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教师公文包-心理咨询百问
46306300000029

第29章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病案分析(6)

小楚笑着说:“拳击是体育项目,我看着游泳池,想着游泳、长跑、跳高的情景,想着想着,就记起了书中的内容。”

心理医生:“很好,你已经找到了一种绕过障碍的方法。实话告诉你,你的确是极其聪明的。好,今天就到这里为止吧。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了今天的突破,以后的问题可以说都能迎刃而解了。我们一起游泳吧。”

他们一起跳进了水中,比赛着谁先游到对面,结果当然是小楚的“冠军”。

两人手扶着池沿又交谈起来。小楚兴奋而又担心地问:“医生,刚才那样的方法总能有效吗?”

“如果你养成习惯,就会成功的。”心理医生说:“每当遇到障碍时,你不要硬撞,而是绕开它,障碍就不成其为障碍了。我认为你的朗读能力很快也会提高。我还有许许多多办法帮你克服障碍。”医生的后两句话是一种暗示催眠法。

小楚脸上是由衷感激的神色,他泪光闪闪地说:“叔叔(他本来一直是称呼医生的),我真不知该怎样感激您,我愿意把您当成我的亲叔叔,要是您不嫌弃我的话。您不晓得,我好害怕唷,我太怕我爸爸对我失望了……”

“小楚,你不知道这一点正是你的一大障碍吗?”心理医生及时向他指出。

“什么?”

“你太紧张,太努力,你太想做一个你父母的‘理想’的儿子,这恰恰造成了你心理上的某种‘短路’。面对你的目标时,你不要急于求成,每次你遇到障碍时就应当去想别的,这实际上就等于是在避开大脑中的那个‘短路’的区域,让其他的正常区域去工作、去解决你面对的难题。”

“但我能做到吗?您认为我能做到吗?”

心理医生肯定地说:“我认为你能做到。实际上你已经部分地做到了。”

整个暑假,坚持进行着每周三次的训练,楚某缓慢而持续地进步着。

心理医生向小楚的父母建议,让他转学到普通中学重读初二年级,以减轻其学习压力。他的父母接受心理医生的建议,并遵照医生的嘱咐给儿子创造轻松、温馨的家庭环境。由此,小楚的进步一下子变得十分迅猛。

半年后,小楚已经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能读中外的一些长篇名著了,尤其喜欢托尔斯泰的《复活》。他告诉心理医生:“我现在从阅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跟比赛得了冠军的那种快乐既相似又相异。”

【病案2】

患者情况:何某,男,七岁,小学一年级。其母反映:我儿子读小学都快一年了,却一直不怎么会写字,每次老师布置作业要他抄写课后生词,他都抄不下来,总对我说不会写。我不明白为什么写不下来,不就是依样画葫芦吗?开始我和他父亲想可能是刚刚进校的缘故,原来也没怎么教孩子,心想学上一学期大概就好了,但现在已近期末,儿子仍未见转机。

分析诊断:经检查孩子的智力正常,大脑功能也无异常,后其母回忆说:“孩子刚会走路时,曾摔过一跤。有轻微的脑震荡,但后来已治好了。”

进一步了解得知,孩子的父亲小时在学习上也曾经有类似情况,因而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结论。

曾经的脑震荡和父亲的遗传使孩子产生了书写困难——学习困难的这种情况。

施治方案:对学习困难的治疗时间比较长,而且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许多的劳动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鼓励和教孩子多写多练,同时采取正强化法。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适当的表扬,让孩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咨询与治疗:对何某的治疗主要依靠其家长、老师和同学,治疗进度甚慢,迄今为止已进行三个月,虽有微小进展,但仍不理想。目前,仍在继续治疗中。

在诊断学习困难综合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学习困难的儿童有着明显的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学习成绩不好,是由某种学习技能障碍引起的,而并非智力低下引起的,也就是说这类儿童的智能发展是正常的,②学习困难是指儿童在某一科目上的学习成绩,比他实际智力能达到的成绩差得多。③学习困难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儿童多动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障碍所造成的;而患有学习困难综合症的学生,则主要是由于某一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引起的。对于学习困难的治疗,主要还是采用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家长和教师要耐心给以帮助,通常他们需要“开小灶”有专门的训练计划,只要坚持训练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品德障碍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案例1】

王×,女,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从事幼教工作。王×的学习情况一直比较稳定,家长挺放心;但近来出现品行问题,引起家长的不安。大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王×结识了附近一位邻居家的女伴,同一所学校的,比自己高两级。这位女伴有偷摸的恶习。她不时用自己偷来的钱买好东西给王×吃。王×感到很开心,觉得“新朋友”真大方,够意思。后来,“新朋友”不再向王×提供物质满足了,转而鼓动她自己想办法,从家里“弄几个钱花”。王×一向嘴馋,好吃零食,过去因家里管得紧,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现在有“新朋友”给自己打气,不由得有些手痒。她开始想办法从家里“弄”钱。先是3—5元,后来发展到“大团结”;从偶尔“弄”点钱和朋友分享快乐,逐渐发展到主动搜寻妈妈的钱包。女儿的行为终于被母亲察觉了,她开始还不大相信自己的女儿会干这种事。她故意将自己的钱包再次遗忘在床上,结果证明女儿确实从中拿了钱。母亲将孩子的毛病告诉了父亲。父亲大发雷霆,用皮带狠狠地抽了女儿一顿,满以为这下子该解决问题了。但好景不长,没过几日,连父亲也发现自己的钱被孩子“弄”走了。

【案例2】

姜××,男,8岁,小学一年级回读生。他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7岁时,父母离婚,孩子判给父亲抚养。父亲经营饭店,结交广,挣钱多。对儿子的教育虽不上心,但在花钱上没皱过眉头,只要儿子张口,几乎都能满足。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一副“阔少”风度,生活上处处讲究高级,花起钱来“出手不凡”,然而在学业上却一塌糊涂,老师不时有“请柬”邀家长面谈。

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母亲了解了孩子的现状后,那颗本来已经平静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她不忍让亲生儿子走下坡路,她要想尽办法把自己的骨肉要回来,好好将孩子抚育成才。经过一番奔走交涉,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法院重新进行了判决,将孩子判由母亲抚养。

孩子回到母亲身边,因学习跟不上只得重读一年级的课程。

母子俩暂时住在孩子的外祖父家。母亲心想,只要自己我吃点苦,把孩子抓紧点,将他已有的野性子好好收收,孩子很快就会和从前一样天真、活泼、可爱。然而,孩子像是不领母亲的情,他接连给母亲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使得做母亲的心一阵阵绞痛。

孩子经常向母亲念叨父亲好,“爸爸要什么给什么,不像妈妈这样小气”。母亲觉得儿子说得也有道理,环境乍一转变,若给孩子卡得太紧,他会适应不了的。于是,便每天给孩子两三元钱的零花钱,这在母亲的工资中已是笔不小的开销了。然而,这点钱在胃口已经很大的儿子那里只能是杯水车薪。儿子的欲望满足不了,他开始想办法“自谋财路”。他把眼睛盯在妈妈的钱包上。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设法偷钱,一共偷了多少次,母亲也说不清。她只记得有两件事对她震动很大。一次,母亲发现自己的一枚金戒指不见了。除了孩子之外,卧室里没有别人来过。母亲心中犯疑,却又没有作声,她怕家中老人知道后心中难过。又一次,母亲带孩子到大姨家串门。孩子吃罢玩够,逐渐把目光移向大姨的钱包。他以为大姨没有注意自己,顺手从大姨的钱包中取了5元钱,慌慌张张塞在自己兜里。大姨对此看得一清二楚。她不忍心看着外甥走歪门邪道,便把这一切告诉了妹妹。此时,母亲再也不能宽容孩子了。她动手打了孩子,逼着孩子向大姨承认错误,并把前前后后许多事情告诉了孩子的外祖父、外祖母。两位老人因女儿离异,对外孙本无好感,打这以后更是气上加气,不时埋怨女儿把这么个“孽种”带回家来。

面对这种一团糟的局面,母亲上班时难以安心,回家后胸口堵得慌,心简直快要碎了。她渴望孩子的不良品习能够早日改掉,她企盼家庭的紧张局面能够尽快改善,她怀着一颗母亲的赤爱之心小心地寻求社会的帮助。终于有那么一天,她找到了我们咨询工作者,向我们敞开心扉,尽诉了心中的烦恼。最后她恳切地对我们说:“即使放弃我自己的幸福,我也要花最大的心血把这个孩子带好。请你们帮我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改掉孩子的这些毛病?”

案例分析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孩子都有偷窃行为,但偷窃的对象仅限于父母或亲戚,尚未发展到公共场所,应当说,这时进行咨询矫治还较为有利。从两个孩子偷窃行为的成因来看,也迥然不同。案例1王×的偷窃行为主要同那位高年级女友的引诱、唆使有关,此外她本人嘴馋、物质贪欲强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因。案例2姜××的偷窃行为十分复杂。它既说明了家庭离异对子女行为的不良影响,也反映出重物质满足、轻心灵培育的家教方式对孩子发展所带来的危害。如果不是孩子的母亲及时从生父那里争得抚育权,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恐怕是不堪设想的。

关于王×偷窃行为的矫正问题,我们感到最重要的是应设法切断外界不良诱因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向王×的家长建议:迅速同学校取得联系,搞清那位高年级女生的品行状况,由学校出面会同其家长共同对她进行教育;同时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同那位高年级女生接触,要选择品行好的同学作为自己交往的友伴。我们还提醒王×的家长注意:要加强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使其明白懒、馋、贪、沾、变的道理;引导孩子向勤奋、节俭的同学看齐,激励孩子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用孩子在学习上的成功事例教育孩子,帮助其战胜挫折感,重新增强上进的信心。最后我们叮嘱王×的家长,如果那位高年级女生积恶成习,教育情况不见好转,自己的孩子又控制不住自己继续同其暗中来往,这时可考虑采取转学或迁居这一万不得已的措施。转学或迁居虽非良策,而且办起来困难颇多,但从改善外部环境、促进孩子弃恶扬善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不是给我们以应有的启示吗?

关于姜××偷窃行为的矫正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我们向姜××的母亲建议:

第一,动之以情,好好向孩子谈谈母亲目前的处境和工资收入,激发孩子对母亲的同情心和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