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星期天,爸爸带小扬来到了一家少年宫。有一位年轻的阿姨请小扬随便画一张画,又向他和爸爸提出许多问题,然后,就带小扬来到一个很大的房间。这里有许多跟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玩各种玩具,有的拍着大皮球,有的戴着一双很大的皮手套在打一个鼓鼓的充气橡皮袋,有的在跳绳,有的在玩一些拼图的智力玩具,还有的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小扬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他学习较差,父母很少在休息日带他出去玩,每个休息日他都背书和做大量的数学题,那是他感到“最可怕”的日子,今天爸爸怎么开窍了?原来,这是位于北京新街口的“华理心理咨询中心”,这里开展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专门对学习困难的儿童进行心理行为的系统训练。这种台湾的心理训练技术,旨在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和运动方式,调整儿童的大脑对外界的反映和自我协调能力。这既有益于培养儿童的活动兴趣,又可锻炼儿童的注意力和意志品质,努力挖掘孩子自身的学习潜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经过十几次训练,小扬有了明显的进步,甚至在期中考试中各门课程都及格了,老师和家长都感到惊奇。通过两个疗程的训练,小扬在学习上彻底“翻身”,而且还在学校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得了三等奖。他简直变了一个人。
所谓“儿童多动症”,一般称之为“轻微脑功能失调”,多与儿童母亲妊娠期异常、早产,分娩时窒息、产伤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往往可追溯到轻微脑损伤病史或脑功能异常的证据,如脑电图的异常,但至今并未能获得病理解剖的支持。而像小扬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多动症,只是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因为,小扬在课堂上受到老师表扬和积极暗示时,能够有所收敛,而真正的多动症是在任何情况下也难于改变的。小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能够很专注,例如看电视中的动画片,下象棋,或是看某些课外书,他可以坐一个小时以上,说明他并无注意力障碍,只是对学习无兴趣,才出现多动行为。小扬在上学之前,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很喜欢他,但因没文化,不知如何教育孩子,所以小扬从小养成了无目的乱动的习惯。
在对小扬进行“儿童感觉统一训练”的同时,心理专家对小扬的教师和家长提出了三点要求:
①家长和教师不能因为孩子太好动而对他嫌弃,或是感到心烦、厌倦,而应对他关心、体谅,不使他造成自卑心理和精神压力。
②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入手,耐心矫正孩子的多动行为,在训练和矫正中坚持正面鼓励和积极强化,他就会逐步形成有明确动机的行为习惯,从而减少盲目的多动。
③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制订一致的步骤和统一的方法与目标,使孩子逐步改变不合群的状况,树立自信心,则可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形成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④在饮食上注意调整,也有益于减少孩子的多动行为。例如,不要给孩子吃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少吃桔子、西红柿等酸性食品,注意观察一下,什么样的饮食有助于孩子心态的平和,使其能够相对较安定。
所以,应注意区分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科学教育的积极影响而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才可能好转。
社会适应性要早培养
在我们面前站着一位小学五年级的男孩,由于父亲“下海”整天在外忙于挣钱,很少有时间教育孩子,孩子的学习、生活、教育完全由其母亲一人承担。给我们的感觉,母亲对孩子可谓尽职尽责,吃喝拉撒睡没有不管的,一旦发现孩子哪件事做得不好就大声叮嘱,无论其母怎样对他发脾气,孩子照样不离其左右。孩子倒非常老实,很腼腆,放学便回到家中,很少到外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当我们跟他打招呼时,他都不好意思看我们一眼,没有任何言语反馈。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们,即使他们家来客人,如果不是家长让他跟客人打招呼,他是从来不主动叫客人的。尽管这样也不能因此说孩子不懂礼貌。
据孩子母亲介绍,有一天早晨孩子又被他母亲训斥一顿,原来是早晨孩子临上学时,母亲检查书包时发现他又忘带语文书了。这项工作原来都由孩子的母亲在前一天晚上替孩子准备好,孩子已成为习惯,如果母亲稍有疏忽,孩子肯定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另外还有一次,孩子中午放学回到家后,不知为什么跟他母亲发脾气,后来才知道是他的算术作业本没有放到书包里。
实际上,孩子的母亲有时对孩子的行为也表现出焦虑,常常指着孩子说,你可怎么办呢!我们告诉家长,这是儿童社会能力适应差的初期表现。而我们的一些家长往往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忽视了这一重要因素,认为以后大一点就好了。
孩子的行为、能力是后天训练、学习而得到的。而小学阶段又是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家长的生活态度、教养方式时刻在塑造着自己的后代。上述这位小男孩的母亲的教育方式方法实际上正阻碍着小男孩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她的这种作法实际上是不自觉的,或无意识地剥夺着孩子的自主行为,延缓孩子真实自我的发展。其后果是,孩子的人际交往困难,对问题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对事物的判断缺乏自信心,并伴有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如果我们将其称为温和型的社会不适应儿童,那么与其相对应的还有霸道型的社会不适应儿童。这类儿童的社会不适应是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造成的。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儿童其发展下去都将是危险的。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不适应儿童可称其为摇摆型,这类儿童在社会上也是比较常见的。这类儿童的社会不适应性主要是由于父母对其要求摇摆不定造成的。学龄期的儿童,其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正处于发展时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确定,就非常容易造成他们思维上的混乱,因而影响他们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准确性,出现矛盾状态。在儿童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不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因此,家长、教师的态度和教育方法、要求一定要一贯始终。
我们通过对三种类型社会不适应儿童的成因分析,以确定我们的指导方法,大致采取4种方式:
第一、对儿童的控制要游刃有余,对儿童的教育指导从单一性到双边性。温和型的儿童由于依赖性过强,马上失去控制儿童将无所适从。应该先从生活起居入手,如果以前早起是由父母叫醒,现在可以为他配备闹表。每天晚上临睡觉前跟他一起(当然让他独立去做,家长监督)检查第二天上课要带的必需品。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务事,如洗小件的东西,简单打扫房间,或让他去附近商店购买一些小商品,这对他自主性的形成非常有益。
第二、对待任性、霸道儿童的行为要加以控制。要从父母的态度上和行动上让他懂得什么样的行为是父母期待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父母反对的,当然这必须借助奖励和惩罚方式去完成。此外对于有些儿童可以先跟他讲明道理,如果他不接受,这时你便不要搭理他,并尽可能多地限制他感兴趣的活动,直到他出现对不良行为开始认识,并在行动上有所改变时,家长应马上给予表扬或奖励,但是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这份荣誉来得太容易。
第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感情的家庭环境。这样会使孩子感到生活的真诚与美好,使他将在这一环境里获得的美好感情,通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再真诚地表现给他人,奉献给社会。这是儿童健康人格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对儿童的要求应该科学合理始终如一。
但是,如果你认为孩子的社会不适应性程度已经比较严重,那么你千万不要忘记请教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为什么把小花猫吊死?
傍晚时的新村很宁静,只有孩子们放学带来的笑声传达着愉快的气氛。可在一棵大树下,有两个小学生正在摆弄一只小花猫,不一会工夫小猫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接着一个小学生用书包带将小猫吊在树上,用枝条向猫的嘴巴里捅,不多一会可怜的小猫就死了。这真是一幕惨剧!这些孩子摧残小动物的心理动因究竟是什么呢?
据说,美国社会上下都十分重视保护动物,当然包括小动物,这不仅成为风气,也成为人们的习惯,小学里还建立各种各样保护小动物的组织。到了鸟类哺化季节,成群结队的孩子到郊外林区挂上许许多多鸟类生育箱,箱的外面还醒目地写上“爱护小鸟,它是人类的朋友”!这类的字。爱护保护小动物是人傅爱仁慈的表现。在古代,中国尚有“闻其声,不忍食其牛”的君主,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仁慈、博爱的品质。
那么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儿童要摧残、折磨小动物?
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残忍、攻击是人类的本能冲动,并以此为根据来解释儿童小到弄死蚂蚁大到搞死小狗小猫的行为。这种见解在某种意义上的确解释了用原子弹和化学武器互相残杀的人类行为。但也有许多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从儿童到成人的残忍行为是环境造成的。教育家卢梭提出“高尚野蛮人”的概念:人就其天性是宽厚、快乐、善良的动物,不自由的社会使人变得冷酷无情。卢梭是位教育家,他讲的不自由社会,当然包括“不自由”的家庭这个社会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
一般地说,凡是爱残害小动物的孩子,往往有一个不民主的专横的家庭环境。有这么一桩趣事,丈夫脾气暴躁出门前妻子责骂了一通,中午孩子回来妻子又寻衅把孩子打了一通,到晚上孩子把家中的小猫咪打得惨叫不已。爸爸问他为什么打猫,他满不在乎地说:“妈妈也是这样打我。”
这告诉我们,孩子的行为是模仿习得的。要克服孩子这种不良习惯,首先要使家庭有民主空气。
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抚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这种不良行为。攻击小动物和攻击同伴一样,是一种心理承受了压力之后而作出的发泄。一个从小得不到母爱和家庭温暖的人,会仇恨一切的人,嫉妒一切人的幸福,作为小孩就会用折磨小动物来解除自己潜在的愤恨。而充满爱意的环境使儿童情绪平稳。年轻的父母亲应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
破坏型的家庭更容易使孩子变得冷酷无情。丈夫酗酒放荡,妻子讨厌家庭,夫妻间的矛盾冲突不断。经常在孩子面前打架斗殴更容易使孩子养成忌恨一切的性格。
电视机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知识信息,同时也为儿童塑造了许多坏的榜样,目前,凶案、打斗的电视片充斥电视屏幕,而孩子既缺乏鉴别力又欢喜模仿,他们中为数众多的人无疑成了受害者。
只有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并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杜绝或减少残忍行为的宣传报道,才能减少少年儿童这种不良行为。就具体方法而言,这里倒可以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经过研究认为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自己亲手饲养小动物,如小猫、小鸟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与这些小动物的感情,自然就更不会去伤害它们了。
模仿中的学习
芳芳和明明正在玩家庭游戏,芳芳当“妈妈”,明明当“爸爸”。明明假装从门外进来,嘴里直嚷嚷:“快一点,我饿极了。”芳芳忙上前说:“这么晚下班,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于是两个人坐下,装着吃饭的样子。
突然,明明又叫嚷起来,“你怎么搞的,菜烧得一点没味道,你存心不想给我吃吗?!”芳芳愣了一下,嘟着嘴说,“我不是烧得好好的嘛,你嘴也真刁。”明明一听,立即跳起来,装着“猛”地在芳芳头上打了一下。于是芳芳真的不高兴了。“你怎么玩玩就真打人啦!”芳芳责问。“我爸爸也打妈妈的,怎么不可以打你呢?”明明不惑地回答。“可我家爸爸从来没有打过妈妈。”
如果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旁边看到这场游戏一定会忍俊发笑,孩子们学得太像了。
模仿是儿童学习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论是正确的行为,还是错误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模仿获得。心理学认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孩子生下来不久就能模仿。据A、N、梅尔曹夫的研究,出生才12~21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如张嘴、伸舌。以后他观察出生不到3天、甚至仅42分钟的婴儿,便能见到这种明显的模仿。正是这种非凡的模仿本领,使一代人的行为,即使在无文字和语言的情况下也能传递下去。
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模仿获得的。如儿童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爱看什么样的电影和小说,不爱看什么样的电影和小说,喜欢什么样的剧种,不喜欢什么样的剧种;说话是高雅斯文,还是粗俗低级;害怕什么,不害怕什么;喜欢攻击人,还是喜欢帮助人;爱整洁打扮,还是爱邋邋遢遢、不修边幅;等等。所有这些行为不能说全由模仿获得,但模仿在其中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心理学中有一派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模仿在行为获得中的作用,并赋予模仿以新的意义。
起替代作用的范型奖惩
任何模仿都须有一个可供模仿的原型或范型。对范型的行为给予奖励或惩罚可以间接地影响观察或模仿范型的儿童。如让4岁儿童观看一部电影,内容是一个男性范型用拳头和棒槌猛击一个吹塑玩偶,一面打,一面吼叫。范型做完这些动作后受到三种不同的对待。一种是给予奖赏;一种是给予惩罚;另一种是既无奖也不惩。三组儿童分别只看到其中一种对待。看完电影后将三组儿童个别地带到一个布置情景与影片中类似的房间内。研究者从单向屏中观看儿童的表现。结果发现,看到范型受惩一组的儿童,几乎没有人模仿范型的攻击行为。而另外二组的攻击性差不多。
这表明,替代惩罚可以降低观察者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同样,替代奖赏可以提高观察者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那组无奖惩的儿童则认为此事并不坏,故而也乐意模仿。
不模仿不等于未习得
作为上述实验的继续,实验者告诉儿童,凡是模仿范型者可以获得果汁和其它奖品,结果三个组儿童的攻击行为都大大增加,三组儿童的攻击性差别已不复存在。可见,惩罚只是阻碍对新行为的操作,但并未阻碍新行为的习得。只要有范型存在就有习得范型行为的可能。由此推论,儿童看了许多暴力电视或武斗小说,即使当场并未仿效,但只要环境气候适宜就要比未受过这类电视、小说熏陶的儿童更易出现暴力行为。
积极的强化可以增强模仿