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教师公文包-心理咨询百问
46306300000008

第8章 小学老师教育心理案例分析(1)

分数:不应成为学生的“命根”某小学五年级同班的两个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但在一次期末数学考试中,出人意料的是两人的成绩拉开了距离。试卷发下来,一个只有81分,他感到无脸见人,便趴在桌上伤心地哭了起来;而另一个是100分,就洋洋得意,竟在那位哭泣的同学面前炫耀,老师发现了,把他批评了一顿,他也哭了起来。到下午放学后,他俩各自留下“遗书”,双双离家出走了。一个写道:“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我不敢把只考81分的试卷交给你们,我没有勇气面对你们期待的目光,再也无法在老师同学面前抬起头来,只有以死来证明,我考试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另一个写道:

“爸爸妈妈,我考了100分,老师却无缘无故地批评我。为什么考了好分数不能表现出来?我不明白!我受不了这么大的委屈,我再也无脸见人,我要以死来向老师说明,我没有错!”他俩相约,要一起去看看大海,然后就“勇敢地”跳进去,幸亏有两位老师在火车站发现了他们的踪迹,马上把他们送回家,才未酿成悲剧。

两个学生,得了81分的,心理受不了“分数低”的打击,得了100分的,心理受不了老师正当批评的“打击”,竟差点酿成悲剧。类似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目前的学校中并不罕见。这一方面反映了分数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本来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况的手段的分数,竟“异化”成左右学生的“命根”。两名学生都把分数看得过于重要,所以,无论分数高低都不能正确对待。同时,这与平日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十分看重分数也有关,否则,他为什么不能忍受比别人分数低,也不敢把这样的分数告诉父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受不了一点的“打击”。把这些归结为一点:就是目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应试教育”模式造成的。。

因此,近年来,教育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有其重要原因的,因为“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且造成了大量、严重的中小学生心理挫折。我们可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一剖析和对比,见下表中的各项内容: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人才目标智力型知识型专才型依附型适应型开拓型实用型通才型独立型社会环境封闭的计划经济单一僵化被动开放的市场经济能人个性效益自主教育观念只有优秀者才有受教育的资格全民提高一般的知识全民族提高总的能力教育内容智育第一分数挂帅书本知识为主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态度功利的歧视的强制的不现实的接纳的包容的欢迎的尊重的信任的诚实的教育方法单向理性说教斥责惩罚权威压力等级敌视双向情感学生参与合理宽容良师益友兴趣平等鼓励赞扬教育效果畸形低效得不偿失事故多发后患无穷素质全面身心健全善于学习适应社会迎接挑战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首先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将学生的考试分数放在适当的位置,减轻学生的分数负荷和心理压力,要明确分数只代表了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的水平,而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其次,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的能力。第三,由于中小学生尚处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会受到方方面面的综合影响,有时出现一些波动也是完全正常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着重培养其善于学习的能力和勤奋进取的精神。

注意克服环境的消极暗示作用小斌从初中一年级到二年级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里前几名,老师和家长对他的学习都比较满意,同样小斌也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小斌为自己的父母感到自豪。父亲是某科研单位的研究员,母亲是一家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他的家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之家,父母无形之中成为小斌崇拜的偶像,也是他学习的榜样。可是到了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末考试结果却让老师吃了一惊,各科平均成绩70多分。当他把成绩单拿回家,父亲问他怎么考这么点分时,他满不在乎地说,考得高又能怎么样。

母亲着急说,你怎么能这么跟爸爸说话,学习好将来可以上大学。听妈妈说完,小斌不屑一顾地说,那不还跟你们一样,才挣几个钱,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吗?你们是受人尊重,可又不当钱花。等初中毕业后我就去做买卖,去挣钱。听了小斌的一番说法,父母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原来,前不久小斌家周围搬来了户新邻居,小斌很快跟邻居家的男孩相识了。一次小斌邀请邻居家男孩来家玩,当那男孩看了他家的环境后,问道:你爸妈是干什么的,小斌自豪地告诉他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没过几天男孩让小斌去他家,一进门小斌便被男孩家的装饰吸引住了,不仅房间装饰豪华,家中电器、家具也都是名牌,小男孩告诉小斌,他爸爸是做大买卖的,现在是一家公司的头儿,他爸爸说了有了钱什么大学都能上。这次“访问”给小斌刺激很大,使他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后去小男孩家的次数多了,不断地受到小男孩的金钱教育,尤其是当看到小男孩家中的电脑游戏机之类的东西更使他羡慕不已,使他想到“有了钱什么都可以有”这句话的分量,联想到学校有些同学周末放学家里用汽车来接更加强化了他头脑中金钱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使他的动机发生了转移,学习榜样出现了迁移,有了上述的学习结果也就不让人惊讶了。

小斌学习成绩的突然下降,不是因其学习不适应造成的,而是因为一种外在的环境使他在学习上产生的心理挫折感造成的,从而改变了他对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影响到学习行为上则是不努力,结果是学习成绩下降。类似小斌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的。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情绪波动较大,判断是非能力还不成熟,因此,极易受外界环境的消极暗示作用。小斌就是因看到同伴家里有钱而装饰“富丽堂皇”的环境,过分地重视了“金钱”的作用,造成他思想认识的偏差,以往作为知识分子家庭一员的那种自尊感受挫,并由此改变以往的志趣。

一段时期社会对一些所谓的大款、大腕等有钱“贵族”的宣传过于频繁,传播媒介也在“塑造”其中一些人物的社会形象如何如何受到世人尊重等。这些宣传则间接地陶冶着青少年一代,这对于一个判断能力和社会阅历都不成熟的初中生来讲很容易受到消极暗示作用,由此容易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发生改变,追求的目标发生改变,使他们片面地认为良好的教育结果并不能获取金钱上的成功,而且更突出了追求选择中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于小斌来说,父母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已不再是他今后追求的目标,而与小男孩的相处和新闻媒体的影响使他的选择发生了转变,这样也就促使他改变以前的学习行为,最终只能导致不良的学习结果。

对这样学生的教育指导,当然应主要教育他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但抽象的道理他一时还难以接受,教育指导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要对他进行“角色意识”教育。社会赋予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要好好学习,尽心尽力地学习,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其次,要用那些不计报酬、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而受到社会较高评价的优秀知识分子的事迹教育他,感染他,进而深化到学习目的教育上来。让他正确地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学习的责任感,把学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造世界为全人类造福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最后,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金钱观”教育,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这一点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优等生为何不“优”

立强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小学时,他是老师们公认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自己也常引以自豪。但是上初中后,由于缺乏思想准备,不太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期中考试考“砸”了,考试成绩仅是全班中等水平。以前的尖子生变成了现在的中等生,立强的心理遭受一次很大的打击,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打不起精神来,变得越来越消沉,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作业也经常不能完成,慢慢地课也听不下去了。最后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到末流。立强再也不想上学了。

优等生往往是老师注意的中心,不但在学习上会得到重点培养,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常常享有特权。因此,许多优等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心理适应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他们一直在成功和受赞扬的环境中成长,对自己的评价过高,一旦环境改变,或者遇到了挫折,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处理,严重的会一蹶不振。此例正是这种情况。在小学时,立强的老师对他寄予厚望,在学习等各方面受到特殊的关照,造成他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差,优人一等的思想严重。可是上了初中,面临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全新的学习环境,一时还不能适应。本来以他的基础,在一次失败之后,只要认真查找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可以赶上来的。但是由于他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打击,在心理上产生“这太不公平”的想法,并在这种思想认识误区中越陷越深,以至不能自拔。

发生在立强身上的这种情况在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师对优等生常常以“优”相待,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但却忽视了对他们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我们向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教育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身长处,又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第二,训练其心理承受能力。老师要告诉学生,事情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同时,老师要有意地为优等生制造一些“失败”或“挫折”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三,让受挫学生站立起来。对于已经遭受“失败”或“挫折”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失败”或“挫折”的原因,找出根源,鼓励他们重新振作精神,坚定信心,继续努力。

第四,教师不要给优等生以“优越感”,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

保护自尊心: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小林刚到初一、二班时,班主任老师知道他小学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小学升初中的成绩在全年级也是在中上等,可是期中考试的综合成绩,小林居然排在班里倒数第十位。班主任感到有些意外,便将数学和语文两门主科考卷拿来,分析后感到:他的回答问题的态度就不认真,基础也比较差,尤其是数学试卷问题更显突出。

中午吃过饭后,老师将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你这次考试倒数第十名,你是怎样想的。小林听过老师的问话,居然满不在乎地说:“无所谓!这句话出自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口里叫老师感到惊讶!以后他的发展该是多么可怕的呀!”难道你考倒数第十名,不感到难过吗?”老师又问,“你希望自己就这么下去吗?”

“当然不想,可是数学老师说我也就这样了,我想努力也不行。”

听到小林这么一说、班主任老师觉得问题不那么简单,她从正面鼓励了小林几句后就让他先回去了。

下午上班时,她找到了数学老师,了解小林数学课上的表现。不问还好,一问数学老师好像有好多苦水要往外倒,对小林好一顿的数落:一次上课时,我提过问题问谁能回答,全班好多同学举手,我就叫小林,可是当他站起来后,竟然,当着全班同学面问我是什么问题,当时就引起班里哄堂大笑。隔了一段时间,当我叫另外一个同学回答问题时,他却站起来责问我,为什么总不叫他。为了严肃课堂纪律,我当时就批评了他:

上一次的事你无理取闹还没有批评你,你今天又是犯老毛病,学习知识一定要诚实,不要不会装会,那样只能欺骗你自己,不过这次批评倒是很有效,以后再也不举手了,其实他的数学成绩也确实不行。

听了数学老师的一番话,班主任老师有些惘然了。可是又不能做过多的解释。但从数学老师的解释中,我们可以感觉到:

小林的自尊心、学习动机被她的言行给“剥夺”了,她在没有对小林的情况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后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作出简单而轻率的结论。心理学表明,有些教师只根据教师的地位赋予他的权力处理事情,而且行使权力时不考虑场合,更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他们无视学生的心理要求甚至可能滥用权力变相体罚或侮辱学生的人格,结果只能是伤害学生的情感,造成心理挫折。

实际上类似小林的情况,在一些学校因为教师的工作失误而不同程度的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学生的“动机成就与期待水平”之间的关系问题加以分析指导,希望对学生、教师以及家长有所帮助。

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发展与学习成绩的提高关系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学习上的需求,无论外界如何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本人,前者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动机,而后者则应该根据教师的指导接受自己的动机,同时了解你自己的需要处在何种位置。这里所指的位置既有学习成就的位置,也包括个性部分,而个性部分对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来说影响重大,并通过成就动机影响学习成绩。

在个性部分内,我们主要谈“爱和归属”与“自尊”问题。

首先,“爱和归属”是学生个体安全感与独立自主精神能否顺利实现的基础。中学生处于“待成熟尚幼稚”阶段,独立性与安全感同时存在并交织在一起,他们十分渴望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以支持其自信心,尤其是在同龄人当中的自主性,如果受到压抑或不公平的待遇将使其动机成就受到伤害。

其次,“自尊”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果学生的需要不是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支持,而是受到歧视,或经常被剥夺,长此下去学生的抗挫折的耐力便会丧失。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意识到,经常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意地引导他们对成就动机的增长是非常有益的。

此外,我们还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识学生的成就动机,即是有效地“了解别的学生”。

如果一个学生感到受人尊重和关怀,他将寻求获得同班学生共同追求的东西——学习成绩。如果一个学生感到他有所归属并与他人处于相同的地位,他便会努力地完成满足自尊需要的目的,那么首先要获取的便是学习成绩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