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行为背后的东西
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总会有一些过激或是不正确的,让大人和家长无法接受的行为,甚至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这让我们的家长比较烦恼,有时候都不知道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疾病,更是无从下手,其实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理解,他们需要别人理解他的这种行为,有人能够懂他的心理。
而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只有理解和懂他们,才能帮助他们改善现状,找回自我。
案例分析
中学生还尿床?
遗尿症是指儿童5岁以后仍不能控制排尿的现象。根据国际上统一诊断的标准:5~6岁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两次,再大些的儿童每月至少尿一次即可诊断为遗尿症。
遗尿症的原因很多,孩子的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都有可能是尿床的先导因素,因此治疗遗尿症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逐步进行纠正。对于身体状况欠佳的孩子可以采用药物疗法和中医疗法;如由家庭环境造成则应给家长以必要的指导;而对生活习惯造成的遗尿症,则必须采用有关的行为疗法进行矫治。
谭某是一名初二的中学生,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好,因此深受老师喜爱,是班里的干部,还获得过年级“三好学生”称号。然而有一天他却从家中不辞而别,数日不归,家长急得要命,不断与学校、派出所联系,四处寻找,花费了很大精力方从郊县一家车站找到。
对于谭某的离家出走,班主任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谭某是班上少有的好学生,怎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于是班主任到谭某家进行了一次家访,了解谭某出走的原因,谭某的母亲热情接待了老师,然后用自责和无奈的口气介绍了有关情况。
原来,谭某都上初中二年级了,晚上却还总是尿床,母亲认为这是他懒于上厕所所致,经常就此责怪他,但这并不能解决谭某尿床的问题,反而增加了他的反感,尿床现象也更频繁。
一个星期天,谭某又尿床,恰好这天他的同学到他家里来玩,母亲便当着同学的面数落他,并抖开床单和被子给他的同学看,谭某感到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与母亲大吵了一通。同学走后,谭某越想越气,当天下午便偷拿了数百元钱,离开了家门……
通过孩子的出走,谭某的母亲也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对,可又不知如何处理谭某尿床的问题,因为她曾陪谭某到医院检查,大夫说他膀胱和肾都没有问题,所以现在甚至连问题出在哪都还不知道,父母和谭某本人都为此十分烦恼。
老师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却也无能为力,她也无法解释谭某尿床的原因,只是根据他尿床并无生理原因的特点,建议他母亲带他到心理诊所去看一看。
谭某的母亲接受了这个建议,第二天果然同谭某来到了心理诊所。心理医生问明情况之后,便让谭某的母亲在咨询室外间等候,而与谭某进行单独交谈。
医生问谭某对自己尿床有什么看法,在家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等,谭某说自己对自己都这么大了还经常尿床也感到非常苦恼,也非常希望能治好这一毛病,但他对母亲的态度却不能接受,母亲总是指责他是有意尿床,还不顾他的面子当众羞辱他,使自己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他说母亲总把他当小孩子,动不动就打骂,他都14岁了,还让他睡儿童床,他对此十分的不满。
医生听了他的倾诉后,安慰了他几句,指出他的尿床现象是一种病态,不是他有意的,告诉他不要着急,也不要烦恼,他的毛病是可以改变纠正的。
然后,医生把他母亲叫进来,告诉她,谭某患得是遗尿症,她的问题主要是由心理因素所致。谭某幼年时由于随意排尿功能尚未成熟,尿床现象尚属正常,但父母对他的批评指责使他常产生羞愧和恐惧感,精神负担沉重,睡觉前常感到紧张,反而促使遗尿的发生,渐成病态。而父母对他的病态缺乏同情,使他心灰意冷,感到没有温暖,产生了抵触情绪,遗尿现象愈难控制。此外,父母一直把他当小孩看待,如谭某都长成14岁的半大小伙子了,还让他睡儿童床,这使处于青春期,渴望得到尊重,与父母平等相处的儿子感到自尊心受损,内心充满不满。
而父母管教甚严,动辄打骂,他又不敢把这种不满明确表达出来,只得压抑在潜意识中。夜间睡觉时,压抑在潜意识的不满浮现出来活动,遗尿便又成为了一种表达抗议的形式。所以,要解决谭某遗尿的问题,关键在于改变父母的教导态度和方式。谭某母亲听了医生的分析,感到很有道理,但又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具体该怎么做。医生指出,他现在可以到商店买张大单人床,给谭某换上,满足他的这一实际要求,并趁机向他检讨自己过去的不恰当做法。以后,也千万不要对谭某讥笑、羞辱、责骂,更不要对外宣扬让其出丑,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深化他的不满情绪。应从尊重入手,多给他以体贴和关怀,使其感到亲切和愉快,心理压力减轻,此外还要对他表现出来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谭某的母亲按照医生的嘱咐去做,给儿子换了床,承认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和不足,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家长态度的改变,使谭某感到十分的温暖和愉快,心情日益变得舒畅,从而大大提高了排尿的控制能力,夜间遗尿现象日渐减少,不久就完全痊愈了。
还佳佳的本“性”
佳佳是个六岁的小男孩,长得眉清目秀,很讨人喜欢。他的母亲是一名机关干部,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因为业务繁忙,经常不在家。佳佳刚生下来被送到了外婆家,长到两岁时回到母亲身边,由母亲和阿姨带大,那一段佳佳的父亲在外地忙业务,两三个月才能回趟家,住上几天又匆匆走了。虽然父子俩感情很好,佳佳的父亲每次回家都要带一大堆好吃的,好玩的给佳佳,但是俩人很少在一起呆过很长时间,佳佳的父亲也很少带着佳佳玩耍,教育小佳佳的任务全落在了佳佳母亲的身上。
佳佳长到六岁,他的母亲开始意识到问题有点不对头,佳佳从小怕黑,不敢走夜路,楼道灯坏了,他便不敢—个人上楼回家、非要妈妈下楼来接他,晚上非要在妈妈怀里,让妈妈哄一阵儿才能入睡,喜欢玩积木以及“小猫钓鱼”之类的女孩子常玩的玩具和游戏,喜欢奶声奶气地认母亲的好友作干妈,还喜欢穿绣花衣服……。佳佳从不喜欢“野小子”们的游戏:拍画片、爬树、堆沙子、玩泥巴……。妈妈发现佳佳从不闯祸,从不踢球,总喜欢和小女孩一块玩,却从不主动去找男孩子们做游戏。“像个小女孩一样乖”,而且,稍受点委屈,就像个女孩子一样哭哭啼啼,半天才能哄住。妈妈终于犯起愁来:“我的佳佳哪像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呢?他的身体发育和他的性情多不相称啊。”好在佳佳的妈妈受过高等教育,当她意识到这种情况以后,便领着佳佳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佳佳的情况,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倍受骄纵、溺爱,往往缺乏正确的管教和培养。由于一些客观情况的存在,有许多孩子,都是在一种母性群的教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是在奶奶、姥姥、妈妈、阿姨的包围圈中长大,而男性的家长,往往认为这种情况自然而然,认为自己只要能给孩子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就尽到责任了,却意识不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殊不知这种情形,对于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成长、对于他们的个性形成,潜藏着一种不容低估的误导和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