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心理咨询站
46325000000013

第13章 交往篇(2)

自傲与自卑相比,也源于错误的自我估价,自傲者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在交往中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吹自擂、盛气凌人,而且不愿和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自傲者一旦受挫,往往会较为自卑。自傲者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有利于客观评价自己,还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判断的标准。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会成为一种基本印象而影响对他人各方面的评价。俗话说,先入为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很重视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该看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较短时间的接触,又无以往的经验作参照,主观性、片面性较强。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极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盘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要练就一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

第二,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某人刚犯了一个大错误,于是就有人发现,他从来就不是好人。这是近因效应在作怪。在较为长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占优势,这是一种心理惯性。由于这种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会以最近的印象来评价人。另外,还有所谓“光环”效应,某人的一种优点、优势放大变成了笼罩全身的“光环”,甚至原来的缺点也被掩盖或者蒙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这种对他人认知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偏盖全。“借一斑而窥全豹”并不总是适合于一切人和事,个别和局部并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体。在人的诸多行为或性格特征中抓住某个好的或不好的,就断定他是好人、坏人,无疑是幼稚的。恰当地、全面地认知他人,就要克服说好全好,说坏全坏的绝对化方法。

第三,切莫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固然是一种先入为主,除此之外,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些先在的,得之于各种途径的观念,并常常以此来评价和判断他人,因为这样做所耗费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说,它最省事。但是,图省事往往会造成一些认知偏差。什么美国人开放,英国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农民老实本分……这些说法虽与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绝不是个个如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人如其面,各各不同,不能用概念来衡量人,把人简单化。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从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留心、处处算计、总怕吃亏上当,这当然得不到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还没有领悟人际交往的真正内涵,因此他无法体验到交往中的快乐。俩人互相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俩人互相交换一个主意,一人就有了两个主意,这个例子是交往内涵的一个体现。此外,交往的意义还在于增大个人的心理空间,减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我们感”。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需求。

消极的情绪,如不快、痛苦、愤怒、失望等,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这点不言而喻。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可能来自某种压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种丧失。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对付这些不良情绪,这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当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认识自己和他人,不断领悟人生,这是人际交往的内涵之所在。

淤结于心的惧怕心理

俞某小时候住在一个院落里,进出要经过一个祠堂,祠堂里放了许多棺材,走到这附近,小朋友们就乱喊“里面有鬼,里面有鬼!”吓得他每次经过这里都十分的恐慌,天黑时更是如此,这段幼年经历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惧怕心理。

上幼儿园时,有一次他无意扔出一块石头,结果击中了另一个小孩的头部,当时见到那小孩出了很多血,吓得他直打哆嗦,急忙逃回家。后来尽管没事了,但此事引起的恐惧心理令他逃了好几天学,既怕见老师,又怕见那孩子的家长。

在小学快毕业时,有一次考试前,许多同学围着老师问问题,叽叽喳喳,他也围在旁边问,由于怕老师听不到,就大声在旁边喊。老师突然转过头来训斥了他,叫他讲话别这么大声嚷嚷,他感到似乎受到了当头一棒,引起一阵恐惧和紧张。此后,他讲话总担心着什么,就一直怕与人讲话和接触了。

中学时他成绩一直很好,就是不合群,总感到自己是多余的,没有任何朋友。进了大学后,离开了父母,怕人的心理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怕班上一魁梧、蛮横的同学,见到那些进行了健身锻炼的学生浑身隆起的肌肉时,内心也感到惧怕不安。每次与人交往时都甚紧张,说话困难,不能自在;交往过后亦长时间处在焦虑不安中。当一群人在一起走时,他若走在前面,也会感到不安。极度自卑,感到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以至都怕照镜子。

医生在接触俞某后感觉他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惧怕人的心理及其引起的人际交往障碍;二是自卑心理。其从小的惧怕感受,胆怯内向的性格铺垫了其问题行为的心理背景,而老师的训斥将本来就积淀的胆怯、惧怕情绪固结于心,并在内心深处泛化,以至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而这又使他产生一定的自我否定感、导致自卑心理的出现。越自卑,就越怕与人交往,也就越缺乏肯定的体验,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他的自卑,更不敢与人交往,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对俞某病症根源进行了分析之后,医生向他指出,他的怕人行为与他早先生活阶段上的令他恐惧的一些事件有关,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些积淀在内心深处的恐惧又习惯性地(以无意识方式)支配了他的行为,并使其逐步形成一些不合理观念及对自己的消极认识。如“我是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我是一个无能的人。”“我比人家差得太远了,我是十足的废物。”

“我不敢与别人交谈,我一张口就结结巴巴,紧张得不得了,话都讲不出来。”

医生要求他反复地批驳自己这些错误观念,并帮助他确立新的合理观念和适当的自我评价。然后,医生让他带着新的认知在咨询室内以想象的方式重新经历早期那引起令他恐惧的条件,不断地渲染积淀在心中的惧怕情绪。使其认识到过去自己其实一直停留在一种儿童心理意识层次上来对待幼年时的那些恐惧经历,虽然年纪长大了,但却始终未能以成人的态度和方式分析那些早期经历,以至让它们的影响泛化造成其持续的恐人症状、自卑心理等不良后果。

在帮助俞某改变认知和思维方式后,医生又向他说明,目前在他的社交恐怖心理和行为中,已经牢固形成的制约性反应是更为主要的根源,所以要改变现状,必须要经历一个旧的社会不适应行为逐步消去、新的适应性行为逐渐建立的过程,这就需要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段时间的系统脱敏,以按照一定的步骤慢慢地重建其社会交往的信心,克服以往的恐惧心理。

医生首先教俞某掌握放松技术,然后同他一起建立了从10到100共10级恐惧反应层梯表。

1.和人在一起,但不和人讲话

2.和小孩子讲

3.和家人讲话

4.和好朋友讲话

5.和一般同学谈一谈

6.和陌生人讲话

7.和那蛮横的同学讲话

8.小组发言

9.班级发言

10.遭到别人当场嘲笑、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