。一般儿童一连数小时泡在钢琴上或整天沉浸在数学或绘画的世界里是不可能的。只有像我刚提到过的魏茨金这样的儿童才能废寝忘食地进行某项活动。他们那样锲而不舍的执拗劲头再有幸加上高超的才能最终将导致夺得辉煌的成就。
当然,经常性的训练有助于技能的提高,也可以成就天才。心理学家霍华德·格鲁伯曾经对达尔文、皮亚杰等有建树的成年人进行过研究。用他的话说,“练习虽不是一切,但的确是无处不在”。如果想在某项活动中下大功夫,愿意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与探索的欲望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当一个孩子具备很高的天赋,父母又肯积极鼓励帮助并创造条件时,内在的动力就可以表现出来。这种极强烈的掌握欲是天才必然会呈现出的一种特征。
因此,尽管布卢姆和埃里克松等研究人员证明艰苦训练明显具有重要性,但他们的发现不能排除天赋能力的作用。没有天赋仅靠刻苦努力成才的例子不过凤毛麟角。美术界出版过一名儿童的系列作品。他叫查尔斯,喜欢绘画,并经常练习,但他并未取得什么成就。查尔斯从2岁到11岁画了2000余幅以火车为题材的画。其中大部分为7岁到9岁之间画的。从年龄上来说,他画的画显然超前于他年龄两至三年。但他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没有达到埃坦或彼得的水平。的确,他的构图更复杂,画风写实性强,画技颇具分寸。但4岁后,他的画几乎没有什么进展。11岁时,他的画简直还是概图,既不像埃坦那样用透视法,也不像彼得那样能捕捉住运动中物体的轮廓。
在当代中国,城市小学或学龄前儿童中不乏缺乏天赋且勤奋用功的例子。中国儿童从3岁进幼儿园就明确规定要练习画画。从6岁起孩子们要天天临帖练习书法。幼儿园的教师悉心指导,按部就班地教他们中国国画的各种构图。他们学习以猴子、竹子、金鱼、小虾、小鸡、公鸡等为素材作图绘画。教师准确地教给他们该画哪条线,运笔方向及运笔顺序。开始时采用临摹的办法,然后走出摹本,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在西方,普通儿童在绘画方面实际上得不到什么指导。他们只是得到绘画材料,自己去摸索,去实践。在中国,普通儿童在绘画技巧上却能够得到悉心指导。因此,普通中国儿童的画显得规矩、整洁、熟练、成熟,而普通西方儿童的作品看起来自由、杂乱、粗糙、天真。
在音乐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现象。受到铃木法训练的普通日本儿童很小的时候即学习小提琴,并且天天练习。他们的演奏严谨,规矩,节奏分明,看上去都是音乐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